雍正年間,在山西浦東,有一個叫杜雲的人,他長相英俊有風度,只是到了二十歲還沒有成婚 。杜雲一直跟著舅舅在新安洲做買賣,後來舅舅年紀大了,就經常守在布店裡看店不出去,他就派杜雲出去辦貨。從此,杜雲就常常往返於陝西和山西兩省,一年最少也得去三五次。
有一天,杜雲從褒斜道上出發,進入棧道,道路崎嶇不平非常難走,當杜雲發愁而不知左右是好的時候,突然從樹林裡竄出一隻大老虎來,僕人人嚇著撒腿就跑,老虎看見活物,立即追上去,不費吹灰之力地把杜雲的僕人叼走了。
杜雲驚恐萬分,一不小心失足掉進深深的山洞之中,幸運的是落在了厚厚的,有落葉的地方,才沒有摔傷,他爬起來四處看了看,四周圍都是高山聳入雲端,他想爬上去看看,可是太高了,根本爬不上去。他只好爬出山洞。
天很快就要黑了,四周森林茂密,一片漆黑,他只能聽見泉水叮咚亂響。他找了一個很高的石頭坐在了上面,心裡感到忐忑不安,擔心害怕,難過得沒有辦法入睡。隨著夜色越來越深,四周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杜雲又累又餓,他害怕再次出現老虎,正在絕望中,忽然隱隱約約地看見了一點燈光從樹影中照了出來,杜雲喜出望外,立馬有了精神,便站起來一瘸一拐艱難地朝燈光走去。
他離光越來越近,走到前面時,他意識到那是一棟大宅院。這大宅院很大,門有幾丈高,門口有兩隻雄偉的獅子。大門不僅高大,而且可以並排進入四匹馬。他仔細觀察,發現門旁邊有一個小閣樓,上面有明亮的燈光,於是他去敲門。
過了一會兒,一個留著長鬍子的老人從裡面出來。看見杜雲後,老人驚奇地問:「年輕人,你怎麼來的?」杜雲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事。老人恍然大悟說:「年輕人,你是杜雲嗎?」杜雲感到非常驚訝,說道:「是的!老人家,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老人說:「我的主人經常提到您,他已經等了您很久了。請在這裡休息,我先去通知。」說完,他叫出老婆陪著杜雲,獨自一人走了進去。
過了一會兒,老人回來了,後面跟著一個小書童,看上去不過十幾歲的樣子,手裡拿著一個用紅色紗布製成的燈籠,一路小跑地跟著他,累得氣喘籲籲。腳步還沒停下,就先敦促杜雲說:「師父正在等你,請快過來。」杜雲跟著那個小書童走進了大院,走進了紅色的大門,眼前是一排排排的銅釘,格外醒目,很氣派,像是王府。
杜雲跟著小書童穿過了好幾進宅院,那些宅院都是雕梁畫棟、紅漆柱子、刻花的椽子,僕人們很多,忙碌得穿來穿去。閣亭裡坐著一群穿著華麗的美女,她們手舞足蹈,痴痴地笑著,一看到杜雲就悄悄地說著什麼,並朝他指指點點。杜雲眼睛四處看得不夠用了,走起路也遲緩很多。最後,書童在一間小房子停下,領他進了房間,只見房間裡邊早就預備好了澡盆和洗澡水,旁邊還放了一套新衣服。杜雲洗完澡,把新衣服換上以後,隨著小書童的指引來到了大廳。
只見主人紅臉膛,長鬍子,穿著一件五彩緞衣,年紀大概四十歲左右,不過,看衣服的樣子好像不是清朝的。主人一看見杜雲,立刻站起來向他作揖,杜雲連忙回禮。主人拉著他坐下後,杜雲偷著看了主人幾眼,自己從來沒見過此人,可是主人卻對他這樣熱情,杜雲感覺非常奇怪。主人見他如此心中已知一二,他也沒做解釋,只是說道:「年輕人,你是杜雲吧?今年也二十歲了,還沒有娶親吧?」
杜雲更覺得奇怪了,問道:「老先生,我從不記得認識你,我的事情你是怎麼知道的?」主人笑著答道:「有些事兒,其實老天已經註定好了,我有一個女兒,今年已十六歲,沒有許配人家,今日有幸見到貴公子,我非常欣賞公子的人品,想把女兒許配給你,不知意下如何?」杜雲有點納悶,暗想:「我和主人也不相識,憑什麼就把女兒給我了,但是自己年紀也不小了,不花錢就得來一個媳婦,這樣便宜的好事,不撿白不撿!」想到這裡,他便當場應承了。
主人看他同意,也十分高興,說:「公子,既然這麼有緣分,我看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成全你們吧!一會兒,就給你們舉辦婚禮,公子你可不要推辭啊!」杜雲心想:「這等好事如果推辭,那我就是傻子!」杜雲點頭表示同意,於是,主人高興地吩咐僕人,幫他們舉行婚禮。
不一會兒,各路候相都相繼來到,只見更多的僕人穿梭於庭院之中。大廳中已經鋪著紅地毯,到處香氣四溢,令人心曠神怡,在歌舞之聲中,喜娘們簇擁著新娘子出來了。只見她穿著一件繡花衣服,色彩斑斕,是好看。新娘子身材窈窕,步履輕盈,每走一步,身上的玉珮就會叮咚作響,滿心扉。
兩位新人拜過天地後,進入洞房,杜雲這才仔細打量自己的新娘,只見她相貌出眾、容若桃花,雪白的肌膚像白雪一般,光彩照人。杜雲心裡一陣歡喜,雖然自己從沒見過仙女,但是新娘子和仙女並無差異。新婚之夜,兩個人如膠似漆,甜蜜幸福。杜雲問她:「我還不知道娘子的閨名是什麼?」新娘婉笑說道:「夫君說笑了,小女父親姓陳,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父母都喚我雉兒,夫君以後可以這樣稱呼我。」
婚後兩人形影不離、感情日篤,杜雲慢慢知道了這家人姓陳,先祖為了避世,來到這裡已經過了幾百年。婚後三天,陳家的幾位親戚來請他們去吃飯,這些親戚也都是富貴人家,諸多親戚中,杜雲與主人家的姓封的外甥交情最好。雉兒知道了以後,非常擔心,她便告誡杜云:「我父親沒有兒子,拿你當個半個兒子看待,你生性軟弱,封哥哥卻性情暴戾,關係絕不能太密切。」杜雲滿口答應,誰知過了幾天,他又與封表哥交往,而且比以前還要好了。
又過了一個月,杜雲和封表哥在房間裡飲酒,聊天。當時正是夏季,天氣很炎熱,沒多久,封表哥便喝醉了,他脫光了衣服,行為舉止有些放蕩,杜雲有點生氣,責備他說:「這是我們的臥房,你表妹雖然不在旁邊,但你是她表哥,是不是應該避避嫌,怎麼可以胡來呢?」
封表哥一聽就翻臉了,他瞪圓了眼睛對杜雲說:「你以為你是誰啊?你就是個微不足道的窮小子,我可憐你在這裡無親無故,我好心陪你解悶聊天,酒還沒喝完就嘟囔上了,當面羞辱我?你難道以為我是傻子嗎?「杜雲聽到這裡,就更加生氣了,順手拿起座位旁邊的一面銅鏡朝他擲了過去,一下就弄壞了他的罩衣。
封表哥這下咆哮如雷,一蹦老高,聲音就像老虎的叫聲一樣。眾位親戚都趕來勸解,可是封表哥不依不饒,最後眾人架著封表哥好說歹說才把他給勸走了。杜雲也十分生氣,他追出門外,對著封表哥身影大罵一頓。回到宅子後,杜雲看見陳家主人的臉色很難看,耷拉著腦袋站在臺階上,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陳家主人把女兒叫到跟前,說:「俗話說得好:蜜蜂不能變成豆青蟲,小雞不能孵鵲鳥的蛋。我本想把杜雲招為養老女婿,如今卻得罪了封家外甥,已經闖了大禍,你快點讓他走吧,晚了就來不及了。」雉兒聽了,難過得低下頭,泣不成聲。杜雲更是傷心欲絕,他跪在地上說:「父親言重了,封家那小子不過是個蠢傢伙,行為魯莽,仗著是內親,無理取鬧,我願意同他一比高低,不給父親添煩惱。」
主人無奈地搖頭說:「女婿,你有所不知。封家外甥實力不可小覷,你不是他的對手,我與雉兒並不怕他,只是你孤零零一個人,在深山中居住,無依無靠的。賢婿,你和我們緣分已盡,為了你的安全,還是離開這山谷,回家去吧,望姑爺不要再留戀什麼了,就當這是一場夢好了。」
杜雲難過地跪在地上不起來,雉兒更是失聲痛哭起來,兩個人依依不捨。隨後,陳家主人派兩個丫環送杜雲出門,剛走出門外,杜雲突然感覺兩隻腳離開了地面,漸漸升上了半空中,好像騰雲駕霧一般。轉眼間,他已經在棧閣上面了,只見那兩個丫環變成兩隻野雞鳴叫著飛走了。
杜雲感很失落,他看了看四周,也不知道這是哪裡?這時,他看到棧閣邊上有座荒廢的祠堂,便走過去查看,只見門上寫了三個字:陳寶祠,已經年久失修、破舊不堪。天已經黑了,杜雲便進到了祠堂裡邊等待天亮。,可是他卻一點睡意都沒有。他抬起頭看到祠中供的神像,感覺是陳家的主人,看到塑像如同再次見面,杜雲頓時感慨萬端,淚流滿面。他拜了兩拜,算是辭別。
第二天,杜雲便一路討飯返回興安。當他再次出現在舅舅家時,舅舅見他很狼狽,吃驚地詢問他到底出了什麼事。杜雲把這幾個月自己經歷過說給了他聽。舅舅見多識廣,聽完長嘆一聲,說道:「你有所不知,封生應該就是叼走僕人的老虎啊!我記得《廣異記》上有封使君的事跡,所以相傳老虎姓封。」杜雲聽了感覺很有道理。
舅舅接著說:「你還記得十五歲那年發生的事情嗎?那一年你跟我到鳳縣南邊,在路上我們抓到了一隻雌野雞,本來想帶到家中燉了吃,但當時你可憐它,偷偷把它放了,因此陳家主人才會說跟你有緣分啊!「
又過了幾年,舅舅去世了。杜雲繼承了舅舅所有的物業,經商數年,他掙了一百萬兩銀子,買了房子,置了地,過上了安逸的生活。有一年他經商辦貨,路過他當初掉進山澗的那處地方,心裡十分懷念他的妻子,於是他站在那裡望著山下惆悵了很久,不由得兩行熱淚沿著面頰流下。路過陳寶祠,看到它更加破舊,心裡便更加難過。於是他捐資重修了陳寶祠。
參考資料《夜譚隨錄》
文/灰鴿子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