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老虎日:一隻超萌小東北虎是如何長大的?)
我是一隻出生在哈爾濱的東北虎,籍貫在橫道河子,一個藏在深山中,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小鎮。
虎媽經常告訴我,別以為自己出生在城市就「忘了本」。30年前,8隻東北虎前輩在那裡開始繁育,才有了今天千百隻種群的我們。
2016年4月14日,剛剛生產完的「虎媽媽」正在哺乳。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我的虎爸是虎林園中的佼佼者。他體格健碩,捕食能力很強,大家都說他是百裡挑一的「森林之王」,他也是我們的偶像。
虎媽懷上我們的時候,已經是冬季。哈爾濱是全中國冬季最寒冷的省會城市。但還好,我們東北虎都有厚重的毛皮,並且天生喜寒厭熱。
儘管如此,虎媽孕期仍反應強烈,異常辛苦。因此,我們出生後,她對我們兄弟幾個格外愛護。
這是虎媽第一次當媽媽。我們剛生下來的時候,面對嗷嗷待哺的我們,虎媽有些驚慌失措。她甚至不知道該怎樣恰當地給我們為餵奶。
但是,她還是護子心切。虎舍裡一旦有一點風吹草動,她都會立刻站起來。有一次,她過於緊張,虎爪子差點踩到我,還好我躲閃及時,保住小命。
遺憾的是,虎媽奶水不足,因此兄弟幾個激烈的競爭從小就要開始。
7月13日,在黑龍江省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的散放區,一隻東北虎從水中躍起捕食投餵的活雞。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虎林園的工作人員不放心,把我放到保溫箱裡餵養。人類發明的保溫箱,沒有虎舍那麼寬敞自由,不過少了虎媽的「慌慌張張」,多了一點安全保障。
我對飲食有點挑剔,我有時只喜歡喝溫熱的羊奶。我的床距離飼養員的床只有一步之遙,他們日夜守護著我,有時給我量量體溫,有時還幫我按摩,幫助我消化食物。
我喜歡飼養員的懷抱,溫溫暖暖的感覺。但我偶爾也會「虎性大發」,不願意讓人靠近。有時,飼養員把我們兄弟幾個放在一個箱子裡,我們會很快廝鬧起來,哼,誰也不服誰。
我的身體長得很快,幾個月後,我還沒來得及好好感受溫床,就被送到園中的野外環境中適應新的生活。飼養員告訴我說,這是為了我好,「半散放」狀態下可以提高我的奔跑和捕食能力。
還好,飼養員怕我們跟成年虎生活在一起吃虧,就把我和同年紀的東北虎放在一起生活。還照顧我們年齡小,每天定時定量給我們送飯。
7月12日,在黑龍江省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的散放區,一群東北虎在搶食投餵的肉雞。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畢竟身上有「野性」的基因,我對半野外的生活很快就適應了。夏天到了,園子裡有綠樹,還有水池,我們最喜歡在一起打鬧。飼養員說,這段時期是我們一生中最活潑的一段時間。偶爾打鬧也有升級成打架的時候,一言不合就翻臉。
閒暇的時候,我們會望著遠處的遊人觀光車發呆。聽說,許多人都對觀賞東北虎感興趣。別害怕,正常情況下,除了飼養員,我們對其他人類的態度都是「淡淡的」,還是對投食車更感興趣一些。
又一個冬季來了,我們的野化訓練要開始了。飼養員說,野化訓練非常有必要。因為,相比生活在深山野林中的東北虎,我們不用忍受風吹雨淋,不用為生活所迫外出捕食,我們的生長環境簡直太溫和了。飼養員還說,我們不能在這裡「樂不思蜀」,終有一天我們將回歸山林。
野化訓練就是對山林生活的一種「模擬」。我們在虎林園的空地中,飼養員會投放活雞、牛、羊、鴨等。每一次都是「虎多肉少」,因此我們之間時常「大打出手」。誰叫相比「死肉」我們更愛吃活物呢?
2010年1月14日,在黑龍江東北虎林園的散放區,一群東北虎在爭搶食物。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虎媽告訴我,大自然的物競天擇就是這樣子的。到處充滿了競爭、危險和挑戰。我必須告誡自己要像虎爸一樣強健自己的體魄,不斷地去適應,否則就會被自然淘汰。
我對野化訓練的信心更堅定了。兩年的野化訓練下來,我少了一絲稚氣,多了許多「虎氣」。我跑得越來越快,捕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體格也健壯了許多。虎媽說,我越來越有「虎樣」了。
今年,我已經四歲了,快到了婚育的年齡啦。我不想做「剩男」。飼養員告訴我,他們看中了我的身體素質和在野化訓練中的表現,這意味著,我可以在園中「談對象」了。
我憧憬著未來的生活,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勇敢的新虎爸。我仍記著,深山是我的歸宿。我希望,東北虎的野外棲息地能夠擴大並不被破壞,我相信回到山林中的那一天不會遙遠。(完)
新聞連結:老虎家的「族譜」
作為貓科動物中的重要成員,我們老虎可是一個大家族。大約1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起源於亞洲東北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分布範圍逐漸南移。按照身體結構、生活習性、毛皮深淺的不同細分,我們老虎可以再分成8個大家庭,分別是華南虎、孟加拉虎、東北虎(西伯利亞虎)、印度支那虎(東南亞虎)、蘇門答臘虎、峇里虎、爪哇虎和裏海虎。中國是我們老虎的起源國之一,這裡曾擁有最多的虎亞種,其中包括東北虎、華南虎、印度支那虎和孟加拉虎。
20世紀初的時候,全世界還有10萬多隻老虎,那時候人們對我們還不夠珍惜,等到人類開始意識到應該保護我們的時候,野生虎已經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我的親戚峇里虎、爪哇虎和裏海虎已分別在20世紀4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滅絕了。
現在,就讓我把我的家族介紹給你吧。
我是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我們主要居住在中國長白山區和小興安嶺、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朝鮮。在現代虎族中,我們的體型是最大的。我們體大頭圓,耳短尾長,四肢粗大。體長可以達到160-290釐米,尾長90-107釐米,體重180-200公斤。
100多年前,東北豹和東北虎曾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北森林區域。隨著森林不斷退化和消失,上世紀60年代以後,東北虎種群急速下降。
這是我的親戚華南虎,它是唯一一種只在我國境內生存繁衍的虎亞種,它也叫作中國虎、廈門虎。華南虎個頭偏小,毛色略深,身上的虎紋寬一點,脖子和臉也長得稍微長一些,同原始虎的虎骨特徵最為接近。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我國境內的野生華南虎尚有4000餘只,目前已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全球活體華南虎僅存百餘只,全部圈養在國內十餘家動物園中,且野性已極為弱化。
它叫孟加拉虎,它是現存數量最大的虎種,多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國。不過濫伐樹木、非法狩獵等致使孟加拉虎的生存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孟加拉虎也在不斷減少。你聽說過白虎嗎?白虎就是孟加拉虎在野外發生的一種罕見突變型哦。
這是印支虎,它是世界上極度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專家估計,上世紀90年代中期,野生印支虎數量在1050頭至1750頭之間,主要分布在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緬甸及中國西南部,現在,它們的數量也大不如前了。在中國,印支虎活動範圍已經退縮到西南邊陲少數幾個自然保護區內。
這是現存體型最小的老虎,它叫蘇門答臘虎,棲息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熱帶雨林中的一種珍稀動物。受當地生產生活影響,蘇門答臘虎的數量已從1978年的約1000隻減少到現在的百餘只左右。
這就是我們老虎家族現有的幾大家庭,以後您再見到我們的時候,可別只會叫我們老虎哦!
記者:許正
視頻:何山、馬迪
編輯:李明、宋玉萌、馬曉成
(原標題:全球老虎日:一隻超萌小東北虎是如何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