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極大的粉絲群體,不少大貓愛好者最喜歡的一個物種。我們常說的老虎其實有6種,如果算上已經滅絕的話,就更更多了,有9種,它們分別是華南虎、印度支那虎、馬來虎、蘇門答臘虎、孟加拉虎、東北虎、峇里虎、爪哇虎,和裏海虎,其中後三種早已滅絕,剩下的6個亞種的老虎,雖然在亞洲不少地區裡面都有,尤其是東南亞一帶,數量更多,但是就目前所有老虎的生存狀態來說,都不樂觀。
歷史上老虎在全亞洲的分布範圍很廣,甚至一度到了高加索山脈南部,在中亞、西亞及印度次大陸與獅子長期共存過,但是隨著人類文明快速發展,老虎的棲息地一再收縮,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人口膨脹,對自然資源需求變大,老虎大量消失。
如今,作為曾經的「老虎大國」,我國野生虎數量非常稀少,最多的東北虎也不過才30頭左右。由於在近親繁殖等因素影響下,老虎的體型發生了一些變化,網傳東北虎的體型已經大不如前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當代6種老虎的體型。
華南虎
關於現代虎的起源版本有很多,其中老虎起源於東亞,即華南虎生活的區域是支持人數較多的一個版本。
科學家們在2005年的時候通過DNA測序的方式證明了華南虎是所有老虎亞種裡面最古老的一支,也進一步確認了老虎起源於東亞的假說。
歷史上華南虎的分布範圍很廣,幾乎大半個中國都有,雖然從名字上看起來這像是華南地區獨有的物種,但實際上不僅華南,華北、西南、華中、華東等地亦有大量的華南虎。
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起,華南虎遭到人們大肆捕殺,如今已經野外滅絕了,只有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才能看到。一般來說,人工飼養的動物,其體型一般來說都會比野生的個體大一些,壽命也更長。
華南虎是亞洲內陸裡面最小的老虎亞種,但相較於東南亞海島裡面的老虎來說,要大許多。雄虎頭尾長2.3-2.65米,體重為130-175千克,雌虎較小一些,頭尾長2.2-2.4米,體重為100-115千克。
印度支那虎
印度支那虎最主要的分布地是緬甸、寮國、泰國、越南等,我國的西南邊境亦有少量分布。雖然從名字上看,此虎與印度好像有點關係,但實際上印度全境只有孟加拉虎一種,印度支那虎在印度並沒有分布。
與其他老虎亞種相比,印支虎的底色偏暗,身上的條紋也更短、更窄。目前印支虎的生存狀態並不是很樂觀,全球野生數量大約在314-357頭之間,其中泰國是最大的分布國家,數量約為200頭左右。
印支虎在所有老虎亞種裡面,算是中庸的,性格中庸、體型中庸,成年雄虎頭尾長2.55-2.85米,體重為150-195千克,成年雌虎頭尾長2.3-2.55米,體重為100-130千克。
網上有些人說因為印度支那虎的體型不如孟加拉虎,也沒有孟加拉虎那麼兇猛,所以處處受到壓制,但實際上印度支那虎的棲息地與孟加拉虎的棲息地並不重疊,更何況野生虎為十分孤獨的動物,行為難以捉摸,所以不存在誰壓制誰的說法。
馬來虎
顧名思義,馬來虎就是生活在馬來半島的老虎亞種,其分布範圍很有限,且到今時今日,受人類活動影響嚴重,馬來虎的棲息地亦如其他老虎一樣變得破碎化。
馬來虎與印支虎的棲息地相距較近,且有陸地相連,所以它們很像,在對顱骨及皮毛的研究裡面,發現二者沒有明顯的區別,但是馬來虎更小一些,甚至與蘇門答臘虎接近。
人們曾對登嘉樓州的16隻雌虎與21隻雄虎進行過體型測量,發現雄虎的頭尾長為1.9-2.8米之間,體重在47.2-129.1千克之間;雌虎頭尾長為1.8-2.6米之間,體重在24-88千克之間。
從上面的數據看,馬來虎的體型的確很小,但實際上受限於樣本,上述的數據存在偏小化,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上的數據來看,雄性馬來虎平均體重為120千克,頭尾長為2.35米,雌虎平均體重為100千克,平均頭尾長為2米。
這個數據與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等多家專注於野生動物保護和研究的機構給出的數據相似。另外,我們也都知道,馬來虎並不是體型最小的老虎,在它下面還有蘇門答臘虎和峇里虎。
蘇門答臘虎
現代虎的發源地在中國,亞洲其他地區的老虎都是由此擴散出去的,有時候我們很難想像得到,像蘇門答臘島、峇里島這些島嶼上面的老虎是哪裡來的?這一切都要從距今2萬到1.1萬年前說起。
老虎是古時具有顯著探索行為和高度移動性的貓科動物,由於5次生物大滅絕之後,地球上那些超大體型的食肉動物已經不存在了,這給了老虎、獅子、狼等眾多中小體型的食肉動物一個空前的發展機會,東亞的老虎種群迅速發展,很快就輻射到周邊地區。
就老虎的擴散方向而言,大致可以分成兩支,一支大方向西行,一支大方向南移。由於老虎擅長泅水,所以小小的海峽並攔不住它們,於是蘇門答臘島等島嶼就有老虎了。
東南亞眾多海島有著「一島一氣候,島島不相同的說法」,所以即便蘇門答臘虎與馬來虎等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很近,但長期的隔絕使得它們在外形上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蘇門答臘虎是現存老虎中體型最小的,雄虎頭尾長2.2-2.55米,體重為100-140千克;雌虎頭尾長2.15-2.3米,體重為75-110千克,僅比馬來虎稍微小那麼一點點。
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是現存數量最多的老虎亞種,主要分布地點在印度次大陸,我國西南邊境亦有少量分布。就目前的所有老虎亞種來說,孟加拉虎是最特別的,因為白虎、金虎、純白虎、雪虎這些基因突變的老虎,僅在孟加拉虎這一亞種群體裡發現過。
孟加拉虎生性兇猛,且十分具有勇氣,敢於向任何活物發起攻擊,即便是體型比它大的,如野牛、大象、犀牛等,亦如此。
孟加拉虎的體型很大,《世界野貓》裡提到過,孟加拉虎的重量能夠達到325千克。20世紀初,人們在印度中部擊殺了一隻成年雄性孟加拉虎,經估算之後得出了272千克的體重。
1970年,奇旺國家公園捕獲了7隻成年雄性孟加拉虎,經測量之後得出其體重範圍在200-261千克之間,平均體重為235千克。
綜合目前世界主流野生動物保護和研究機構的數據來看,孟加拉虎雄虎平均頭尾長2.6-3.3米之間,體重為175-263千克;雌虎頭尾長2.39-2.68米,體重為95-170千克。
東北虎
東北虎是我國最主要的野生虎之一,也是我國野生個體數量最多的一種老虎。在現代虎中,東北虎的體型無疑是最大的,但這僅限於之前。
由於進入20世紀之後,人類對東北虎的捕殺現象嚴重,使得東北虎數量急劇減少,基數少了,近親繁殖現象就會越來越嚴重,加上有蹄類獵物,如野豬、馬鹿等較歷史水平來說也減少了,所以在多種原因的綜合下,東北虎的體型的確沒有之前那麼大了。
2005年,美國、俄羅斯和印度的一些動物學家們聯合發表了一篇報告,報告是關於東北虎體型變化的詳細研究,裡面提到了1970年之後的東北虎,普遍要比20世紀上半葉的輕許多,當代雄性野生東北虎平均體重為176.4千克,上限值為222.3千克,雌虎為117.9千克,而歷史上的野生雄虎平均體重能達215.3千克,雌虎能達137.5千克。
東北虎的體型減小是可以預見的,畢竟在上個世紀人們大量捕殺東北虎的階段裡面,大型虎更容易遭到人類捕殺。
從目前6種老虎的體型數據來看,馬來虎、蘇門答臘虎的體型最小,而東北虎與孟加拉虎無疑是體型最大的兩種,在與歷史數據相比較的話,當代對野生東北虎的測量數據的確要偏小一些,但目前並沒有任何權威的資料或者報告直接說東北虎的體型退化了,因為目前人們還在研究中,並不敢直接就下定論。
不過就從已知的數據來看,東北虎體型第一的地位顯然是要易主了,而孟加拉虎大有成為最大虎種的潛質。
(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看更多硬核的野生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