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混合集成電路射頻裸晶片的應用設計和封裝方法介紹

2021-01-15 電子發燒友
微波混合集成電路射頻裸晶片的應用設計和封裝方法介紹

蒯永清,董昌慧, 發表於 2020-07-06 12:49:32

引 言

作為雷達的核心部件,微波混合集成電路中,為保證電路損耗小和寄生參數低等原因,一般將多個射頻裸晶片高密度組裝在多層互連基板上,然後封裝在同一外殼內,以形成高密度的微電子產品。但由於混合集成多晶片組件應用環境的複雜性及自身腔體內的綜合氣氛,射頻裸晶片的應用可靠性往往較低,封裝作為一種常見的保護方式,在射頻裸晶片中的應用十分必要。目前微波混合集成電路電路射頻裸晶片封裝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1)對微波混合集成電路進行雷射封焊或平行縫焊,將射頻裸晶片封裝在微波混合集成電路的管殼中,使其與空氣隔絕。但雷射或平行封焊後的產品出現返工返修時,蓋板拆除困難且無法再利用,可維修性一般,且平行縫焊只適合於特殊的材料如Kovar合金。

2)對微波混合集成電路內部進行「Parylene 」真空沉積,Parylene是一種對二甲苯的聚合物。Parylene塗層用獨特的真空氣相沉積工藝製備,由活性小分子在基材表面「生長」出完全敷形的聚合物薄膜塗層,薄膜塗層沉積厚度約0.1~100.0 μm。該工藝過程複雜,需要專門的設備,成本較高。

3)對微波混合集成電路射頻裸晶片應用環氧膠或矽橡膠等。但環氧膠易吸水,矽膠都有較高的熱膨脹係數CTE(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CTE),同時彈性係數較高,在環境溫度試驗中,膠體本身的膨脹和收縮所帶來的應力會將鍵合的金絲拉脫,導致失效。並且,由於上述膠的介電常數和損耗正切角與空氣介質差別較大,對射頻裸晶片帶來的影響較大,無法滿足產品的電性能要求。

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是一種透明的低黏度溶液,其主要成分為氫氟醚溶劑,包含質量分數為2%的氟化丙烯酸。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的塗覆,其中所含的2%氟化丙烯酸聚合物作為一種含氟聚合物,具有高耐候性、高耐熱性以及高穩定性。本工作選取了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做微波混合集成電路射頻裸晶片的防護材料,並設計了一款應用頻段在7.0~13.5 GHz的低噪聲放大器進行驗證。

1、 樣件設計及製作

1.1 樣件設計

圖1是應用頻段在7.0~13.5 GHz的低噪聲放大器,該器件包含一個MMIC射頻放大器裸晶片。表1為低噪聲放大器射頻裸晶片的典型指標。

圖1 低噪聲放大器設計圖

表1 射頻放大晶片裸晶片的典型指標

1.2 低噪聲放大器的裝配

採用典型的導電膠粘接工藝對低噪聲放大器進行裝配,先進行微波基片裝配,其次進行射頻連接器和射頻裸晶片的裝配,在金絲鍵合後,對放大器進行連接器接頭安裝。選用H20E導電膠,固化溫度、固化時間分別為150 ℃/120 ℃、30 min/60 min。圖2為裝配完成後的低噪聲放大器實物圖。

圖2 封裝仿真結構示意圖

1.3 射頻晶片表面封裝處理

本實驗選用了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作為低噪聲放大器中射頻裸晶片的防護材料,根據廠家的推薦工藝,結合實際使用,工藝路線設計如下。

將低噪聲放大器放置於真空烘箱中進行高溫烘烤去除水汽,烘烤溫度85 ℃,烘烤時間4 h。採用PE-100型等離子清洗設備對烘烤後的低噪聲放大器中的射頻裸晶片清洗和表面活化,先採用氧等離子對射頻裸晶片表面有機物進行氧化,其次採用氬等離子體對射頻裸晶片表面有機物去除和焊盤活化,清洗時間3 min,清洗功率200 W,氮氣壓力50 Pa,氧氣和氬氣壓力為25 Pa。等離子清洗完成後,4 h內採用DX-200點膠機進行射頻裸晶片薄膜塗覆,選用10 mL的針筒,32G針頭(針頭內徑0.09 mm,針頭外徑0.26 mm),出氣壓力100 kPa,時間0.03 s,滴塗時,卡口針頭距射頻裸晶片表面距離約1.5 mm。當射頻裸晶片表面塗層固化後,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對未封裝到的頻裸射頻裸晶片表面進行修復。封裝完成後的塗層厚度不超過1 μm,如圖3所示。

圖3 射頻裸晶片表面封裝完成後

2、 樣件測試結果及分析

2.1 裝配完成後的樣件測試結果

用E5071C矢量網絡分析儀對低噪聲放大器進行噪聲係數曲線和增益曲線測試,測試結果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表面封裝前後Ku頻段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係數曲線

圖5 表面封裝前後Ku頻段低噪聲放大器的增益曲線

從圖4和圖5可以看出,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封裝後低噪聲放大器的常溫噪聲有一定程度上升,增益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噪聲上升約0.3 dB,增益下降約0.4 dB。但噪聲係數曲線和增益曲線的走勢與封裝前較一致。

2.2 交變溼熱後的低噪聲放大器性能

按照GJB150.9A-2009軍用裝備實驗室環境試驗方法第9部分:溼熱試驗,對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封裝後的低噪聲放大器進行交變溼熱試驗,結束後用E5071CC網絡矢量分析儀對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係數和增益進行測試,結果如圖6和圖7所示。

圖6 溼熱試驗前後Ku頻段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係數曲線

圖7 溼熱試驗前後Ku頻段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增益曲線

從圖6和圖7可以看出經過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封裝的低噪聲放大器,溼熱試驗前後的噪聲係數曲線和增益曲線走勢一致性較好,但當頻率超過8 GHz後,曲線並沒有重合,有一定差值。推測是溼熱試驗過程中水汽造成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介電常數增大,從而使溼熱試驗後的器件噪聲係數和增益均勻地增加了0.1 dB左右。

2.3 低溫貯存試驗後器件的性能

按照GJB150.4A-2009軍用裝備實驗室環境試驗方法第4部分:低溫試驗,對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封裝後的低噪聲放大器進行了低溫試驗,結束後用E5071CC網絡矢量分析儀對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係數和增益進行測試,結果如圖8和圖9所示。

圖8 低溫貯存試驗前後Ku頻段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係數曲線

圖9 低溫貯存試驗前後Ku頻段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增益曲線

從圖8和圖9可以看出,低溫貯存試驗前後,經過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封裝的低噪聲放大器模塊的噪聲係數曲線和增益曲線走勢一致性較好,且在低溫測試時增益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噪聲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推測是使用的低噪聲放大晶片中有負溫度係數補償電阻,在低溫時進行溫度補償,測試結果與晶片資料數據一致。

2.4 高溫貯存試驗後器件的性能

按照GJB150.3A-2009軍用裝備實驗室環境試驗方法第3部分:高溫試驗,對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封裝後的低噪聲放大器進行了高溫試驗,結束後用E5071CC網絡矢量分析儀對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係數和增益進行測試,結果如圖10和圖11所示。

圖10 高溫貯存試驗前後Ku頻段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係數曲線

圖11 高溫貯存試驗前後Ku頻段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增益曲線

從圖10和圖11可以看出,高溫貯存試驗前後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係數曲線和增益曲線的走勢一致性較好,但其試驗前後的曲線並沒有重合,且在低溫時增益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噪聲有一定的上升。出現上述的原因與低溫測試時一致。

3、 結論

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塗覆是一種有效的高頻防護手段,通過本文所完成的試驗研究表明:

1)隨著測試頻率的升高,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對低噪聲放大器的影響增大,從測試結果來看,1 μm的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在8 GHz對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有一定影響,但變化曲線的一致性較好且可以通過前期的電路補償設計來修正。

2)1 μm的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層可以在射頻裸晶片表面有「三防」作用,防護晶片表面短路等。

3)EGC-1700無色防潮保護塗,可以在X波段(12 GHz)以內的微波混合集成電路中應用,技術方案簡單並有效,散熱效果好,可維修性好,成本低。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打開APP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27 11:38:00 一、概述: 射頻/微波電路是雷達、導航、測控、制導、通信和電子對抗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系統 的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響。
  • 射頻晶片有哪些公司_基帶晶片與射頻晶片的區別
    高頻(大於10K);射頻(300K-300G)是高頻的較高頻段;微波頻段(300M-300G)又是射頻的較高頻段。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中被廣泛使用,有線電視系統就是採用射頻傳輸方式。英飛凌的產品素以高可靠性、卓越質量和創新性著稱,並在模擬和混合信號、射頻、功率以及嵌入式控制裝置領域掌握尖端技術。英飛凌的業務遍及全球,在美國加州苗必達、亞太地區的新加坡和日本東京等地擁有分支機構。2012財年(截止到2012年9月份),公司實現銷售額39億歐元。
  • 國內外主要射頻晶片廠商介紹
    國內外主要射頻晶片廠商介紹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1-23 10:57:47 射頻晶片一直被稱為「模擬晶片皇冠上的明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資料顯示,
  • 國內射頻晶片公司大盤點
    公司主要從事微波和射頻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銷售並提供相關技術諮詢和支持。慧智微開發了世界第一款可重構射頻前端平臺:AgiPAM®,此平臺性能更優、尺寸更小,非常適合當前和未來的4G/5G無線系統,成為公司躋身前端晶片、模組領域前列的王牌。公司的可重構射頻前端出貨達千萬片以上。
  • 集成電路的分類及應用特點及優勢介紹
    打開APP 集成電路的分類及應用特點及優勢介紹 發表於 2019-07-12 15:29:49 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電晶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矽的集成電路。
  • 微波等離子清洗系統,微波等離子清洗技術應用
    微波等離子清洗技術及應用在集成電路封裝過程中,會產生各類汙染物,包括■.鎳、光刻膠.環疊樹脂和氧化物等,其存在會降低產品質量。微波等離子清洗技術作為一種精密千法清洗技術,可以有效去除這些汙染物,改善材料表面性能,增加材料表面能量。本文介紹了微波頻等離子清洗原理.設備及其應用。並對清洗前後的效果做了對比。
  • 微波EDA電磁場仿真軟體評述
    特別是射頻集成電路和微渡集成電路,對傳統的低頻模擬和數字電路的設計方法提出了新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器件和處理過程的變化、分布傳輸線的非連續模式和電磁(EM)耦合的變化。同時,設計還必須考慮半導體材料(GaAs.siGe,InP)的特性,而材料問題和工作在微波頻率下所建立模型的精確化問題則是更大的挑戰。
  • 國博電子在5G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技術進展介紹
    打開APP 國博電子在5G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技術進展介紹 發表於 2019-07-18 09:29:12 廣泛應用於通信基站、手機等移動通訊終端的射頻器件也在緊抓5G機遇推陳出新。 在今日舉行的「2019年IMT-2020(5G)峰會」上,南京國博電子副總經理錢峰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了國博電子在5G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技術進展。
  • 晶片設計從工藝到封裝技術的巨變
    然而,與此同時,設計和製造成本上升,臨界利潤率收窄,許多其他挑戰似乎阻礙了進一步的進展。此外,單個晶片中電晶體密度的增加在將晶片連接在一起時產生了問題,例如限制了I/O引腳數和晶片到晶片互連的速度。   事實證明,這些限制在人工智慧(AI)邊緣和雲系統等需要大量高帶寬內存的應用中問題尤其明顯。
  • 什麼叫集成電路_集成電路晶片種類及作用
    集成電路晶片種類介紹   1.按功能結構分   集成電路,又稱為IC,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三大類。   模擬集成電路又稱線性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變化的信號。
  • 稿件速遞|晶片表面微波磁場測量技術
    杜關祥博士團隊致力於發展實用化量子精密測量技術,他面向晶片表面微波磁場測量要求,提出了掃描式和成像式兩種測量新方法,研製了錐形光纖亞微米級金剛石NV色心探頭和晶片表面微波磁場高分辨高速成像系統,實現了晶片表面微波磁場高分辨測量,對提高晶片設計和測試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外晶片測試技術的產業現狀高集成度晶片是我國製造業卡脖子的核心技術。
  • 專注研發開關電源晶片,「芯茂微」提供數字模擬混合集成電路解決...
    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從事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深圳市芯茂微電子有限公司」。 「芯茂微」成立於2012年10月16日,主要經營範圍為民用電源晶片、高壓器件的研發與銷售,計算機軟硬體、集成電路、電子產品、電子工業專用設備提供等。目前參保人數41人,持有 38項專利,最新一項公開日期2020年4月,專利名稱為開關控制電路、晶片、適配器及開關控制方法。
  • DARPA開發集成混合模式射頻電子產品
    美國國防部在速度、保真度、容量和精度等方面的能力需求遠遠超過商業電信領域的要求。當前基於單個晶片的商用射頻混合模式系統(SoC)是在數字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平臺上實現的; 這種技術已經使用了數十年,用於構建集成電路、高度集成的收發器、微處理器等。
  • 射頻遙控及其在家電遙控器中的應用
    更重要的是,半導體廠商提供成熟的射頻收發器集成電路,並提供詳盡的參考設計,用戶無需涉及射頻方面的專業知識,就可以設計自己的射頻遙控器。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射頻遙控器會被作為一個很酷很時尚的賣點很快被消費者接受。也許若干年後,當你對孩子們說你小時候的電視機遙控器要對著電視機才能遙控時,他們會覺得很驚訝。
  • 集成電路的定義、特點及分類介紹
    集成電路的分類 (一)按功能結構分類集成電路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三大類。模擬集成電路又稱線性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邊疆變化的信號。例如半導體收音機的音頻信號、錄放機的磁帶信號等),其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成比例關係。
  • 微電子封裝有哪些技術和歷史?
    本文試圖綜述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迅速發展的新型微電子封裝技術,包括焊球陣列封裝(BGA)、晶片尺寸封裝(CSP)、圓片級封裝(WLP)、三維封裝(3D)和系統封裝(SIP)等項技術。介紹它們的發展狀況和技術特點。同時,敘述了微電子三級封裝的概念。並對發展我國新型微電子封裝技術提出了一些思索和建議。
  • 常見的集成電路封裝形式有哪些
    4、LCCC封裝   LCCC是陶瓷晶片載體封裝的SMD集成電路中沒有引腳的一種封裝;晶片被封裝在陶瓷載體上,外形有正方形和矩形兩種,無引線的電極焊端排列在封裝底面上的四邊,電極數目正方形分別為16、20、24、28、44、52、68、84、100、124和156個,矩形分別為18、22、28和32個。引腳間距有1.0mm和1.27mm兩種。
  • 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模式介紹及其重要部分
    此外,標籤天線設計時還必須考慮電子標籤所應用的場合,如應用在金屬物體表面的標籤天線和應用在普通物體表面的標籤天線在天線的結構和選材上存有很大的差別。適合於多種晶片、低成本、多用途的標籤天線是射頻識別在我國得到廣泛普及的關鍵技術之一。
  • 各種晶片封裝介紹
    【編者有話說】在集成電路整個產業鏈裡,晶片封裝一直是一個重要環節,但很多晶片行業內的專業人士似乎對封裝知識的了解並不充分
  • 晶片巨頭們都在爭相研發的3D封裝關鍵技術究竟有多難?
    通過混合鍵合,DRAM裸片可以使用銅互連的方法提供更高的帶寬,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在內存堆棧和其他高級組合的邏輯中。Xperi的傑出工程師Guilian Gao在最近的演講中說:「它具有適用於不同應用的潛力,包括3D DRAM,異構集成和晶片分解。」不過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