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適宜的固定相塗布於玻璃板、塑料或鋁基片上,成一均勻薄層。待點樣、展開後,根據比移值(Rf)與適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的比移值(Rf)作對比,用以進行藥品的鑑別、雜質檢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
薄層色譜法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也用於跟蹤反應進程。與其他色譜方法不同,TLC過程流動相一般不使用動力源,而是依靠毛細作用移動。
在TLC的使用中,若干的常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呢?
1.如何解決TLC中樣品拖尾現象?
1.一些具有酸鹼性的化學成分,在溶液中部分電離,事實上展開時存在分子、離子兩種狀態,以中性的有機試劑展開必然會出現兩種層析行為,造成脫尾甚至是一條線。
a 在展開劑中加幾滴甲酸或冰醋酸
b 展開時以氨水飽和
2.展開劑選擇不當
參考文獻,調整展開劑種類比例
3.點樣量過大
稀釋樣品,減少點樣量
2.薄層板為何要進行「活化」?
吸附劑的活性和含水量有密切關係,含水較多,吸附能力就大為減弱,因此通常總把吸附劑在一定溫度下烘一定時間,以驅除水分,增強吸附能力,改善薄層板的分離效果,即所謂的「活化」。
藥典活化110度,30分鐘。
3.點樣的要求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點樣時用玻璃毛細管吸取試液適量,垂直地輕微接觸薄層板表面(注意防止損壞矽膠層)。
樣品溶液擴展開來的斑點直徑應小於5mm,兩相鄰斑點中心間距應大於15mm。若斑點易擴散,則可先點上少許試液,待斑點幹後,再點第二次,因為點樣斑點大,會引起分離後的斑點擴散,影響展開後的分離度。若二斑點中心間距太小,展開中可能產生相鄰斑點的相互重疊。
點樣點的起始線應在距玻璃板底邊2cm處,防止因點樣太低而原點直接浸入展開劑中。點樣斑點離板邊距離應大於1.5cm,否則會因邊緣溶劑的揮發,使斑點隨之偏離而產生邊緣效應。
4.層析缸為何要先用展開劑飽和?
若層析缸未先為展開劑飽和,則由於展開劑中各種溶劑的揮發度不同,在層析過程中,隨著展開劑的不斷揮發,會使缸內展開劑組成不斷改變,而使展開劑的極性發生改變,從而使各種組分的Rf值發生改變,分離受到影響。
5.通用顯色劑
(1)10%硫酸乙醇
10ml濃硫酸+90ml100%乙醇
(2)硫酸香草醛
20ml硫酸+20ml乙醇與5g香蘭素/40ml乙醇混合
0.2g香蘭素+10ml硫酸
0.1g香蘭素+10ml鹽酸
(3)5%硫酸香草醛
先配製5-10%的硫酸-乙醇溶液,等溶液降至室溫後,再將香草醛(0.5-1.0%G/V)加入到溶液中,溶解搖均就可以用了
香草醛試液要注意低溫避光,使用時間不宜過長,至少每一個月要重配一次。
(4)碘燻
密封避光保存碘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加入「食品檢測工程師聯盟」,與食品檢測圈內人士互動交流!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轉載僅為分享知識,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添加微信18106384480申請加入理化檢驗技術交流群!
添加微信18953524609申請加入儀器檢驗技術交流群!
添加微信18905354956申請加入實驗室服務綜合交流群!
添加微信18953583840申請加入實驗室管理技術交流群!
添加微信18006455374申請加入微生物檢驗技術交流群!
添加微信18006456954申請加入LabPTP能力驗證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