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分析法的工作原理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色譜法,又稱層析法。根據其分離原理,有吸附色譜、分配色譜、離子交換色譜與排阻色譜等方法。
??
?? 吸附色譜是利用吸附劑對被分離物質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劑或氣體洗脫,以使組分分離。常用的吸附劑有氧化鋁、矽膠、聚醯胺等有吸附活性的物質。
??
?? 分配色譜是利用溶液中被分離物質在兩相中分配係數不同,以使組分分離。其中一相為液體,塗布或使之鍵合在固體載體上,稱固定相;另一相為液體或氣體,稱流動相。常用的載體有矽膠、硅藻土、矽鎂型吸附劑與纖維素粉等。
??
?? 離子交換色譜是利用被分離物質在離子交換樹脂上的離子交換勢不同而使組分分離。常用的有不同強度的陽、陰離子交換樹脂,流動相一般為水或含有有機溶劑的緩衝液。
??
?? 排阻色譜又稱凝膠色譜或凝膠滲透色譜,是利用被分離物質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和在填料上滲透程度的不同,以使組分分離。常用的填料有分子篩、葡聚糖凝膠、微孔聚合物、微孔矽膠或玻璃珠等,可根據載體和試樣的性質,選用水或有機溶劑為流動相。
??
?? 色譜法的分離方法,有柱色譜法、紙色譜法、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等。色譜所用溶劑應與試樣不起化學反應,並應用純度較高的溶劑。色譜時的溫度,除氣相色譜法或另有規定外,係指在室溫下操作。
??
?? 分離後各成分的檢出,應採用各單體中規定的方法。通常用柱色譜、紙色譜或薄層色譜分離有色物質時,可根據其色帶進行區分,對有些無色物質,可在245-365nm的紫外燈下檢視。紙色譜或薄層色譜也可噴顯色劑使之顯色。薄層色譜還可用加有螢光物質的薄層矽膠,採用螢光熄滅法檢視。用紙色譜進行定量測定時,可將色譜斑點部分剪下或挖取,用溶劑溶出該成分,再用分光光度法或比色法測定,也可用色譜掃描儀直接在紙或薄層板上測出,也可用色譜掃描儀直接以紙或薄層板上測出。柱色譜、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可用接於色譜柱出口處的各種檢測器檢測。柱色譜還可分部收集流出液後用適宜方法測定。 柱色譜法
??
?? 所用色譜管為內徑均勻、下端縮口的硬質玻璃管,下端用棉花或玻璃纖維塞住,管內裝有吸附劑。色譜柱的大小,吸附劑的品種和用量,以及洗脫時的流速,均按各單體中的規定。吸附劑的顆粒應儘可能保持大小均勻,以保證良好的分離效果,除另有規定外通常多採用直徑為0.07-0.15mm的顆粒。吸附劑的活性或吸附力對分離效果有影響,應予注意。
??
?? 吸附劑的填裝 幹法:將吸附劑一次加入色譜管,振動管壁使其均勻下沉,然後沿管壁緩緩加入開始層析時使用的流動相,或將色譜管下端出口加活塞,加入適量的流動相,旋開活使流動相緩緩滴出,然後自管頂緩緩加入吸附劑,使其均勻地潤溼下沉,在管內形成鬆緊適度的吸附層。操作過程中應保持有充分的流動相留在吸附層的上面。溼法:將吸附劑與流動相混合,攪拌以除去空氣泡,徐徐傾入色譜管中,然後再加入流動相,將附著於管壁的吸附劑洗下,使色譜柱表面平整。 俟填裝吸附劑所用流動相從色譜柱自然流下,液面將柱表面相平時,即加試樣溶液。
??
?? 試樣的加入 除另有規定外,將試樣溶於層析時使用的流動相中,再沿色譜管壁緩緩加入。注意勿使吸附劑翻起。或將試樣溶於適當的溶劑中。與少量吸附劑混勻,再使溶劑揮發去盡後使呈鬆散狀;將混有試樣的吸附劑加在已製備好的色譜柱上面。如試樣在常用溶劑中不溶解,可將試樣與適量的吸附劑在乳缽中研磨混勻後加入。
??
?? 洗脫 除另有規定外,通常按流動相洗脫能力大小,遞增變換流動相的品種和比例,分別分部收集流出液,至流出液中所含成分顯著減少或不再含有時,再改變流動相的品種和比例。操作過程中應保持有充分的流動相留在吸附層的上面。
??
?? 紙色譜法
??
?? 以紙為載體,用單一溶劑或混合溶劑進行分配。亦即以紙上所含水分或其他物質為固定相,用流動相進行展開的分配色譜法。
??
?? 所用濾紙應質地均勻平整,具有一定機械強度,必須不含會影響色譜效果的雜質,也不應與所用顯色劑起作用,以免影響分離和鑑別效果,必要時可作特殊處理後再用。 試樣經層析後可用比移值(Rf)表示各組成成分的位置(比移值=原點中心至色譜斑點中心的距離與原點中心至流動相前沿的距離之比),由於影響比移值的因素較多,因此一般採用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對照物質對比以確定其異同。作為單體鑑別時,試樣所顯主色譜斑點的顏色(或螢光)與供置,應與對照(標準)樣所顯主色的譜斑點或供試品-對照品(1∶1)混合所顯的主色譜斑點相同。作為質量指標(純度)檢查時,可取一定量的試樣,經展開後,按各單體的規定,檢視其所顯雜質色譜斑點的個數或呈色(或螢光)的強度。作為含量測定時,可將色譜斑點剪下洗脫後,再用適宜的方法測定,也可用色譜掃描儀測定。 1、下行法 所用色譜缸一般為圓形或長方形玻璃缸,缸上有磨口玻璃蓋,應能密閉,蓋上有孔,可插入分液漏鬥,以加入流動相。在近缸頂端有一用支架架起的玻璃槽作為流動相的容器,槽內有一玻璃棒,用以支持色譜濾紙使其自然下垂,避免流動相沿濾紙與溶劑槽之間發生虹吸現象。
??
?? 取適當的色譜濾紙按纖維長絲方向切成適當大小的紙條,離紙條上端適當的距離(使色譜紙上端能足夠浸入溶劑槽內的流動相中,並使點樣基線能在溶劑槽側的玻璃支持棒下數釐米處)用鉛筆劃一點樣基線,必要時色譜紙下端可切成鋸齒形,以便於流動相滴下。 將試樣溶於適當的溶劑中,製成一定濃度的溶劑。用微量吸管或微量注射器吸取溶劑,點於點樣基線上,溶液宜分次點加,每次點加後,俟其自然乾燥、低溫烘乾或經溫熱氣流吹乾。樣點直徑一般不超過0.5cm,樣點通常應為圓形。 ?
?? 將點樣後的色譜濾紙上端放在溶劑槽內,並用玻璃棒壓住,使色譜紙通過槽側玻璃支持棒自然下垂,點樣基線在支持棒下數釐米處。色譜開始前,色譜缸內用各單體中所規定的溶劑的蒸氣飽和,一般可在色譜缸底部放一裝有流動相的平皿,或將浸有流動相的濾紙條附著在色譜缸的內壁上,放置一定時間,俟溶劑揮發使缸內充滿飽和蒸氣。然後添加流動相,使浸沒溶劑槽內濾紙,流動相即經毛細管作用沿濾紙移動進行展開至規定距離後,取出濾紙,標明流動相前沿位置,俟流動相揮散後按規定方法檢出色譜斑點。
??
?? 2、上行法 色譜缸基本和下行法相似,唯除去溶劑槽和支架,並在色譜缸蓋上的孔中加塞,塞中插入玻璃懸鉤,以便將點樣後的色譜濾紙掛在鉤上。色譜濾紙一般長約25cm,寬度則視需要而定。必要時可將色譜濾紙捲成筒形。點樣基線距底邊約2.5cm,點樣方法與下行法相同。色譜缸內加入適量流動相,放置,俟流動相蒸氣飽和後,再下降懸鉤,使色譜濾紙浸入流動相約0.5cm,流動相即經毛細管作用沿色譜濾紙上升,除另有規定外,一般展開至15cm後,取出晾乾,按規定方法檢視。 ?
?? 色譜可以向一個方向進行,即單向色譜;也可進行雙向色譜,即先向一個方向展開,取出,俟流動相完全揮發後,將濾紙轉90°,再用原流動相或另一種流動相進行展。亦可多次展開,連續展或徑向色譜等。
??
?? 薄層色譜法 ?
?? 按各單體所規定的載體,放入適當容器,加入適量水以配成懸浮液,在厚度均勻一致的50×200mm或200×200mm平滑玻璃板上將此懸浮液均布成0.25mm的厚度,風乾後一般在110度下乾燥0.5-1h(或按單體規定)。?
?? 以離薄層板一端約25mm的位置作為點樣基線,用微量吸管按規定量吸取試樣液和對照(標準)液,點於基線上,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在10mm以上,液點的直徑約3mm,風乾後,基線一端向下,將薄層板放入展開溶劑,溶劑層深10mm,並預經開展溶劑的蒸汽飽和。在展開溶劑從基線上升至規定距離(一般為15cm)後,取出薄層板,風乾,然後按規定的方法,對斑點的位置和顏色進行檢查。?
?? 氣相色譜法 ?
?? 氣相色譜法是在以適當的固定相做成的柱管內,利用氣體(載氣)作為移動相,使試樣(氣體、液體或固體)在氣體狀態下展開,在色譜柱內分離後,各種成分先後進入檢測器,用記錄儀記錄色譜譜圖。 在對裝置進行調試後,按各單體的規定條件調整柱管、檢測器、溫度和載氣流量。進樣口溫度一般應高於柱溫30-50度。如用火焰電離檢測器,其溫度應等於或高於柱溫,但不得低於100度,以免水汽凝結。色譜上分析成分的峰的位置,以滯留時間(從注入試樣液到出現成分最高峰的時間)和滯留容量(滯留時間×載氣流量)來表示。這些在一定條件下,就能反應出物質所具有特殊值,並據此確定試樣成分。 ?
?? 根據色譜上出現的物質成分的峰面積或峰高進行定量。峰面積可用面積測定儀測定,按半寬度法求得(即以峰1/2處的峰寬×峰高求得)。峰高的測定方法是從峰高的頂點向記錄紙橫座標準垂線,找出此垂線與峰的兩下端聯結線的交點,即以此交點至峰頂點的距離長度為峰高。 ?
?? 定量方法可分以下三種: ??
?? 1、內標準法 取標準被測成分,按依次增加或減少的已知階段量,各自分別加入各單體所規定的定量內標準物質中,調製標準溶液。分別取此標準液的一定量注入色譜柱,根據色譜圖取標準被測成分的峰面積和峰高和內標物質的峰面積和峰高的比例為縱座標,取標準被測成分量和內標物質量之比,或標準被測成分量為橫坐標,製成標準曲線。 ??
?? 然後按單體中所規定的方法調製試樣液。在調製試樣液時,預先加入與調製標準液時等量的內標物質。然後按製作標準曲線時的同樣條件下得出的色譜,求出被測成分的峰面積或峰高和內標物質的峰積或峰高之比,再按標準曲線求出被測成分的含量。 ?
?? 所用的內標物質,應採用其峰面積的位置與被測成分的峰的位置儘可能接近並與被測成分以外的峰位置完全分離的穩定的物質。
?? 2、絕對標準曲線法 取標準被測成分 按依次增加或減少階段法,各自調製成標準液,注入一定量後,按色譜圖取標準被測成分的峰面積或峰高為縱座標,而以標準被測成分的含量為橫坐標,製成標準曲線。然後按單體中所規定的方法製備試樣液。取試樣液按制標準曲線時相同的條件作出色譜,求出被測成分的峰面積和峰高,再按標準曲線求出被測成分的含量。 3、峰面積百分率法 以色譜中所得各種成分的峰面積的總和為100,按各成分的峰面積總和之比,求出各成分的組成比率。 ?
?? 氣液色譜法
?? 這時所指的氣液色譜法,主要用於各種香料物質的分析,基本條件和參數主要依照美國精油協會(EOA)於1979年所建議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操作、標準狀態等均與上述氣相色譜法相同。

? ?1、載氣 氦。最低流量為每分鐘25-50ml。 ?
?? 分析狀態
?? 極性柱:起始溫度,最低75℃;最終溫度,最高225℃。升溫速度,2℃/min~8℃/min
?? 非極性柱:起始溫度,最低75℃;最終溫度,不超過275℃;升溫速度,2℃/min~8 ℃/min
?? 進樣溫度:225-250℃。試樣量:0.1-1ul。 ??
?? 檢測器:用熱導池。檢測器的操作條件應維持恆定。 ?
?? 2、柱 用304號合金所制不鏽鋼管,長3m,內徑2.16-2.57mm,外徑3.18mm。底物:極性柱為聚乙二醇20M(Carbowax 20M),分子量約2萬;非極性柱為氣相色譜級甲基矽氧烷(SE-30),或二甲基矽氧烷(OV-1或OV-101)。底物濃度:重量的105。固體載體:10目或20目熔融煅燒過的硅藻土,經矽烷化和酸洗後,其自由傾落密度為0.2g/cm3,最小120目,最大80目。裝填密度每cm3應大於0.24g。


相關焦點

  • 淺析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及工作原理
    把色譜與質譜聯合起來使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型式試驗實際上是把質譜儀作為色譜儀的一個通用檢測器來使用。  質譜儀作為質量檢測器可以取代色譜儀的多種檢測器,通用性強,使用極其方便。而色譜儀有很多檢測器,如TCD、FID、ECD、FPD、NPD等,每種檢測器只有一定限度的適用範圍,不能通用,造成使用不便。
  • 四大名譜光譜、質譜、色譜、波譜高級科普貼,值得擁有!
    質譜儀種類非常多,工作原理和應用範圍也有很大的不同。從應用角度,質譜儀可以分為下面幾類:有機質譜儀:由於應用特點不同又分為:①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在這類儀器中,由於質譜儀工作原理不同,又有氣相色譜-四極質譜儀,氣相色譜 質譜-飛行時間質譜儀,氣相色譜-離子阱質譜儀等。
  • 第一章 離子色譜法基本原理 第一節 離子色譜系統
    第一章  離子色譜法基本原理第一節 離子色譜系統離子色譜儀器一般由淋洗液輸運系統、進樣系統、分離系統、抑制或衍生系統、檢測系統及數據處理系統等幾部分組成,其結構與常規的高效液相色譜極為相似,但離子色譜與常規高效液相色譜最明顯的差異在於,(1)離子色譜由於其淋洗液採用酸或鹼,流路一般採用Peek材料,(2)離子色譜在檢測器之前一般帶有抑制器。其基本構造如圖1-1所示。
  • 示波器示波原理分析法的比較
    2 兩種示波原理分析法的比較   文獻利用沙漏的單擺運動實驗對示波器的示波原理進行類比簡化,當示波管螢光屏上顯示正弦波形時,電子束轟擊螢光屏上的螢光粉而形成正弦波;沙漏在模擬單擺運動時,在硬紙板上也能描繪出正弦曲線。這兩種情況無論在波形還是原理上,都是相通的。
  • 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工作原理?
    液相色譜儀介紹:液相色譜儀根據固定相是液體或是固體,又分為液-液色譜(LLC)及液-固色譜(LSC)。現代液相色譜儀由高壓輸液泵、進樣系統、溫度控制系統、色譜柱、檢測器、信號記錄系統等部分組成。與經典液相柱色譜裝置比較,具有高效、快速、靈敏等特點。簡單點來說就是: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兩種液體之間分配比的差異,對混合物進行先分離,而後分析鑑定的儀器。
  • 氣相色譜檢測器選擇指南
    檢測器工作原理應用範圍其主要原理為檢測室內的放射源放出β-射線(初級電子),與通過檢測室的載氣碰撞產生次級電子和正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分別向與自己極性相反的電極運動,形成基流,當具有負電性的組分(即能捕獲電子的組分)進入檢測室後,捕獲了檢測室內的電子,變成帶負電荷的離子,由於電子被組分捕獲,使得檢測室基流減少,產生色譜峰信號。
  • 冷水灘區新款氣相色譜儀器質優價廉
    2)色譜工作站要求結構簡單。運行穩定;可針對不同的樣品狀態和脫氣方式分別進行處理,通常只需輸人試驗參數就可直接計算出結果。並保存、列印結果及圖譜。3)載氣或反應氣可用壓縮氣瓶或氣體發生器作為氣源,要求達到足夠的純度,氮氣(或氬氣)、氫氣純度不低於99.99%、空氣應純潔無油。
  • 第十一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勝利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和北京色譜學會主辦,東華理工大學、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於2016年4月27日在江西省井岡山市中信井岡山會議中心勝利召開。
  • 細胞膜色譜法 一種全新的生物親和色譜
    一般研究藥物受體的相互作用均採用放射配基結合分析法和親和色譜法,但因放射配基結合分析法操作複雜,需要製備特定的放射性配基,使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通常的親和色譜法需要製備一定數量及一定純度的受體,難度較大,且可能會影響受體對藥物的選擇性。
  • 細胞膜色譜法,一種全新的生物親和色譜
    一般研究藥物受體的相互作用均採用放射配基結合分析法和親和色譜法,但因放射配基結合分析法操作複雜,需要製備特定的放射性配基,使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通常的親和色譜法需要製備一定數量及一定純度的受體,難度較大,且可能會影響受體對藥物的選擇性。
  • 離子色譜檢測器的工作原理
    光學檢測器的工作原理與性能與HPLC 中完全相同,本節不再贅述。IC 中的可見分光檢測器主要用於通過柱後衍生反應生成在可見光區有較強吸收的離子的測定,如過渡金屬、鑭系元素、磷、矽等。  電導檢測器是IC 的主要檢測器,本節將對其工作原理和性能作較詳細的討論。
  • 看完這篇推文就了解色譜了
    色譜包含多種操作方式不同但原理相同的分離、分析技術。按其流動相和固定相狀態不同分為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今天,隨測了麼小編來看一下色譜儀具體是怎麼工作的吧!只依據尺寸大小分離,大組分最先被洗提出原理:色譜固定相是多孔性凝膠,只有直徑小於孔徑的組分可以進入凝膠孔道。
  • 【有機基礎】看完這篇推文就了解色譜了
    色譜包含多種操作方式不同但原理相同的分離、分析技術。按其流動相和固定相狀態不同分為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今天,隨測了麼小編來看一下色譜儀具體是怎麼工作的吧!只依據尺寸大小分離,大組分最先被洗提出原理:色譜固定相是多孔性凝膠,只有直徑小於孔徑的組分可以進入凝膠孔道。
  • 色譜數據完整性理論
    鼓勵採用經規範和系統驗證的色譜工作站進行研究工作,但並不是說非要使用安捷倫系列、Empower、Solutions系列等軟體。不過國內色譜工作站的靠譜性值得商榷。目前國內大中型藥物製造從事者大部分已經採用了本地無數據儲存的網絡版工作站,確保了數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 高效液相色譜的定性定量分析 EWG1990儀器學習網
    1、利用已知標準樣定性由於每一種化合物在特定的色譜條件下有其特定的保留值,如果在相同的色譜條件下,被測物與標樣的保留值相同,則可初步認為被測物與標樣相同。4、HPLC 指紋圖譜分析法HPLC 指紋圖譜分析法是指紋圖譜與 HPLC 相結合的一種分析方法,目前已成為中藥質量控制的首選方法,適用於中藥複雜成分的分離、分析和指紋圖譜的建立。在食品上主要用於天然成分的分析。
  • 高效液相色譜監測中藥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液相色譜與質譜聯用在國外已成為測定低濃度生物藥品中藥物及代謝物的首選方法,LC-MS-MS法測定血漿中HIV-1蛋白酶,準確高效,血漿中殘留的內源性組份和其他藥物不幹擾測定,既節省材料又節約時間。已經應用於體液、血漿、血清中的藥物分析。中藥複方注射液「清開靈」中的膽酸類物的分析採用液相色譜質譜質譜聯用,效果理想。高效液相色譜-核磁共振聯用在藥物分析方面的作用很不錯。
  • 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成為打擊毒品犯罪的一把利器
    為了更好的打擊毒品走私和開展禁毒工作,針對各種毒品檢驗方法的靈敏度及現代化程度同樣需要不斷提高。 目前已經出現一些運用氣相色譜(氣質聯用)、液相色譜(液質聯用)、斑點酶標等方法同時對多種毒品進行檢測的運用報導。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由於具有靈敏度高、範圍廣的特點,已經成為現如今較為成熟且被廣泛運用的一種現代化毒品分析技術。
  • 氣相色譜(GC)的基本原理
    色譜柱(分離柱)色譜柱:色譜儀的核心部件。柱材質:不鏽鋼管或玻璃,內徑3-6毫米。長度可根據需要確定。柱填料:粒度為60-80或80-100目的色譜固定相。色譜法 (chromatography): 一種分離技術 由俄國植物學家Mikhail S. sweett(茨維特 )於1901年創立的。
  • 離子交換色譜的原理介紹和實際操作
    離子交換色譜是蛋白純化技術中常用的一種純化方法,其原理是指被分離物質所帶的電荷可與離子交換劑所帶的相反電荷結合,這種帶電分子與固定相之間的結合作用是可逆的,在改變pH 或者用逐漸增加離子強度的緩衝液洗脫時,離子交換劑上結合的物質可與洗脫液中的離子發生交換而被洗脫到溶液中。由於不同物質的電荷不同,其與離子交換劑的結合能力也不同,所以被洗脫到溶液中的順序也不同,從而被分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