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和北京色譜學會主辦,東華理工大學、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於2016年4月27日在江西省井岡山市中信井岡山會議中心勝利召開。
開幕式由東華理工大學教授,江西省質譜科學與儀器重點實驗室主任陳煥文主持,參會專家代表有: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北京大學劉虎威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梁文平研究員、江西省科協孫衛民副主席、東華理工大學柳和生校長、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渝英研究員、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吳波爾女士、東華理工大學樂長高教授、南昌大學二附院科教科易應萍科長等。來自全國各科研院所、高校、醫院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400餘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陳煥文
會議現場
首先由中國色譜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理事長劉虎威教授致開幕辭。
劉虎威
中國科學院院士、分析化學家張玉奎教授代表中國化學會致辭。
張玉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梁文平主任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致辭。
梁文平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渝英研究員代表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致辭。
張渝英
江西省科協孫衛民副主席致辭。
孫衛民
東華理工大學柳和生校長致辭。
柳和生
開幕式最後,由陳煥文教授介紹了會議籌備情況。開幕式後,全體與會人員為已故鄒漢法研究員默哀,隨後大會將正式進入報告環節。
上午,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研究員汪正範、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生物技術系副主任屈鋒和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歐陽津主持。
從左至右分別為:汪正範、屈峰、歐陽津
以下為部分報告精彩內容:
張玉奎
報告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分析化學家張玉奎院士
報告題目:蛋白質組定性定量分析新方法
張玉奎院士首先用大量篇幅介紹了已故鄒漢法研究員在生物分離分析新材料、微納生物分離分析化學、修飾蛋白質組學新技術方法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並對鄒漢法研究員近五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
張玉奎院士還介紹了基於離子液體—氯化-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C12Im-Cl)的膜樣品預處理新技術,這種技術不僅可鑑定更多數量的膜蛋白質,且樣品預處理時間也顯著縮短;課題組設計完成的準等重標記蛋白質組定量方法體系,實現了蛋白質組樣品的化學標記和代謝標記,可保證蛋白質組的高準確度、高精密度和寬動態範圍的定量分析;同時, 「一站式」的在線蛋白質樣品預處理系統可顯著提高定性、定量分析的通量及自動化程度。
江桂斌
報告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分析化學、環境化學家江桂斌院士
報告題目:當前細顆粒分析毒理研究中的問題與進展
細顆粒在大氣汙染和納米材料行為研究中存在著若干技術難點,欲弄清楚大氣細顆粒物上存在的病毒、細菌、微生物,特別是新型化學汙染物,特異性的分析方法是推進這一領域研究的關鍵,同時病理學研究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準確的解釋細顆粒的暴露所造成的毒理與健康影響,亦需要分析方法與暴露技術方面的進步。江院士介紹了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在細顆粒表徵中的應用,介紹同位素分餾技術在納米細顆粒和大氣汙染物溯源中的應用以及細顆粒暴露與毒理研究方面的進展。
梁文平
報告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梁文平教授
報告題目:全面推進中國化學走向國際前沿--兼談化學科學十三五發展戰略
中國化學正處於從大國向強國的轉型期。今天的中國化學基礎研究逐漸與國際接軌,已經做出了許多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工作。我國化學發展的挑戰是如何將中國化學研究逐漸發展成為國際化學科學研究的引領者和拓荒者,真正實現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的轉變與躍升。要突破中國化學創新引領乏力的瓶頸,抓住國際化學格局變化中的戰略發展機遇,做好十三五學科發展戰略布局,實現中國化學從化學大國走向化學強國的跨越發展。
劉麟
報告人: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劉麟
報告題目:使用LC/MS/MS三重四級杆質譜儀快速分析細胞培養上清液
開發合適的培養基配方與優化細胞培養條件是生物技術藥物生產工藝的核心內容之一。尤其是抗體藥物偶聯物、雙靶點/特異抗體類藥物、抗體片段融合蛋白等相對分子量大、結構複雜的抗體類藥物,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生物過程工藝開發與優化缺乏對細胞培養上清液組分直接、全面且快速的客觀動態數據分析,因此無法精準的優化調整細胞培養工藝條件與培養基配比,甚至影響抗體類藥物等的產品品質。島津開發的「細胞培養上清液分析方法包」,技術平臺採用超快速三重四級杆液質聯用儀,僅需17分鐘即可同時檢測分析95種細胞培養上清液營養成分和代謝物的相對豐度變化。
張祥民
報告人:復旦大學化學系張祥民教授
報告題目:蛋白質組樣品的高效富集、酶解和色譜質譜分析新技術
系統研究蛋白質組學分離富集與酶解鑑定新技術,實現人類蛋白質組樣品的高覆蓋鑑定,是蛋白質組學技術和健康醫學研究發展的迫切要求,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應用價值。報告圍繞蛋白質組的鑑定,介紹了相關新技術和新方法,重點探討蛋白質的高效富集、酶解與鑑定等相關技術。課題組提出並發展的蛋白質共價固定的新方法,可有效分離富集蛋白質、提高酶解覆蓋度,並能夠有效除去高濃度的SDS、鹽等幹擾物質,以此來提高蛋白質的鑑定效果。另外,「一步法酶解活細胞」的新技術,可用於100個細胞蛋白質組的分析,所發展的超高靈敏度分析新方法,可分離鑑定出800多個蛋白質,能夠鑑定的含量低至200zmol。
陳義
報告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陳義研究員
報告題目:超痕量植物激素的快速提取與高靈敏測定
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由特定的組織或細胞合成,並被送往植物的其他部位,在微、痕量的水平上調控植物的生長或生理過程。目前的植物激素分析方法主要有光學分析法和分離分析法兩大類,前者多利用螢光,可結合免疫原理以及基因技術等,但一般只能做間接測定;後者以色譜分離為主,便於多組分之定量測定。近年來,毛細管電泳、超高壓液相色譜(UPLC)等微量、高效方法得到開發,但檢測限僅能達到nmol/L水平。陳義課題組攻關檢測靈敏度,研究以UPLC-串聯質譜聯用(UPLC-MS/MS)為主要工具展開,結合多反應離子檢測(MRM)來發展超痕量植物激素的精準測定方法。
楊新磊
報告人: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楊新磊
報告題目:多中心切割二維液相色譜系統分析促紅細胞生成素中的N端糖
促紅細胞生成素(EPO)主要用於治療腎性貧血以及腫瘤等各種慢性疾患所伴發的貧血。由於EPO的天然來源非常有限,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基本都是採用基因重組技術獲得的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然而對於這類治療性蛋白的表徵有很大挑戰。就糖基化分析而言,由於EPO多糖基化位點的存在以及每個位點糖型高支鏈化帶來結構複雜性造成很難採用一種分析方法完成糖鏈的分析。安捷倫開發的在線多次收集分析的二維分析模式,可以在70min內完成一個樣品分析周期,相比於離線方式,該方法可明顯提高分析速度。
下午,大會組織了主題為「色譜基礎研究」、「藥物與臨床分析」、「食品與環境分析」及「材料分析與其他」的四個分會場。
分會場
分會場
分會場
分會場
除了精彩的報告之外,大會主辦方還安排了內容豐富的牆報展,牆報數量達156個,作者分別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及相關企事業單位,靜待與會者參觀討論。
牆報
儀器廠商展位也是大會一道靚麗的風景,來自安捷倫、島津、賽默飛、沃特世、東曹、海光、迪馬、日立高新、Sciex、北京曆元、北京科普生等多家企業的展位為與會者帶來了最新產品和解決方案,為行業人員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上海愛博才思分析儀器貿易有限公司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曆元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北京科普生分析科技有限公司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迪馬科技
東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日立高新技術公司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展臺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海光儀器公司
晚宴
當晚,主辦方還舉辦了「日立之夜」盛大歡迎晚宴。與會者溝通交流,氣氛融洽,共話我國色譜行業的現狀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