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技術學術交流會召開

2020-12-08 中國科學院

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技術學術交流會召開

2016-05-28 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為了了解最新的碳、氫、氧、氮同位素測定技術,促進不同領域學者間的交流,5月24日,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以下簡稱區域中心)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技術學術交流會」。

  會議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共同承辦。區域中心負責支撐平臺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部分研究生參加會議;還有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相關領域人員,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等170多人參加了此次交流會。

  區域中心管委會主任、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所長、中科院院士朱日祥出席會議並致辭,強調了穩定同位素對地表環境科學的重要性,對地球深部過程示蹤的重要性,以及對工業生產的指導意義。

  交流會特邀河海大學教授陳建生、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蔡祖聰等作穩定同位素方面的學術報告。會場討論氣氛熱烈。

交流會現場

  為了了解最新的碳、氫、氧、氮同位素測定技術,促進不同領域學者間的交流,5月24日,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以下簡稱區域中心)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技術學術交流會」。
  會議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共同承辦。區域中心負責支撐平臺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部分研究生參加會議;還有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相關領域人員,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等170多人參加了此次交流會。
  區域中心管委會主任、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所長、中科院院士朱日祥出席會議並致辭,強調了穩定同位素對地表環境科學的重要性,對地球深部過程示蹤的重要性,以及對工業生產的指導意義。
  交流會特邀河海大學教授陳建生、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蔡祖聰等作穩定同位素方面的學術報告。會場討論氣氛熱烈。

交流會現場

列印 責任編輯:陳丹

相關焦點

  • 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學術交流會
    【會議簡介】   穩定同位素技術是研究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手段。碳、氫、氧、氮作為自然界最常見的組成元素,其在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大氣圈間的交換、吸收、運移、分配、轉化構成了自然生態系統的主要生態過程。
  • 2018年穩定同位素技術應用交流會圓滿成功
    祝賀2018年穩定同位素測量技術及應用學術交流會圓滿成功   五月的北京,陽光明媚美好,樹木鬱鬱蔥蔥。2018年5月15日,2018年穩定同位素測量技術及應用學術交流會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成功召開。
  • 研究人員提出測量碳氮氧聚變產生的中微子 可以確定恆星中碳氮氧的...
    研究人員提出測量碳氮氧聚變產生的中微子 可以確定恆星中碳氮氧的豐度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11-26 11:39:55
  • 「生態系統碳氮循環與水循環研究最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11月9日,由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主辦、北京理加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生態系統碳氮循環與水循環研究最新進展」學術交流會在長春召開。來自於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東北師範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究生及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等40餘人參加了會議,交流會由東北地理所閻百興研究員主持。
  • 氧、氮、氫對鋼鐵產品的危害
    圖片來源於網絡1、氧的危害由於氫氣和氧氣,這將不利的影響鋼的機械性能。不僅是氧的濃度,而且這些含氧的夾雜物的多少、類型企業及其主要分布等也有很重要的影響。煉鋼企業需要進行脫氧,因為凝固期間,溶液中氧和碳反應會生成一氧化碳,可以發展造成影響氣泡。 此外,在冷卻過程中,氧可以作為FeO、MnO以及其他氧化夾雜物從溶液中析出,從而削弱了其熱加工或冷加工性能,以及鋼的延性、韌性、疲勞強度和機械加工性能。氧和氮,和碳可導致或增加在室溫下硬度的自發老化。對於提高鑄鐵,當鑄塊正凝固時,氧化物與碳可以通過發生變化反應,因此企業造成影響產品的孔隙和產品的脆化。
  • 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豬牙結石的碳穩定同位素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對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豬牙結石進行了碳穩定同位素檢測。結果表明,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的豬均以C3類植物為主要食物來源,說明二者的食性一致。結合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豬牙釉質的鍶同位素比值數據分析,推測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的豬均為本地出生。
  • 武漢植物園揭示森林恢復過程中微生物碳氮同位素與碳氮可利用性的...
    造林能夠改變輸入到土壤中凋落物的數量和質量,進而改變土壤中有機碳的動態。土壤中碳氮穩定同位素是對植物凋落物同位素信號的反應,所以,微生物利用土壤中來源於不同質量凋落物的有機物能夠被評估。但是,現階段影響微生物碳氮同位素的因素還不夠明確。
  • 用技術創新帶來高質低價,我們立志做穩定同位素市場的中國「特斯拉」
    穩定同位素技術壁壘高,成創業最佳盾牌於是,南京昊綠就以研製和銷售穩定同位素產品為主營業務而正式存在。而穩定同位素,因其自身研發成本高、技術難度大,並且不能沿用現有成熟的製備方法,必須從零設計開發,這些成為昊綠在國內競爭的最佳盾牌。
  • 同位素比例的用途,背景調查及許可審查的一般程序及需涉及的信息
    穩定同位素是指化學元素中,不發生放射性衰變或不易發生放射性衰變的同位素,穩定同位素即使會發生衰變,因半衰期太長而無法測量出。世界各地的水體中,氫、氧同位素的含量比例是不同的。這個特殊的比例,就是識別水到底是來自於哪裡的水體?也就是說,通過分析水的氫、氧同位素的含量比例,可以推測這些水原來是存在於哪個地理位置。
  • 我們身體中的碳氧氮鈣……來自星塵?
    這是因為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鐵、骨頭中的鈣、肺中的氧……都來自於星塵。○ 研究發現,生命所必須的六種元素遍布在銀河系,其中包括六種構成生命的關鍵元素:碳、氫、氮、氧、磷和硫,它們被稱為CHNOPS。人體質量的>97%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的。
  • 除了碳、氫、氧三種元素之外,植物體內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除了碳、氫、氧三種元素之外,植物體內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植物根系吸收的氮素主要是無機態氮,即銨態氮和硝態氮,也可吸收利用部分有機態氮,如尿素、胺基酸等。
  • 科學家稱鑑定氧同位素可揭示太陽系起源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氧是地球上蘊藏最豐富的元素,大約佔地球質量的一半以上。地球上的氧具有三種穩定同位素形式:氧16、氧17和氧18。
  • 最新發現:首次揭示「碳氮氧」聚變循環,在太陽內部產生中微子!
    來自包括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粒子物理學家安德裡亞·波卡爾(Andrea Pocar)在內大約100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合作Borexino項目,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發表了對來自太陽中微子的探測研究成果,首次直接揭示了碳-氮-氧(CNO)聚變循環在太陽和恆星中起作用
  • 公認檢測技術 穩定同位素技術可鑑別假葡萄酒
    穩定同位素技術是解決葡萄酒摻水鑑別的有效解決手段。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穩定同位素食品分析實驗室負責人鍾其頂介紹了目前國際上同樣採用穩定同位素技術鑑別葡萄酒摻水造假的現象。    穩定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數相同,但質量數不同的核素,這些核素的化學性質相同,但物理特性具有差異。
  • 【中國科學報】鈣華碳氧同位素氣候指代意義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不同地貌部位形成的內生鈣華碳氧同位素的相關性差異,這為鈣華高解析度古氣候重建提供重要依據。目前,該研究成果在英國《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上發表。  鈣華具有較高的沉積速率,使得其重建古氣候的精度可達年、季尺度。這有利於對突發的重大氣候環境事件(洪水、乾旱、地震等)和年—百年尺度氣候周期的研究。
  • 全國煤田地質電法勘探學術交流會在大同召開
    近日,由山西省煤炭地質115勘查院承辦的首次「全國煤田地質電法勘探學術交流會」在煤炭之都——大同隆重召開。本次學術交流會上,中國科學院滕吉文院士等20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與來自全國煤炭、冶金、地礦、水利、有色等行業的百餘名地球物理工作者、礦山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就煤礦開採中地面電法勘探、井下電法超前探測預報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熱烈而廣泛的交流,內容前沿,具有極大的廣度和深度。
  • 理加聯合成功參加第三屆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研討會及技術研修班
    2016年11月28日-12月1日,第三屆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研討會及技術研修班暨中國生態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2016年學術年會在深圳金百合大酒店成功召開。
  • 首次捕獲太陽深處釋放的「幽靈粒子」 證實太陽某些能量來自碳氮氧...
    恆星的動力來自氫與氦的聚變,這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過程發生——第一種是所謂的質子-質子鏈,它只涉及氫和氦的同位素。這在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中佔主導地位。 然而,在較大的恆星中,所謂的碳-氮-氧(CNO)循環——這三種元素幫助催化核反應——成為一種更重要的能源來源。它還釋放出被稱為中微子的幽靈般的粒子。
  • 首次捕獲太陽深處釋放的「幽靈粒子」,證實太陽某些能量來自碳氮氧...
    恆星的動力來自氫與氦的聚變,這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過程發生——第一種是所謂的質子-質子鏈,它只涉及氫和氦的同位素。這在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中佔主導地位。然而,在較大的恆星中,所謂的碳-氮-氧(CNO)循環——這三種元素幫助催化核反應——成為一種更重要的能源來源。它還釋放出被稱為中微子的幽靈般的粒子。
  • 宇宙中氧元素豐度為何排第三位?
    阿特金森和豪特曼斯只是證明了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可行,第一條恆星內部的核反應路徑是1938年貝特和維茲澤克找到的——碳氮氧循環(CNO cycle)。碳12原子核與一個質子(氫原子核)聚合生成氮13原子核,這是一種很不穩定的同位素,它很快發生β衰變,生成碳13原子核,碳13再碰到一個質子生成氮14原子核,這就是氮元素的主要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