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認檢測技術 穩定同位素技術可鑑別假葡萄酒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公認檢測技術 穩定同位素技術可鑑別假葡萄酒

    我國現行的GB15038,主要是針對葡萄酒的理化指標進行檢測。 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攝

    根據我國國標GB15037-2006的要求以及國外的定義,葡萄酒應該是完全以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完全或部分發酵釀製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發酵酒。隨著葡萄酒行業的發展,我國在2003年正式廢除了半汁葡萄酒標準,並禁止半汁葡萄酒在2004年7月1日之後繼續流通,這種產品只能按配製酒進行銷售。然而由於利益驅動,市場上依然存在著摻水的葡萄酒,甚至精心勾兌「三精一水的葡萄酒」的現象,不過,現有的先進技術,已經可以輕鬆檢測出這種勾兌葡萄酒。

    現有國標主要針對理化指標檢測

    我國現在施行的葡萄酒相關質量標準及檢測方法,如GB15038,主要是針對葡萄酒的理化指標進行檢測,但造假者有可能根據各項指標進行單獨造假,從而逃脫監管和處罰。

    穩定同位素技術是解決葡萄酒摻水鑑別的有效解決手段。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穩定同位素食品分析實驗室負責人鍾其頂介紹了目前國際上同樣採用穩定同位素技術鑑別葡萄酒摻水造假的現象。

    穩定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數相同,但質量數不同的核素,這些核素的化學性質相同,但物理特性具有差異。如主要的穩定氧同位素有18O和16O,這兩種氧原子均可構成水分子,植物生長過程中由於蒸騰失水,由16O構成的水分子更容易被蒸發掉,由18O構成的水分子就相對更多地留在了植物組織內,因此植物水分中18O明顯高於地下水。根據這一原理,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紐西蘭科學家John Dunbar就用於研究全汁葡萄酒的特徵,近年來,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並頒布了一些標準用於全汁葡萄酒鑑別,效果良好。

    國際已認可穩定同位素檢測

    國內的此類研究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穩定同位素實驗室於2011年開始,截至目前,穩定同位素食品分析實驗室不僅開發了可靠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國際認可,而且對全國葡萄酒從原料到產品的穩定同位素特徵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該技術對於解決國內的全汁葡萄酒鑑別問題是很有幫助的。

    鍾其頂說,由於穩定同位素技術是基於產品原子水平的特徵進行鑑別,因此造假者難以通過簡單的添加化學成分改變造假產品的穩定同位素特徵,一旦葡萄酒摻水,就可以很容易被檢測出來。

    近年來,國家和行業都很重視葡萄酒質量檢測和真實性鑑別,也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穩定同位素實驗室已完成技術儲備和原始數據積累,正在組織制定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 連結

    葡萄酒相關標準進一步制定中

    在2013年8月23日,由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在煙臺召開了葡萄酒領域相關標準起草會議,會議討論了行業標準「葡萄酒的水中18O/16O比值測定方法」和國家標準「全汁葡萄酒識別技術導則」等多項標準草案。

    這些標準研究制定將有助於根本性解決摻水葡萄酒假冒現象和「三精一水」勾兌葡萄酒的造假現象,進一步規範市場,推動我國葡萄酒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相關焦點

  • 穩定同位素解決有機產品識別和溯源(組圖)
    穩定同位素方法追溯農作物施肥情況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穩定同位素食品分析實驗室負責人鍾其頂介紹,關於穩定同位素在有機食品領域的研究始於2011年,至今,穩定同位素食品分析實驗室不僅建立了穩定可靠的檢測方法,還對一些農作物進行了從種子到果實的跟蹤研究,了解了部分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同位素分餾變化規律和影響因素,並對市場上一些有機和常規樣品進行鑑別實驗。
  • IRMS和SNIF_NMR技術在發酵酒檢測中的應用
    (5) NMR、MS、PCR等技術方法。(6)同位素比值的檢測技術。目前,國際上應用的有兩種同位素比值檢測技術,即同位素比質譜儀法(IRMS)和點特異性天然同位素分餾核磁共振技術(SNIF-NMR)。兩種技術方法的聯合使用,再結合化學分析方法和數據統計技術,可以獲得更多元素、更多方位的信息,解決更多複雜的鑑別食品真偽與摻假的難題。
  • 共建共享,融合創新—2019年食品真實性技術核磁共振波譜技術分論壇...
    核磁共振作為食品真實性檢測的高效技術,在鑑別真偽和產地溯源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核磁共振波譜技術分論壇邀約國內外專家從方法研究、技術應用、常見問題等方面展開交流。在此基礎上,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團隊對葡萄酒非目標1H NMR指紋圖譜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至今共採集檢測中國葡萄酒真實樣品3500多個,建立並完善了中國葡萄酒非目標1H NMR指紋圖譜資料庫,該資料庫在葡萄酒真偽鑑別和產地溯源等方面具有高價值的實踐意義。他希望同更多的研究單位和企業開展聯合研究,共同推動國內非目標1H NMR指紋圖譜技術標準化應用研究進程。
  • 2018年穩定同位素技術應用交流會圓滿成功
    祝賀2018年穩定同位素測量技術及應用學術交流會圓滿成功   五月的北京,陽光明媚美好,樹木鬱鬱蔥蔥。2018年5月15日,2018年穩定同位素測量技術及應用學術交流會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成功召開。
  • HD2:你買的葡萄酒是真的嗎?
    來源:【高維度穩定同位素】公眾號(ID:HDStableIsotope)我今天去超市買葡萄酒,看上了一瓶葡萄酒。
  • 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技術學術交流會召開
    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技術學術交流會召開 2016-05-28 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字體,促進不同領域學者間的交流,5月24日,北京地球系統與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以下簡稱區域中心)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技術學術交流會」。
  • Pribolab明星產品—真菌毒素檢測中的碳13穩定同位素內標
    Pribolab || 真菌毒素13C穩定同位素內標隨著質譜技術的應用,2020版《中國藥典》及2017年最新頒布的真菌毒素新國標中已採用同位素內標稀釋法,印證了同位素內標在真菌毒素檢測領域舉足輕重的地位!
  • 理加聯合成功參加第三屆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研討會及技術研修班
    2016年11月28日-12月1日,第三屆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研討會及技術研修班暨中國生態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2016年學術年會在深圳金百合大酒店成功召開。
  • 用技術創新帶來高質低價,我們立志做穩定同位素市場的中國「特斯拉」
    穩定同位素技術壁壘高,成創業最佳盾牌於是,南京昊綠就以研製和銷售穩定同位素產品為主營業務而正式存在。而穩定同位素,因其自身研發成本高、技術難度大,並且不能沿用現有成熟的製備方法,必須從零設計開發,這些成為昊綠在國內競爭的最佳盾牌。
  • :血跡鑑別新技術
    近期出版的《分析化學》期刊發表了美國南加州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系麥可·邁裡克(Michael Myrick)研究小組的系列文章,介紹了該小組發明的「多模式紅外熱成像」(Multimode imaging in the thermal infrared)技術,該技術能夠鑑定人眼看不到的血跡。
  • 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豬牙結石的碳穩定同位素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對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豬牙結石進行了碳穩定同位素檢測。結果表明,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的豬均以C3類植物為主要食物來源,說明二者的食性一致。結合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豬牙釉質的鍶同位素比值數據分析,推測凌家灘與韋崗遺址出土的豬均為本地出生。
  • 國內C13同位素生產關鍵技術空白有望填補
    6月21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央企業深入參與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介對接會上,中廣核技(證券代碼:000881.SZ)與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化工研究院」)籤署了「C13同位素應用」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進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化方面建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係,並將瞄準核技術應用產業的市場需求,重點在穩定同位素分離、標記化合物產品製備、核醫學領域同位素檢測試劑
  • 鐘鼎生物技術——同位素測定案例分析
    本文是基於鐘鼎生物與客戶合作的同位素測定服務實例,介紹了穩定同位素質譜的實驗方法,包括實驗所需的實驗試劑與儀器,實驗具體步驟。穩定同位素檢測實驗概要本實驗以 IsoPrime100質譜儀,以Elemental microanalysis LTD四種標準物質尿素為標準,通過測定四種尿素的氮同位素值,與標準值進行對比,做出線性回歸。以此為準,進樣測定樣品中N的δ15NAIR值.
  • 2019中德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2)食品安全質譜鑑別技術,如基於標誌碎片掃描的質譜篩查技術應用於獸藥類、添加劑類篩查。(3)食品安全質譜離子源技術,如實時直接分析質譜技術(DART-MS)用於篩查和定量葡萄酒中的殘留農藥等。(4)食品安全質譜成像技術,應用於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分析以控制儲藏加工過程中營養成分的變化等。
  • 同位素與輻射技術
    「同位素與輻射技術」(簡稱「同輻技術」)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電離輻射產生電離射線的特性,而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的一種技術。轉自搜狐  全世界同輻技術產業化規模已達到年產值數千億美元,在發達國家,這種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新興高技術產業。
  • 碳、氫、氧、氮穩定同位素學術交流會
    【會議簡介】   穩定同位素技術是研究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手段。碳、氫、氧、氮作為自然界最常見的組成元素,其在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大氣圈間的交換、吸收、運移、分配、轉化構成了自然生態系統的主要生態過程。
  • 中藥材真偽鑑別新方法—— DNA分子標記鑑別技術
    24篇相關的報導,按照所用方法的不同可三種:①基於PCR技術的方法有,可以直接利用測序後的鹼基變異作為鑑別指標也可以利用等位基因PCR直接檢測變異位點,從而通過電泳就可達到準確的鑑別。因此,對已有的各種新型技術和方法,要進行篩選和改進以適於中藥材鑑別的需要。三、積極與其他技術和方法聯用。
  • 「藥品分析檢測技術及其發展」會議召開,關注藥品快速檢測技術
    本次會議屬於「科學儀器服務民生學術大會(SIC2016)」的分會場之一,吸引了一百多位觀眾參會,現場座無虛席,與會者聚精會神地聆聽了各位藥品分析檢測技術領域專家的精彩報告。另外還詳細介紹了網絡平臺的功能,包括藥品管理、假劣藥管理、外觀鑑別管理、近紅外檢測管理、工作手冊管理、快檢文庫管理、質量公告管理、檢測記錄管理、快檢任務分配管理、試劑盒管理、車輛設備管理、統計分析和在線交流管理平臺等。報告詳細介紹了各項功能的內容以及資料庫網絡平臺手機客戶端及車載客戶端的功能。系統上線投入使用後,將使我國藥品快檢工作實現數據共享,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江桂斌團隊在納米材料轉化過程穩定同位素分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該研究採用了天然穩定同位素來研究環境中納米材料的過程和來源。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納米銀在自然轉化過程中的穩定同位素分餾現象,通過多接收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MC-ICP-MS)測定了納米銀在轉化過程中天然銀同位素組成的極細微變化。研究發現不同的環境過程能夠導致不同的銀同位素分餾效應,進而通過同位素變化揭示了納米銀在自然水體中的轉化途徑與機理。
  • 有機碳同位素技術揭示環境汙染來源
    土壤有機質能在一定時間內保留乾濕沉降物、人類活動(比如化石燃料燃燒物等)、植物等殘餘物的同位素信號,對於了解以上問題,有潛在的優勢。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郭慶軍研究員與合作者通過對北京首鋼工業區及周圍區域和北京郊區土壤剖面土壤有機碳含量和有機碳穩定同位素進行系統的研究,結果揭示:土壤有機碳含量和碳穩定同位素技術,可以作為判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特別是汙染土壤)有機碳的來源、降解、遷移轉化和人類活動規律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從而為環境汙染辨識提供直接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