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如果不是愛上秦嶺徒步旅遊,我不知道西安周邊竟然藏著這麼多既好玩又妙趣橫生的「野山」。和成熟景區相比,這些秦嶺「野山」充滿了未知。行走在人跡罕見的秦嶺大山深處,除了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景,或許還能見到是崇山峻岭間不為人知的一面,那些呼吸躍動著的生靈百態……
秦嶺扯袍峪,是西安周邊眾多峪道中較為小眾的一個。它的歷史極為悠久,僅從「扯袍」之名,便能牽扯出不少與歷朝皇帝有關的傳說。
一說漢光武帝劉秀落難於此,因王莽從背後追擊,劉秀不小心被山谷荊棘扯爛了黃袍,故名「扯袍峪」;一說唐太宗李世民遊獵至此,被荊棘扯破龍袍,方得峪名……不管是哪種,和眾多皇帝扯上關係的扯袍峪,似乎自有妙處。
相比子午峪、天子峪、灃峪等秦嶺峪口,來扯袍峪爬山遊玩的遊客並不太多。原因無它,就在於它距離西安城區較遠,遠離環山旅遊公路,再加上山中景色也較為原生態,並沒有什麼令普通遊人「非來不可」的理由。
不過對於徒步愛好者,扯袍峪倒是十分適合我們這些「新驢」的。
扯袍峪是一個「半截峪」,從峪口爬到山頂人頭山,拔高約900米,往返約10公裡,強度不大,戶外小白也能輕鬆駕馭,剛好適合我這樣剛入門的「新驢」。抱著練腿的心態,我和好友相約,今年初冬時節來挑戰了扯袍峪。
扯袍峪單程大約5公裡,老驢友登頂一般2小時,我和好友休閒遊,邊走邊拍照,用時3小時登頂。和其他遊人較多的秦嶺峪道相比,扯袍峪人少、環境也更加清幽。
從峪口走到扯袍峪的標誌性景點法因寺,就走了三分之一的行程。繞過法因寺之後,便從兩山夾峙的深谷中走了出來,視野漸漸開闊,光線也亮了起來。等繞過龍頭殿,便真正走在了山脊之上,可以從上向下俯瞰終南群峰的壯美了。
我們來爬扯袍峪時是一個周內,沿途僅遇到了兩三波結伴的驢友。絕大多數的時間裡,只有我和好友兩人行走於秦嶺的深山幽谷之中。面對波瀾壯闊的大自然,更有一種天地浩大、你我皆渺小的感覺。此間種種,便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中所言了。
頗為神奇的是,我們在扯袍峪中遇到了一隻橘貓。
秦嶺山裡貓多,很多山中寺廟都愛養貓。每逢遊人至,貓星人便會出來繞著遊人打轉。後來見得多了,我才知道它們是為了討一口食物。扯袍峪的這隻貓不同。
初遇它時,未見其蹤,先聞其聲。我和好友剛走進峪道不久就遠遠聽見了貓叫聲。因為山中極靜,聲音也聽得格外遠。四周看了一圈,沒有發現貓的蹤影。
等我們走到玉皇殿時,應殿內王道長相邀,在院內休息時,突然發現一隻橘色的貓星人不知從哪裡鑽了出來。王道長告訴我們,這隻橘貓年紀很大了,一直在扯袍峪裡,不過沒有寄宿在哪座寺廟道觀中,仿佛整個秦嶺都是它的地盤一樣。
告別王道長後,我們繼續向山頂攀爬。突然發現這隻橘貓一直跟著我們,不過它大概走的「野路子」,時而在我們身邊徘徊,時而就不見了蹤影。
於是,整個登山途中,我拍下了不少橘貓的身影。畢竟總在我們身邊打轉,不闖進鏡頭都難啊。
我和好友爬到人頭山山頂時,貓星人還一路跟著我們。爬到山頂後我們找了一處小廟石凳,準備開始吃午餐,然後返程下山。午餐是自備的麵包火腿腸,想著這隻橘貓一直跟著我們,或許是餓了。便掰了一小塊火腿腸餵它。沒成想橘貓沒吃,還「傲嬌地」走開了。
等我們吃完午餐準備返程時,卻發現它已經不知何時,消失在茫茫山谷之中了。此時我和好友感嘆:或許先前它一路相伴,是給我們指路呢。
都說秦嶺多奇遇,扯袍峪內的這隻貓星人,與我們而言倒真像一次神奇的相遇。如果下次你見到它,替我問候它。
最後,還是說一些扯袍峪的旅遊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1、扯袍峪位於西安長安區楊莊汪峪村,距離西安大約50公裡。因為距離環山公路較遠,更適合自駕遊。自駕遊可以直接把車開到峪道口,峪口有一個小型停車場,停車免費。
2、自由行的話可以從地鐵二號線韋曲南站D出口出,步行十分鐘到「西寨十字」公交站牌,乘坐735路公交車至「石佛村」公交車,下車後穿過村道進山即可。
注意,下公交車後需要大約走2個小時才能到峪道口,如果自由行請一定預估好自己的體力。否則等走到峪口可能就沒力氣爬山了。735路公交車的末班車是晚上6點鐘,也需要把握好時間。
3、從扯袍峪峪口到山頂,單程大約5公裡,拔高約900米,屬於戶外休閒輕徒步路線,普通遊客也能輕鬆駕馭。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