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哲|秦嶺父親山印象

2021-01-07 陝西微傳媒

秦嶺父親山印象

楊文哲

秦嶺約我千百遍,我愛秦嶺父親山。

拜謁五嶽最高處,登臨絕頂攬江山。

縱橫東西五千裡,拔仙臺上看江山。

南北自然分水嶺,儒道根本助江山。

秦嶺逶迤縱橫天下五千裡,從青海崑崙山脈一直氣勢磅礴向東穿過甘肅,崇峰峻岭到陝西關中地區的黃河邊,與鄂(湖北省十堰市)、豫(河南省三門峽地區)、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等處的山脈相銜接,在其腳下北邊(陰面)為甘陝人民的母親河: 渭河,與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 南邊(陽面)為漢中川蜀人民的母親河:漢江,與華夏民族的母親河: 長江!

天然氧吧,山水佳天下,瑰寶遍山人慕傻!

天造地設,一山伴二母,滋養華夏老百姓!!

我的故鄉就處在秦嶺北腳下的渭河北岸關中西府古周塬地區扶風縣法門寺東南附近,從小每天起床後出家門,向南眺望,就被一條雄偉壯觀的山峰擋住了視線,我的祖父和父親等長輩多次指著南面遠方直線距離約三、四十裡層峰疊翠霧氣騰騰的那一道高大巍峨的山峰多次對我講:那就是秦嶺,山青水秀,自給自足,稀有動物金絲猴、大熊貓、朱䴉、鸚鴣、野豬,野羊、耗牛等,名貴中草藥、植物樹木野果樹(獼猴桃、五味子、核桃、板慄、酸棗、柿子、山楂等縱生遍布山坡,滿山都是寶,主峰就是對面的太白縣區域的最高峰:拔仙臺!

秦嶺~~父親山,從西北的青藏高原崑崙山脈延伸向東,途徑關中地區縱橫東西八百裡,大散關、紫柏山、定軍山、紅河谷、斜峪關、馬耳山、鸚鴿嘴、子午關、灃峪口、藍玉關、函谷關……七十二谷此第布設,從每條山谷中躥出天水形成七十二道河流匯聚甘陝人民的母親河,:渭河,在一路東流匯入華夏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七十二關險要天設地造,一夫擋關,萬夫莫開,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道教聖地華山、少華山、終南山、翠華山、(西安市)動物園、(陝西省)植物園、樓觀臺、黃柏塬國家溼地公園、定軍山、炎帝墓、二郎廟、張良廟、武侯墓、武侯廟(寺)、馬超墓、大爺海、二爺海、石門棧道、寶雞石鼓山、紫柏山、大散關(關山牧場)等天造地設就星羅棋布在這條山脈之絕佳勝地,成為大地原點帝王都大關中和大西安的後花園,令三流九教五王八侯英雄豪傑禮拜嚮往!!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東華山、西靈山,五嶽歸來不看山; 東湯峪,西湯峪,儒道根本佛都地;拔仙臺、封神臺,一山(秦嶺)二水育百姓;

秦嶺主峰在太白山,跨太白縣、眉縣、周至縣三縣,主峰拔仙臺在太白縣境內東部,海拔約3771.2米, 直距太白縣城40多公裡。從東太白拔仙臺至西太白——鰲山(古稱垂山、武功山),兩峰間直距約31.81公裡,中夾20公裡跑馬梁。山體東西展布橫亙太白縣境中東部,位於鸚鴿鄉、桃川鄉、嘴頭鎮南部。西起嘴頭鎮,東至周至縣老君嶺,南以湑水河在太白縣黃柏塬鄉之河段為界,北以鸚鴿和眉縣營頭為界,東西長直距約61公裡,南北寬直距約39公裡。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作為被譽為「華夏龍脈」的大秦嶺主峰,太白山自古以來便因其神奇、神秀、神秘而備受文人騷客和行者旅人的喜愛,成為令世人矚目的著名高峰。如今的太白山已然成為享譽世界的國際化旅遊度假區,構築成為中國山嶽型景區的特例代表,山上中高山風光無限,山下溫泉湯池瀰漫溫情。來自世界各國的友人往來於此,感受這裡的巨大魅力和吸引力。

秦嶺主峰拔仙臺,太白積雪六月天! 大地原點帝王都,后稷教稼惠民生!

我們華夏民族的先祖: 炎帝的封地和聖庭就禮居秦嶺腳下的關中西府寶雞地區清姜河畔; 后稷先聖在與拔仙臺端對的關中古周塬(鳳翔至扶風區域)北邊喬山裡(長武~麟遊~永壽~彬縣區域一帶)鑽木取火結束了遠古人類先民食生食物的荒蠻時代 ; 在武功鎮漆水河畔教授子民製造原始手工操作的農俱,分四季節氣種植、作務、收割、加工稼穡 ,食用各種糧食產品; 採取秦嶺甘鮮清純甜蜜爽口的雪水釀造燒酒,養生保健,強身健體! 秦川縱橫八百裡,從西到東自古以來就陸續出品有: 太白酒、西鳳酒、柳林酒、劍南春、眉塢酒、飛鳳酒、后稷老窖、長安大曲、長安老窖、長安特曲、城固大曲、城固尖裝、杜康酒、華山論劍……

前些年,秦嶺腳下渭河北岸古周塬地區眉縣常興的八個農民平整土地時,挖掘出了遠古炎帝時代的酒窖,將這一發現及時報告給當地政府的文物保護主管部門,經過考古界多名知名考古專家的研究推算,這批窖藏原漿佳釀距今約有八千年了,由此將以前歷史教科書上確認的華夏民族的歷史文化五千年向前提前推進了近三千年!

神奇美麗富饒的父親山~秦嶺,就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神秘的印象,引起了我的嚮往好奇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美麗富饒神秘的父親山~秦嶺象天使一樣經久不息威武雄壯的守護著他的華夏子民,護佑著大江南北的炎黃子孫風調雨順自給自足、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我真的祈望有朝一日能如願以償,腳踏實地去身臨其境朝拜領略感受一下父親山的神奇魅力!!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秦嶺,我可愛的父親山,不僅山美,水美,人更美!

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民族儒道至聖的根本發祥地,老子、王陽明、姜子牙、周武王、周文王、周公、劉邦、韓信、張良、諸葛亮、司馬懿、關公、張飛、趙雲、馬超、魏延、姜維、鍾會、鄧艾、張三丰等等仁人志士梟雄豪傑,文臣武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不留下足跡和遺韻;他們各為其主文治武功決勝千裡,各盡其能文韜武略鎮天下,留下的遺蹟猶在!

秦嶺~ 父親山七十二谷(峪)流淌出來天然清純甘甜鮮美爽口的水養育的子民淳樸憨厚質樸實在、勤勞儉樸厚道大氣、熱情好客!

天賜緣份,成年後的我多次身臨其境父親山秦嶺,如願以償從不同線路方向腳踏實地遊覽觀光領略感受到了秦嶺神奇的風彩,逶迤連綿高大雄偉美麗壯觀的父親山每次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身臨其境腳踏實地穿越秦嶺山脈期間都有故事發生,那些人和事對影響至深,多年以後使我一直難以忘懷!

曾經有幾次天賜的緣分和機會,使我實現了從幼小就夢寐以求的心願!

1985年高考結束後的濃秋暑假期間,二十出頭的我在一位至親姑父的帶領下,從故鄉周塬地區我祖輩居住生活的村莊北邊的西寶北線路邊,幾經倒換乘坐班車向西翻越三溝六坡到岐山縣城汽車站,轉乘班車向南到母親河北岸邊的岐山縣蔡家坡鎮,又從蔡家坡鎮的汽車站,乘坐當時由太白縣駐紮的部隊每天早上和午飯後發往東蔡家坡汽車站僅有的兩趟臨時簡陋的軍用卡車臨時改用的大棚班車,穿過渭河南岸途徑五丈原、斜峪關水庫大壩,一路曲折逶迤,進入到秦嶺腹地太白縣區域的鸚鴿川,去看望我姑父的一位多年前的至交老朋友王貞局長。他以前在激情燃燒的青年時期意氣奮發,投筆從戎參加到保家衛國的抗戰行列,是一位抗戰時期的關中西府遊擊隊的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和戰友們打擊匪寇保境安民,在關中地區打富濟貧,籌集糧食、布匹、藥品等物資支援聖地延安和抗戰前線,保境安民,立下許多戰功; 解放戰爭期間他參與帶領部隊進入秦嶺山太白縣剿匪,掃除了黑惡匪徒殘餘勢力; 解放後他名至實歸擔任過太白縣的公安局局長、財政局局長等職務。王局長因為在激情燃燒的青年歲月南徵北戰,革命尚未成功,為國為民精心打拼努力工作,等到革命勝利了,建國以後才娶妻生子;他的倆個兒子前面還要倆位姐姐,因而這倆個兒子對於他來說屬於老來得子,所以,王局長兩口對倆個兒子倍加珍惜疼愛,父愛如山,望子成龍殷殷之情略見一斑!

在我姑父的舉薦下,他邀請我利用暑假期間給他的兩個兒子補習英語、數理化語文等文化課知識。使我有幸靜下心邊休養生息,王局長在鸚鴿鎮附近他工作居住的一個苗圃辦公處所給讓我他一個正在上高二、一個正在上初二的兩個兒子暑期補習約60多天。期間,王局長選派他熟悉信任的當地幾個成年老鄉當嚮導帶領我和他的兩個兒子幾次攀爬遊覽了鸚鴿至桃川馬耳山附近的幾個山梁。

正是濃秋季節,藍天白雲,山青水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隨處可見的泉水叮咚,潺潺經久不息;渴了,就用雙手掬來甘甜鮮爽解渴; 饞了,滿山遍野陸續成熟的新鮮美味可口的山楂、五味子、獼猴桃、大棗、核桃、板慄、柿子等野山果子觸手可及隨便摘下來品嘗,滿足了我們好奇嚮往已久的心理。

登高望遠,俯視關中西府大地渭河兩岸,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猶如身處人間仙境,心曠神怡,不亦樂乎!!

王局長老家處於關中地區北邊的麟遊縣山區,從小家裡境況比較殷實,他從小聰慧機靈,在當地上過五年私塾,高小畢業後,被一位看重他的老師舉薦在當地一個小學當過三年老師。後來,在老師的引導下他投筆從戎加入了西府遊擊隊,當過文書、通信員、遊擊隊小隊長、分隊長(排長、連長、營長);打仗幹革命四海為家,解放後在太白縣落腳,從此紮根貧困山區從事政府職能部門的領導工作多年。

他一直心繫百姓,步行走遍了太白縣大山深處隔山架嶺的每一個山莊,深入基層群眾家裡訪貧問苦,給當地山民獻計獻策幫助他們。引導當地群眾與時俱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設自己的家園,長期奮鬥在幫扶山區老百姓多次戰勝天災,打拼在脫貧致富的路上。他保持著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的親民形象和生活習慣,經常穿著一身洗過多遍已經褪色的陳舊衣服,平常生活儉樸省吃儉用;平時王局長就在他定點幫扶的這個苗圃職工灶上就餐。他就愛咥油潑扯麵或蘸水褲帶面,愛喝包穀糝、一盤時蔬野菜,就著饅頭或玉米面粑粑,早晚都得品泯二、三兩眉塢酒; 若有客人來了,不是當地久負盛名的太白酒,那必然就是上檔次名譽華夏的西鳳酒了!!

我給小王兄弟倆排了一個暑期補習課表, 因年級不同、課程內容不同,每天早中午都有規律的給他倆個錯開時間單獨授課補習; 按時作息勞逸結合。

每天三頓飯時,我都被王局長和兩個兒子等家人尊為座上賓,我們談天說地秦嶺山裡的風俗民情; 討論時事新聞地理人文歷史逸事談笑風生,言傳身教我和他兩個兒子走上社會以後怎樣去為人處世,怎樣才能做一個有益於國家社會和百姓的有用之人,使我感到親切溫馨踏實欣慰!

通過六十天的接觸了解,我和王局長由相識到相知, 由此我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成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互相信任的忘年交!

在這裡和王局長暫短接觸期間,在他的盛情款待下,初出茅廬的我學會了飲酒,由此多年以後養成了喝酒為樂的生活習慣,且每日早晚吃飯或聚餐時,非西府大地的西鳳佳釀為嗜好。

酒,是醇厚的,古老神奇的父親山~秦嶺如酒,欲久彌香!

酒,是濃鬱而又不失文化禮儀的意蘊,是華夏炎黃子孫熱情好客招待親朋知己的首選禮品。

酒,是自我國泱泱華夏八千年古國文明史以來,匯聚著大漢天子劉邦的豪邁: 「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勇士歸故鄉」; 凝聚著三國巨頭魏武帝曹操的霸氣:「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激蕩著唐代詩人李白「 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 的雅興與之,水泊梁山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金蘭結義情節,和金庸筆下眾所周知的三六九教痛快淋漓大碗吃肉,大腕喝酒的豪爽意氣,人盡皆知所揮毫潑墨出的俠骨義膽。

酒,它是凝聚了我們古老國家的江湖情節;

酒,它更是凝固了我們古老國家,每一位老百姓們心中的心聲,亦是每一位青年朋友們的志願去向與之,意志力的無堅不摧,堅韌不拔,像關公一樣,一壺老酒,義薄雲天,以義當先,屈指不讓寬仁義氣孝信天下厚道行,當為豪傑。

莫非是「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而是據《神農本草》所載酒的起源,就是於遠古與炎帝神農時代,距今約有8000年左右神奇悠久的歷史。

自古以來,佳釀老酒盈育著有大俗必有大雅,有大雅必有大俗的一種濃厚華夏歷史人文禮儀文化的底蘊,或許,這就是酒之魅力價值所在吧。

酒品看人品,不得不承認,酒,它就是代表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歷史文化底蘊,它也是一種雅俗共鑑的民風民俗風情的渾厚禮儀文化。

無論是企業公司,聚會或喪嫁,餐桌上,宴會席,逢年過節,日常的大事小事的商討或交際,全都離不開酒。有朋友來自遠方,知己相逢,詩酒當歌,一切都在不言中,不亦樂乎?!

非「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而是「 千秋大業一壺茶,萬丈紅塵三杯酒」 。但我是始終相信的,茶淡君子品真如,酒濃亦壯英雄膽,可兼可俱,若兩者同日而語,而喝茶與喝酒之間的最高境界,我相信皆為「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

給王局長和我們專門炊事服務的是鸚鴿鎮附近那個苗圃基地鄰近的一位姓任,名子叫鸚鸚的姑娘,她當時十七、八歲,初中畢業不久。因母親身體長期病變不適,她下面還有兩個弟弟,一個正在太白縣城上高中,一個在鸚鴿鎮街道才上小學三年級,全家靠他那身體單薄的父親種幾畝山地出產一些糧食和土產品常年累月艱難的生活,她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不得不綴學伺候照顧她的母親; 擠出時間給距家很近的太白縣鸚鴿苗圃給七、八個職工灶上做飯賺些微薄的工資,既要給患病的母親看病買藥,又要供兩個弟弟讀書完成學業。

人常說:高山出俊鳥,深山老林有俊俏! 此話不假,身處秦嶺山中短暫的時期,使我不期而遇上了美麗動人大方大氣的鸚鸚姑娘。她,身材苗條亭亭玉立、長相俊美明目善睞、聰慧善良質樸大氣、笑容可掬春光滿面、心靈手巧勤勞儉樸。每天按食譜準時把一日三餐給我們用心良苦變花樣調製的色香味美,她按當地民俗風情製作的幾種風味小吃佳餚,鮮美可口,別有一番風味,餘味悠長,多年以後我一直忘不了那種地道淳樸的味道,自然也一直至今不會忘記她!

鸚鸚姑娘平時把時間安排計劃的挺細緻周到,在家細心伺候照顧好她的母親,做飯洗衣、煎藥餵藥,服伺的很周到; 到做飯的時間就來勤快麻利的把飯菜給我們盡心盡情的作好,她盛好飯菜擺放到飯桌上,然後她熱情的給我們打一聲招呼,我們開始吃飯了,她就離開我們回家去又照顧他的母親。

這個如花似玉的姑娘還勤學好問,善於思考人生和現實生活問題,儘管她平時很匆忙,當他了解到我的一些真實情況後,對我很尊敬,我們熟悉以後,有閒暇時間就會互相交流探討一些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我去那裡時帶著幾本青春勵志小說和延河月刊雜誌,她知道後,就陸續借去利用晚上夜深人靜休息時間閱讀; 她還從當地她熟悉的鄉黨那裡,給我借來了幾本小說書籍,送給我閱讀; 這樣你來我往,禮尚往來,清純友誼,相敬如賓,我們也成為了青春萌動期間的知己朋友,我多次鼓勵他不要向命運低頭,只有學習知識技能,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知識可以創造財富! 她知書達理善解人意,聽了我安慰和鼓勵,她就讓她的大兄弟在家裡找來以前用過的高中課本,利用晚上時間開始複習自修高中的課本,數理化英語語文課本上那裡有不懂的地方,第二天就虛心的向我請教,我義不容辭的給她作解說,幫助她解決疑惑……

臨近離開那裡時,連續幾天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幾個夜晚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想著送給這位姑娘一件合適的物品作為留念表達我最真摯的千言萬語和淳樸的心意。

身處峻岭大山之中的鸚鴿鎮街道幾間古老低矮落後破爛不堪的門面房,鄰近鸚鴿鎮中學附近僅有有一間小書店。一天午飯後,秋老虎異常兇烈襲人,我冒著毒熱的驕陽走進那個小書店去用心細緻瀏覽,翻來撿去,一本富有詩情畫意的書籍名字映入我的眼帘: 姑娘要好好的保護自己! 我喜出望外歡天喜地,真實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便喜不勝收急忙付款買下了這本心愛的珍貴書籍,臨別時作為留念禮物送給了她! 當她看到我贈送給她的這本富有詩情畫意的簡樸珍貴的留念物品題目名稱後,她臉上頓生紅暈掛滿笑容,如花似玉的臉上笑開了花,心有靈犀一點通,妙趣橫身,激動地她熱淚盈眶。多年來,我們一直保持著通信聯繫,友情慾久彌香。

六十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補課活動很快就結束了,王局長的倆的個兒子受益匪淺,爺父三個對我很是感激,通過這次短暫的接地氣的秦嶺山裡行活動,我養精蓄銳,補足了精氣神,調整好了我的心情,使我身心俱爽,秋季開學時間即近,我不得不依依不捨的告別他們返回故鄉我的家裡。

稍事休息幾天後,我整理好行裝離開故鄉家園,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到陝西省會城市西安開啟了我的求學升造之路!

兩年多的深造學習生活結束後,我走上了緊張繁忙的從業職場,秦嶺印象一直縈繞心頭和腦海,祈待有朝一日在重遊故地,去尋找探望以前的那些質樸善良真誠的厚道人,那些樸實無華記憶!

念念不忘,必有凡響! 一晃十年時間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等到我有機會隨著在西安就職的一個公司組織的秋遊活動,乘坐旅遊大巴輕鬆舒暢的又進入到了嚮往已久的秦嶺山裡。我們一行同事暢遊紅河谷、黃柏塬國家溼地公園,登上秦嶺主峰絕頂拔仙臺,近觀大爺海、二爺海,體味太白積雪六月天的神奇; 眺望秦嶺腳下的關中西府地區,秀美山川雲蒸霞蔚,母親河(渭河)水潺潺東流,盡覽眼帘,「峻岭多行跡,山高我為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心曠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隨團遊覽活動期間,我聯繫上了當年我在秦嶺山區太白縣鸚鴿鎮附近那個苗圃地處所暑期給補過課的王局長的倆個兒子,並去王局長的家裡看望了退休多年的他。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王局長心繫百姓,退而不休,被縣政府頻任為顧問,給當地政府改天換地獻計獻策,發揮著餘熱。他的大兒子已經在當地一個鎮政府的稅務所裡任所長,二兒子在縣城財政局裡任科長,他們兄弟倆個各自學有所成,學有所用,都是單位裡的業務骨幹,專業能手標兵,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我們歡聚一堂當然,品嘗著地道豐盛的當地民風民俗風味飯菜,詩酒當歌,暢所欲言,談天說地,甚是欣慰; 談笑風生,感慨萬千!!

我也聯繫見到了我多年未見一面的那位尊敬愛戴的鸚鸚妹妹,她幾年前已嫁為人婦了。由於她聰慧過人,勤學苦練,周圍鄉親都知道,引起鄉親們的尊重;經當地村委會當家人的舉薦,鎮政府教育部門領導研究決定,同意把她招聘為她那個村莊小學的民辦代課老師,她身兼多職,給小學一年級、三年級教授語文、算數和美術課。她的大兄弟學有所成,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成為當地一個鄉政府的鄉長(近聞: 鸚鸚的大兄弟近年來已歷練成長為太白縣城關鎮政府的鎮長、縣政府副縣長一類的骨幹領導成員)帶領大山深處的百姓建設美化自己的家鄉,指導幫助鄉親們勤勞致富奔小康,為官一任,造福鄉梓。

鸚鸚妹子給我精挑細選準備了許多她家出產的薄皮核桃、板慄、紅棗、山楂等土特產,表達她對我的真摯淳樸的心意。

2008年至2018年期間,我因工作需要,又多次穿越秦嶺,去秦嶺南邊的安康市、漢中市、天水、隴西、蘭州、銀川等地市參加有關工程招投標和專家論證工作方面的會議活動,短時為期三到五天,幾次長達月餘幾十天;工作業餘遊覽觀光了秦嶺山脈的許多名勝古蹟旅遊景點, 一路風雨一路歌;秦嶺作為大地原點帝王都和關中地區的後花園,已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

我幾次有意選擇從不同線路深入秦嶺身臨其境,去腳踏實際尋幽訪聖探古探勝,一路遊覽觀光漢江、南湖溼地公園、遊覽石門棧道,朝拜華夏人祖聖母:華胥廟,拜謁千古英才:張良廟、諸葛武侯墓,憑弔三齊王的拜將臺、馬超墓,遊覽開國將帥李先念和汪峰等將軍曾經戰鬥過的紅軍根據地,祭奠民族英烈……

一幕幕華夏民族的浩瀚歷史畫面又浮光掠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靈活倒映入眼帘。

有機蔬菜基地、茶葉園、食用菌生態園、獼猴桃栽植園區基地等各種種植園遍布秦嶺山川; 各市縣響應國家科學發展扶貧攻堅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利好和諧惠民富民政策,大山深處有人家,處處生機勃勃鶯歌燕舞,移民搬遷安置區花園式居民小區新農村沿途可見; 西康高速、西漢高速、眉姜公路、寶漢高速公路和西成高鐵、西康高鐵、西寶(到蘭州)高鐵等等都已經建成通車了。

近年來,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太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已陸續建成並對外運營,太白山和東、西湯峪溫泉、娛樂設施、美食、酒店等「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全要素形成了一條龍服務,在全世界遊客面前呈現,每年五一前後開始都有許多文化娛樂活動和賽事在這裡舉辦。「美物+美食+美景+遊走」的方式構成了格外活色生香、立體生動的體驗畫卷,與「美」同行的活動基調吸引著來自全球的各層次人群關注。

時逢盛世,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已成過往的歷史,天險變通途,真是換了人間。

漢中安康小江南,天府蜀道不再難!

盛世華夏啟宏圖,蜀道天險變通途!

清晨曲江用早餐,正午吃魚漢江邊;

隧洞躥過一百三,天險飛渡彈指間。

南湖氧吧泛輕舟,望月樓臺賞遠景;

歡歌笑語品新茗,後花園裡莫虛行。

一夜欣慰幾首詩,與君夜話語不休;

親山近水益身心,人生徵塵幾知音?

人生一場遇見,不過是一場償還!餘生不長,珍惜每一次遇見,用一顆感恩的心,不負遇見,不負情緣。時間會淡,人心會變。心軟是病,情深致命。時光不染,回憶不散;不談虧欠,只謝相遇。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不管是戀人,還是朋友,相處不累,才是最好的關係,久處不厭,才是最真的感情。

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也會樂觀向上; 朋友的質量,決定人生的質量!

要想成功,就結交優秀的人;要想輕鬆,就結交簡單的人!

靠譜的人值得你信任,真誠的人值得你深交!成功的人拉著你進步,懶惰的人拖著你退步,優秀的人指引你方向,品正的人教會你做人!

人生路上, 知心知己,志趣相投,無話不談;知心知音,意氣相投,生活越來越有滋有味。

與高人為伍,你能登峰造極; 與智者同行,你會文成武就; 與大師相伴,你會不同凡響!

優秀積極的厚道人,總會關愛呵護扶助擁戴你,給你正能量,陪著你一起攜手奮鬥共贏。

向善向上青天鑑,借問東風知不知?

天涯海角任君行,知心知己有幾人?

山高水長有知音,天涯海角有知己;

寬仁孝信厚道行,君臨天下有遠客!

多次身臨其境腳踏實地朝拜遊覽秦嶺父親山,每次總是留戀往返,依依不捨!

感謝緣分,讓我途經你們平凡而美麗的世界;琉璃時光裡有你,有我,還有你們真誠的相伴,便是永恆的傳奇。

人之所以幸福,是心態好;人之所以快樂,是不計較;人之所以知足,是不攀比;人之所以感動,是有真情;人生無需完美,平順健康就好,順意快樂就行!!

相關焦點

  • 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
    廣義上的秦嶺是指西起崑崙東至大別山那一塊狹長的山脈,在地理上有重要的意義,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它不是一座山,而是眾多的山脈連成的狹長一片。秦嶺被尊為華夏的龍脈,在秦朝之前也被稱為崑崙,有萬山之祖的美譽。
  • 從不同的海拔高度看大秦嶺的巍峨氣勢,「中華父親山」實至名歸
    遠處的山峰是昨天的秦嶺,近處是麥田,這個位置是陝西寶雞渭河以北的蟠龍塬,海拔高度八百米,小麥開始變黃了,再有一個月就可以收割了。另一邊,秦嶺以南四川境內的小麥已經收完了。蟠龍塬是渭北臺塬的一部分,和秦嶺之間隔著渭河平原,相對高度二百米左右,從這裡看秦嶺視野最佳,逶迤連綿的山峰向東延伸,山勢巍峨,令人敬畏。這是在臺塬的邊緣看秦嶺,拍攝位置和渭河平原的相對高度大約一百五十米,秦嶺更加清晰,山下的寶雞市區高樓林立,渭河從中間流過,有山有水的風水寶地,古陳倉。
  • 秦嶺生命共同體
    地質專家、 陝西地礦集團集團總工程師 王根寶在約二億年前長期複雜多期次的造山運動,現在秦嶺—祁連—崑崙一線形成了具有複雜物質與構造組成的一條巨大縫合帶,也就是地質意義上的中央造山系,於七千萬年基本通過剝蝕而夷為平地。
  • 「2020「丈量大秦嶺」系列報導」秦嶺生命共同體
    地質專家、陝西地礦集團總工程師王根寶在約二億年前長期複雜多期次的造山運動,現在秦嶺—祁連—崑崙一線形成了具有複雜物質與構造組成的一條巨大縫合帶,也就是地質意義上的中央造山系,於七千萬年基本通過剝蝕而夷為平地。
  • 秦嶺終南秀
    秦嶺從地理意義上說,是我國南北分界線,也是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分水嶺。位於秦嶺北的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位於秦嶺南的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中國大陸上最大的兩條河流中最大的兩條支流夾裹著這座神奇的山脈,而這座博大精深的山脈孕育著這兩條中華民族的最大的河流,所以,在文學家的眼中,黃河、長江被喻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秦嶺被喻為中華民族的龍脈,是中華民族的父親山。
  • 秦嶺與江河、盆地、動植人文共構「生命共同體」
    地質專家、 陝西地礦集團集團總工程師 王根寶在約二億年前長期複雜多期次的造山運動,現在秦嶺—祁連—崑崙一線形成了具有複雜物質與構造組成的一條巨大縫合帶,也就是地質意義上的中央造山系,於七千萬年基本通過剝蝕而夷為平地。
  • 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召開
    新天水訊【記者 洪波】2020年12月29日,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該片主創人員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紀錄片導演夏蒙、撰稿團隊和製片方參加會議,就該紀錄片文本大綱及創作思路進行了研討。
  • 秦嶺北麓藍田幾道峪,造就雄奇的山秀麗的水,多得數也數不清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是形容位於關中東部的藍田縣的藍關古道的。藍田地處秦嶺北麓,屬於秦嶺山區與關中平原過渡帶,是西安的東南大門。「近水樓臺先得月「,山、川、原、嶺、峁、溝兼有的複雜地形與秦嶺獨特的氣候賦予了藍田不亞於皖南的絕色山水。發源於秦嶺深山灞源鄉的灞河水,浩浩蕩蕩,流經西安,匯入渭河。
  • 三門峽的山,秦嶺連豫陝,崤山歷風雨,還有河南省的最高峰。
    從陝西省入境的秦嶺向東延緩。境內主要的高大山系有小秦嶺,崤山,伏牛山,熊耳山以及韶山。主要分布在三門峽市的澠池縣陝州區靈寶市和盧氏境內。 全市超過海拔2千米的山共有7座,以靈寶亞武山的老鴉岔堖為最高峰 小秦嶺,山地面積約1049平方公裡,西起靈寶市,豫靈鎮西峪,東至弘農澗河西岸武家山。海拔多2千米以上。整個山系長約52公裡。
  • 秦嶺山脈有多重要,這五大分界線足以證明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的秦嶺山脈都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山脈,它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孕育了華夏文明。如果說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那麼秦嶺就是華夏的父親山,是中國的脊梁。那麼,秦嶺對於中國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到底意味著什麼?
  • 徒步大秦嶺 穿越野性天堂 領略中國史詩
    因秦嶺在我國地理、生態、人文上的獨特性,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大格局、大氣場、大景致,秦嶺國家森林步道可謂是「一號步道」。        秦嶺國家森林步道,大體呈東西走向,東起於伏牛山南麓的河南省鎮平縣,經商山進入陝西省境,先後穿越終南山、地肺山、太白山、玉皇山,由陝甘嶺進入甘肅省境,經麥積山、齊壽山、秦嶺門、朱圉山、太皇山、臘利大山,落腳於太子山北麓的臨夏市。
  • 秦嶺一圖火遍全網:憑啥一山分割中國南北
    中學地理課本上告訴我們,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秦嶺阻擋了來自南方的水汽,同時也阻擋了北方的寒冷空氣。,古有猛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有秦嶺一己之力擋住冷空氣。
  • 秦嶺植物保護|一片葉,記錄秦嶺的色彩
    在為秦嶺植物做標本的4年時間裡,星子一直有一個想法:為什麼不為秦嶺植物做一本「博物筆記」呢? 「國外有一些人自發地做自然筆記。他們拿著標本冊和畫筆進山,把植物的自然狀態保留下來,作為博物學的教學工具。」她說,「現在博物館裡的標本大部分是動物的。在植物標本中,許多是屬於珍稀植物的。但我覺得普通植物也應該被大家認識,它們也是秦嶺的一部分。」
  • 展示秦嶺豐富動植物資源 太白山秦嶺動植物展覽館開館
    西部網寶雞訊 (記者 魯鵬飛) 8月21日,太白山秦嶺動植物展覽館開館暨太白山紅河谷「兩園貫通」啟動儀式舉行。秦嶺主峰太白山,相對高差3280米,形成明顯的垂直地貌、氣候、土壤和生物種群分布帶。太白山秦嶺動植物展覽館開館。
  • 為什麼秦嶺是中國龍脈
    當年,秦始皇認為秦嶺是他發起的地方,認為高大的秦嶺給他以統一天下的力量。他說道:「秦為天下之脊,南山為秦之脊背。」自此,秦嶺一名便延續至今。古代最早記述秦嶺的文字是《山海經》和《禹貢》。《禹貢》的成書時間大致為戰國時期,在它的文字記述中,中國山脈的布局是一個「三條四列」的系統,其中秦嶺被列為中條。
  • 西安秦嶺爬「野山」,山高谷深四下無人,一隻橘貓為我領路
    如果不是愛上秦嶺徒步旅遊,我不知道西安周邊竟然藏著這麼多既好玩又妙趣橫生的「野山」。和成熟景區相比,這些秦嶺「野山」充滿了未知。行走在人跡罕見的秦嶺大山深處,除了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景,或許還能見到是崇山峻岭間不為人知的一面,那些呼吸躍動著的生靈百態……秦嶺扯袍峪,是西安周邊眾多峪道中較為小眾的一個。它的歷史極為悠久,僅從「扯袍」之名,便能牽扯出不少與歷朝皇帝有關的傳說。
  • 秦嶺十大「古樹王」:太白山連香樹3棵連體簇生 被稱求子「神樹」
    巍巍秦嶺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悠悠歲月裡,有的樹木已經生長了數千年。  古樹名木共454906株  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處(陝西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秦嶺地區有動植物王國和「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古樹名木較多,共計454906株。
  • 鄠邑區舉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頒布一周年暨「清潔秦嶺...
    12月1日上午,西安市鄠邑區舉行《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頒布一周年宣傳月暨「清潔秦嶺」行動啟動儀式,區委書記範九利、區長李化、區人大副主任楊建敏、副區長王凱、區政協副主席管永華,活動邀請市秦嶺保護局李朝暉副局長,區委秦保委成員單位主要領導,志願者等200餘人參加。活動由副區長王凱同志主持。
  • 秦嶺「認猴」人
    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從西北大學研究生畢業、已留校任教的李保國,常跟著導師陳服官,到秦嶺地區研究秦嶺金絲猴的種群及分布狀況。「一聽有猴,我們就跟著嚮導翻山越嶺去找,走了五六個小時,沒看5分鐘,猴子在樹枝上跳來跳去,翻過山頭,就不見了。我們又得滿山找,找到了繼續看,很快它們又跑了……」整個90年代,猴子跑到哪裡,李保國和同伴們就追到哪裡。「它們根本不適應人的出現。」
  • 秦嶺有哪些特色物種?
    在夏朝(公元前2070-1600年),它被稱為太一山,太一是中國佔星術記載中中最亮的一顆星,其他所有的恆星都圍繞著它。在道教中,太一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神,山是它的實體代表。此外,太極象徵著太極,太極是代表平衡與和諧的神。夏季,溫暖溼潤的南風受地形抬升在南坡形成降水;冬季,寒冷乾燥的北風被阻擋在山脈北部。這使得高大的秦嶺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氣候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