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召開

2021-01-11 新天水

 新天水訊【記者 洪波】2020年12月29日,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該片主創人員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紀錄片導演夏蒙、撰稿團隊和製片方參加會議,就該紀錄片文本大綱及創作思路進行了研討。

東西綿延近1600公裡、位居世界十大山脈之列的秦嶺山脈,是中國大陸南北自然分界線、長江黃河分水嶺和重要水源地。因此,秦嶺也被稱為華夏龍脈、中華民族父親山,對我國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秦嶺主脊牛背梁視察時說,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為了從地質地理、自然生態、動植物資源、人文歷史等方面,全方位展示秦嶺山脈前世今生,以及秦嶺與中國自然地理、歷史文化、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相因關係,西安東獅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有關方面,決定拍攝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該片定位為人文地理紀錄片,計劃拍12集,每集50分鐘。該片總撰稿由著名作家、長篇散文《走進大秦嶺——中華民族父親山探尋》作者、原紀錄片《大秦嶺》主撰稿王若冰擔綱。會上,王若冰介紹了《中華秦嶺》文本大綱進展情況,中國紀錄片學會副會長、著名導演夏蒙就該片創作思路、文本走向、創作主旨、拍攝製作等方面,與撰稿人進行了交流,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據悉,12集紀錄片《中華秦嶺》擬於今年4月正式開機拍攝,分季推出。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注有「新天水訊」的稿件,均為天水日報社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天水」,並保留「新天水」電頭。

2、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新天水客戶端(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新疆味道》CCTV-9中秋首播
    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新疆味道》CCTV-9中秋首播
  • 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如花》第一集—— 一線生路
    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如花》第一集—— 一線生路 2020-11-2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漢江》19日登陸央視九臺 中華文明尋根之旅
    新聞發布會現場《漢江》劇照   荊楚網消息(記者鄭青)從80萬年前的鄖陽人頭骨化石,到道家魚型八卦、屈家嶺農耕文明,再到西漢龍興之地、大唐絲綢之路……12日,記者從在漢召開的《漢江》首映式新聞發布會上獲悉,8月19日,CCTV9紀錄片頻道將首播紀錄片《漢江》,以六集的篇幅,進行一次中華文明的尋根之旅
  • 五大關鍵詞勾勒中國人文景象 以紀錄片呈現《極致中國》
    在國新辦對外推廣局的指導下,五洲傳播中心再度攜手美國國家地理,傾心打造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極致中國》。該紀錄片精選了三個最富中國極致之美和人文特色的山水秘境取景拍攝,融合了世界頂級製作團隊、多重拍攝手段與高科技製作技術,將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
  • 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龍之江》登陸央視
    歷時三年,由黑龍江電視臺和中央新影集團聯合製作的十集人文歷史紀錄片《龍之江》將於2月4日至7日登陸央視財經頻道。  《龍之江》立足於黑龍江流域文明的真實歷史,從自然地理、風物貨殖、歷史人文等多方面,自古而今全方位詮釋黑龍江流域文明的起源、發展和流變。  流域文明屬於全球文化語境中的主流話語。黑龍江流域文明在中華文明進程中作用顯著。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中,黑龍江流域文明已被公認,是同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一樣的中華文明源頭之一。
  •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6集紀錄片《美麗中國》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6集紀錄片《美麗中國》 2008年04月15日 16:34 來源:齊魯晚報 發表評論   由英國BBC環球公司和中國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6集紀錄片
  • 《航拍中國》:讓紀錄片騰空飛行
    光明網訊 (記者蘇麗萍)由中央電視臺出品,剛剛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紀錄頻道熱播的大型航拍紀錄片《航拍中國》,帶給中國紀錄片業界非凡的啟示:高度不僅喻示實力,也是眼光,更是品質。   《航拍中國》是一部關於國土的影像史詩。
  • 六集大型紀錄片《巍巍吉大》第二集《山高水長》
    六集大型紀錄片《巍巍吉大》第二集《山高水長》 2021-01-04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西藏紀錄片《第三極》(在線觀看)
    中國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型涉藏電視紀錄片《第三極》由五集電視紀錄片和一集花絮片組成,每集46分鐘。全片借「第三極」這個地理概念,重在講述青藏高原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全片近40個故事,以自然為背景,以人類活動為中心,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展現青藏高原上的生命之美和人們的祥和生活,反映藏族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傳統生活方式得到延續、以及自然環境得到保護等情況。
  • 14部最值得看的自然地理紀錄片
    今天為大家精選了這14部最值得看的自然地理紀錄片,內容涵蓋世界七大洲。每一部都介紹了各大洲的自然環境,展現出豐富多元的人文景觀。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讓孩子從緊鑼密鼓的書本知識中,走出來,跟著精美製作的紀錄片來一場有營養的「旅行」!
  • 秦嶺淮河被賦予的地理意義?
    但中國是個例外,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天然形成了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先生發表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中記載:「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
  • 《英雄兒女》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
    12月26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郎園Vintage16號館虞社演藝空間舉行。頒獎典禮上,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大型紀錄片
  • 大型電視連續劇《雲豹行動》劇本研討會在京隆重召開
    6月21日下午,大型電視連續劇《雲豹行動》劇本創作研討會在京召開。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遂芳,華盛音像出版社社長、總製片人張德偉,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總編室負責人陸芸,華盛音像出版社市場運營總監、製片人翟樹理,華盛音像出版社社長助理、執行製片人劉美佳,華盛音像出版社微電影部主任、總製片人周雷,華盛音像出版社總編室總編、責編楊月軍,《雲豹行動》編劇江旋、編劇林翔出席本次研討會。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走向世界編委會會議在京召開
    作為「十三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的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目前已進入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展示和銷售,並在亞馬遜中國書店上架,將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概的城市形象推向全世界。
  • 秦嶺與江河、盆地、動植人文共構「生命共同體」
    地質專家、 陝西地礦集團集團總工程師 王根寶在約二億年前長期複雜多期次的造山運動,現在秦嶺在白堊紀未開始時,東亞處於古亞州構造域,環太平洋構造域和喜碼拉雅三大構造域共同作用下,巖石圈發生重大調整並與上部地殼發生物質交換,地球表層進行重力重新調整,原中央造山系分階段逐步隆升,並伴隨一系列地理地貌,水系水文,動植物分布與分帶等等變化。
  • 頂尖團隊、頂級專家攜手打造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定檔1207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璟文化)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即將於12月7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芒果TV。  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同時也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中國》將在這個冬天再現華夏歷史切面,挖掘古代中華文明中對今日中國社會最具深遠影響的人與故事,回溯中華文化淵源,為觀眾帶去悠悠千年古國的精神圖騰,提升民眾文化自信。
  • BBC推大型系列紀錄片 奧運前展示《美麗中國》
    BBC推大型系列紀錄片 奧運前展示《美麗中國》 2008年04月11日 00: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日電(記者 魏晞)北京奧運會召開前夕,英國BBC環球公司與中視傳媒十日宣布推出雙方聯合攝製的大型高清系列紀錄片《美麗中國》。
  • 蘭州製造」再獻佳作 紀錄片《二十四節氣》18日起亮相...
    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李超)記者16日獲悉,大型紀錄片二十四節氣開篇《知時節》,將於18日起分別在中央電視臺發現之旅頻道、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10套)播出。紀錄片《二十四節氣》開篇《知時節》將於12月18日17時33分在中央電視臺發現之旅頻道首播,次日12月19日12時03分重播。之後,該片還將於12月26日下午16時03分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10套)進行首播,12月27日早上8時03分重播。
  • 紀錄片《臺北故宮》帶你賞珍品 12日起央視開播
    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對現代臺灣地區年輕人還有沒有吸引力……1月12日起,12集大型紀錄片《臺北故宮》將在央視一套晚間連續播出,該片不僅展示了臺北故宮及其館藏珍寶的全貌,更娓娓講述了曲折的人的命運和深深的人文精神。  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為躲避日本侵略的戰火,故宮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貴文物遷出,幾經輾轉後遷往臺灣地區。
  • 紀錄片《中國》定檔12月7日亮相
    以寫意之美,溯歷史之源紀錄片《中國》定檔12月7日亮相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璟文化」)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即將於12月7日19時30分登陸湖南衛視、芒果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