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龍之江》登陸央視

2020-12-02 央視網

  歷時三年,由黑龍江電視臺和中央新影集團聯合製作的十集人文歷史紀錄片《龍之江》將於2月4日至7日登陸央視財經頻道。

  《龍之江》立足於黑龍江流域文明的真實歷史,從自然地理、風物貨殖、歷史人文等多方面,自古而今全方位詮釋黑龍江流域文明的起源、發展和流變。

  流域文明屬於全球文化語境中的主流話語。黑龍江流域文明在中華文明進程中作用顯著。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中,黑龍江流域文明已被公認,是同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一樣的中華文明源頭之一。

  《龍之江》以影像志的形式,全景式呈現黑龍江流域文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及其重要地位。黑龍江流域文明,這個白山黑水的邊陲之地、曾經的少數民族區域扮演了形成「中國」概念的主角,以及現當代國人對「東北」認知的地理基石。《龍之江》的重大意義還在於它揭示了這一文明的獨特價值:黑龍江流域文明表現的不僅僅是一種面向世界特徵突出的文化形態與邊疆文化、多民族文化、冰雪文化的特色內涵,而且還承載著一種面向東北亞的特定文化指向。

  策劃人、撰稿楊曉民說:「將黑龍江放在這一歷史觀的時空中,《龍之江》再現了這塊黑土地上偉大而堅韌、壯烈而悲愴、沉重而神秘的脈衝式前行的歷史,同時也是對支撐這塊黑土地創造者們歷史哲學的深刻揭示。黑龍江,不僅僅意味著單純的經濟物質資源,更具有一種超越古今的精神重量。」

  在當代,黑龍江更是以一種鳳凰涅槃的使命,扮演了當代共和國脊梁的角色。黑龍江的前世今生,不僅僅是一段發思古之幽情的地域風情,還在文化傳播上承擔了團結、凝聚族群認同的重要任務。基於此,《龍之江》著力刻畫了黑龍江流域文明的文化性格、文化品格和文化使命,多層面展示黑龍江流域的大山水文化、多民族文化、邊疆文化、冰雪文化、革命與建設文化等地域文化的不朽魅力。

  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題寫了片名。

  (CCTV-2套2月4日至7日每晚22:30開始播出)

相關焦點

  • 央視《故宮》《故宮100》配音員是誰?歷史紀錄片怎麼配音?
    1、以故宮為主題的三大紀錄片2005年,央視以故宮為主題,播出了12集大型紀錄片《故宮》。《故宮》拍攝視角廣大,像一本百科全書,將故宮的肇建歷史、建築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等向觀眾娓娓道來。2012年,央視再次以故宮為主題,從面到點,將拍攝視角縮小,攝製了每集6分鐘,共100集的大型歷史紀錄片《故宮100》。《故宮100》講述了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將「看得見」的空間和「看不見」的紫禁城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向觀眾細細道來。2016年,央視又以故宮為主題,出品了三集文物修復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 就在今晚,無錫出品紀錄片登陸央視!講述的是……
    先跟大家小小科普一下,央視九套的全名叫做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是以播出紀錄片為主的專業頻道,2011年1月1日開播,2014年在第19屆中國電視紀錄片頒獎活動中,央視紀錄頻道獲得
  • 央視蒞洛拍攝大型紀錄片《大遷徙》
    本網訊 中央電視臺大型歷史民系類紀錄片《大遷徙—客家播遷與回歸》攝製組近日已蒞洛,將進行客家民系南遷在古都洛陽留下的文化遺蹟及追本溯源的攝製工作。 根據省政府安排,中央電視臺將與我省聯合攝製大型歷史民系類紀錄片《大遷徙—客家播遷與回歸》,全長12集。
  • 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召開
    新天水訊【記者 洪波】2020年12月29日,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該片主創人員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紀錄片導演夏蒙、撰稿團隊和製片方參加會議,就該紀錄片文本大綱及創作思路進行了研討。
  •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大運河》開播
    10月26日,CCTV-4《遠方的家》欄目大型系列節目《大運河》第一集《從寧波啟航》正式開播。當天傍晚,該片的首播儀式在寧波慶安會館舉行,多位研究大運河和寧波歷史文化的學者和《遠方的家》欄目組主創一起,在中國大運河的起點,揭開寧波和中國大運河的故事。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來源標題: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銘記歷史,致敬英雄!今晚央視綜合頻道八點檔黃金時段,播出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第二集《殊死較量》,連播兩集!
  • 央視紀錄片《大遷徙》來渝探尋"湖廣填四川"
    華龍網訊(通訊員 包俊) 探尋「湖廣人」遷徙蹤跡,記錄「填四川」歷史影像。央視人文紀錄片《大遷徙》攝製組近日來到重慶,先後前往湖廣會館和綦江縣東溪鎮,以紀實手法再現重慶在「湖廣填四川」那段歷史中的人文故事。
  • 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央視紀錄片海報 - 央廣網
    《我在故宮修文物》《我在故宮修文物》,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第一次系統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海報的設計以6張國寶級文物為背景,縮小的文物修復師身影鑲嵌在文物殘損處,寓意「大歷史,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 戶外欣賞史詩級自然歷史紀錄片 BBC《完美星球》60秒精華版在重慶...
    站在洪崖洞觀景臺,目光望向以朝天門、江北嘴為核心的兩江四岸,一幅史詩級自然歷史紀錄片浮現眼前。4日晚8點,BBC《完美星球》系列紀錄片60秒精華版首映登陸重慶江北嘴戶外十屏,市民在家門口便能欣賞到震撼的史詩級大片。
  • 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新疆味道》CCTV-9中秋首播
    2016-09-12 12:28:58    華夏經緯網
  • 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如花》第一集—— 一線生路
    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如花》第一集—— 一線生路 2020-11-2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頂尖團隊、頂級專家攜手打造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定檔1207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璟文化)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即將於12月7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芒果TV。  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同時也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中國》將在這個冬天再現華夏歷史切面,挖掘古代中華文明中對今日中國社會最具深遠影響的人與故事,回溯中華文化淵源,為觀眾帶去悠悠千年古國的精神圖騰,提升民眾文化自信。
  • 央視紀錄片《極地》又火啦,帶你感受西藏的人文情懷!
    說到央視的紀錄片,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國》了,還記得上映的時候小編正在上大學,每次和室友們一起看片子一起討論晚上吃什麼,真的是滿滿的回憶呀!也讓小編對國內紀錄片的印象提高了很多!國外的《地球脈動》、《藍色星球》等紀錄片都非常的優秀,一直很期待能夠看到國內也有一部人文類紀錄片,這不,終於等來了。央視最新上線的紀錄片《極地》在12月24日上線後,口碑立刻炸裂。豆瓣評分從開畫的9.2,不降反升,飆到了現在的9.5分。用21個藏區日常故事,從普通人的愛與感情出發,展現了西藏的生活日常。
  • 「前央視一姐」周濤配音、豆瓣9.7分紀錄片團隊打造的重磅新作,你...
    周濤周濤是最受全國觀眾喜愛的主持人之一,不過她在2016年離開央視後就嫌少在電視露臉。去年,周濤曾加盟《聲臨其境》,穩重大氣的風格再度圈粉無數。如今,她又有大動作了。2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由周濤、何炅擔任配音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宣告定檔,將於12月7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和芒果TV,值得期待!《中國》劇照《中國》由豆瓣評分9.7的紀錄片《河西走廊》主創團隊耗時近五年打造。
  • 央視紀錄片頻道1月1日開播 內地覆蓋人群超9億
    22日,央視舉辦紀錄頻道開播媒體發布會,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袁正明到場。發布會上宣布,從2011年1月1日起,CCTV紀錄頻道將開始24小時全天候排播,眾多優秀的國產紀錄片,將陸續通過央視紀錄頻道與觀眾見面。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即將登陸央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甄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BBC 世界新聞頻道、故宮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7日在北京共同宣布,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從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它將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
  • 紀錄片不止BBC,Love Nature大作《風暴之子》即將登陸優酷
    有這樣一部紀錄片,將動物的存續繁衍搬上了熒幕,Love Nature頻道出品的《風暴之子》即將獨家登陸優酷。《風暴之子》掀起荒野狂潮 北地動物為生存而戰著名影星、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得主伊萬·麥格雷戈擔任這部紀錄片的旁白配音演員。他的家鄉正是片中那片蘇格蘭之地,這裡地處蘇格蘭高地南端,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許多種群在這裡繁衍生息,一些在其他地點非常難以拍攝到的動物大型狩獵畫面,會經常在這裡上演。挪威和冰島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兩個國家,在這裡,動物種群間的規則更加純粹——吃掉與被吃掉。
  • 科學紀錄片《北鬥》登陸央視,硬知識「軟著陸」,大國重器詮釋中國力量
    作為首部全景式介紹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科學紀錄片,近日在央視綜合頻道與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北鬥》引起廣泛關注,被觀眾譽為「國慶期間一堂生動的科學知識講座」。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與神舟傳媒聯合攝製的作品,分別從導航應用、工程研製、歷史人文和全球合作等角度切入,以科普人文的敘述方式,向觀眾詮釋這一航天巨系統工程的特殊價值和時代意義。據主創團隊介紹,《北鬥》揭秘了一系列鮮為人知的科研歷程,以及珍貴歷史畫面,通過回顧人類文明導航史的發展脈絡,講述中國人在世界導航科學進步史中的獨特位置,詮釋中國北鬥對全人類共同未來的貢獻與責任。
  • 央視播出紀錄片《探秘東亞最古老的部族》
    12月10日、11日晚10時,央視科教頻道播出我省紀錄片《探秘東亞最古老的部族》。這部由文縣縣委縣政府投資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紀錄片,首次以鏡頭語言完整呈現了東亞最古老部族——白馬部族的完整歷史和面貌。  有著千年歷史、坐落在高山之巔的文縣白馬村寨,處於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保護動物的棲息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