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最近,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暨第13屆深圳青年影像節在廣東省深圳市成功舉辦。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紀錄片相對於電視劇來說,內容詳實,沒有藝術加工,無論是人、事還是物品,都是真實存在的。喜歡紀錄片的觀眾,一般都比較理性,而影視劇更多的講故事,感性成分偏多。我個人從小就喜歡紀錄片,近些年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的很多紀錄片,都有水準,有些短小精悍,還不佔用太多時間,非常有意思。
這次央視紀錄片頻道獲獎的10部作品,不知道有沒有你喜歡看的呢?
1.、《花開中國》
獎項:年度作品
類型:社會
簡介:以中國為起點,尋覓東方花卉在生態環境中的千姿百態,也拍攝到歐美的花園,農舍,植物園,博物館,追溯茶花、菊花、杜鵑、月季、牡丹花的前世今生,在花卉世界裡感受中國之美,講述花開中國的傳奇。
2、《2020 春天紀事》
獎項:系列片十佳作品
類型:社會
簡介:講述2020年春天人類遭遇的一次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新冠疫情。以科研、人物,心理為記錄線索,用真實的故事,記錄了中國戰「疫」的艱辛歷程。
3、《在影像裡重逢》
獎項:系列片十佳作品
類型:人文歷史
簡介:以新中國誕生以來70年的珍貴影像為素材,通過追夢、酬勤、拼搏、見智、造福五個關鍵詞,梳理70年來普通中國人的奮鬥歷程,堪稱一部新中國的人物奮鬥史和生活史。
4、《我為樂狂》
獎項:長片十佳作品、最佳音效作品
分類:社會
簡介:介紹國家大劇院交響樂團青年音樂家的工作與生活、奮鬥與成長,尋找他們為樂痴狂的原因,挖掘他們不凡的天賦和為之付出的艱辛,呈現他們為中國音樂文化發展和與世界古典音樂文化交流所做的努力與嘗試。
5、《城門幾丈高》
獎項:長片十優作品
類型:人文歷史
簡介:從城市本身出發,以「重慶開埠」這一歷史事件為切口,全面尋找重慶作為城市在歷史發展中的基因突變,將那些業已消失的風景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並由此考察現代中國的歷程。
6、《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
獎項:長片十優作品
類型:人文歷史
簡介: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寶窟,柬埔寨吳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廟,讓「兩窟」進行一次超越時空的文明對話,展現「一帶一路」的文化底蘊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內涵。
7、《超級裝備》(系列片)
獎項:最佳音效作品
類型:社會
簡介:攝製組歷時三年行程數萬公裡,聚焦當下中國最頂級的設備,呈現製造過程中難以重現的震撼場面,彰顯中國製造邁向數位化、網絡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的未來趨勢。
8、《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
獎項:優秀微紀錄作品
類型:人文歷史
簡介:每集講述一件文物,時長5分鐘,介紹國寶背後的中國精神、審美、價值觀,帶領觀眾讀懂中華文化。第三季範圍從魏晉南北朝跨越到了隋唐時期,涵蓋了書法、繪畫、壁畫等多個門類,多維度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技藝、審美、文化和生活方式。
9、《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獎項:優秀微紀錄作品
類型:社會
簡介:每集5分鐘,由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們,採用 Vlog(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
10、《中國封面》
獎項:年度收藏作品
類型:人文歷史
簡介:介紹70年來中國面向世界出版發行的雜誌和書籍,聚焦中國外文局70年出版成就,它引領的中國對外出版事業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