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聯手打造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今晚將在央視開播

2020-12-05 騰訊網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由中英團隊聯合創作的6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晚上八點在CCTV-9紀錄頻道開播。該紀錄片英文版曾於2019年10月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頻道面向全球首播。

「驚奇於她的美和數千年文明的深度……如果不了解中國的過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國!」北京時間2019年10月5日,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英語版在BBC世界新聞頻道面向全球首播,英國著名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 · 蘇克在節目一開始的這句感嘆,隨著電波傳向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65億戶家庭,中國頂級文物的故事就此「出海」。此後這部紀錄片還在BBC重播了三輪,令英語世界的觀眾飽享盛宴。

2020年1月10日至12日每晚八點至九點,這部中英團隊聯合打造的6集紀錄片中文版將在CCTV-9紀錄頻道兩集聯播,為觀眾帶來驚喜。

1月7日,《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央視供圖)

中英團隊聯手製作 頂級文物鮮活「出海」

《中國的寶藏》,由央視紀錄國際傳媒以國際合拍、合作的方式與BBC世界新聞頻道、英國野馬製作公司聯合製作,它用國際化的視角講述中國頂級文物的故事。中英團隊歷時1年拍攝,行程7000多公裡,走遍8座中國城市,拍攝了故宮博物院等8家博物館、良渚遺址等5個世界文化遺產,涉及大克鼎、兵馬俑等20多件頂級文物。

這部紀錄片的主持人是阿拉斯泰爾 · 蘇克,英國著名的藝術評論家。據英國廣播公司專題部的責任編輯艾瑪 · 迪亞斯介紹,他們在主持人的選擇上非常慎重,要求這個人必須專業,同時需要具有跨越藝術、文化、歷史、電視製作的經歷,阿拉斯泰爾 · 蘇克因此成了最佳人選。因為他有著豐富的藝術和歷史節目主持經驗,曾經為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過關於古代埃及、古代羅馬的一系列節目。而阿拉斯泰爾 · 蘇克也深為中國傾心,他覺得中國是一個富有魅力的國家,這次合作雙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近年來,如何尋找不同於以往的切入角度,用更國際化的表達方式,讓中國文物「出海」,是紀錄片行業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中國的寶藏》的成功突圍,就在於它找到了這個全新出口,紀錄片很好地將文博領域的豐富文物和學術資源轉化為國際傳播領域的精品內容,它的講述生動有趣、通俗易懂,讓中國文物在海外觀眾面前鮮活起來。

文物講好中國故事 引發人類情感共鳴

《中國的寶藏》紀錄片共分6集,分別從家族、藝術、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方向,展示了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

英國野馬製作公司創意總監夏洛特 · 瓊斯講述,「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拍攝權限。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為我們提供條件去拍攝中國最負盛名的博物館和文物。你知道,這對於外國團隊來說,是一件機會難得的事情,所以我很珍惜這次合作機會。」

《中國的寶藏》每集都從館藏文物珍品切入,探索中華文明的特徵,把古代歷史如何對應中國文化傳統、與當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關聯,以及對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影響和塑造,進行貫通古今的描述,從側面反映了當代中國人的風貌。

紀錄片的中方製片人陳丹丹提到,在文物的選擇和主題確定上,他們把握兩個原則。一個是時間跨度,他們選擇的是那些既展現了文明起源、又比較接地氣的文物。另一個原則就是,主題必須能夠引起人類情感共鳴。比如你如何吃飯、你的家庭是什麼樣的、你的孩子是怎麼教育的、你如何說話寫字等等等等。因為這些主題才是不論哪個國家的受眾都會關心的話題。

第一集《家族與祖先》,就從每年春節會有5億人返鄉過年開始講述,依次提到中國人的祭祖活動,上海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大克鼎,湖南廖家宗祠過清明的儀式以及延續44代、800年的廖家族譜第一次載入女性等內容,展現出中國式的家庭價值觀經歷千年傳承,至今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其中,大克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銅器,它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通高93.1釐米,重201.5公斤,刻有290字精美銘文,是西周孝王時期的膳夫克為了追述其祖父師華父輔佐周王的功績、以及感謝周王對自己的重用和賞賜而制的重型禮器。

這件外表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文物是否應該拍攝,中英團隊當時想法不一。夏洛特表示,英方團隊一開始並不認可。但在了解了更多歷史,知道鼎在中國古代被視為國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大克鼎的銘文對於那時的禮儀、土地制度研究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時,他們理解了中方團隊的堅持。膳夫克為了追述其祖父的功績特意鑄造這個大鼎,這件文物讓他們看到了中國人對祖先的那種深刻感情。

順應觀眾審美習慣 跨越歷史文明傳承

《中國的寶藏》對中國頂級文物的品鑑、介紹和闡述,既展現了這些寶藏與普通民眾生活的關係,也注意與海內外觀眾的生活習俗、審美習慣對接,並用國際化視角來表達,厚重又有現代感。

在第四集《中國製造》中,主持人從自己小時候使用過的一個來自中國的青花瓷碗講起,回溯了幾千年前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如何製作出來的,蘇繡絲綢作坊有怎樣的精細工藝,並講述了中國古代傳統製造業是如何將質量和藝術融合在一起。為了引發海內外觀眾的興趣,節目還提到中國出口到伊朗的特大青花瓷盤是特供中東客戶的,甚至還提到了葡萄牙國王的訂製瓷。

陶瓷研究專家陳潔老師向主持人講解景德鎮窯青花山茶花紋扁壺(央視供圖)

為了方便海外內觀眾的理解,這部紀錄片在敘述順序上,始終遵循文化的發展軌跡展開。

比如在第六集《飲食的藝術》中,主持人阿拉斯泰爾 · 蘇克就先來到北京郊區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這裡的吞吐量是每天1500隻羊、300頭豬、18000噸蔬菜。原來我們需要消耗這麼多食物!那麼古代中國又是如何生產出那麼多食物、養活龐大的人口的呢?與整修水壩有關的《大禹治水圖》玉山、良渚新石器時代的遺蹟——碳化的稻米、古代貴族的精緻餐飲,以及如今的大家庭餐館聚會場景一一展現在螢屏上。

阿拉斯泰爾 · 蘇克因此得出結論:飲食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吃飯已經成了中國當今社會的粘合劑,食物則變為一種情感表達方式、交流途徑,這也是一種藝術。

如此通過文物了解中國人的飲食,看到的是蘊藏在中國歷史深處的遺傳密碼和文化圖景,這是一個民族在文化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信仰和審美情趣方面最生動的展現。而美食,它背後強大的認同感,又順應了海內外觀眾的審美習慣,跨越歷史刻度描繪出了文明傳承的力量。

回溯中國傳統文明 彰顯中國文化自信

紀錄片一直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中國的寶藏》的推出既彰顯了文化自信,也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它的意義不止在於向全球觀眾解讀中國傳統文化,還在於它向世界呈現了一個傳統與現代融合的中國,這是一個世界亟需了解的、真實的、變化中的美麗中國。

《中國的寶藏》展現的每一件國寶都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精髓,這背後都鐫刻著一段厚重的歷史,彰顯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它告訴全球觀眾,傳統與現代如今正在中國兼容並蓄、融合發展。中國現在的強大,是因為她沒有忘記歷史傳統。而當下的中國,開放包容,年輕人也依然在更好地汲取著歷史傳統的力量。

中方製片人陳丹丹表示,這部紀錄片不僅僅講文物、講中國的歷史,也涉及現代中國,這是他們的堅持。因為只有這樣展示出的中國,才是一個全面、真實、有溫度的中國,這個中國是英方團隊和他們的受眾在電視上不經常看到的中國。把中國的珍貴文物呈現給世界,就是打開了一扇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整部紀錄片的核心宗旨,也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希望其他國度的人體會到古往今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喜怒哀樂和拼搏奮鬥,以及中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存狀態。

英國野馬製作公司創意總監夏洛特 · 瓊斯特意提到,當代的中國文博工作者是怎樣來保護國家文化遺產的,他們在進行怎樣的修復和研究工作,他們有什麼最新的研究成果,這些都是她以及她的團隊、她的受眾好奇的地方。而通過拍攝她看到了很多文物背後的修復故事,在修壁畫的時候,進去要消毒,還要戴口罩才能進入。展示這些工作者的專業狀態,展示他們對於文物的鄭重,恰恰就是這部紀錄片的志趣所在,也是觀眾的品味所在,因為這表達出的是對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明的尊重。

中英兩國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這部紀錄片體現出兩國人民對美好事物的共同嚮往、對增進了解的共同需求、對交流互鑑的共同追求。而向世界打開中國的寶藏,傳遞真實的中國,那就意味著這部紀錄片並不誇大中華文明來獨樹一幟,它的基本精神在於平等的溝通和對話。對文明的觀照需要更多的他者視角,才能通過回望各自的歷史和現在,來分享發展經驗,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

英國廣播公司專題部的責任編輯艾瑪 · 迪亞斯透露,本片主持人阿拉斯泰爾 · 蘇克的爸爸在看過片子後非常羨慕地說,「你們真的太幸運了,能去到這麼美麗的中國,近距離接觸到這麼多令人震驚的文物,我有機會也一定要去看一看」。而在審片階段,平時只管技術審查、從不對內容做任何表態的英國廣播公司技審人員就曾激動地跑過來對她說,「你們好棒」。艾瑪說她覺得這好神奇,可見中國對海外觀眾來說還是很神秘、很有吸引力的,這就是片子影響力的表現。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的播出,將讓觀眾在文物中陶醉、在歷史中沉迷、在故事中感悟、在自信中奮進,一起認識中國從哪裡來、向何處去,也更加深刻地感知中國、了解中國、領悟中國。(青松)

相關焦點

  • 中英聯手打造紀錄片《中國的寶藏》
    中英聯手打造紀錄片《中國的寶藏》 2020-01-08 19:04:06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馬海燕)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央視紀錄頻道每晚八點播出。
  • 中英合拍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登陸央視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1月8日記者獲悉,《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
  • 中英聯合拍攝製作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將在BBC播出
    新華社倫敦9月19日電(記者金晶)由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和英國野馬製作公司聯合拍攝製作的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將於10月初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頻道中播出。這是自2016年中英兩國籤署電視合拍協議後,兩國製作公司合作的又一成果。《中國的寶藏》系列紀錄片將中國的文物、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關聯,涉及中國社會多個領域和層面。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18日晚舉辦的推介會上,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表示,中英媒體界人士共同製作的《中國的寶藏》紀錄片,具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 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即將在英國開播
    資料圖: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文物。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中新社倫敦9月19日電 (劉紅豆 張平)中國駐英國大使館18日晚在倫敦舉行了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推介會。該片計劃於今年10月在BBC世界新聞頻道播出。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即將登陸央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甄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BBC 世界新聞頻道、故宮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7日在北京共同宣布,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從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它將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
  • 央視與BBC攜手推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
    原標題:央視與BBC攜手推出《中國的寶藏》 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1月10日起,每晚8點在CCTV-9播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 匯集中國頂級文物,這部中英合拍紀錄片火了
    前不久熱播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呈現了中國頂級文物,將「過去」與「現在」聯繫起來,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傳統和現代中國的窗口。節目邀請英國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蘇克帶領觀眾踏上博物館尋寶之旅,他對中國歷史十分著迷,正如他在節目中所說:「驚奇於她的美和數千年文明的深度……如果不了解中國的過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國。」
  • 央視與BBC攜手推出《中國的寶藏》
    原標題:央視與BBC攜手推出《中國的寶藏》  本報訊(記者 祖微微)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1月10日起,每晚8點在CCTV-9播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 BBC與央視聯手打造高清《美麗中國》未播先火
    BBC與央視聯手打造高清《美麗中國》未播先火 2008年08月21日 13:21 來源:信息時報   8月26日,由英國BBC電視臺與中國中央電視臺聯手攝製的紀錄片《美麗中國》將在香港無線明珠臺播出,這部高清紀錄片4月在英國開播,中國的地大物博和經典勝景成為最吸引觀眾的元素,因為製作水平高超,平常我們熟悉的中國美景呈現出不一樣的角度,看過的觀眾無不為之傾倒。
  •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紀錄片《美麗中國》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紀錄片《美麗中國》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4-14    [列印] [關閉]         本報訊(記者劉坤喆)由英國BBC環球公司和中國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
  • 《中國的寶藏》將在BBC播出
    原標題:《中國的寶藏》將在BBC播出   由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和英國野馬製作公司聯合拍攝製作的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將於10月初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頻道中播出。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在這裡遇見中國的傳統和現代
    我希望可以通過這6集節目傳遞我在現場的激動心情,分享關於中國藝術的獨特洞察而非老生常談。通過這次中國之旅,我發現,如果不了解中國的傳統,就無法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國。」日前,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與英國野馬製作公司合作拍攝的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在BBC世界新聞頻道播出。這部紀錄片的主持人、英國藝術評論家阿拉斯泰爾·蘇克如是說。
  • 六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一場博物館的驚奇之旅
    發布會現場2020年1月7日,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成員薛繼軍,與BBC世界新聞頻道代表、故宮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代表,共同為該片啟播。會上宣布,《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
  •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6集紀錄片《美麗中國》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6集紀錄片《美麗中國》 2008年04月15日 16:34 來源:齊魯晚報 發表評論   由英國BBC環球公司和中國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
  • BBC與央視聯手打造高清《美麗中國》(圖)
    8月26日,由英國BBC電視臺與中國中央電視臺聯手攝製的紀錄片《美麗中國》將在香港無線明珠臺播出,這部高清紀錄片4月在英國開播,中國的地大物博和經典勝景成為最吸引觀眾的元素,因為製作水平高超,平常我們熟悉的中國美景呈現出不一樣的角度,看過的觀眾無不為之傾倒。
  • 三集紀錄片《沉銀追蹤》今晚收官
    由四川廣播電視臺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眉山市人民政府聯合出品的三集紀錄片《沉銀追蹤》,將於今晚22:00在央視紀錄頻道、22:30在四川衛視播出第三集《水落寶出》。歷史與現實在這裡相遇,水下與地上在這裡轉化,一次當代中國最大規模的圍堰考古全面展開。幾百年的寶藏傳說,幾萬件重量級文物,真金白銀,終於浮出水面,重現天日。
  • 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央視紀錄片海報 - 央廣網
    《中國隊長》《中國隊長》是央視紀錄頻道的一部系列紀錄片。該片關注中國各行各業的領隊人物,以人物故事貫穿並呈現行業亮點。這些領隊人物被統稱為「中國隊長」。他們的典型故事不僅是一個行業的切口,也是時代的切口。該片將在職業與人物故事中感受城市發展,時代脈搏,記錄當下中國。
  • 這部紀錄片今晚開播!
    這部紀錄片今晚開播!同時,該片也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從新生走向輝煌紀錄片《奠基歲月》共七集,分別為《決戰29小時》《新生的力量》《滌蕩汙泥濁水》《建造我們的家》《跨過鴨綠江》《放歌》《騰飛》。通過七集的紀錄片,表現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天津在新政權的穩固、新中國的建設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取得了許多驕人的成就。
  • 《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播出
    1月7日,《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  啟播儀式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以國際合拍、合作的方式與BBC世界新聞頻道(BBC World News) 、英國野馬製作公司(Mustang Films)製作。中英合拍製作團隊歷時1年,行程7000多公裡,走遍8座中國城市,拍攝了8家博物館,5個世界文化遺產,20多件頂級文物。
  • 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
    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天上午,諸暨三賢研究會成立大會暨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