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紀錄片,可以經歷人生百態,可以看盡世間萬千風光。和動畫片、電視劇相比,紀錄片更能引領孩子們了解自然、人文。
漫漫小長假到來,肯定有很多人跟橡樹君一樣,不願意在外排隊遊玩,選擇在家休息。那麼這時候,帶著孩子看紀錄片,就是最好的選擇啦!
橡樹君精挑細選出來10部豆瓣接近滿分的神級紀錄片,涵蓋了祖國的自然風光、歷史人文及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有深度、通俗易懂,非常適合窩在家裡和孩子一起打發時間。
本文由藍橡樹綜合編輯整理。如果您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自然紀錄片
1、《美麗中國》(2008年)
豆瓣評分:9.3分
從燈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從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到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從長年積雪的高海撥山區到一望無際的平原;從浩瀚大地到碧海藍天……
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種特質的地貌,哺育著各族兒女,也孕育著各類珍奇野獸,奇花異草。這裡,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是第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是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次聯合攝製的作品。
《美麗中國》拍攝時間歷時4年,使用了航拍、紅外、高速、延時和水下等先進攝影技術,每一個鏡頭都美輪美奐,每一幀畫面都嘆為觀止。
觀看地址:https://b23.tv/ep253583
2、《航拍中國》(2017)
豆瓣評分:9.2分
如果從高空俯瞰中國,會有怎樣不同的風光?
雲在水中流過 :
霧在山巔蒸騰:
花海攝人魂魄:
雪山飛瀑碧玉池水:
2017年,《航拍中國》第一季驚豔上線,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既熟悉又充滿新鮮感的中國 ,以至於有網友看完後感慨:突然發現,我們對自己生活的大地還很陌生。
《航拍中國》系列總共34集,取景中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選取各省市區最具代表性和觀賞性的歷史、人文、自然和現代景觀,將我們熟知的景物以不一樣的視角呈現。
以娓娓道來的述方式,將我們的視野不僅僅聚焦在畫面中,更帶領我們深入探索每個地方的人文情懷。
用俯瞰視角去看大美中國,呈現不僅僅是如詩如畫的山河美景,還有數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傳承。
觀看地址:https://b23.tv/ep335910
3、《第三極》(2015)
豆瓣評分:9.4分
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上的「第三極」,相比南極、北極,它是唯一有著人類豐富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
《第三極》也是中國首部大型涉藏紀錄片,與以往單純講地理環境、旅遊攻略、寺廟經文不同,這部紀錄片借「第三極」這個地理概念,呈現的都是人與土地、動物和諧共生的故事。
全片近40個故事,多方位展現了高原上的生命之美,總有一個故事讓你熱淚盈眶。
觀看地址:https://b23.tv/ep120573
歷史紀錄片
4、《河西走廊》(2015)
豆瓣評分:9.7分
這是一部跨越兩漢、三國、魏晉、隋唐元明清和新中國的時代歷史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7分。製作團隊歷時3年,輾轉全國10個影視基地,共拍攝了230場情景再現,涉及50餘個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動用群眾演員近千人次……
《河西走廊》改變了以往再現絲綢之路的傳統思維方式,它沒有大量採用專家訪談的模式,沒有紀實段落,完全用解說與音畫牽引,成為一部電影式講故事的紀錄片。
紀錄片牽手國際知名作曲家,用音樂來演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西域音樂,西方樂器與中國民族樂器的混搭奏鳴,絲路古道氣息撲鼻。
團隊還請來BBC拍攝了大量的鏡頭,每一幀隨手一截,都能用作屏保!
河西走廊這麼一塊土地,參與了多少次歷史的演替、興衰,又有多少人的故事被風沙掩蓋?這個民族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洗禮,才會經久不衰、生生不息綿延至今?
觀看連結:https://b23.tv/ep120560
5、《大明宮》(2009)
豆瓣評分:9.0分
我一直覺得歷史是非常有趣的,它是鮮活的存在,而不是冷冰冰的寫在書本上。
但很不幸,多數歷史書籍看起來都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學校的歷史課,就像完成任務一般,大概了解下歷史上發生的事件人物就夠了。沒過多久,又忘得一乾二淨。
而《大明宮》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良心之作了!
紀錄片《大明宮》以「大明宮」為主線,通過這一空前絕後的龐大宮殿群自建造、輝煌到毀棄的全過程,講述初唐雄健、盛唐豪奢、晚唐衰落的歷史風雲,還原了一個動人的時代。
畫面精美不說,最重要的,是它把歷史演繹得生動有趣。
如果你也喜歡歷史,一定不要錯過這部紀錄片。
觀看連結:https://b23.tv/ep260382
6、《故宮》(2005)
豆瓣評分9.1分
2005年央視製作的12集紀錄片,從故宮的肇建、作為皇家政治中心的作用、館藏文物到民國時轉變為故宮博物院,抗戰時轉移故宮文物的艱辛等多個方面,全面展示了故宮起起伏伏的歷史。
紀錄片從故宮的建築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和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宮的輝煌瑰麗,講述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和宮廷生活。非常適合帶孩子一起長知識!
觀看連結:央視官網上可看。
文物相關紀錄片
7、《我在故宮修文物》(2016)
豆瓣評分:9.4分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向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獻禮。這部紀錄片不長,只有三集,每集50多分鐘,基本上一個晚上就能看完。
為什麼推薦它?一來它能叫我乖乖坐下來看3個小時沒挪過身;二來,與以往故宮題材的紀錄片不同,這部片子將鏡頭聚焦在修復文物的修復師們身上,講的是一群平凡人的職業人生,人文情懷滿分。
它確實好看,因為這故事裡的每個普通人都在發光。
千百年前的文物,在他們手上被修復完善,最後看起來別來無恙,並不是一個輕而一舉的過程,得當心它用的水對不對、哪根弦調錯了就徹底壞了、用的漆是不是天然能和舊的融合?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裡,他們的匠人精神很動人。
但比起這些,故宮紅磚綠瓦下,他們在果子成熟的季節到院裡摘杏子:
為了抽根煙要騎車半個小時跑到午門外:
每天準時為故宮皇家貓後代投食:
諸如此類的生活細節更讓我感動。這是工作之餘,這群中國頂級文物修復專家的鮮活生活日常喜怒哀樂,他們帶著這份接地氣的生活氣息,去和手中靜默無言的文物對話。
這部紀錄片更像是一個啟發,它提醒我們怎樣看待自己的職業,怎樣對待民族的文化,如何去珍視它、欣賞它、保護它。
觀看地址:https://b23.tv/ep120576
8、《如果國寶會說話》(2018)
豆瓣評分:9.4分
可能是考慮到觀眾對於文物嚴肅刻板印象,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
剛點進紀錄片,就是一陣魔性的聲音: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時不時賣萌,穿插很多日常的梗,用親切俏皮的風格去解讀深沉厚重的國寶,在輕鬆中追逐歷史的蹤跡,感受時光的力量。而且每集只有5分鐘,非常適合碎片化時間觀看。
從沒想過,一部關於國寶的紀錄片會是這樣的畫風,用每個人聽得懂的方式,去講述古老的中國歷史,這才是會說話的國寶。
觀看連結:https://b23.tv/ep165008
美食紀錄片
9、《風味人間》(2018)
豆瓣評分:9.1分
正式介紹《風味人間》,我們先來看一組隨手截的動圖。
劃切:
澆汁兒:
拌飯:
油潑麵:
據不專業的研究分析,想成功產出一部極受歡迎的美食紀錄片,大概需要三個條件:吃得好、拍得好、講得好。
而《風味人間》就是這樣一部紀錄片。
每一幀都很美,隨便截出來的動圖都是視覺盛宴
不僅畫面精美,紀錄片還挖掘了美食參與者所生活的環境、身處的民俗氛圍及飲食習慣,向人們展現了美食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繫。從口腹之慾到生活共情,看的時候不僅饞,還更感動。
看完這部紀錄片後,真的能「讓我們重新回味世界曾經的美好」!
觀看地址:
http://m.v.qq.com/x/cover/x/mzc00200ps708z1/q003305dzmd.html?&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copy
10、《人生一串》(2018)
豆瓣評分:9.0分
2018年,《人生一串》播出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紅於B站,及至完結時,已經成為B站播放量最高的紀錄片。
而《人生一串》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以至於一度成為「網紅紀錄片」,是因為它借燒烤這一載體,真正拍出了中國所謂的「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
《人生一串》與觀眾熟知的傳統紀錄片大相逕庭。煙燻火燎的燒烤、與燒烤店主時而互動的攝像師、講究押韻和互動的不正經旁白……
無論哪一點看上去都與紀錄片這個身份相違和,但組合到一起,這部「非正常」紀錄片卻獲得了比以往的紀錄片更多的關注與歡迎。
深夜點一份燒烤,窩在家裡看這部美食紀錄片,光是想想都覺得愜意極了。
觀看地址:https://b23.tv/ep21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