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紀錄片就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孩子們懷著好奇與探索之心,了解更多自然奧秘、人文見識,提高審美情趣。這些不同於考試知識的精神食糧,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埋下美麗的種子,總有發芽的那天。
5部適合給孩子觀看的高分紀錄片,足不出戶就能環遊世界,開闊眼界、了解世界、激發求知慾。
拒絕沒有營養的動畫片,從適合孩子看的精彩紀錄片開始。
一、《微觀小世界》
適合3歲+的孩子觀看
這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而是採取紀錄片手法拍攝自然和生活環境實景,加上3D動畫的系列短片,出自兩位法國藝術家的手筆。
推薦它,是因為它實在太有趣了,用獨特又誇張的方式向孩子們展示大自然的奇妙生物。不習慣普通自然紀錄片表現手法的孩子們,可以從這部入手。
二、《如果國寶會說話》
適合5歲+的孩子觀看
2018年,這部國產紀錄片問世以來,好評如潮,現在已經更新到第二季,每一集只有短短的5分鐘,這在傳統的人文歷史類紀錄片中簡直是不可思議。
幾分鐘的時間把一件文物的結構,它所出產的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歷史和文化特點生動又明了地做了說明,讓你連走神的機會都沒有。看完這些再去博物館,孩子們看到的就不是安靜的文物了,而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每集都以「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來開場。非常適合作為孩子對傳統文化的入門紀錄片。
三、《藍色星球2》
適合3歲+的孩子觀看
《藍色星球2》被評為「BBC史上最美紀錄片」,坦白講,但看影片開頭的那一片湛藍的海洋,我就愛上了!攝製組走訪了39個國家,經歷了123次探險,水下拍攝時長達6000多個小時,整個拍攝周期有5年!在一向苛刻的豆瓣上直接被打出了9.9的逆天高分!
孩子們能在這裡看到的,絕不僅是美麗神秘的海洋景色,還可以了解許多與海洋生物相關的小知識,甚至片子中的不少畫面,以後將只能在這裡看到。
四、《如果我是一隻動物》
適合3歲+的孩子看
這裡呈現的是一個可愛的動物世界。全片用兩個孩子的對話來貫穿,用擬人的手法介紹每一個動物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故事簡單,畫面溫馨,很有家庭幸福感,是適合低齡孩子觀看的紀錄片。
共有52集,分別介紹了52種動物寶寶的成長之路,也算是兒童自然紀錄片的入門影片了。
五、《我們的星球》
適合3歲+的孩子觀看
如果前面的都不看,也一定要看這部紀錄片,真的太震撼了!
這部紀錄片一共8集,每一集都介紹了一個地球上的生態系統,不論是海洋、雨林、極地、草原,每一幀都美的像一幅畫,震撼人心。
對孩子來說非常的有教育意義,因為大自然陷入了危機:
北極熊孤單的背影(告訴孩子:地球變暖讓北極熊失去了家園和親人,我們一定要保護好環境。)↓
冰川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消失,到了2040年,這裡的海洋,在夏季的月份將幾乎沒有冰層↓
在這部紀錄片中,你可以看到很多不為人知的神秘有趣的生物:
好像只存在於童話故事中的獨角鯨↓
為這些神奇生物嘖嘖稱奇的同時,片中那些因為生態破壞而遭受不幸的動物們也牽動著我們的心。
這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很好的機會。
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大衛·愛登堡,曾經到白宮做客,歐巴馬好奇地問到:為何這麼多年來,您始終對大自然保持如此濃厚的興趣?」
他是這樣說的:
我從來沒見過一個孩子不會對自然著迷,比如一個五歲的孩子,翻開一塊石頭看到一個蛞蝓,他會覺得發現了一個寶貝,它頭上長得什麼?它如何生存的?孩子們愛自然,他們能夠理解自然,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你是如何失去興趣的?當然,我從來沒有失去興趣。
所謂富養,是讓娃真正見識世界
正如大衛·愛登堡所說的,孩子看到自然界的一切,都會激發他去探索的好奇心。
建議一些沒有那麼多時間陪孩子旅遊、講解紀錄片的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科普書籍,比如這套《寫給兒童的百科全書》,不但能比紀錄片了解的更仔細,也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這是一部專門寫給孩子的「百科全書」,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學校,一座知識與探索的樂園。從兒童的角度出發,科普性非常強,很適合2-10歲的孩子看。
全書一共6冊,動物世界、恐龍帝國、昆蟲奧秘、鳥類王國、海洋生物、植物樂園方面的知識,每篇文章都配有對應的精美插圖和說明,內容都是孩子們感興趣的知識。
市面上很多的科普書都是文字和圖片,對於認字還不是很全的兒童來說,看起來比較吃力,而這套書不但有清晰的大文字,還貼心的加入了拼音,孩子完全可以獨立閱讀。
在這套書的精彩內容的帶領下,孩子們可以去探尋大自然的奇趣和奧秘,讓孩子保持對知識的興趣,學會獲取知識的能力,並且養成尋找知識的習慣,用閱讀點亮孩子的童年,將會成為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與其給孩子花費成千上萬報名孩子並不感興趣的興趣班,不如給孩子一個探尋大自然的機會,在書本中提高智商。
感興趣的家長直接點擊下面的橫幅就能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