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央視精品紀錄片二十五部

2020-12-03 鯉魚電影手冊

劇情簡介 · · · · · ·

「文物醫生」和他們的「文物復活術」!作為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2016年1月7日晚8點CCTV-9首播。

重點記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該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現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第一次近距離展現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第一次通過對文物修復領域「廟堂」與「江湖」互動,展現傳統中國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的階層的傳承密碼,以及他們的信仰與變革

劇情簡介 · · · · · ·

中央電視臺製作的5集紀錄片《帝國的興衰》第一次從經濟視角解讀秦漢帝國的興衰歷史。 「以軍功授名爵」的國家授田制度,使秦軍猶如虎狼之師一統天下;漢帝國將土地按「名爵」大小贈與個人,國力漸至巔峰。但帶來強盛的制度為何卻不能挽救帝國的滅亡?本片帶著最新的經濟學理論和近百年來的考古學發現,以大量真人演繹與三維動畫結合,氣勢如虹地展現了秦漢帝國的歷史風雲。

劇情簡介 · · · · · ·

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和武當山管委會聯合出品的9集高清人文紀錄片《問道武當》,於1月24日至2月1日在中央電視臺第10套播出。

武當山是一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大山,它在地球神秘的北緯三十度線上,與瑪雅古建築、埃及金字塔等許多業已消失或僅存遺蹟的文明奇觀共生共榮。《問道武當》第一次將鏡頭對準這裡,在春夏秋冬的輪迴中貼近雄偉的宮觀廟宇、珍稀的文物,捕捉稍縱即逝的神奇景觀,聆聽學者的考證,探尋這座仙山千年來的種種傳奇。

據介紹,該片全程使用高畫質電視設備拍攝製作,歷時一年半,不僅記錄了氣勢非凡的雲海,金秋時節的飛雪和三十年不遇的冬雪,並在雲霧繚繞的氣象條件下進行了多次航拍。

劇情簡介 · · · · · ·

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間,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批學生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因此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130年以前,這批幼童遠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個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輕共和國,開始了他們計劃長達15年的留學生活。他們被分配到了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四十多戶美國人家中,快速適應著在美國的生活。他們以驚人的速度越過了語言障礙,成為各學校成績優異的學生。同時他們也迅速適應了異國的文化,脫去了長袍馬褂,活躍在各項體育運動的賽場上。

劇情簡介 · · · · · ·

由中央電視臺、國家林業局、財政部聯合攝製的大型紀錄片《森林之歌》即將於2007年12月1日與觀眾見面。這部11集的紀錄片,拍攝製作歷時四年,是中國第一部大型生態紀錄片,填補了我國生態紀錄片領域的空白。

《森林之歌》共11集,每集50分鐘,由中央電視臺社教中心文化專題部承制。攝製組從2003年開始,歷經艱辛與危險,赴西藏、新疆、華北、秦嶺、雲貴高原、東北、海南、福建等典型林區,拍攝大量第一手資料和精美畫面。節目論述了森林與人類文明、中華文明的關係,闡述了人、動物、森林和諧共生的關係。

劇情簡介 · · · · · ·

《臺北故宮》涉及歷史和當代,重在展現中國上下五千年來人類文明的發展,以及歷史文化的流遷。臺北故宮保存著中國歷代帝王數百年來苦心積聚的千年藝術珍寶,是整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縮影。

《臺北故宮》告訴給你的不僅僅是一些故事,一些情感,還有一聲感嘆和很多的期待。

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圓明園》以絢麗的三維動畫將一座恢弘壯闊的圓明園呈現,加入與真實演員相結合的拍攝手法,讓觀眾好似遊歷其中。這部影片不僅是重現了圓明園恢弘壯麗的建築,同時還向人們講述了圓明園鮮為人知的重要地位,以及一個帝國、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歡笑和淚水。在長達150年的存園歷史中,清朝六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寢。那些關於清皇朝皇室不為人知的親緣相韌、後宮傳奇、官宦相掙,更是構築了圓明園的另一道風景。

劇情簡介 · · · · · ·

這是中央電視臺繼《華爾街》、《金磚之國》、《大國重器》等一系列大型製作之後的再度重磅出擊。全片以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改變為基點,從歷史出發,以國際化視野和面對未來的前瞻思考,深入探尋網際網路時代的本質,思考這場變革對經濟、政治、社會、人性等各方面的深遠影響。該作品旨在引導全社會更準確、全面地認識和理解網際網路,更深刻地思考網際網路,有準備地迎接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劇情簡介 · · · · · ·

每個民族都有一種高雅精緻的表演藝術,深刻地表現出那個民族的精神與心聲,希臘人有悲劇,義大利有歌劇,俄國人有芭蕾,英國人有莎劇。他們對自己民族的「雅樂」都極端引以為傲。我們中國人的「雅樂」是什麼?是崑曲。

誕生於明朝嘉靖年間的崑曲至今已有六百年多歷史,被譽為世界戲劇的三大源頭之一,中國戲曲的「百戲之祖」。它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說,中國人的音樂韻律、舞蹈精髓、文學詩性和心靈境界,盡在崑曲之中?

電視紀錄片《崑曲六百年》以再現、記實、動畫等影像手段勾勒高雅經典的崑曲與滄海桑田的崑曲史,還原其歷史與現實的真實處境。在崑曲的前世今生裡,探尋民族藝術形成、發展、生存的土壤,在崑曲的大美至美中,重拾中華民族傳統美學,重樹中華民族傳統自信。

劇情簡介 · · · · · ·

公元627年初秋,27歲的僧人玄藏混在一幫逃難的災民之中離開了家鄉,獨自闖進危機四伏的戈壁,為了躲避守城官兵的檢查,他在沙漠中迷路了,歷經九死一生,終於走出了戈壁。在吐魯番,西域國王盛情接待了玄藏,並希望他留下做自己的御師,但玄藏仍然選擇了離開。在繼續西行的路上,他身後不乏越來越多的追隨信眾,但由於自然界異常的嚴酷和艱險,最後只剩下兩個弟子與他僥倖存活下來。玄藏懷著無限的虔誠,遊歷108個國家,終於來到了印度——這個佛教徒心中的聖殿。就這樣,早在1300多年前,玄藏就徒步丈量了後來的絲綢之路......

劇情簡介 · · · · · ·

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是中央電視臺首次採用高清格式傾力製作的金融類特別節目;是中央電視臺繼《大國崛起》(中國政府一等獎)、《水問》(亞廣聯紀錄片大獎)之後的又一重大選題;是中央電視臺首次全面深入世界各大金融中心,採用以大量紀實為主的拍攝手法,充分體現電視本體語言的全新創作;是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尋找他山之石的重要作品。

影片以華爾街金融危機為契機,以證券市場為中心,梳理兩百多年來,現代金融來龍去脈,探尋、發現資本市場興衰與經濟起伏的規律,為決策者提供依據,為資本市場的實踐者提供鏡鑑,為大眾提供關於資本市場的啟示。同時,也為中國人全面理解華爾街,全面理解美國,甚至全面理解現代金融與一個國家崛起的關係,提供最有益的幫助。這是中央電視臺深入華爾街,在歷史坐標中,對資本市場的一次莊重表達。

劇情簡介 · · · · · ·

該片由曾取得重大社會反響的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復興之路》總導演任學安率原班人馬,歷時兩年、跨越八國、實地拍攝數十家公司、採訪百餘位中外學者,精心創作完成。

《公司的力量》是中國第一部深刻探討公司制度的電視紀錄片。它不是一部介紹各大公司發展歷史的紀錄片,不是一部介紹公司內部結構、體制、管理方法的紀錄片。它以世界現代化進程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發展、演變、創新的歷史,討論公司組織與經濟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創造、社會生活等諸多層面之間的相互推動和影響,旨在以公司為載體觀察市場經濟的演進,探尋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成長的中國公司的發展道路。

《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央電視臺重點項目,共七集。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中國各地美食生態。

《舌尖上的中國2》延續了第一部的拍攝模式,是一部探討中國人與美食的關係的食物紀錄片。本片分為八集播出,第一集《腳步》重點講述了各種美食在不同地域的演變和食物中對中國人「鄉愁」情節的一種演繹;第二集《心傳》講解了中國美食文化中的血脈傳承和師徒銜接的歷史;第三集《時節》講的 是關於食物與季節演變的關係;第四集《家常》表達了家中的「酸甜苦辣」,是對中國人基本日常食物的解釋;第五集《秘境》介紹了一些隱匿山野中不為人知的美味;第六集《相逢》表達了中國人利用食物進行聚會交流的文化氛圍;第七集《三餐》回歸到最平常的三餐中尋找「味道」;第八集則是此次拍攝的花絮。

劇情簡介 · · · · · ·

從燈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從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到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從長年積雪的高海撥山區到一望無際的平原;從浩瀚大地到碧海藍天……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種特質的地貌,哺育著各族兒女,也孕育著各類珍奇野獸,奇花異草。這次,通過鏡頭,我們去探訪散落在這片土地上的美麗奇景。沿著長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雲南的熱帶雨林,尋找亞洲野象、滇金絲猴;來到青藏高原,奔赴內蒙草地,攀爬山脈,眺望西部邊陲。這裡,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麗中國。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聯合攝製的作品,歷時4年拍攝,使用了航拍、紅外、高速、延時和水下等先進攝影技術。一共六集,分別為《富饒華南》、《彩雲之南》、《青藏高原》、《長城以外》、《龍之疆域》和《喧鬧海岸》。

《大國崛起》是由周豔執導的12集歷史題材電視紀錄片,於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首播 。該片記錄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九個國家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了國家崛起的歷史規律。

劇情簡介 · · · · · ·

公元618年,在華夏歷史上佔有最重要的地位的唐帝國建立。帝國建立不久,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同胞兄弟,如願坐上皇帝寶座。為了向父親展現孝道,唐高宗在長安城東北方向主持修建大明宮,以作太上皇避暑的離宮。公元664年,雄壯巍峨的大明宮落成,它佔地五千多畝,相當於五百個足球場大小。從唐太宗開始,這座帝國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心,在222年的歲月裡見證了唐王朝的起伏興衰,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是大唐最值得稱道的榮耀頂點,而安史之亂、甘露之變、黃巢起義、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則接二連三在帝國的肌體上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血型傷疤。

戰火和塵埃帶走了幻滅盛景,而今的人們只能從半埋泥土中的斷井殘垣遙想縱隔千年的盛世繁華……

劇情簡介 · · · · · ·

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以近些年對西夏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以西夏王朝從興起到滅亡的發展過程為歷史線索,運用當今最先進的電視表現手段,對西夏的歷史文化做了一次最全面、最綜合的展現。

劇情簡介 · · · · · ·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曾經居住在中原地區的火神祝融之後遭到商王朝的驅逐,於是舉族南遷,歷經千辛萬苦,總算在南方潮溼腥熱的蠻夷地帶落下腳跟。他們給自己命名為「楚人」,雖然身在邊陲,卻始終懷有重返中原的念頭。楚人首領鬻熊協助周王朝推翻商紂的統治,然而並未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分封,周昭王的南巡更令他們對天子的期望徹底破滅。以熊渠、熊通、楚莊王等有為帝王為代表,楚人開始嘗試向中原擴張。侵隨戰爭、齊桓公來伐、城濮之戰、吳楚之戰。數百年的殘酷戰爭鍛鍊著楚人鐵一般的意志,八百年的基業逐漸走向繁榮,也走向了衰落和滅亡。

本片根據大量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為觀眾再現了楚王國波瀾壯闊的歷史。

劇情簡介 · · · · · ·

這套紀錄片分六集、合三小時,展示了秦軍團的昔日榮光

王者之師:秦人由西北牧場崛起,因護周有功而獲封,歷550年徵伐統一中國。七十年代兵馬俑的出土還原了秦國的神秘軍隊。血色青銅:雖然秦軍的青銅武器落後於鐵器,但經過合理設計的劍、弩、箭頭,在標準化軍工廠中源源不斷生產供應戰事所需。生死之地:以長平之戰為例,再現了秦軍兵種構成,作戰方式。秦軍的步兵由弩兵與武器長度不同的士兵方陣組成,騎兵使用弩箭騷擾,戰車可脫離步兵組成集團高速作戰。關山飛渡:秦統一六國後,開靈渠進佔嶺南,拓直道北御匈奴,遍布全國的交通系統和先進的制車工藝為帝國的後勤提供了保障。舉國之戰:出土竹簡所記載的秦國法律條文呈現了秦國耕戰策略的具體內容,鄭國渠與都江堰造就了秦國的糧倉。與子同仇:《商君法》規定了軍功授勳制度,這間接培養了秦人的尚武秉性。

劇情簡介 · · · · · ·

《新絲綢之路》是中日兩國國家廣播電視機構在新世紀之初的重要合作項目。25年前,中日合拍的《絲綢之路》在中國的紀錄片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多人是從該片中真正了解了中國的西部地區和這條在世界史上赫赫有名的古代商道,曾經在日本等國掀起了一股了解中國的熱潮,對中國西北部的開發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劇情簡介 · · · · · ·

紀錄片《敦煌》是中央電視臺繼《故宮》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記錄敦煌地區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深入揭示敦煌兩千多年來的文化內涵。攝像機對準敦煌和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生活過的人們,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將那些被遺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現在觀眾的視野中。主創人員力求奉獻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歷史與文化的文獻紀錄片,全面紀錄敦煌地區16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現100年來敦煌學的學者對這個沙漠寶庫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劇情簡介 · · · · · ·

12集《故宮》將從故宮的建築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和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宮輝煌瑰麗、神秘滄桑的宮殿建築、豐富多彩,經歷傳奇的珍貴文物,講述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和宮廷生活。觸摸歷史跳動的脈搏,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劇情簡介 · · · · · ·

玄奘法師,可謂當今中國最為著名的僧侶。但他的出名不是因為其上求佛法的獻身精神以及莫測的修為,而是源於那部聲名遠播的古典名著《西遊記》。可是在《西遊記》中,三藏法師玄奘卻被塑造成一個內心左右搖擺,時刻愁容滿面,思鄉、獨斷、畏懼等世俗情感於一身的綿軟和尚。人們讚嘆大鬧天宮、行俠仗義的孫悟空同時,免不了貶損奚落白胖和尚唐僧。然而真實的玄奘法師又是怎樣,卻鮮為人知。

紀錄片《玄奘之路》盡最大努力為世人還原一個真實的玄奘法師,為求了義的大乘佛法,他不顧朝廷的禁令偷渡玉門關,穿越雪山荒漠,前後歷經十九年時間,足跡遍布一百一十個國家。在異國他鄉他獲得了無上的尊榮與敬仰,卻仍不忘初衷,帶著包括《大般若經》和《瑜伽師地論》等佛陀和弟子們的經典返回祖國。一代高僧的弘法史,至今令人感動落淚。

劇情簡介 · · · · · ·

《河西走廊》是一部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的十集系列紀錄片。該片以位於中國西部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的黃金段——河西走廊為講述對象,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現了從漢代開始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及其連接的中國 西部 的歷史,以及它對中國歷史和文明進程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是貫穿全篇的主題。

相關焦點

  • 記錄美麗中國 ——央視原創紀錄片推介會側記
    楊志成 攝    10月27日下午,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2018年度推介盛典在京舉行,20餘部反映美麗中國的原創紀錄片新作將於2018年登陸央視紀錄頻道。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梁紅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反映美麗中國的紀錄片,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天坑》等三部國際聯合攝製紀錄片今起央視陸續播出
    央視與國際電視機構合作攝製的三部紀錄片《秘境中國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 CCTV9推出10部精彩紀錄片,足不出戶看大片
    央視紀錄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今年春節不出門,宅在家裡看大片!xx19秋季潮品祝你擺脫平庸創造獨立型格CCTV-9推出十部精品紀錄片 足不出戶清新甜美過好庚鼠新年春節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為您精心準備了一批優秀紀錄片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十部優秀電視劇和十部精品紀錄片
    春節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不僅為全國觀眾精心準備了春晚大餐,還精選了一批優秀影視劇紀錄片,讓觀眾足不出戶看大片就能享受視聽盛宴。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絕代雙驕》《奮進的旋律》《幸福院》《希望的大地》《破局1950》《絕境鑄劍》《好久不見》《國家的孩子》等10部優秀電視劇將分別在央視一套和八套精彩亮相。
  • 總臺推出十部優秀電視劇和十部精品紀錄片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絕代雙驕》《奮進的旋律》《幸福院》《希望的大地》《破局1950》《絕境鑄劍》《好久不見》《國家孩子》等十部優秀電視劇將分別在央視一套和八套精彩亮相。
  • 5部頂級精品BBC紀錄片,看著就是一種視覺享受
    嘈雜的社會,讓人們很難靜下心來,各種商業大電影,各種長篇肥皂劇,無限制地轟炸著大家的視覺眼球,此時此刻我們原本就浮躁的內心很難靜下來,最近我愛上了紀錄片,因為它能給人一種遠離世俗塵囂的寧靜,而其中BBC的紀錄片最為著名,下面給大家介紹五部頂級精品BBC紀錄片,豆瓣評分均為9.7分以上,看著就是一種視覺享受
  • 央視紀錄片頻道1月1日開播 內地覆蓋人群超9億
    2011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開播。22日,央視舉辦紀錄頻道開播媒體發布會,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袁正明到場。發布會上宣布,從2011年1月1日起,CCTV紀錄頻道將開始24小時全天候排播,眾多優秀的國產紀錄片,將陸續通過央視紀錄頻道與觀眾見面。
  • 雲南《激越怒江》《落地生根》兩部紀錄片入選全國榜單!
    近日怒江脫貧攻堅題材紀錄片《激越怒江》《落地生根》2部作品代表雲南省入選中宣部全國脫貧優秀節目和國家廣電總局「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公益展播怒江大型系列紀錄片《激越怒江》以雲南省怒江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通過兩年的跟蹤記錄、拍攝製作而成。
  • 央視獨家!世界唯一龍船漂移紀錄片將震撼上線!
    央視獨家!世界唯一龍船漂移紀錄片將震撼上線!萬眾期待的紀錄片來了!扒龍船、彎道漂移/煲龍船、龍船飯......「世界唯一龍船漂移」紀錄片《扒龍船》,6月25日端午節當天首播!極速急彎競渡是疊滘龍船賽最吸引人的獨到之處,大賽選取疊滘特有的蜿蜒而狹窄的河道作為比賽場地,天然的S型、C型及L型水道為龍船賽充滿驚險與刺激,河道最窄處不過六米,疊滘人偏要做二十五米的龍船來挑戰自己
  • 央視《故宮》《故宮100》配音員是誰?歷史紀錄片怎麼配音?
    1、以故宮為主題的三大紀錄片2005年,央視以故宮為主題,播出了12集大型紀錄片《故宮》。《故宮》拍攝視角廣大,像一本百科全書,將故宮的肇建歷史、建築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等向觀眾娓娓道來。2012年,央視再次以故宮為主題,從面到點,將拍攝視角縮小,攝製了每集6分鐘,共100集的大型歷史紀錄片《故宮100》。《故宮100》講述了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將「看得見」的空間和「看不見」的紫禁城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向觀眾細細道來。2016年,央視又以故宮為主題,出品了三集文物修復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 神都洛陽:央視紀錄片天地洛陽十集全合集
    【央視紀錄片】《天地洛陽》之二王者之地  洛陽王城公園建於1955年,也是中國唯一一座王城遺址公園,1954年,考古人員在今天洛陽市中心區域的位置發現了東周王城的遺址,當時生活在這裡的洛陽人並不知道,他們的腳下就是曾經恢弘一時的東周王城。在這裡,東周王朝歷經了25位帝王和515年的歲月。
  • 中英聯手打造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今晚將在央視開播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由中英團隊聯合創作的6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晚上八點在CCTV-9紀錄頻道開播。該紀錄片英文版曾於2019年10月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頻道面向全球首播。
  • 就在今晚,無錫出品紀錄片登陸央視!講述的是……
    就在今晚 count downDAY 2019.11.24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委託製作、無錫廣電集團旗下無錫廣新影視動畫技術有限公司承制的紀錄片《辛丑謎案——漢陽鋼藥廠爆炸案調查》就要在央視九套播出啦
  • 《航拍中國》第二季亮相2018年央視紀錄片巡展
    網易娛樂4月27日報導4月26日,「春紀——央視紀錄頻道2018重點紀錄片巡展活動」在珠海舉行,十多部國內外頂級大片重磅亮相。重磅大片精彩巡展紀錄片受眾調查數據顯示,CCTV-9 在平臺影響力和內容品質方面獲得了觀眾高度肯定,國家級紀錄大片和國際級紀錄大片的節目品質是觀眾最突出人口的地方。本次活動中,頻道精選兩部超級IP《航拍中國》和《如果國寶會說話》拉開了央視紀錄頻道2018重點紀錄片系列巡展的序幕。
  • 繼《第三極》之後,央視再出紀錄片神作《極地》,豆瓣評分9.5分
    對於紀錄片迷來說,很多人都看過2015年央視播出的人文紀錄片《第三極》,這是「西藏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紀錄片,該片播出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還達到了9.2分的高分!看完後很多人表示還沒看夠!
  • 紀錄片正進入黃金時代 衛視視頻網站力推好作品
    優秀紀錄片火爆的背後與年輕觀眾的追捧分不開,反過來要求創作者拿出「文火慢燉」的創作精神,多出精品力作。   神作《藍色星球2》16年後再掀熱議   最近,正在騰訊視頻獨播的《藍色星球2》引發熱議,它的平均點擊量破3000萬次,網絡評分高達9.9分。
  • 「河南造」紀錄片《猴王爭霸》央視首播
    (原標題:「河南造」紀錄片《猴王爭霸》央視首播) 本報訊 (記者劉洋
  • 央視攜手藝研院打造百集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
    新華網北京3月29日電(記者周瑋)記者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獲悉,記述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將推出第二部——《潘天壽》《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於今年下半年播出。
  • 20部北美線上熱門紀錄片盤點
    如果你喜歡第一部《帝企鵝日記》,那你應該也會喜歡這一部。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一隻小企鵝在純粹的本能引導下,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旅程。 這部精美的紀錄片記錄了簡·古道爾在坦尚尼亞研究黑猩猩的工作。這部紀錄片採用了簡·古道爾旅行的原始鏡頭,不僅是生物和科學愛好者,也是每個人必看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