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扒龍船、彎道漂移/煲龍船、龍船飯......
「世界唯一龍船漂移」紀錄片《扒龍船》,6月25日端午節當天首播!今年,受疫情影響,桂城疊滘龍船漂移大賽暫停舉辦,但端午期間,市民可以鎖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CCTV-17),一起重溫龍船漂移激情歲月!播出時間:6月25日16:00
6月25日22:00
6月26日10:30
先來重溫一波疊滘龍船往年比賽盛況!
龍舟,粵語稱之為「龍船」,而「划龍舟」則叫「扒龍船」,這就是紀錄片《扒龍船》片名的由來。
疊滘的彎道賽龍船從明朝興起,如今已經傳承了五百多年,作為佛山市獨具特色的非遺項目,比賽過程中無可比擬的驚險與刺激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專程前來觀看。
,河道最窄處不過六米,疊滘人偏要做二十五米的龍船來挑戰自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提及龍船賽,疊滘人這樣調侃道。
在龍船賽之外,疊滘的端午風俗也同樣讓人著迷。
攝製組圍繞疊滘「扒龍船」所涉及的龍船歷史、傳統文化、地理風物、參賽隊伍、主要人物等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對龍船賽首次使用廣播級4K設備進行全程紀實拍攝,挑戰在寬度僅6米的狹窄河道內對龍船進行跟蹤抓拍,最終為觀眾呈現一場絕對不可錯過的視聽盛宴!齊心協力,敢為人先疊滘二十五米的龍船絕非三五個人可以駕馭,而是需要幾十名龍船手齊心協力。
比賽時,一名鼓手居於龍船中間,和船頭的舵手緊密配合,一鼓轉三彎,提振士氣的同時更隨時傳達河道信息,掌控全局。「寧可煲(撞)爛,不準扒慢!」這句話是疊滘人龍船精神的最好詮釋,
齊心協力、敢為人先是龍船賽的第一要義,即使撞船傾覆也無法消磨他們對龍船的熱情,要的就是這份驚險刺激。
水上的速度與激情連年上演,不光考驗大家的膽識,同樣需要龍船隊隊員之間的緊密配合。為了以最好的狀態迎接端午龍船賽,疊滘的龍船隊往往會提前個把月就開始賽前集訓,而隊員們大多是年輕上班族,每天一下班就來到訓練場地,即使沒有任何酬勞,也樂得快意。
每年端午期間,
疊滘龍船賽會分為四個賽區用四天時間完成競賽,比賽伴隨著高強度的體力消耗,最終會演變成耐力和毅力的角逐。為了適應比賽的節奏,龍船隊教練還會組織隊員們到健身房操練器械,日積月累的付出只為最終合力贏得榮譽。
端午風俗,情系故鄉
對於疊滘人來說,每年的端午是個比春節熱鬧的節日,身在他鄉的遊子也一定會在端午前趕回家鄉,參加這場專屬於疊滘的盛事。
除了彎道龍船賽之外,
疊滘還有極具特色的龍船飯和「茶基十番」。龍船飯是疊滘在端午期間的專屬村宴,龍船飯大廚每天要為村人準備近140桌的宴席。同時,前往疊滘觀看龍船賽的遊客也可以在村中的文娛館品嘗龍船飯的獨特風味。
而「茶基十番」又叫「十番鼓樂」,屬於民間鑼鼓樂的一個曲種,其中「十」是多數的意思,「番」則是翻花樣之意,用十種打擊樂器輪番演奏,同時配合表演者的身形、步態與舞姿,別有一番動人韻味。眨眼之間,
「茶基十番」已經在疊滘人手中傳承了六百餘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獨具特色的存在。清代夫子易瑞瑜如此作詩描述當時疊滘賽龍船的盛況,而今,一切端午習俗都在桂城疊滘得到完整的延續與傳承。
龍船賽帶給疊滘人的愉悅,不僅為他們所獨享,
6月25日(端午節)鎖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農業農村頻道(CCTV-17),這份愉悅與酣暢淋漓的快感絕對不容錯過!
資料來源:廣州國際紀錄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