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極地生存紀錄片央視上線 探訪現實版"荒野獵人"

2020-12-06 網易新聞

(原標題:北極極地生存紀錄片央視上線 探訪現實版"荒野獵人")

傳統與現代的微妙融合

——北極和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

中國網4月23日訊 極地生存,究竟是何種體驗? 4月22-29日每晚21:15在CCTV2播出的大型紀錄片《北極!北極!》或許能給出你答案。幾百年來,北極以南的人類曾出於各種動機——航道、傳教、資源、領土、軍事、科研、純粹的好奇心或英雄主義,多次來到北極,許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在挑戰人類抵禦嚴酷自然條件的鬥爭中敗北。而在這片冰凍世界裡,它最早的居民——因紐特人,卻已生存與繁衍了四五千年,在與外界幾乎沒有接觸的封閉狀態下,創造了獨特的極地文明。

直到19世紀,因紐特人還逐獵物而居。在他們的家庭裡,男人是主角,男孩在幾歲時便隨父親外出打獵,6月出發,9月歸家;女人則在家裡縫製衣服、打魚和採集蔓越橘、黑莓等水果。居住在格陵蘭西岸小漁港伊莉米納克的因紐特人夏目說「9月,男人們常在月光下回到村莊。他們老遠鳴槍,表示他們回來了;村子裡的人則以槍聲回應,表示一切安好;他們再次鳴槍,表示滿載安全而歸。每一次迎接男人回來,都是村裡非常喜慶的日子。」

CCTV2大型紀錄片《北極!北極!》中男主人公夏木和他的雪橇犬。

CCTV2大型紀錄片《北極!北極!》,4月22-29日每晚21:15首播。

到了冬天,人們不再出去打獵,聚在一起踢球,因紐特人跑得很快,球賽競爭激烈。而一些人家則開始計劃繼續遷徙,等到夏天來臨,就要啟程。在因紐特人的口述歷史裡,出現了乘船來的傳教士,有時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傳教士同船而來,「讓我們選擇自己願意信的教,我們回家爭論到底該選哪個」。由於遷徙,他們的婚姻生活比較紊亂,一個男人遷到下一處,就可能與遇上的女人結婚生子,女人也是這樣,實行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

關於因紐特人最為震撼的視覺記錄,莫過於20世紀20年代紀錄片大師羅伯特·弗拉哈迪名噪一時又充滿爭議的電影《北方的納努克》。弗拉哈迪在巴芬島待了18個月,跟蹤拍攝一家因紐特人——納努克家庭。納努克的狩獵範圍有英國那麼大,這裡生活著僅300多個因紐特人。納努克穿著帶毛邊帽子的傳統衣服,對著鏡頭露出遠離文明世界的淳樸的笑容。

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劇照。

幾千年來,因紐特人的社會依循著傳統方式生活。他們的個人財產非常少,通常就是幾件衣服、一支槍和一些工具,隨身攜帶,死後與自己埋葬在一起。他們也沒有對土地佔有的概念,在不斷遷徙中,所有人都可以平等佔用陸地資源和空出來的居所。他們唯一的經濟方式就是捕獵,除此之外只有點零星的易貨交換。

當外部世界以私有財產、領土主權等現代概念進入並瓜分北極時,這些極地原住民渾然不覺。

阿拉斯加的孩子們在汽油桶邊玩耍。

對原住民真正構成衝擊的,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北極開發。他們幾乎是在二三十年裡,被迅速、完全地捲入了現代世界。自20世紀60年代起,越來越多的公司獲得了在北極圈內勘測和租賃油田礦田的許可證。到本世紀70年代,由於礦產資源及能源的開發,更促進了北極地區迅速繁榮。因紐特人大約只有15萬人,但進入這一地區的外來者卻有700多萬人,而且還在迅速增加。大批現代移民湧入極區,新興城鎮拔地而起,面對從南方遠道而來的現代陌生人,因紐特人幾乎茫然不知所措。他們放棄了漁獵,

CCTV2大型紀錄片《北極!北極!》中男主人公亨利。

巴羅是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區最北端的一個鎮,這裡有5000多居民。每年的4月份和8月份都是捕鯨的關鍵時期。巴羅野生動物管理部副部長亨利表示,石油開採打破了舊時候打獵捕鯨的傳統,他說:「捕鯨對我對整個村子都非常重要,是整個村子的大事,但是石油開採可能破壞掉這個傳統,鯨魚不會再來到這個村子了。」

《北極!北極!》中拍攝的北極地區獵人。

不止是捕獵受到影響,如果在北極地區發生石油洩漏問題,冰凍的海面讓清理耕作更加難上加難。1989年,埃克森石油公司的油輪在威廉王子灣觸礁,汙染了2000多公裡的海岸線,給北極地區造成了幾乎毀滅性的生態災難。

1991年,在北極巴羅小鎮召開的一次北極開發徵詢意見會議上,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區主席、因紐特人卡裡克告訴世人:「北極考察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我們國家的利益以及對我們因紐特人的利益如此重要。……我們因紐特人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這塊土地,都更清楚這裡的環境是如何的脆弱。我們所不知道的恰恰是,現代設備和技術的應用將給這塊土地帶來些什麼。因此,在開發其資源之前,必須首先了解北極。我們必須了解它們是怎樣互相作用而又互相依存的,必須了解怎樣去利用這裡的資源而不至於破壞這塊土地。我們因紐特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從父輩那裡學習到怎樣愛護這塊土地,怎樣合理地利用這裡的資源,並把這些告訴給我們的孩子,作為真理一代代傳下去。但是,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父輩給我們描繪的未來已經不存在了。以前,因紐特人自由自在地在這裡打獵、捕魚和獵鯨,不會受到別人的打擾。但是現在,我們發現,許多人都想利用這塊從前只屬於我們的土地。作為因紐特人,我們從小就懂得,與別人分享是很重要的,而且是正確的。因此,我們願意與別人分享這塊土地及其資源。但是,我們必須請求,不,我們必須要求,那些想利用這塊土地的人們必須學會怎樣去合理地利用它,以便為我們的子孫後代保留下這塊土地。因為,當北極的石油被抽乾,當普魯度灣油田僅存在於人們的記憶裡,當通往這些油田的公路為塵埃所覆蓋,被人們所忘記的時候,我們因紐特人仍將生活在這裡。所以,保護好這塊土地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重任。我們將不能容許我們的人民在進步的名義下受到傷害。我們將不能容許我們的土地在開發的名義下受到破壞。」「我們要求了解,怎樣的開發將會改變我們在北極的生活方式,以及這些改變將會對這塊土地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阿拉斯加北坡公司董事局成員表示北極的開發和保護需要取得平衡。

4月22-29日每晚21:15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當晚23:30前後重播,次日12:30重播。

(原標題:北極極地生存紀錄片央視上線 探訪現實版"荒野獵人")

本文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紀錄片《極地》引關注 夏季宣傳片首曝
    媒體探班大型紀錄片《極地》  近日,製片方五星傳奇、首席合作夥伴沃爾沃、獨家合作方樂視及多家媒體,共同前往西藏探班。眾人在拉薩舉行的沃爾沃汽車Drive-E創新科技日活動中,一起見證了《極地》夏季版宣傳片的首次亮相,大家被宣傳片中壯美的自然風光以及藏族同胞獨特的生存智慧所打動;導演曾海若也出席了本次活動,並與現場觀眾互動、分享自己的拍攝經歷。之後,探班一行人追隨著攝製組,探訪並回顧了《第三極》中最受歡迎的拍攝地和內容。
  • 北極冰川即將融化,最後的極地獵人
    跟隨她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夏日的極光,冷峻的冰川,自由的鯨魚群等絕美的極地景象。 世界的極地看似與世隔絕,但生態正在遭遇危機,千年因紐特文明逐漸消失,災難,可能隨時會來臨。儘管如此,這裡的人卻依然擁有勇敢而溫暖的心臟,在抗爭,在堅持,在最後的日子,做著即將消逝的迷夢。
  • 《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再起大製作央視大型紀錄片《極地...
    原標題:《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再起大製作央視大型紀錄片《極地》即將推出   《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製作團隊五星傳奇與央視聯手再創新作《極地》,再次聚焦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全新視角講述藏地傳統與現代交融,西藏與世界互動的故事,探尋其成為全世界心靈家園的內在精神。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極地》和《大貓》豆瓣9分都是小意思!
    《國家寶藏》還沒播完,央視接著又推出一部小而精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5分鐘介紹一個文物,同樣徵服了眾多網友,豆瓣評分比《國家寶藏》還高——9.4。如果BBC和央視同時出手,對於喜歡看紀錄片的觀眾來說,豈不是「提前過年」?
  • 央視紀錄片《極地》又火啦,帶你感受西藏的人文情懷!
    說到央視的紀錄片,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國》了,還記得上映的時候小編正在上大學,每次和室友們一起看片子一起討論晚上吃什麼,真的是滿滿的回憶呀!也讓小編對國內紀錄片的印象提高了很多!國外的《地球脈動》、《藍色星球》等紀錄片都非常的優秀,一直很期待能夠看到國內也有一部人文類紀錄片,這不,終於等來了。央視最新上線的紀錄片《極地》在12月24日上線後,口碑立刻炸裂。豆瓣評分從開畫的9.2,不降反升,飆到了現在的9.5分。用21個藏區日常故事,從普通人的愛與感情出發,展現了西藏的生活日常。
  • 又一部紀錄片引爆B站,看《極地》如何讓網友瘋狂打call
    極地》由B站聯合出品,於12月24日在央視十套開播,並在B站同步首播。,從普通人的情感出發,展現西藏極端環境下的生存智慧,是一部充滿生命感的藏地紀錄片。「能看到祖國另一端我沒去過的地方是那麼幸福,真是太好了」,一位B站用戶在《極地》第三集結束時用彈幕表達內心的感動。 據了解,《極地》一經上線就迅速在年輕人群體裡躥紅,這與B站的「紀錄片尋找計劃」不無關係。在不久前舉辦的2017中國國際紀錄片節上,B站首度公布了「紀錄片尋找計劃」,在為用戶「尋找」更多優秀紀錄片內容的同時,也為創作者進行全產業鏈扶持。
  • 央視紀錄片:《極地》
    請大家帶著輕鬆的心情去觀看該紀錄片,不要與他們爭辯。不要用俯視的視角去看待別人的文化!更不要用憐憫的心態去親近物質不充裕的人們!藏族同胞們的精神家園比我們漢人富裕太多太多了!在我們漢人重拾自我精神財富的同時,我也衷心希望藏族同胞們守護好自己的精神家園!紀錄片重在記錄,不妄自幹涉,觀眾也是,懂得敬畏與尊重。道理我都懂,但是,我想為那匹馬發條彈幕:md,嚇得老子腿都軟了。
  • 繼《第三極》之後,央視再出紀錄片神作《極地》,豆瓣評分9.5分
    對於紀錄片迷來說,很多人都看過2015年央視播出的人文紀錄片《第三極》,這是「西藏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紀錄片,該片播出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還達到了9.2分的高分!看完後很多人表示還沒看夠!
  • 現實版荒野生存:放棄豪宅、古董和一切,他開著一輛房車去北極
    8個月後,Chris和天石在這個極寒的冬天,抵達了北極。一年前,Chris和女朋友天石各自切斷了原有的生活,開著一輛房車,前往北極。也許就像電影《荒野生存》中對物慾社會失望透頂、決心去阿拉斯加流浪的克里斯多福一樣,Chris也急於擺脫一些什麼。電影《荒野生存》曾經,Chris怎麼說都是令人豔羨的那一小撮人。
  • 央視紀錄片《極地》 深入藏地 展現當地生活
    本報訊 由中央電視臺、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極地》,日前完成了大部分拍攝工作,進入到後期製作。該片是由備受讚譽的《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創作,講述當代西藏與世界互動的故事。 有別於大篇幅展現風光的其他作品,《極地》將鏡頭聚焦在普通西藏人的真實生活。
  • 紀錄片推薦《極地》:21個藏區故事,一起領略極地特有的人文之美
    最近有好多關於藏區的紀錄片,比如《極地》、《香巴拉深處》。這部紀錄片是由《第三極》原班人馬打造的,它講述了21個發生在藏區裡平凡而精彩的故事。每一幀都是壁紙,每一幕都是人間仙境。與多數紀錄片不同,《極地》最初就決定選擇一位演員來配音,而這部紀錄片由蘇揚、楊爍配音。講真,我倒挺喜歡楊爍的聲音,當然最喜歡的還是央視版啦!然而某些觀眾對於他的討論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從未停止過,因為他們覺得旁白太出戲了。
  • 豆瓣驚現9.5分紀錄片!央視這部紀錄片要火了!
    喜歡看紀錄片的人肯定知道BBC紀錄片,每當BBC推出一部紀錄片,總會給影迷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從《地球脈動》到《藍色星球》;從《捕獵》到《冰凍星球》。我們不得不承認,通過BBC優質的攝影呈現出來的大自然的雄偉磅礴,以及生命的律動,確實會讓我們對大自然肅然起敬。
  • 央視巨製紀錄片將赴南極拍攝
    2012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這股「舌尖」熱潮仍在繼續,此前已有消息稱央視紀錄片頻道將於新年春節遠赴遙遠的南極。為13年的新片取景拍攝。這是一部關於中國人關於中國式生意的影片,目前這部紀錄片暫定名為《去遠方》,春節期間攝製組將隨極之美南極探險隊奔赴遙遠的南極半島進行實地採風拍攝。
  • 《單挑荒野》和《荒野求生》哪一個更精彩?
    荒野生存大師-埃德·斯塔福德, 是一名前駐阿富汗英國的陸軍上尉。1976年出生,被譽為「現代魯賓遜」。最開始,埃德的荒野求生紀錄片《單挑荒野》 於2013年3月14日第一次在discovery頻道(探索頻道)播出,一經播出便與已經紅極一時的貝爺:貝爾·格裡爾斯的《荒野求生》做對比。節目的總體結構相仿,即一個人被送到荒郊野外,如冰封千裡的北極,一望無垠的沙漠,複雜兇險的熱帶雨林進行求生。
  • 央視紀錄片《極地》 深入藏地 展現當地生活·杭州日報
    本報訊 由中央電視臺、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極地》,日前完成了大部分拍攝工作,進入到後期製作。該片是由備受讚譽的《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創作,講述當代西藏與世界互動的故事。 有別於大篇幅展現風光的其他作品,《極地》將鏡頭聚焦在普通西藏人的真實生活。
  • 紀錄片《極地》聚焦青藏高原 首推出VR全景紀實版
    原標題:《極地》聚焦青藏高原拍全景VR版 由中央電視臺、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攝製出品,大型紀錄片《極地》自開機拍攝以來,就引發外界關注。該片預計於明年初在中央電視臺和樂視首播,還將首次推出VR全景紀實版。
  • 《單挑荒野第一季》全集紀錄片
    埃德.斯塔福特的其他野外生存紀錄片    《荒島生存60天》,內容框輸入 「荒島生存60天」 即可觀看    《徒步亞馬遜》,內容框輸入 「徒步亞馬遜」 即可觀看「探索」頻道把他的這段經歷拍成紀錄片。2017年在探索頻道紀錄片《單挑荒野絕境/Left For Dead》第1季中他獨自在六個偏遠地區用10天時間抵達目的地
  • 北極英雄,向壯麗的極地世界致敬
    北極英雄,向壯麗的極地世界致敬 2020-11-24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單挑荒野第二季》全集紀錄片
    埃德.斯塔福特的其他野外生存紀錄片    《荒島生存60天》,內容框輸入 「荒島生存60天」 即可觀看    《徒步亞馬遜》,內容框輸入 「徒步亞馬遜」 即可觀看他在這次荒島生存體驗之前說:「我在亞馬孫堅持了860天,(荒島生存60天)能有多難?」
  • 去北極點跑馬拉松,是個啥感覺?
    (央視財經訊)在我們的印象中,北極點附近是一片荒涼的。但在每年的4月初,這裡都會迎來少有的熱鬧。因為這個時候,一年一度的北極點馬拉松賽在距離北極點40多公裡的地方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