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正進入黃金時代 衛視視頻網站力推好作品

2020-12-03 人民網

原標題:紀錄片正進入黃金時代

  《藍色星球2》劇照

  《舌尖上的中國》劇照

  2017年對中國紀錄片是不尋常的一年,不但在影院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視頻網站也越來越重視紀錄片,正在熱播的《藍色星球2》掀起熱議,《生門》登陸一線衛視,春節前後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3》吸引眼球。優秀紀錄片火爆的背後與年輕觀眾的追捧分不開,反過來要求創作者拿出「文火慢燉」的創作精神,多出精品力作。

  神作《藍色星球2》16年後再掀熱議

  最近,正在騰訊視頻獨播的《藍色星球2》引發熱議,它的平均點擊量破3000萬次,網絡評分高達9.9分。人們評價它時用得最多的詞是「美到窒息」,每一幀畫面都可以當成壁紙,片中展現的震撼的深海世界是很多人前所未見的。

  《藍色星球》在2001年問世時就取得成功。新的一季耗時4年拍攝,採用了6K高清攝像技術,攝製組共經歷125次探險,訪問39個國家,執行125次探險,攝製組的水下拍攝時長6000多個小時,足跡幾乎踏遍了世界各地的大陸和海洋,甚至包括南極冰蓋下1000米深的海底,最終剪輯出大約7個小時的成片。

  記者了解到,2018年,騰訊視頻仍會大力推出備受關注的紀錄片項目。比如《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離職央視後第一部作品《風味人間》就賺盡眼球,主題依然和美食有關。《王朝》《佳節》也會陸續開播。

  此外,愛奇藝、優酷專設「紀錄片頻道」,雖然目前它的重要性不如綜藝、電視劇,但內容更新速度很快,點擊量增長勢頭日益明顯。

  衛視將高分紀錄片放在黃金時段

  眾所周知,一線衛視的三駕馬車是:新聞、綜藝、電視劇,但最近,承載文化價值的紀錄片正悄然成為「第四駕馬車」。上海紀實頻道總監幹超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年輕一代的成長,越來越多的人會從娛樂、低俗搞笑中解放出來,接受更高品質、原創、深刻、真實的內容。他透露,東方衛視將從明年2月起在周間晚上10點播出紀錄片,這個做法在版面金貴的一線衛視中具有示範意義。

  據了解,陳為軍導演、陳梁監製的13集紀錄片《生門》,昨晚已經登陸東方衛視周播劇場。這部片子歷時6年製作完成,用生猛的鏡頭語言直擊產科生命誕生殘酷而溫情的現場。此前這部紀錄片的電影版一舉拿下8.5的高分,但終因排片不高、市場被擠壓而導致票房不理想。

  央視和衛視播出紀錄片的總量在大幅增加,有系列化和特色化的趨勢,湧現出了《人間世》《急診室故事》《輝煌中國》《本草中國》等高分作品。其中,還有不少平臺將精品紀錄片放在黃金時段播出,收視率能衝到全國同時段前三位。

  廣州人看紀錄片時長超北京上海

  不可否認,主流衛視和視頻網站紛紛力推紀錄片,其中既有政策驅動的原因,也有產業驅動的原因。年輕受眾逐漸形成了欣賞紀錄片的習慣,尤其是追捧優質紀錄片,這和他們喜歡看《奔跑吧》和《極限挑戰》等綜藝並不矛盾。

  愛奇藝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儘管今年國產紀錄片的數量在愛奇藝平臺的總量佔比只有35%,但在流量的貢獻上已經超過了52%。

  從觀看紀錄片的用戶構成來看,35歲以上只有12%,而19~30歲的用戶佔比超過了50%,成為了主要受眾,18歲以下的用戶佔比14%。甚至有作品是通過年輕人的口耳相傳火爆起來的。比如《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站播出後,網友居然合力促成了電影版登陸院線。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觀眾觀看紀錄片的總時長超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國首位。在全年不間斷進行的「金紅棉」影展中,廣州圖書館2017年放映的紀錄片上座率達9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展期間的「金紅棉」影展精選100部集中展映,展映場次超過200場,《生門》等作品一票難求。

  創作者說:

  多推好作品無愧於時代

  記者發現,儘管紀錄片的版權交易價格和廣告收入無法與別的視聽類節目相提並論,但有製作機構和播出平臺已經實現盈利,這會鼓勵創作者進一步深耕,推出好內容。

  綜合各種跡象看來,紀錄片正在進入黃金時代。知名紀錄片導演馬志丹也印證了這一判斷,她呼籲更多的紀錄片人要拿出一種時不我待的精神,記錄當下、多出精品,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但是目前,還是缺乏更多現象級的內容,《我在故宮修文物》《喜馬拉雅的天梯》《二十二》這類佳作在市場上難得一見。

  創作者認為,要用心、用匠人精神拍出好故事,用文火慢燉的方式去製作,不要被市場和資本裹挾,要堅持自己創作的獨立性。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蕭寒說:「我覺得真的是到了一個特別好的時代,好的作品會得到獎賞的時代,非常幸運。」(記者 曾俊)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專訪王娟、陳曉卿丨視頻網站入場做紀錄片,會有哪些新空間?
    一會兒是來自央視、一線衛視以及頭部視頻網站的高管熱議紀錄片如何走進年輕人、適應新時代;在線下,一批優質紀錄片電影也找到了新型發行渠道,有效地拓寬了受眾人群。而其中招攬到陳曉卿的騰訊視頻,無疑成為最受關注的平臺之一。早在去年下半年,騰訊視頻開始發力紀錄片,以一部與BBC聯合出品的《藍色星球2》開始,高舉優質紀錄片大旗,如今在平臺首頁上已有了規劃成熟的紀錄片版塊。
  • 醫療紀錄片《生門》登陸衛視背後:談了四家只有一家願買
    這是紀錄片導演陳為軍在系列作品《生門》中提出的命題。2017年12月21日,以生育為題材的醫療類紀錄片《生門》在東方衛視晚間黃金檔開播。該片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為背景,通過40多個家庭和產婦的真實故事,向觀眾展示生命誕生過程中的殘酷和溫情。
  • 2019國產紀錄片:呈現華夏大地輝煌傳統與奮進當下
    《他鄉的童年》,還是年輕人熱捧的網紅紀錄片《水果傳》;無論是致敬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我們走在大路上》,還是站在世界視角講述中國故事的《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中國紀錄片正以更富特色的積累和全新的姿態擁抱嶄新時代,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家相冊」。
  • 鳳凰視頻《甲乙丙丁》獲廣告大獎
    據悉,《甲乙丙丁》作為網際網路首檔周播紀錄片,摘得「2014中國廣告年度大獎」實銷案例獎,其為視頻網站紀錄片的商業化開闢了新的道路。據數據統計,中國近兩年播出紀錄片達70000小時,其中首播節目約18000小時(專業頻道和衛視頻道),生產紀錄片達到11000小時。目前中國紀錄片年生產規模超過15億元,市場規模將過22億元。
  • 鳳凰視頻《甲乙丙丁》獲電視紀錄片十佳欄目獎
    其中,由鳳凰視頻原創製作的紀實欄目《甲乙丙丁》摘得「第21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十佳欄目獎」的殊榮,其與央視、北京衛視等國內一線電視臺和機構紀實欄目同獲此殊榮,這在中國網絡自製紀實欄目中尚屬首例。    據《甲乙丙丁》欄目負責人介紹,《甲乙丙丁》在這些獲獎作品中非常特殊,它是唯一一個由網際網路平臺自製的紀錄片欄目,也是國內首個網絡製作的紀錄片欄目。
  • 紀錄片《極地通途》今晚登錄西藏衛視!
    進藏微刊感謝關注2019.12.9 20:11西藏公路交通紀錄片《極地通途》>即將登陸西藏衛視漢語頻道敬請期待這個宣傳片可是官宣版喲~西藏衛視+0102紀錄片信息紀錄片分上、下兩集。03精彩劇照小哥哥只能劇透這麼多更多精彩內容今晚8點11分請鎖定西藏衛視漢語頻道~~~
  • 中國這部紀錄片,在全世界「刷屏」!國外視頻網站製片人都極力好評!
    最近,一部紀錄片在韓國、日本、美國刷屏了!各國新聞官、視頻網站製片人、大學老師紛紛給出五星好評!它在世界各國的視頻網站一經上線,便被瘋狂追逐。有人說,它是畫面最恢宏的紀錄片,也是中國發展的最好的見證。三年後,當韓國民眾在視頻網站看到央視的紀錄片《輝煌中國》時,中國的發展速度讓他們中的很多人再次讚嘆不已。
  • 讀客文化重磅作品《銀河帝國》破百萬銷量,科幻在中國迎來黃金時代
    其系列小說《銀河帝國》在美國創造了暢銷神話,持續賣了60年,至今仍盤踞亞馬遜網站科幻小說最暢銷前100名榜單,累計銷量超過5000萬冊。堪稱科幻史上最經久不衰的經典作品。   《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出版以來,對人類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勢、前沿經濟學理論、好萊塢電影等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隨著它的讀者成長為各行各業的領袖,而將這種影響滲透到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
  • 2019年紀錄電影票房大滑坡 紀錄片出路在何方?
    《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20》封面  2019年紀錄片:電視臺和視頻網站為主,電影院為輔  根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課題組不完全統計,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50.36億元,同比增長9.4%,年生產總值約66.60億元,同比增長3.3%,增幅為近10年來最低值。
  • 騰訊視頻:紀錄片分帳再定義
    文 | 三聲 陸娜在為市場所熟知的紀錄片傳播途徑中,網際網路網站大多以媒介延伸的渠道所表現。如今,長視頻平臺以垂直多元的內容布局,以及靈活多效的觀看時限,成為了更多用戶的第一選擇。12月14日至17日,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在廣州圖書館舉辦。
  • 2021紀錄片行業仍逃不掉「味蕾刺激」?
    2020年全網平臺上線的美食類紀錄片作品約9部,2021年保守統計約13部,同比上漲44%。其中,騰訊保持領先,優酷和B站後來居上,搶食美食類紀錄片市場天下,作品數量平分秋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 《藍色星球2》很成功,騰訊視頻明年會加大紀錄片投入
    12 月 22 日,騰訊視頻紀錄片「紀錄生活的美」發布會在上海舉行。這是騰訊視頻第一次單獨為紀錄片頻道召開發布會。根據騰訊視頻總編輯、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王娟介紹,騰訊在紀錄片領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購買版權為主,2016 年開始尋求與其他機構聯合出品,2018 年可以視作是第三階段,騰訊視頻會以「國際視野」和「中國價值」這樣的理念,升級對紀錄片的投入。其實不只騰訊、三大在線視頻網站的另外兩家優酷和愛奇藝對紀錄片品類的開發大致也符合王娟說的三個階段的軌跡。
  • 紀錄片網站哪家強?南都測評:B站居首,優酷騰訊愛奇藝緊隨其後
    同時,對於視頻平臺與紀錄片製作團隊合作,高達92.89%的人認為利大開弊,他們認為,視頻平臺能為紀錄片創作提供資金支持,創造更好的創作條件,同時能為紀錄片提供宣傳,從而提高知名度。各大視頻平臺也從買片轉向創投,在購買國際紀錄大片之餘,為了推動自製紀錄片的開發,愛奇藝提出了「合伙人制度」,和國內一線紀錄製作方建立合作關係,聯合製作出品符合視頻網站播出特性的作品。
  • 追美食紀錄片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原標題:追美食紀錄片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近期,《風味人間》第二季、《尋味東莞》的播出,再次挑逗了食客的味蕾,喚起人們對美食的想像。《風味人間》第二季從全球視野出發,在美食故事的娓娓道來中,探究世界各地美食千絲萬縷的聯繫,呈現各地美食的新鮮滋味。
  • 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深圳衛視播出
    ­  近日(1月22-27日),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聯合攝製,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深圳衛視播出。­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時而制。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 騰訊視頻紀錄片與世界接軌,在青年群體中搶佔「C位」
    文 | 林不二子近日,騰訊視頻攜自製紀錄片內容亮相坎城春季電視節,向海外介紹了中國紀錄片市場,其中提到2018年上線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在騰訊視頻上的播放量已接近10億,並且觀看紀錄片的用戶也在逐漸轉向年輕人。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視頻網站對於紀錄片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意義與價值。
  • 群落演化:媒介生態學視角下的人類學紀錄片
    隨著頻道專業化的發展,以央視為代表的衛視頻道,開始謀求「專業化分工、特色化播出」的紀錄片欄目發展之道,一批定位清晰、選題精彩的紀錄片欄目相繼開辦。央視的「探索·發現」、上海電視臺的「紀錄片編輯室」等逐漸成為廣大電視觀眾津津樂道的紀錄片欄目,一大批人類學紀錄片《摩梭人》《德興坊》《茅巖河船夫》《遠去的村莊》等人類學題材的作品也得以先後播出了。
  • 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即將首播,國內流媒體爭相布局紀錄片
    這部由優酷聯合出品的紀錄片,耗資兩億多美金、通過宇宙奇觀與墨西哥亡靈節等人文故事,預示著人類成長和地球成長之間的隱喻,並為中國版帶來了郎朗、萬茜的明星陣容配音。它試圖去驗證國內紀錄片的製作與出品,正逐漸彌合與國際高質量與高度工業化作品間的差距。《被點亮的星球》的上線,對於國內紀錄片愛好者們來說,又是難能可貴的好消息。
  • 首屆中國野生生物視頻年賽,TOP46入圍作品集結完畢
    年賽自上線以來就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網際網路上最大的中文新聞網站之一人民網,作為本屆年賽的官方媒體支持單位,今日上線年賽專題頁面。圖/年賽入圍作品本屆年賽的參賽作品視頻,多以高清影像的技術細節,抓取了不同場景下野生生物的精彩瞬間。專業參賽團隊+科技的力量,激發了中國野生生物視頻領域的內容生態。
  • 大師級團隊首度集結只為《中國》,湖南衛視最新紀錄片有點驚豔
    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可以同時集齊聲畫文導各路大神?中國值得,紀錄片《中國》同樣值得。紀錄片《中國》的導演李東珅曾擔任超高分紀錄片《河西走廊》的製作人。這部作品一直被譽為國產歷史紀錄片的標杆之作,很多歷史和紀錄片愛好者都將它比作心中的白月光,甚至被各大平臺評為「中國最好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