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深圳衛視播出

2020-12-03 閩南網

­  近日(1月22-27日),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聯合攝製,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深圳衛視播出。

­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時而制。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進入21世紀以來,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世界各國都在尋找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口。這個關鍵性的變革時期必將載入人類史冊,對中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六集共300分鐘的紀錄片《創新中國》以具體故事作為講述的載體,片中既有中科院院士這種科技領軍人物對科技發展的探尋,也有普通順豐快遞員學習無人機駕駛的故事,還有樂凱膠捲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利用核心技術轉型的歷程。

­  主持人匯聚

­  美好的願景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大型紀錄片《創新中國》正是以此為目標,歷經一年半的精心打磨,在全國各地、各個行業,甄選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故事,展示了近年來中國科技領域的重大進步,打造了一部既富含科學精神又具備人文關懷的精品紀錄片。

­  實際上,這部紀錄片確實顯得頗有些「另類」,它把科學和藝術結合在一起,試圖打通這兩個看起來完全相異的領域,讓人們從中獲得更為完整和豐富的體驗。「這是一次嘗試,」製片人劉穎表示:「我們只是先行者。」

­  劉穎透露,片中的每一個故事幾乎都充滿了「坎坷」和「磨折」,而這些戲劇性並非刻意為之,實際上在創作的過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重大科技項目的非凡歷程展現出來,是對所有創作人員的考驗,她和另一位製片人徐歡通宵打磨臺本是常有的事。也正是因為大家的這種堅持,才有了《創新中國》。

­  《創新中國》片段

­  用事實說話,焦點訪談」,這段極富感染力的聲音曾經伴隨無數人度過晚間時光,卻鮮有人知道這是出自著名播音員、配音演員、語言藝術家李易先生。直至2013年7月23日,李易老師罹患急性白血病去世前一個月,他還在為紀錄片《發現肯亞》錄製解說。

­  很多人懷念李易老師以及他的聲音,特別是紀錄片導演,《創新中國》總導演史巖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部關注中國和世界前沿性科技成就的節目,節目組對國內高科技的「行情」了如指掌。語音識別技術作為人工智慧的一部分,中國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用人工智慧技術模擬李易的聲音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從而造就了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

­  節目播出後,僅人工智慧配音這一突破點就引發了全民關注:播音界人士在探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能否取代配音工作;科技界的學者在普及人工智慧合成的聲音和現在類似天貓精靈的電子合成音區別在哪裡;愛浪漫的女孩們則興致勃勃地想像,是否有一天人工智慧可以合成心愛之人的聲音跟自己道晚安;還有人覺得如果人工智慧可以還原天堂的聲音或許可以產生一種新的陪伴方式。對於一部聚焦中國最前沿科技發展的紀錄片來說,既能產生科技領域的探討又能引起普通人的關注,同時產生具有延展性的跨領域探討,這是影片得到認可最直接的證明。

­  《創新中國》共分為六集,圍繞「信息、能源、製造、生命、空海、潮起」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進行分集講述,其中涉及到了生命科學、新能源探索、中國製造等熱門話題。以首期節目《信息》為例,從順豐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專為中國農業大數據服務的衛星到騰訊的物聯網大樓、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構建的智慧城市系統,幾個在普通人看來關聯不大的領域被有機串聯。同時,節目也十分關注普通電視觀眾的接受程度,用淺顯易懂的電視語言,些晦澀難懂的科學技術準確表達出來。例如無人駕駛技術的實用性一直存在爭議,因為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即使發展到可以單獨上路,也可能因為無法準確判斷路況而產生眾多安全隱患。節目中介紹的無人駕駛汽車則並不是大眾觀念裡的無人駕駛概念,設計師在介紹時一句:「顛覆固有邏輯,不安方向盤,汽車自己知道路線」就清晰簡明地表達出要點。

­  綜藝節目尤其是真人秀的拍攝有個廢片比,即拍了之後沒有用到的素材和用到的素材之間的比例。在紀錄片的拍攝中其實也存在廢片比,觀眾看似自然的一句同期採訪,拍攝人員可能錄了幾十遍再從中選一句最適用的。所以不得不說《創新中國》在科普程度的把握上深淺適當,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  在《創新中國》開播之前,不少觀眾以為這就是一檔科教類型的紀錄片,擔心人工智慧配音的創新點不足以支撐大家看完「枯燥」的科技類型的紀錄片。看完兩期節目後,許多網友評論該片並不僅是一部講科技的片子,更是一部生動的講述中國創新故事的紀錄片。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的眼淚,吳甘沙顛覆性設計無人駕駛汽車時的困難以及無人機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關時科研人員臉上的微笑,這些情境和細節的選取都能為觀眾帶來情感的震蕩,由此產生共鳴。人物的故事賦予《創新中國》情感和溫度,更是通過聚焦人物,以小見大記錄創新故事。

­  事實上,《創新中國》不僅呈現出中國創新實踐的宏偉與浩大,還將鏡頭對準推動中國創新的個體與群像,以小切口、全視野、大立意記錄中國在創新驅動的戰略下,逐步邁向「中國創造」的偉大轉變。

­  作為重要的輿論陣地和主流媒體,深圳衛視在弘揚主旋律、激發民族榮譽感、增強自信心和凝聚力方面,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紀錄片也是深圳衛視十分關注和大力支持的節目類型之一。在《創新中國》之前,深圳衛視就已於2017年10月推出五集紀錄片《通途》,該片通過一幕幕險峻、壯闊的美景,展現了人們與自然抗爭,追求文明、擺脫貧困、奔向富裕的不懈追求,亮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氣神。

­  而此次推出的《創新中國》,則通過大量真實生動和正在進行時的故事,描繪出當下中國科技創新的豐富圖景,從中可以看到一個曾經落後的國家不懈的追求與抗爭,一個民族永不言敗的努力與奮進,一個朝氣蓬勃的群體對創造和突破的熱情與勇氣。

­  深圳衛視也希望通過製作播出高品質的紀錄片節目,著力搭建高端文化傳播平臺,從而弘揚主流文化價值,平衡社會文化生態,為時代中國存像,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遞中國形象和中國聲音。

原標題:《創新中國》展現創新之路細節情懷塑造紀錄片新標杆

責任編輯:曹瑞

相關焦點

  • 紀錄片《創新中國》央視熱播 人工智慧模擬人聲配音
    原標題:紀錄片《創新中國》在央視熱播 大型紀錄片 《創新中國》 正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影片關注我國前沿的科學突破以及科技熱點,講述了中國科學家的創新故事。作為一部講述「創新」的紀錄片,在製作中也實現一大創新,即解說部分全程利用人工智慧配音。
  • 人工智慧怎樣為紀錄片配音? 難道配音這個職業真要消失?
    正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大型紀錄片《創新中國》好評如潮,豆瓣評分9.3分,騰訊視頻播放量達3100萬,可以說是時下非常熱門的紀錄片了。影片內容關注的是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講述的是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故事。
  • 探索頻道首部遊戲題材紀錄片Game Vision 即將在中國首播
    歷時一年,採訪了數十萬玩家,探索頻道首部遊戲題材紀錄片Game Vision(以下統一使用《遊戲願景》)終於要跟大家見面了!這是探索頻道開播以來首部遊戲題材紀錄片,騰訊作為亞洲唯一受邀遊戲公司接受了採訪。
  • 聽歷史耳語——紀錄片《中國》12月7日19:30在湖南衛視、芒果TV等你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璟文化)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即將於12月7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芒果TV。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同時也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中國》將在這個冬天再現華夏歷史切面,挖掘古代中華文明中對今日中國社會最具深遠影響的人與故事,回溯中華文化淵源,為觀眾帶去悠悠千年古國的精神圖騰,提升民眾文化自信。
  • 一個定位、三種特色、七大板塊,直擊深圳衛視2019優質資源推介會
    文丨大靜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四十個年頭,四十年來,作為中國科創第一城,深圳高舉改革大旗,以創新精神砥礪奮進,創造了世界罕見的「深圳速度」。而立於這片前沿之地的深圳衛視,同樣以創新之姿顛覆商業生態和媒介生態,被譽為「中國最具網際網路思維的電視媒體」;以突飛猛進之速構建了完善的節目體系和百花齊放的多元內容生態,成名副其實的「爆款策源地」。上星十四年來,深圳衛視被觀眾喜愛、被合作夥伴信賴、被行業認可,成為主流媒體標杆。
  • 紀錄片《中國》將於12月7日開播 周濤:三個小時只為配音七十個字
    12月2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伯璟)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辦發布會。現場共上百位嘉賓齊聚發布會現場,只為見證紀錄片《中國》的揚帆起航,並共同完成一場「穿越」千年的歷史文化深度對談。
  • 大師級團隊首度集結只為《中國》,湖南衛視最新紀錄片有點驚豔
    中國值得,紀錄片《中國》同樣值得。紀錄片《中國》的導演李東珅曾擔任超高分紀錄片《河西走廊》的製作人。這部作品一直被譽為國產歷史紀錄片的標杆之作,很多歷史和紀錄片愛好者都將它比作心中的白月光,甚至被各大平臺評為「中國最好的紀錄片」。豆瓣近四萬網友也給了這部紀錄片接近滿分的超高評價。
  • 紀錄片正進入黃金時代 衛視視頻網站力推好作品
    ,不但在影院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視頻網站也越來越重視紀錄片,正在熱播的《藍色星球2》掀起熱議,《生門》登陸一線衛視,春節前後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3》吸引眼球。人們評價它時用得最多的詞是「美到窒息」,每一幀畫面都可以當成壁紙,片中展現的震撼的深海世界是很多人前所未見的。   《藍色星球》在2001年問世時就取得成功。
  • 紀錄片《中國》定檔12月7日亮相
    以寫意之美,溯歷史之源紀錄片《中國》定檔12月7日亮相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璟文化」)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即將於12月7日19時30分登陸湖南衛視、芒果TV。
  • 主創講述《輝煌中國》幕後故事:八個攝製組走了近三十萬公裡
    國慶前夕,湖南衛視《天天向上》9月29日晚播出的節目中,紀錄片《輝煌中國》執行總導演潘敏在節目中談及這部紀錄片拍攝時的空間跨度時這樣說。作為湖南衛視王牌綜藝節目,以遊戲、即興短劇為主的《天天向上》包含了公益性、教育性、知識性。
  • 從央視《航拍中國》第二季四川篇,談紀錄片如何配音
    《航拍中國》第二季四川篇播出時,四川網友激動了,紛紛捧著手機,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節目開播。視頻彈幕花花綠綠一片,記錄著網友們的各種留言。有人說:「重新認識一遍四川!」、「最美大四川!」有人說:「南充老鄉報導!」、「巴中打卡!」、「攀枝花打卡!」有人說:「美哭了!」眾多彈幕裡,令小編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一條:「這個聲音是誰?
  • 紀錄片《中國》12月7日正式開播——「文藝湘軍進行曲」一場穿越...
    該紀錄片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伯璟)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以思想與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向大眾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 頂尖團隊、頂級專家攜手打造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定檔1207
    、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璟文化)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即將於12月7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芒果TV。  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同時也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中國》將在這個冬天再現華夏歷史切面,挖掘古代中華文明中對今日中國社會最具深遠影響的人與故事,回溯中華文化淵源,為觀眾帶去悠悠千年古國的精神圖騰,提升民眾文化自信。
  • 「前央視一姐」周濤配音、豆瓣9.7分紀錄片團隊打造的重磅新作,你...
    2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由周濤、何炅擔任配音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宣告定檔,將於12月7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和芒果TV,值得期待!《中國》劇照《中國》由豆瓣評分9.7的紀錄片《河西走廊》主創團隊耗時近五年打造。
  • 醫療紀錄片《生門》登陸衛視背後:談了四家只有一家願買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怎樣離世,但必須知道你如何來到這個世界。」這是紀錄片導演陳為軍在系列作品《生門》中提出的命題。2017年12月21日,以生育為題材的醫療類紀錄片《生門》在東方衛視晚間黃金檔開播。該片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為背景,通過40多個家庭和產婦的真實故事,向觀眾展示生命誕生過程中的殘酷和溫情。
  • 「重磅發布」媒體融合、現實題材:紀錄片發展的兩個關鍵詞
    從題材類型上看,各頻道播出紀錄片類別多元、題材各異,尤以自然科技類、歷史人文類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地方衛視頻道社會現實類紀錄片需求遠大於播出供給量,6月時該題材播出比重和收視比重差值為7.9%,7月差值擴大至10.7%。
  • 紀錄片《代號221》今晚將在央視CCTV-9頻道播出
    11月4日至6日每晚22時,由國家廣電總局牽頭,省廣電局、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聯合製作,反映我省原子城「兩彈一星」精神為主題的紀錄片《代號221》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播出。這是記者從省廣電局獲悉的消息。
  • 紀錄片《中國》第三集播出,思想在洪流中匯集,國家在洪流中誕生
    12月9日19:30,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三集《洪流》,即將在芒果TV、湖南衛視播出。荀子是中國文化發展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人物,他的思想經過發酵沉澱,日漸成熟;他繼承先師的學問和思想並不斷創新,故後世有人稱荀子是「集百家之大成者」。
  • 全新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首發片單,《早餐中國》領銜播出
    (原標題:全新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首發片單,《早餐中國》領銜播出)
  • 歷史紀錄片怎麼配音?
    1、以故宮為主題的三大紀錄片2005年,央視以故宮為主題,播出了12集大型紀錄片《故宮》。《故宮》拍攝視角廣大,像一本百科全書,將故宮的肇建歷史、建築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等向觀眾娓娓道來。2、故宮紀錄片配音員故宮作為物體,自己是不會說話的。因此,故宮類紀錄片需要配音員。紀錄片《故宮》的配音員是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我國著名配音藝術家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