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視《航拍中國》第二季四川篇,談紀錄片如何配音

2021-01-11 配音圈

如果,沒有點開紀錄片《航拍中國》四川篇,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小編還不知道:原來,「詩仙」李白筆下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在廣元;呂布口中的「環眼賊」張飛在閬中;資陽除了陳毅故裡,還有雕刻精緻的「翹腳觀音」;雅安有個上裡古鎮,涼山有個布拖縣,有很多綠翅鴨。

還不知道,「蜀山之王」貢嘎山是四川最高峰,整個橫斷山的最高點;海螺溝冰川是亞洲海拔最低的冰川。

原來,四川不僅有盆地,還有許多高山。四川盆地並沒有限制我們的想像力,而是我們忘記了登山,開闊眼界。

《航拍中國》第二季四川篇

四川,「眾多高山與人間仙境的並存,讓人難忘的獨特之地」,《航拍中國》這樣形容四川。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我國迄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飛行航時最多的空中拍攝紀錄片,分別從地形、人文環境、歷史、經濟、交通等方面介紹四川,不僅讓四川人更了解四川,也讓全中國、全世界了解四川。

《航拍中國》第二季四川篇播出時,四川網友激動了,紛紛捧著手機,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節目開播。視頻彈幕花花綠綠一片,記錄著網友們的各種留言。

有人說:「重新認識一遍四川!」、「最美大四川!」

有人說:「南充老鄉報導!」、「巴中打卡!」、「攀枝花打卡!」

有人說:「美哭了!」

眾多彈幕裡,令小編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一條:「這個聲音是誰?有點像李連杰!」。

這句話成功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事實上,不僅有網友覺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二季四川篇的配音像誰誰誰,咱們《配音圈》老師看過後,也覺得解說員的聲音像誰誰誰,以為是張涵予。

然鵝,片子放完,末尾列表啪啪打臉。網友和老師都猜錯了,解說不是李連杰,也不是張涵予,是李龍濱。

李龍濱老師,何許人也?

李龍濱(1977年7月18日出生於遼寧),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專業,我國著名配音演員、配音導演。李龍濱老師不僅是《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二季的解說,還是《西南聯大》、《大美湘西》、《草原,綠色的河》等大型紀錄片的解說。

年僅42歲的李龍濱老師是一個「全能型」配音員,不僅擁有超多部配音作品(《葉問》李釗、《南方有喬木》時樾、《暗黑者》鄧燁、《軍師聯盟》郭嘉、《羋月傳》藺相如等),還有多部配音導演作品(《心理罪》、《新步步驚心》、《新天龍八部OL》、《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等),多部欄目配音作品(央視《開心辭典》、央視《健康早班車》、央視《幸運52》、央視《環球驛站》等),以及多部專題解說配音作品(上文提到的《西南聯大》、《航拍中國》等),譯製專題配音、網劇配音、小說演播作品。

(李龍濱)

從2001年進入大學學習播音專業,2003年接觸影視配音工作,開始配群雜,2008年為《葉問》李釗配音,到2019年配音《航拍中國》第二季,短短十八年時間,李龍濱老師配了數以百計部作品,將配音員的身份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配音愛好者、初為配音員的人們還在琢磨如何為紀錄片、為宣傳片,為影視劇等配音時,李龍濱老師早已對這些題材運用自如。

如果能親耳聽到李龍濱老師的配音指導,該有多好呀!可是這個美夢,暫時還不能實現,小編只好親自上陣,查閱相關資料,為大家簡單扒一扒如何為紀錄片配音咯!

紀錄片如何配音

紀錄片配音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的錄音。

紀錄片的核心是真實,紀錄片配音的優劣,重點在於基調的掌握。配音員在給紀錄片配音時,不僅要充分理解、感覺片子的目的和立意,也要使用一些語言外化的外部技巧,運用正確的語言、聲音表達形式表現出來。比如,該歌頌,讚揚時,語尾不能下滑成悲調;該深情、沉重時,語速若過快,語勢上行多,下行少,則不能透露出正確的解說基調。

為了正確掌握基調,配音員既要正確理解片子的內容、感覺、目的和立意,也要關注語言、聲音的表達技巧。

另外,紀錄片可大致分為政論片、人物片、風情片和科教片四種類型。不同內容、類型,風格的紀錄片,在解說韻味、情調、吐字用聲、表達方式上有一定的差異。

「政論片」:吐字應飽滿、用聲以實聲為主,節奏多凝重或高亢;

風情片(抒描型):吐字柔長,用聲輕美柔和;

人物片(敘說型):吐字、用聲適中,節奏多舒緩或輕快,表達更接近生活語言,自然、流暢。

科教片:用聲平緩、語言穩實、質樸

紀錄片配音是個「技術活」,除了正確掌握基調,拎清紀錄片類型、風格外,還有很多很多需要學習的相關知識。

各位配音大大、配音愛好者、初學者們,關於紀錄片配音,你們還有哪些見解呢?留言說給小編聽聽呀!哈哈哈!

相關焦點

  • 《航拍中國》第二季亮相2018年央視紀錄片巡展
    網易娛樂4月27日報導4月26日,「春紀——央視紀錄頻道2018重點紀錄片巡展活動」在珠海舉行,十多部國內外頂級大片重磅亮相。重磅大片精彩巡展紀錄片受眾調查數據顯示,CCTV-9 在平臺影響力和內容品質方面獲得了觀眾高度肯定,國家級紀錄大片和國際級紀錄大片的節目品質是觀眾最突出人口的地方。本次活動中,頻道精選兩部超級IP《航拍中國》和《如果國寶會說話》拉開了央視紀錄頻道2018重點紀錄片系列巡展的序幕。
  • 《航拍中國》第二季收官 用寫情書的方式鳥瞰中國
    「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裡的遼闊,還是300萬公裡的澎湃?」兩年前,一部採用空中俯拍視角,再現中國之美的紀錄片《航拍中國》走紅螢屏和網絡。第一季播出以來,累計電視播出500多次,觀眾規模超5億,數萬名網友在豆瓣上為它打出9.2的高分。
  • 《航拍中國》第三季,從高空俯瞰這江山如畫
    經歷過第一季的火爆和第二季的蟄伏之後,《航拍中國》第三季上線啦!你或許做過很多次飛翔的夢,亦或是放大衛星地圖就為了找出幾個像素大小的自己家。從天空俯瞰人類世界的享受早就不再是鳥類的特權。透過《航拍中國》,許多人看到了廣袤中國的頂視圖。第一季中,新疆、海南、黑龍江、陝西、江西和上海的小夥伴見到了高清鏡頭下的家鄉。
  • 俯瞰美麗中國 記錄偉大時代《航拍中國》第二季今日開播
    《航拍中國》第二季 3分鐘預告片今晚,《航拍中國》第二季經過兩年的拍攝製作,又將帶你天際遨遊。紀錄片《航拍中國》的拍攝,是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範圍最廣、飛行航時最多的空中拍攝行動。第二季延續第一季「東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選取了浙江、四川、內蒙古、甘肅、廣東、福建、江蘇七個省區,開啟高空視角,帶你發現前所未見中國。
  • 記錄美麗中國 ——央視原創紀錄片推介會側記
    《航拍中國》第二季截圖央視紀錄頻道 供圖    反映雄偉壯麗的自然生態    剛剛收穫《超級工程》第三季熱播碩果的導演李炳,這次帶來了一部呈現神秘、壯闊、活力中國海的紀錄片《中國海洋》。這部作品耗費3年時間完成前期拍攝,用自然篇、政論篇兩部分,記錄、論述了中國海洋內的七八十種海洋生物。
  • 看完這部高分紀錄片還要環遊世界嗎?《航拍中國》告訴你該怎麼做
    不信,隨著《航拍中國》的視角一起來看看!《航拍中國》第二季終於在大夥的期待中上線了,並其一經播出,連續數天都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獲重點位置推薦,獲贊無數。隨後《航拍中國》在網絡端也收穫眾多話題和關注,《人民日報》微博發布的《航拍中國》第二季加長版預告片迅速得到了六百多萬次閱讀,視頻播放量達三百萬餘次。
  • 《航拍中國》第3季《一同飛越》將播 全景式俯瞰中國
    中新網5月21日電 記者獲悉,5月20日下午,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雲端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紀錄片共10集,每集50分鐘,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
  • 《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跨屏傳播,破壁出圈
    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於5月21日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時段以及總臺新媒體各埠播出。截至5月22日,大屏熱播引關注,小屏評分創新高,引發社會各界好評如潮。
  •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1季開篇聚焦海南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一季開篇聚焦海南  從雲端領略大美海南  本報海口1月31日訊(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陳卓斌)春節期間,央視紀錄頻道推出34集大型航拍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1月28日已推出第一季第一集《航拍中國·
  • 紀錄片《創新中國》央視熱播 人工智慧模擬人聲配音
    原標題:紀錄片《創新中國》在央視熱播 大型紀錄片 《創新中國》 正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影片關注我國前沿的科學突破以及科技熱點,講述了中國科學家的創新故事。作為一部講述「創新」的紀錄片,在製作中也實現一大創新,即解說部分全程利用人工智慧配音。
  • 紀錄片神作《航拍中國》第三季歸來,繼續揭秘「你沒見過...
    哈尼族人耕田種地,將山雕琢成無數階梯;苗家人流傳600餘年的「摸魚節」,不僅是為延續傳統,更是給出門在外的人們一個回家看看的理由……21日晚開播的《航拍中國》第三季裡,多姿多彩的各地民俗再度讓人眼界大開,一經回歸便在豆瓣延續了國產紀錄片神作的霸氣,斬獲9.3的高分。
  • 《航拍中國》第三季:影像之中的文化自信
    《航拍中國》第三季《安徽》一集中的鏡頭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日前播出。本季的拍攝遍及10個省份,是目前體量最大的一季,地域跨度大,地貌變化豐富,令人嘆為觀止。
  • 《航拍中國》:讓紀錄片騰空飛行
    光明網訊 (記者蘇麗萍)由中央電視臺出品,剛剛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紀錄頻道熱播的大型航拍紀錄片《航拍中國》,帶給中國紀錄片業界非凡的啟示:高度不僅喻示實力,也是眼光,更是品質。   《航拍中國》是一部關於國土的影像史詩。
  • 央視《故宮》《故宮100》配音員是誰?歷史紀錄片怎麼配音?
    2012年,央視再次以故宮為主題,從面到點,將拍攝視角縮小,攝製了每集6分鐘,共100集的大型歷史紀錄片《故宮100》。《故宮100》講述了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將「看得見」的空間和「看不見」的紫禁城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向觀眾細細道來。2016年,央視又以故宮為主題,出品了三集文物修復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 《二十二》到《航拍中國3》紀錄片為何冷熱兩極
    大銀幕上的精彩仍需等待,小屏幕上的優秀紀錄片作品「後浪」洶湧。《舌尖上的中國》之後,國產紀錄劇集片迎來一波製作、播出熱潮。 「2700多年的古城,600多年前的聽雨樓,不僅聽見雨聲,還聽見平遙人的鍋碗瓢盆,喜怒哀樂。」伴隨著解說詞映入觀眾眼帘的是俯拍視角下,構成古城特色的青磚灰瓦建築群。這是央視紀錄頻道近期播出的《航拍中國第三季》山西篇的部分片段。
  • 豆瓣9.1,《航拍中國》第三季,真的美爆了!
    開啟空中視角,看前所未見中國。——《航拍中國 第三季》文丨舊故麻袋∨因為疫情,出行成為了一件難事兒,想去旅行,更需要膽量和勇氣,短途的尚能接受,長途的只能從長計議。大多時候,只能「雲遊」,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春夏之際的美好。
  • 人工智慧怎樣為紀錄片配音? 難道配音這個職業真要消失?
    正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大型紀錄片《創新中國》好評如潮,豆瓣評分9.3分,騰訊視頻播放量達3100萬,可以說是時下非常熱門的紀錄片了。影片內容關注的是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講述的是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故事。
  • 春節不出門,去年最值得看的12部紀錄片都在這裡了
    周到君挑選了12部去年質量最高、最受大眾歡迎的紀錄片,包括醫療、自然、美食、人文,可以通過各大視頻平臺觀看。 醫療篇 1.去年一年,從年初的《人間世》第二季,到年中的《手術兩百年》,質量都很優良。
  • 「前央視一姐」周濤配音、豆瓣9.7分紀錄片團隊打造的重磅新作,你...
    周濤周濤是最受全國觀眾喜愛的主持人之一,不過她在2016年離開央視後就嫌少在電視露臉。去年,周濤曾加盟《聲臨其境》,穩重大氣的風格再度圈粉無數。如今,她又有大動作了。2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由周濤、何炅擔任配音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宣告定檔,將於12月7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和芒果TV,值得期待!《中國》劇照《中國》由豆瓣評分9.7的紀錄片《河西走廊》主創團隊耗時近五年打造。
  • 2020最新片單|適合春節看的10部高分紀錄片
    首先是豪華的製作班底——製作:BBC牽頭拍攝,聯合央視、騰訊視頻。配樂:曾獲奧斯卡、金球獎的大師漢斯·季默操刀。配音:「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戴維·阿滕伯勒。1500人展開一場七大洲之旅,歷時4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超高清的鏡頭記錄了無與倫比的壯觀美景。美則美矣,痛徹心扉。《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告訴人們,地球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