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山峰是昨天的秦嶺,近處是麥田,這個位置是陝西寶雞渭河以北的蟠龍塬,海拔高度八百米,小麥開始變黃了,再有一個月就可以收割了。另一邊,秦嶺以南四川境內的小麥已經收完了。
蟠龍塬是渭北臺塬的一部分,和秦嶺之間隔著渭河平原,相對高度二百米左右,從這裡看秦嶺視野最佳,逶迤連綿的山峰向東延伸,山勢巍峨,令人敬畏。
這是在臺塬的邊緣看秦嶺,拍攝位置和渭河平原的相對高度大約一百五十米,秦嶺更加清晰,山下的寶雞市區高樓林立,渭河從中間流過,有山有水的風水寶地,古陳倉。
寶雞境內幾條入川的古道都會翻越秦嶺梁,也就是秦嶺的最高處,稱為秦嶺梁,這裡是最西邊的一道梁,從古至今出入四川的主要通道之一「陳倉道」。
南邊是寶雞的鳳縣,北邊是寶雞市區,從我國的南北地理劃分標準來說,過了這道梁就進入「嶺南」了,南北分界線的中心,理論上說鳳縣是南方了,實際上在生活習慣、氣候各方面還是更接近北方,這裡還是處於秦嶺深處。
從寶雞市區到鳳縣,再到漢中境內,進入四川盆地的這條路是古蜀道中最著名的,經過漢中的略陽縣、勉縣、寧強縣到四川廣元,這是幾條古道中距離相對較近的一條,連接陳倉和成都,寶成鐵路基本和這條古道並行。
略陽縣境內,陝甘川交界處的秦嶺,這裡和四川廣元、甘肅隴南相鄰,處於秦嶺腹地,一眼望去,除了山還是山,嘉陵江、寶成鐵路、國道和高速路都在山中穿行,人類雖然戰勝了大自然,修通了更快捷的蜀道,但是在秦嶺面前,我們還是顯得渺小,猶如塵埃。
秦嶺北麓的「槐花」,就是槐樹開的花,我們陳倉叫「洋槐花」,關中平原的槐花是三四月份開春的時候盛開,秦嶺裡邊這幾天是花期。槐花直接摘下來就可以吃,很清甜,是最純粹的大自然的甜味兒,也可以和了玉米面粉或者小麥麵粉蒸著吃,小時候每年春天都會吃,好多年沒吃過了,那種兒時的味道。
陝甘交界處的秦嶺,這裡屬於甘肅隴南的兩當縣,緊鄰陝西鳳縣,秦嶺從陝甘地界向東綿延千裡,南北走向從寶雞到廣元也有三百多公裡,陳倉道出了廣元境內的山區才算進入四川盆地。
廣袤的秦嶺山脈為華夏大地創造了三個「天府之國」,成都平原、漢中盆地和關中平原,又是我國南北的分水嶺,決定了南北氣候和自然條件的巨大差異,自古被譽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