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簡介
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中國名山首推五嶽,五嶽具體包括: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各具特色: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界。
東嶽泰山
泰山是「五嶽」之首,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嶽,中華十大名山之首,位於山東泰安,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託。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中國首例自然文化雙重遺產項目。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群22處,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東嶽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古流傳。「重於泰山」、「泰山北鬥」,泰山其實已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積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餘株,古遺址42處,古墓葬13處,古建築58處,歷代刻石2500餘處,石窟造像14處,近現代文物12處,文物藏品萬餘件。其中城子崖遺址、現存最早的石塔-四門塔、大汶口遺址、靈巖寺、岱廟、千佛崖石窟造像、龍虎塔、九頂塔、馮玉祥墓,唐大觀峰石刻,北齊經石峪金剛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嶽華山
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裡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北臨坦蕩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巖山。憑藉大自然風雲變換的裝扮,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的勾畫出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嶽」。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嶽之首。華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陝西華陰縣,為五嶽之西嶽。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雄踞關中平原東部秦晉豫三省交匯處,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北峰雲臺、中峰玉女五峰環峙,高擎天空,「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由於華山太險,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臨。
唐朝詩人張喬在他的詩中寫道:「誰將倚天劍,削出倚天峰。」都是針對華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進華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僅330-400米,而華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為1700多米,山勢巍峨,更顯其挺拔。
南嶽衡山
衡山,又名南嶽,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海拔1300.2米。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清人魏源《衡嶽吟》中說:「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讚美。
五嶽之中,唯獨衡山雄踞南方。後人祝壽,時常稱頌為「壽比南山」,其來源就是從這兒借喻的。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鬱,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衡山位於湖南省衡山縣,是五嶽之南嶽,自古天下聞名,尤以壯美的自然風光和佛、道兩教形成的人文景觀著稱。
北嶽恆山
山西恆山,原名高是山、玄武山、崞山,後附會北嶽恆山故事,明後期建北嶽廟,清順治被定為北嶽。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揚名國內外。1982年,恆山以山西恆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裡處,距大同市62公裡。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8米,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恆山。
中嶽嵩山
中嶽嵩山橫跨滎陽、新密、鞏義、登封、偃師、伊川、洛陽等市縣,全長60多公裡。主體部分在登封境內,分東西兩部分,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太室山主峰為峻極峰,海拔1494米,少室山最高峰為連天峰,海拔1512米,兩山各有36峰,合稱嵩山72峰。
嵩山的形成已有35億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距今25億年、18億年、8億年之間,嵩山地區先後發生過劇烈的「嵩陽運動」、「中嶽運動」、「少林運動」三次全球性前寒武紀造山、造陸運動,最終形成了絢麗多姿、奇特秀美、峻幽迷人的自然景觀。
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嵩山不同於其他四山者,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自然景色奇麗,奧妙無窮。太室如龍眠,少室似鳳舞,三十六峰雄渾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質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匯聚一處,成為世界上獨特殊的的地質「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2010年位於嵩山地區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嵩山作為天地之中的理念被全世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