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文化領域分享,歡迎關注安久文化!
(文:安久)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都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也許有人問,黃山真的有那麼美嗎?我想這個問題,去過的人會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祖國的大好河山,其秀美、險峻都是不同的,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我們的文化中、生活中,也有很多和「山」有關的俗語、成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
壽比南山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句話是祝壽時常用的,多用於老人。比喻所祝福之人福氣像東海一樣浩大,壽命像南山一樣長久。那麼這其中的「南山」,到底是哪座山?
「壽比南山」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其實「南山」指的是西安城南的終南山,也稱「周南山」、「太乙山」。所謂「蓬萊宮闕對南山」,正是因為自先秦以來,一直到唐代,無數的文人推崇,所以終南山的名字人盡皆知。
馬放南山
與「南山」有關的成語,還有「馬放南山」,這裡的南山,難道也是指終南山嗎?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要先知道,指的是天下太平,沒有戰爭,所以不再用兵。這個成語出自《尚書·武成》: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這其實是一個歷史故事,講得是當時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紂王自焚之後,武王善待百姓。開放糧倉、賑濟貧民、免除苛捐雜稅。呈現出和平盛世的景象,見此情景,周武王下令,將所有兵器都收進庫中,在華山腳下放馬曬太陽。到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了,「馬放南山」的南山指的是華山。「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中的「無賴」是什麼意思?
東山再起
還有一個成語是「東山再起」,比喻失勢之後重新得勢。那這裡的「東山」,又是指哪裡?這個成語出自《晉書·謝安傳》。謝安是東晉時期的名士,謝家在當時是大家族。謝安本身很有才華,但是他不想繼續做官,所以選擇隱居。和好友王羲之一直隱居在會稽東山,這裡的東山還有一個名字,便是「謝安山」。這座山就是現在浙江紹興上虞上浦鎮境內的東山。
為什麼說是東山再起?這是因為謝安雖然不喜歡做官,一心想要隱居,但是在國家面臨危險的時候,他還是奮不顧身。當時皇帝面對國家的困難,選擇重新啟用謝安,就派人到東山這個地方,封謝安為徵討大都督。而謝安也不負眾望,最終以八萬大軍戰勝八十萬前秦軍,這也是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
正因為謝安在東山隱居之後,又獲得了這麼大的成就,所以人們便稱他「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