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一個簡略的說法,完整的說法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為什麼要這樣比喻福和壽呢?東海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東代表著美好的寓意,我國自古就有紫氣東來的說法。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內亂,各諸侯國互相徵伐,兵連禍結,黎民塗炭,老子對周室徹底失望,於是辭官西行。函谷關關令尹喜是個善觀天象的人,他看見一團紫氣從東方飄來,認為必有聖人來到,趕忙迎接。
只見一位老人騎著青牛徐徐走來,這就是老子。經過一番勸說,老子在函谷關留下了五千言,這就是到家三玄之一的《道德經》。紫色在古代象徵著官位,高官厚祿是富貴的最直接表現,富貴又是古人最看重的福氣了,所以福和東相連就很自然了。
古代人對方位的認識也和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產生了一些奇妙的觀點,這些觀點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古人認為東方代表著春天,顏色是青色,在五行中代表木,在天幹中用甲乙表示。
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樹木會不斷生長,東方也就代表著生機和活力,福氣與東相連,表示福氣會不斷增長,暗含了加官進爵的意思。
另外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太陽一出來,普照天地萬物,東方也代表著希望和光明,福氣與東相聯繫表示一個人的福氣,會像太陽一樣給身邊人帶了溫暖和光明,還有希望。海,是世界上最廣闊的水域,東海就代表無邊的幸福。
下面我們再來分析這個南山。南山,兩個字組合起來就給人一種溫暖和堅固的感覺,因為南方是向陽的,古人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南面的山本身就向陽,向陽的結果就是經常被陽光普照,不是那種冰天雪地的感覺,而是一種春暖花開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會讓人感到溫暖。
再說山,山是堅不可摧的,在古人看來山代表了穩固和不可移易,世界上還從來沒有把山給推倒的。
現在把這兩個字合起來看,陽光普照著不可移易的山脈,這樣的山是生機勃勃的山,是溫暖如春的山,是百花齊放的山,總而言之就是適合生命生長的一座山。
用這樣的山來比喻一個人的壽命——其實是身體狀況,不是很貼切嗎?一個人的身體像山一樣硬朗,而且還經常在陽光的普照之中,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一種高質量的生活。相反如果用北山來形容,那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座冰封雪蓋的山,哪裡還有什麼生機和活力?
古人的陰陽五行學說認為南方五行屬火,代表的是夏天,顏色是紅色。火給人的感覺是熱烈、溫暖、充滿著陽剛之氣,人的生命就是依靠陽氣的生發,所以南方的火就是陽氣十足的物質,代表生命力旺盛,而且有向上的特性,所以用來形容人的壽命是很合適的。
火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運動,所以在八卦裡用離代表火。離就含有活動的意思,人的年齡很大了,依然可以活動自如,這不是證明這個人很健康嘛,這就是高品質生活的標誌,如果一個人長壽但是不能活動,生活品質就不高。
古人的祝福裡包含著長壽的美好願望,也包含著高品質生活的美好願望,古人的智慧的確很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