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山巒從古至今都帶著美好的寓意,各種文人墨客也極盡語言讚美。在給上年紀的長輩的祝壽時,一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讓人感覺誠意滿滿。
我國叫做「南山」的地方很多,那麼壽比南山的這座「南山」在哪?能確切說出來的人恐怕就少了。有的人認為是秦嶺上的「天下第一福地」終南山,也有人覺得是有神奇不老松的黃山,還有海南南山等等。
要說「壽比南山」在湖南境內,並且是一座名字並無瓜葛的山,可能會引人質疑。記錄得最為貼近的這座山,便是湖南的國家5A級景點——南嶽衡山了。
為什麼是它呢?
這要說到山的起名,古代人喜歡根據星象來定地理。古代《周禮》、《春秋》、《星經》有記載,這座山的位置正好在軫星之翼,「度應璣衡」、 「銓德鈞物」,這是衡山名字的來源。旁邊有另一顆小星長沙星,主管人世間的壽命。宋徽宗曾在衡山留下「壽嶽」石刻,因此揚名,並且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
在2000千禧年的時候,在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駕鶴峰上,鑄就了一口萬壽大鼎。名字聽著霸氣,實物更霸氣, 「萬壽鼎」 顧名思義,就是刻有一萬個「壽」字的鼎。它採用青銅材質鑄造,高度為9.9米,重達56噸,是一個妥妥的巨無霸」壽鼎「。
鼎身鑄了一萬個不一樣的「壽」字,這些「壽」字要麼朝代不一樣,要麼民族不一樣,或者是字體和寫法不一樣,總之各不相同,非常壯觀,也非常耗費心思。這件「萬壽鼎」的誕生,還創造了兩項金氏世界紀錄,一是鼎之大,另一個是「壽」字之多。萬壽鼎的分量和地位,也為這座壽嶽增彩不少。
再說到另一座壽比「南山」——秦嶺山脈上的終南山。它是古長安的南大門和天然屏障,也是道、佛、孝、壽等各種文化的聖地,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這裡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隱士文化,讓這座山充滿神秘感。
如今這裡入選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世界地質公園。
我國的名山大川多不勝數,每座山巒的自然風光不同,人文歷史也不盡一樣。所以在某些說法上有爭議,也是正常的。那麼,你是如何看待這兩座呼聲最高的「南山」的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