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嶽」,現在常用來泛指中華名山,大家都知道「五嶽」指的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但「三山」你知道具體指的哪三座山嗎?
「三山」最早的說法應該是「海上三神山」,即蓬萊、方丈和瀛洲這三座神山,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但是,「三神山」畢竟是神山,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隨著漢民族疆土的擴展以及對南方的開發,位於南方的三座山就被選出來成為了新的「三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長江下遊南岸,在現在安徽省黃山市境內,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中華十大名山,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稱。
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原名「黟山」,後相傳黃帝在此煉丹,遂改稱黃山。黃山境內群峰競秀,怪石林立,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譽。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廬山市境內,是世界文化遺產,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中華十大名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的美譽。
廬山「一山飛峙大江邊」,山崖險峻、峰巒奇拔,瀑布眾多,氣勢磅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遊、朱熹等都與廬山結下了不解之緣,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雁蕩山,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和溫嶺市,是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有「東南第一山」之稱。
雁蕩山因主峰雁湖崗上有著結滿蘆葦的湖蕩,年年南飛的秋雁棲宿於此,因而得名「雁蕩山」。雁蕩山即是風景名山又是文化名山,其開山鑿勝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昭明太子、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等名人都在此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讚、評論、轉發,欣賞更多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