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嶺是中國龍脈

2020-10-05 食來運轉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是一種神異動物,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關於龍的起源,在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於取得了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誌。著名新聞人、作家淮君總編輯說,龍是偉大的,因為它得到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尊敬;龍又是虛無的,因為它只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物質。

地理學認為,中國大陸眾多山脈的根是崑崙山。因此,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秦嶺被稱為崑崙;後來,又因為秦嶺矗立在秦國都城之南,所以秦嶺又被稱作終南山,或者南山。

秦嶺鳥瞰圖

秦嶺(英文名Tsinling Mountains ,亦作Ch』in Ling或Qin Ling)。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南部,經陝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體位於陝西省南部與四川省北部交界處,呈東西走向, 長約1600多千米。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

秦嶺腳下誕生了中國古代的絢爛文明。秦嶺北坡的眾多河流匯聚成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渭河衝擊出了八百裡秦川,關中平原。遠古時期的后稷就在這裡教人種莊稼。關中平原從遠古時期就是人們田耕生活的場所,在秦嶺人們能看到遠古時期人們田耕的遺蹟,半坡氏遺址。大禹封九州時,這裡被封為雍州。富饒的關中平原也誕生了周王朝,它結束了商王的統治,開始了繁盛的西周王朝。西周建都於秦嶺腳下的鎬京,不僅僅是因為這裡是周人的故土,更因為這裡有著土地肥沃的關中平原,周圍有著崇山峻岭阻隔外敵入侵。上官皖兒認為,其實最早,「天府之國」是形容關中平原的。後來,秦國也是在這裡走向強盛,最後建立了統一的帝國。同樣,強盛的秦帝國也是在秦嶺腳下的鹹陽定都。

當年,秦始皇認為秦嶺是他發起的地方,認為高大的秦嶺給他以統一天下的力量。他說道:「秦為天下之脊,南山為秦之脊背。」自此,秦嶺一名便延續至今。

古代最早記述秦嶺的文字是《山海經》和《禹貢》。《禹貢》的成書時間大致為戰國時期,在它的文字記述中,中國山脈的布局是一個「三條四列」的系統,其中秦嶺被列為中條。然而直到司馬遷在他那著名的《史記》中,寫下「秦嶺,天下之大阻」這句話之後,秦嶺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記載。

秦嶺——淮河是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又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淮河延伸著秦嶺而流淌著龍脈的血液,通江達海。由此,著名新聞人、作家淮君總編輯說,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四川汶川縣的九龍山,也有說在壽州的淮河流域;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鹹陽;漢朝的龍脈在劉邦的出生地沛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長安,也有說在隴西、太原;宋朝的龍脈在開封,也有說在鞏義、洛陽;元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明朝的龍脈在安徽鳳陽;清朝的龍脈在長白山。當然,這些都是大致的範圍,其實,龍脈的具體位置是很難確定的,這是因為龍的活動範圍是變動不定的,並且大多數龍脈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龍脈其實就是山脈。因為龍善於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能飛能潛。山勢就像龍一樣變化多端,故而以「龍」稱呼。上官皖兒認為,脈的本義是血管,引申為像血管一樣連貫的東西。龍的身軀多取材於蛇,可謂以綿長為特徵,那麼,從字面上看,龍脈就是龍的綿長連貫的血管了。龍是來自自然界,卻是不在自然界中生活的神物,其價值和意義主要通過象徵的方式表現出來,因而,大凡綿長連貫的東西,都可以謂之龍脈,反過來說,龍脈可以象徵那些綿長連貫的東西。

古代「風水術」首推「地理五訣」,就是龍、穴、砂、水、向。相應的活動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山是龍的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著名新聞人、作家淮君總編輯說,龍脈的形與勢是有別,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是遠景,形是近觀。勢是形之崇,形是勢之積。有勢然後有形,有形然後知勢,勢住於外,形住於內。勢如城郭牆垣,形似樓臺門弟。勢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單座的山頭。認勢惟難,觀形則易。勢為來龍,若馬之馳,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強,異而專,行而順。形要厚實、積聚、藏氣。

中國龍脈的始祖源自崑崙山。崑崙山的左邊(西北邊)是天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陰山山脈。北邊有阿爾泰山,伴它行的還有賀蘭山、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崑崙山的右邊(西北、西南邊)有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等山脈。

崑崙山龍脈夾在上述南北山脈中間,不斷向東施展輝煌燦爛的舞姿。龍的主脈落在陝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長安),然後東出中原(河南),同時展開北向、南向、東向、西向分支,形成井體的崑崙山脈體系。

崑崙山到了中原以後,向東有六盤山、秦嶺;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嶺;加上五嶽:北嶽恆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還有東邊的安徽黃山和臺灣的玉山(海拔4000米),西南的峨眉山。著名新聞人、作家淮君總編輯說,這些舉世聞名、舉世無雙的大大小小山脈,構成了一幅中華巨龍圖,是大龍、中龍和小龍混雜的臥龍圖。因而,就有西方個別敏感的政治家,稱中國是一條沉睡的巨龍。從政治上來講是對的,但從風水學上來講卻不對。因為它不是一條,而是一群大小不等的臥龍。40多年前,它們睡的迷迷糊糊,中華民族才從先進走向落後的。現在已經群龍甦醒,我們的民族必然要復興;從落後走向先進!

秦嶺處於中國版圖的正中央, 也是中國惟一一座呈東西走向的山脈,正是因為有了這隔絕了中國南北的秦嶺,才會有八百裡秦川的風調雨順,最後興起了周、秦、漢、唐等朝代。

在中國,有許多的名山,三山五嶽等,無不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但是,因為秦嶺地處中國中心,這道巨大的山嶺在中國版圖上一橫,再由淮河向東延續展開,山南山北的景觀也變了,氣候也變了,中國整個變成了南北的格局。如果沒有了秦嶺的阻隔,那麼南北的氣候和風景就會全部要改變。也正是這些原因,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秦嶺與淮河一綫被稱為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龍脈被稱為崑崙三大龍脈中的中龍,意義非凡。而且秦嶺龍脈更特別的是,它竟然擁有兩條最強的龍脈血液,就是長江和黃河。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因而龍脈離不開山與水。龍脈之說中,龍脈講究的是山水合一。中國有四大河流,即黃河、長江、淮河和珠江,其中最重要的河流當然就是長江和黃河。因為秦嶺不僅僅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 更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 秦嶺北麓的水注入黃河, 秦嶺南麓的水則注入長江。因此在秦嶺上,長江和黃河都會匯聚到一起,形成一股無可匹敵的龍脈霸氣。它不僅僅是中國諸多龍脈中的一股,而且是一股無可匹敵,君臨天下的皇者龍脈,就因為秦嶺的這股王道霸氣,後來才衍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的長安,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古代都城,稱為了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數千年來,華夏大地上部落和朝代的興衰、思想文化的激蕩、絕大部分也發生在這裡。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

龍脈一詞在新時代也賦予了新的意義,如:把新修成的青藏鐵路,稱為入藏的「龍脈」;把證券市場上的綜合指數走勢,稱為股市「龍脈」;把由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開創,世代華人不斷承繼、發揚的中華人文精神,稱為「華夏龍脈」,等等。龍脈是一種文化現象,龍脈是一種心靈嚮往,龍脈體現著一種精神,龍脈蘊涵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相關焦點

  • 中國那麼多巨型山脈,為什麼只有秦嶺被稱為「中華龍脈」?
    年文明發展歷史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很多神話傳說都把崑崙山脈描繪成為神山,人們總是把崑崙山脈比喻為「萬山之祖」、「中國第一神山」,甚至認為崑崙山脈是「龍脈之祖」,因為一直流傳天下龍脈出崑崙的說法;另外崑崙山脈氣勢恢宏的外形,人跡罕至的神秘,因此崑崙山總是被冠以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甚至有人認為崑崙山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因此崑崙山脈才配得上中華龍脈這個稱號。
  •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它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山?
    我國國土面積廣袤,在地理上通常以秦嶺淮河為界,將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秦嶺山脈的主體位於陝西省境內,將陝西省分為南北兩地,形成了獨特的地理差異。狹義上的秦嶺,就是主體位於陝西省境內的秦嶺山脈,是關中地區與陝南地區的分界線,東西延綿400~500千米,南北延綿100~150千米。廣義上的秦嶺,由橫跨中國中部的眾多東西走向的山脈構成,西起崑崙,中經隴南和陝南,東至大別山,總長度大約1600千米。長江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兩條非常重要的水系,而廣義上的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通常所說的秦嶺就是指的秦嶺山脈。
  • 帶你走進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
    秦嶺,別稱南山,終南。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 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
    廣義上的秦嶺是指西起崑崙東至大別山那一塊狹長的山脈,在地理上有重要的意義,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它不是一座山,而是眾多的山脈連成的狹長一片。秦嶺被尊為華夏的龍脈,在秦朝之前也被稱為崑崙,有萬山之祖的美譽。
  • 【中國科學報】楊星科與秦嶺昆蟲「志」
    今年,為了秦嶺昆蟲「志」,楊星科和他的朋友們集結起來,在這片華夏文明的「龍脈」開始了新的徵程。  捷克人會說秦嶺方言  楊星科的緊迫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秦嶺昆蟲標本大量流失海外」的尷尬現實。  據不完全統計,1980~2010年間,超過50萬號秦嶺昆蟲標本流失海外,目前僅對於鞘翅目(俗稱甲蟲),國外學者就已發表模式產地為秦嶺的新種600餘種,其中不乏新屬,甚至新科,涉及約300篇文章。  「而這僅僅是極少的一部分發表的標本,未發表和待研究的標本數量更是難以估算。」楊星科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據觀察,歐洲赴秦嶺考察最多的是捷克科學家。
  • 這條山脈被稱「中華龍脈」,有世界最大動植物園,李白都為此作詩
    中國地廣物博,是世界上地形跨度最多的國度,成千上萬的山脈,造就了我國各地獨特的文化發展。在眾多山脈中較有名的就是崑崙山脈,秦嶺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天山,大興安嶺,太行山等等。這些山脈都有非常多的神秘色彩,也因此讓許多喜歡冒險的小夥伴,前往這些大山深林中探索。
  • 秦嶺轟隆一聲!中國再次迎來好消息,美國:中國居然成功了
    中國這些年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吃不飽、穿不暖到現在人們開始追求質量生活,中國的發展速度更是讓西方國家震驚,為此這些國家一直針對我國,限制我們的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秦嶺轟隆一聲,再次迎來好消息,美國才意識到:中國居然成功了!
  • 中國地圖上有三條匯集王氣的「龍脈」,深刻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這本書通過考察中國的輿地山川、戶口強弱和城郭兵防來分析天下郡國的利病。在全書的開頭有一篇總論,介紹中國的地脈、形勝和風土,認為它們影響到了國家級歷史的發展,也就是所謂的「王氣」。書中說從地理的角度來看,華夏大地上從南到北,臥著三條龍,是為國家之龍脈,也是「王氣」聚集的地方!現在,我們去除其中的迷信成分,單單從地理的角度來剖析,這三條山脈的走向是如何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
  • 中國龍脈上埋著三大帝王墓,為什麼至今無人敢挖?
    我們常在古裝電視劇上看到,後宮妃子有孕,就是懷的龍脈。龍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單單是天子的子嗣嗎?我國的龍脈一般是指連綿不絕的山山脈,而且我國公認的最大最正宗的龍脈就是崑崙山脈。這個龍脈上埋著三大帝王墓,從古至今都沒人敢挖,這又是為什麼呢?
  • 秦嶺的野生動物你都知道哪些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天然分界線。在這個隨著海拔變高而四季隨機變化的地區有這我國諸多野生動物。首先最出名的就是「秦嶺四寶」那究竟是那四寶呢?
  • 秦嶺又見神獸
    秦嶺山脈延綿不絕,素有龍脈之稱,生活在這裡的野生動物實在數不勝數。
  • 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召開
    新天水訊【記者 洪波】2020年12月29日,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該片主創人員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紀錄片導演夏蒙、撰稿團隊和製片方參加會議,就該紀錄片文本大綱及創作思路進行了研討。
  • 秦嶺最大的蛇有多大?
    秦嶺在哪兒? 秦嶺的名號有多大?相信幾乎沒有幾個人沒聽過,尤其是它的「華夏文明的龍脈」之稱!但是,主峰達到3771.2米的秦嶺在範圍上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 秦嶺的蛇最大有多大?你知道嗎?
    秦嶺位於陝西省的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相信很多人在中學時學習地理時,經常能聽到秦嶺這個名字,因為秦嶺-淮河一線時我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北便是我國的北方,而秦嶺淮河以南則是我國的南方。
  • 朱文杰:黃河—中國的一條龍脈(散文)
    黃河九曲萬古流(硬筆山水畫)朱文杰 繪 黃河—中國的一條龍脈黃河,成為中國的一條龍脈!在它的周身,奔流著中華民族沸騰的熱血。 黃河從陝西流過,裹挾著黃土泥沙博大雄渾的豪氣和以濁而化的金氣。唐代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中有:「九曲黃河萬裡沙」。演繹出水與土濃得難以化解的史詩般壯闊美麗的頌歌。記錄著黃河塑造華夏民族性格和血脈的印記,是熔鑄黃河魂魄,體現黃河精神最核心的華彩所在。
  • 秦嶺終南秀
    秦嶺終南秀 在中國大陸的山川脈系中,秦嶺是唯一的一條橫亙於中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巨大山脈,它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餘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到達河南省邙山,綿延1600多公裡,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狹義上的秦嶺是指秦嶺中段陝西境內的一部分
  • 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至少24條龍脈,它們分布在哪?
    在中國古代的風水術中,因龍善變化,既能飛又能潛水,既能變大也能變小,變化多端,所以常藉助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即我們俗稱的龍脈。龍脈,龍脈,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
  • 中國第四大平原,森林覆蓋率高,陝西為什麼還是被看作黃土高原?
    >關中平原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陝西南部北依秦嶺,南託大巴山為陝西創造優良的生態環境,秦嶺主脈位於陝西,這裡匯集了秦嶺所有的精華,這裡被譽為「中國龍脈」,「中國中央公園」,是中國重要的南北氣候分界線,這裡動植物眾多,有大熊貓、羚牛、金錢豹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有珙桐、紅豆杉、連香樹、秦嶺冷杉、香果樹、太白紅杉等等眾多名貴樹種,境內有華山、太白山
  • 為何秦嶺——淮河線以北的江河水冬天一定會結冰?原因在這裡!
    下面這兩張圖是某位中國網友乘坐飛機飛越秦嶺——淮河一帶上空時拍攝到的畫面。關於這兩張圖,您可以清晰的看到,一邊是濃厚的雲層而另一側則是晴空萬裡的區域,有雲的一側其實是南方。而這種現象在秦嶺——淮河一帶常年出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帶地區經常出現這種「涇渭分明」的現象呢?
  • 講故事,別認真,從地震帶看中國的龍脈
    我們先看看中國的地震帶,看到這些盤根錯雜的地震帶,突然聯想到,這和大地的龍脈是否有關係呢?中國傳統上就有龍脈的說法,按照風水師的分析認為:中國的大龍脈正在西進和東出的狀態中,西進方向的是黃河流域,華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東進方向的是長江流域,黃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