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外一小夥為了探究隕石的內部結構,然後就花了4000元錢買來了一塊隕石,拿回家後直接用切割機將這塊隕石一分為二,別看隕石外表凹凸不平,可切開後的內裡光滑平整,猶如金屬截面一般。
隕石的表皮為什麼會坑坑窪窪?這是因為隕石在下落的時候,表面與空氣摩擦產生高溫,從而融化成了液體。再之後由於地球表面大氣層比較濃密,隕石的下落速度會逐漸下降,表面慢慢冷卻,在這過程中空氣流動的痕跡也就留在了隕石的表面。
隕石經過大氣層的燃燒和磨蝕,其外部形態大多渾圓,無稜無角。那麼它內部到底是什麼樣子呢?隨後這位外國朋友就用切割機將隕石一分為二,雖然被稱之為隕石,可它與石頭的質地可是完全不同,甚至更像是一種混合金屬物。
隕石大體分為:石質隕石、鐵質隕石以及石鐵質隕石,其中也因含鐵量的不同帶著強度不等的磁性。不過隕石在隕落後,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化作用,它們大都會失去磁性,因而很多人也不再承認它們的隕石身份。
切開後的隕石橫截面十分光滑,而且還有金屬光澤,這是因為隕石是由鐵、鎳以及矽酸鹽等的礦物質組成的,而且有些碳含量較高的隕石中還發現氨、核酸、脂肪酸、色素以及11種胺基酸等的有機物。
因此,許多人也會認為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與隕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其實每天都會有大約5萬噸的隕石進入地球,不過它們大多數在距離地面5至20千米高空就已經被燃燒殆盡,而後再落到地面時,就很難被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