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

2020-07-15 觀察者網

據微信公號「中國探月工程」7月15日消息,今天5時48分,華夏大地的黎明時分,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著陸器順利喚醒。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7月14日12時53分喚醒。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度過559個地球日,兩器的順利喚醒標誌著「嫦娥」攜手「玉兔」進入第20月晝工作期,不斷創造著新的記錄。

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號「中國探月工程」

在本月晝工作期,著陸器搭載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低頻射電頻譜儀將按計劃開機工作。根據前期獲取的月面影像數據,「玉兔二號」月球車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玄武巖或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行進,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中性原子探測儀等科學載荷同步開展科學探測任務。相關科學成果將及時發布。

最新成果

雷達數據揭秘馮•卡門撞擊坑地下結構

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徐懿助理教授、賴嘉龍博士後與江西理工大學、廣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桂林理工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等合作者們,通過分析嫦娥四號雷達數據,發現著陸區一帶多層地下結構,並結合仿真模型和相關地質分析,進一步證實馮•卡門撞擊坑內部發生過多期巖漿填充事件。

「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行駛期間,攜帶的兩種頻率測月雷達首次對月球背面地下淺表層結構進行科學探測。測月雷達第一通道中心頻率為60MHz,探測深度可達數百米,解析度為米級;二號通道中心頻率為500MHz,探測深度相對較淺為數十米,但解析度更高,可用於觀察著陸區月壤的精細結構。

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

圖1 (a)中心頻率為60MHz的雷達圖像;(b)經過圖像增強的結果(五層界面分別標記為ABCDE);(c)根據雷達圖像得到的地質解譯結果(包括0-35米由二通道雷達補充的數據)

徐懿助理教授科研團隊通過處理與分析測月雷達二號通道數據,獲得了從月表到35米深的地下結構,計算了月壤介電常數隨深度的變化和雷達圖像的特徵,推測嫦娥四號著陸區的月壤層厚度約為11米,比嫦娥三號著陸區探測的月壤層更厚。可能的原因是,嫦娥四號著陸區的表面地質年齡更為古老,此外,當地有較多的濺射物,風化速度相對玄武巖更快。

二號通道數據顯示著陸區淺表層結構可能為:0-11米為細顆粒風化層,11米-25米為粗粒濺射物層,深於26米的是破碎的玄武巖層。此外,計算出玉兔二號巡視區域下方的月壤平均損耗角正切約為0.0039,據此估算出該區域鐵鈦含量約為11.8% - 13%,與遙感光譜數據測量的結果較為吻合。而且嫦娥三號和四號著陸區鐵鈦含量的不同也能解釋探地雷達在兩地探測深度的差異。

該項目組對前九個月晝的測月雷達一號通道數據進行分析,獲取了著陸區更深位置的地下分層結構,約50米到330米深度範圍(按平均介電常數為6.5計算,圖1)。項目組成員使用多種方法驗證雷達圖上多個連續反射界面是否來自地下信號,最後確定A-E五個層面位置。根據信號特徵推測A-D為不同批次玄武巖之間的風化層,界面E以下可能為大尺寸的濺射物層。通過雷達信號仿真驗證了這一模型的可能性(圖2)。

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

圖2(a)仿真模型,不用顏色為不同的介電常數;(b)仿真結果

在距離嫦娥四號著陸區30公裡的織女撞擊坑,遙感光譜數據顯示該坑濺射物中橄欖石含量在徑向分布上出現明顯不同的三個區域。織女撞擊坑直徑大約為3.8公裡,其挖掘深度大約300米。這意味著在著陸區附近300米深度以內,至少存在三層成分不同的地層,這與雷達數據推測的結果相吻合。

那麼,雷達探測到的多層的玄武巖是從哪裡來的呢?根據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邸凱昌團隊提供的著陸區高程模型和雷達獲取的地下界面位置,使用趨勢面分析(Trend Surface Analysis)算法,給出了不同層表面變化趨勢(圖3)。

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

圖3 趨勢面分析(三角形為著陸器位置,黑色星號為玉兔二號軌跡點位置,白色箭頭表示從低地勢指向高地勢)

從趨勢面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A、B、D層反射面都是西南高、東南低。由於玄武巖是由高向低流動的,因此更高的方向可能是玄武巖層來源的方向。而在著陸區域的西南方向,我們觀測到一個火山口穹頂(圖4)。從穹頂的高程數據來看,在馮•卡門撞擊坑表面至少存在著三次較為大型的噴發,而且這幾次噴發的厚度與我們的觀測結果較為一致。C界面東南方向較高,我們推測是由Alder撞擊坑濺射物覆蓋導致。根據對撞擊時序、估計厚度值和噴射源方向的分析,E層之下是某次或多次撞擊事件的濺射物。

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

圖4 著陸區西南部玄武巖流構造。

上述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該工作獲得了澳門科技發展基金(0042/2018/A2, 0089/2018/A3, 005/2017/A1 and 0079/2019/A2),國家航天局民用航天預先研究項目(D020101),江西省教育廳基金(GJJ180489)等經費支持。

相關焦點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27期: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 最新成果...
    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最新成果揭秘馮·卡門撞擊坑地下結構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7月15日5時48分和7月14日12時53分喚醒,開始第二十月晝工作。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度過559個地球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9年1月3日著陸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近日,最新科學研究成果揭示了馮·卡門撞擊坑地下結構。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嫦娥四號雷達數據,發現著陸區一帶多層地下結構,並結合仿真模型和相關地質分析,進一步證實了馮·卡門撞擊坑內部發生過多期巖漿填充事件。
  • 嫦娥四號迎第二十月晝,科學成果揭秘馮·卡門撞擊坑地下結構
    「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7月15日消息,今天5時48分,華夏大地的黎明時分,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著陸器順利喚醒。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7月14日12時53分喚醒。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度過559個地球日,兩器的順利喚醒標誌著「嫦娥」攜手「玉兔」進入第20月晝工作期,不斷創造著新的記錄。
  •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 根據嫦娥四號的科學數據,科學家團隊認為嫦娥四號著陸區物質主要來自撞擊熔融體的重結晶,這為深入認識南極-艾特肯盆地底部鎂鐵質異常區的成因提供了科學依據。
  • 嫦娥四號「再入夢鄉」玉兔二號累計行駛裡程破490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二十月晝工作,於近日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第二十月夜。第二十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按計劃開展常規探測,科學載荷工作正常,獲取第一手科學探測數據。玉兔二號月球車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進,累計行駛裡程490.9米。
  • 嫦娥四號「再入夢鄉」,玉兔二號累計行駛裡程破490米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9日消息,記者今天(29日)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二十月晝工作,於近日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第二十月夜。
  • 嫦娥四號「再入夢鄉」「玉兔二號」累計行駛裡程破490米
    中新社北京7月27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二十月晝工作,分別於7月27日10時20分和0時34分,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第二十月夜。第二十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按計劃開展常規探測,科學載荷工作正常,獲取第一手科學探測數據。
  • 嫦娥四號迎第24月晝
    來源標題:嫦娥四號迎第24月晝 月球背面,「玉兔二號」月球車和嫦娥四號著陸器分別於11月9日10時17分和10日3時12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
  •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 月球最大撞擊坑被解密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嫦娥四號巡視路徑圖基於探測點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
  •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 研究成果揭示南極-艾特肯盆地底部物質成因...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 研究成果揭示南極-艾特肯盆地底部物質成因 (1/2) "← →"翻頁
  •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迎來第23月晝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0月11日11時56分和10月10日18時57分成功自主喚醒,迎來第23月晝工作期。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度過647個地球日。
  • 嫦娥四號進入第二十月晝 揭秘馮·卡門撞擊坑地下結構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來自國家航天局消息,今天(15日)5時48分,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著陸器順利喚醒。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7月14日12時53分喚醒。兩器順利喚醒標誌著「嫦娥」攜手「玉兔」進入第20月晝工作期。
  •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 研究成果揭示南極-艾特肯盆地底部物質成因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 研究成果揭示南極-艾特肯盆地底部物質成因】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迎來第24月晝。隨著「玉兔二號」月球車向西北方向不斷前行,嫦娥四號核心團隊科學家利用傳回的第一手數據,持續產出科學成果。科學團隊近期發表在SCI期刊《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南極-艾特肯盆地形成時的撞擊很可能穿透月殼,撞擊出月球深部物質。
  • 中國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迎來第 23 月晝
    IT之家10月11日消息 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隨著太陽光再次鋪灑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自主喚醒,迎來第 23 月晝工作期(著陸器於 10 月 11 日 11 時 56 分喚醒,月球車於 10 月 10 日 18 時 57 分喚醒)。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度過 647 個地球日。
  • 中國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迎來第 23 月晝
    IT之家10月11日消息 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隨著太陽光再次鋪灑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自主喚醒,迎來第 23 月晝工作期(著陸器於 10 月 11 日 11 時 56 分喚醒,月球車於 10 月 10 日 18 時 57 分喚醒)。
  • 嫦娥四號完成第24月晝工作,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
    【嫦娥四號完成第24月晝工作,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22日12時和3時10分完成第24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90個地球日,累積行駛裡程589.6米。基於第23月晝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4月晝期間繼續向玄武巖方向和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前進,這兩個位置均位於西北方。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迎來第24個月晝:月球最大撞擊坑被解密
    11月10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嫦娥四號巡視路徑圖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度過677個地球日,將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翻了一番還要多。
  • 嫦娥四號完成第24月晝工作 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於11月22日完成第24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90個地球日,「玉兔二號」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589.6米。
  •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研究成果揭示南極-艾特肯盆地底部物質成因
    在遙遠的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嫦娥四號巡視路徑圖基於探測點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
  • 嫦娥四號完成第24月晝工作,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22日12時和3時10分完成第24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90個地球日,累積行駛裡程589.6米。基於第23月晝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4月晝期間繼續向玄武巖方向和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前進,這兩個位置均位於西北方。
  • 嫦娥四號完成第 24 月晝工作,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
    IT之家11月23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發布,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 11 月 22 日 12 時和 3 時 10 分完成第 24 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工作 690 個地球日,累積行駛裡程 589.6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