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普遍不喜歡幹模具,也不去工廠上班,都去哪裡了?

2020-11-30 騰訊網

年後招工難

每年過完年,都會有報導,說什麼企業招工難。

尤其是沿海製造業基地,最近這十來年,沒一年不吵不鬧的:招不到人!

想想2008年前,那時候的70後們要想進個像樣子的工廠,還得託熟人,請客送禮之類的,跟孫子似的。

現在呢?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再想進工廠當工人了,老闆們也牛不起來了,舔著臉好話說盡,連哄帶騙的,招人也難。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區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這些人已經徹底不做工人了,郊區的年輕人也鄙視做工人,就算再沒有門路,那也得在工廠找個清閒的管理職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一大批中小製造業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有一批60後、70後的農民工在支撐,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鬧,他們拼命幹活的動力是子女絕不再進廠當工人,能夠改變家族命運。

如果再過十年,等這幫人退休,或者幹不動了,製造業的車間裡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現在的80後、90後,進廠打工主要是找對象談戀愛,順便長點見識,對於學習專業、鑽研技術,根本不感興趣。

這批人已經毫無機會,失去理想,帶有絕望,未富先廢。

農民工去了哪裡?

現在的城市子弟們靠著父輩的積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轉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廠上班,那是他們看不上的地方。

幹什麼不好呢?幹什麼都比當工人舒服還掙錢多,這是他們一致的看法。計劃經濟年代當工人的榮光,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工廠裡都是農民工,而農民工越來越少,工資水平也越來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漲,最後產品就毫無價格競爭力了。

更可怕的是社會上的觀念,完全變了,對於工人,沒有正眼相看的。

要是哪個男孩子說自己在廠裡上班,就是農民工的女兒也會鄙視他。這種輿論環境下,這些製造業還怎麼玩,真的玩不下去了。

那麼農民工哪兒去了?

主要成了「農二代大學生」。他們畢業後在大城市的各個角落晃蕩,懷揣希望,但是毫無希望。

希望在歌聲裡,在詩裡以及所謂的遠方,聽著聽著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他們的職業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類銷售員之類的,年紀超過30歲就難辦了。這也是中國經濟的困難之處。

我曾經在珠三角一家傳統製造業工廠考察,車間內的操作工,年輕人很少,最小也是30歲。

倒是在管理區,財務、人事、銷售等,都是年輕人,因為這些工作相對而言,還算體面點。

因為農二代也是大學畢業,他們的父母絕對不會讓子女去車間上班了,他們自己也會覺得,那個地方真沒前途。

十年後,工廠要是關停,如果不出現意外,這些30多歲的農二代大學生大吵大鬧一番後,會大批失業。

考證和自己玩

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說他村子裡好幾個大學畢業的孩子,有一年到頭都不上班的,就窩在家裡考證,各種各類的職業資格證,忙個不亦樂乎。

還有的乾脆是自己當個體戶,送貨跑運輸,甚至玩自媒體的。硬是沒有一個是進廠當工人的。

這樣下去,中小製造業還有未來嗎?

從用人角度看,管理員和操作工,中國1:8是合理的,德國約1:4。但中國大學生錄取率超70%,算上存量勞動力,也是嚴重結構失衡,大學生太多,怎麼消化呢?

一旦樓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關配套的個體戶馬上就失業。到時這些農二代大學生們進退失據,會大面積失業,這是隱憂所在。

製造業工廠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現在企業利潤薄,導致大量優秀學生選擇從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務行業,表示絕不進廠。

這些人從生產領域進到分配領域,導致生產行業人員素質越來越低。

不要相信什麼高科技研發(光伏),說穿了就是買套進口高科技機器。你看看「工具機加工中心」,基本是義大利、德國的。只要有一點兒波折,企業就垮。

普通員工最希望把企業的利潤,年底全部分掉,房價這麼高,分錢最實惠。他們不喜歡把利潤留出來搞研發,搞積累。企業垮了,反正明年換一家就是了。

大大小小的老闆們何嘗不是這種心態?辛辛苦苦掙點錢容易嗎?還不如拿著錢去搞搞金融和房地產得了!

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觀經濟上看,這樣做的結果是,滿大街都是亂竄的失業者。

用工荒的真相

所謂的用工荒是企業和年輕人的雙輸。

目前的勞動力市場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輕人沒有技能,但因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資;成本高昂的企業無力支付,雙方僵持。

年輕人,騎驢找馬,隨時跳槽;企業面對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訓費用打水漂。其實大學生也活得差,企業也活得差,雙輸。

企業只想要熟練農民工,不要大學生,嫌他們嬌氣還事多,有腦子的人不好管不是?

現在一個企業只是招聘10人,卻寫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實際上工資開得低;而農民工被某些唱高調的新聞誤導,對工資抱有太高期望。

於是一方面企業找不到人,一方面農民工找不到活。企業和工人僵持,卻被人報導和解讀為用工荒。

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練工和苦工種。

一是中國毀掉了「技校」,德國75%的中學生是去了技校,中國90%的中學生是去了大學(主要是文科)。

以前技校畢業去工廠,現在進高校為了賺錢,活生生把人關了三四年,培養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棗,越來越不會幹活,還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幹,真要技術的工作幹不了,企業根本不敢要。

做壞一批產品,損失遠遠大於節約的工資,熟練工培養周期太慢,所以出現搶工人。說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點兒技術的不多,企業沒法用。

我曾觀察了一個企業,普通製造業,企業員工除了老闆一家全部是大學生,其他都是中學畢業,日常電腦管理做得也很好。

該企業前幾年也招聘了幾個大學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們上班就是拿著「考公務員」或者「英語六級」書複習,和農民工無法交流,工作馬馬虎虎,抱怨一大堆,確實沒辦法使用。

二是苦工種,如搬運,年輕人不想幹,中老年幹不動。我認識一個搞裝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線城市苦幹十五年,為兒子買了房買了車。

兒子現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裝修工月入8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艱苦了,兒子果斷拒絕。

90後們的好日子

90後的農村員工,絕大多數是喝可樂、吃麥當勞長大的,剛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就遇到新《勞動合同法》的強力保護,根本不關心企業的難處。

90後員工只會和老闆兒子比生活待遇,然後產生怨恨心態。這個狀態,很難維持多久的。我們國家的經濟,必將迎來一次考驗。

很多企業招聘給出了4000~7000元的工資,其實是「計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這些。

今後機器會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個朋友,買了一臺機器10萬元左右,取代了兩個熟練工,效率大增,原來要一天,現在半個小時。

機器不需要繳納社保,也不需要「辭退賠償」。當然,大部分工種還是要人力完成。

但這裡少用一個人,那裡就會多出一個勞動力,總體還是有用的。

勞動關係不穩定,員工大流動,熟悉本企業特定崗位的工人越來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質量、高效率企業就是個笑話。

但企業負擔太重,產能過剩,也無力提供高福利,惡性循環。

結果是絕大多數製造業在低水平競爭,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養工人,會一夜之間全部辭職。

對製造業而言,財政、老闆、工人,這三方是不會同時達到滿意的。

中國製造業利潤薄,就業人數多,還在初級階段,在沒有進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財政,老闆,員工」,不可能同時樂呵呵。

現在情況是:財政滿意,員工滿意,小老闆不容樂觀了。中間掉鏈子的後果就是,就業壓力跳過企業,直接到了各地方。

要為中小企業減負,優化民企經營環境,怎麼搞?其實大家心知肚明,那樣才是90後們好日子的開始。

最後,認知要升級,思考要深度,那就從學習開始吧。

歡迎大家在評論處補充你認為文章中有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閱讀的人就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當你想學編程,找不到學習的方法?

想是問題做才是答案,如果你想學的話你可以私聊作者獲取視頻資料軟體學習。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建議年輕人去工廠上班?原因太現實
    在生活壓力非常大的今天,很多人為了能拿到高工資,寧願選擇去加班,甚至很多年輕人一畢業就進入了工廠,而工廠一般都是兩班倒,年輕人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精力充足,根本不把加班放在眼裡,甚至選擇加夜班,畢竟能拿到更高的加班補助。
  • 工廠再出「女工荒」?為何女性員工越來越少,人都到哪裡去了?
    過去,大多數人都喜歡在工廠工作,但那時每個人都認為在工廠工作很穩定,工資很不錯,而女孩們則認為在工廠工作很簡單,沒有那麼複雜。工廠裡有那麼多漂亮的女孩,也讓很多男孩因此在工廠上班,他們一邊工作賺錢,一邊「挑選」自己未來的女朋友,幻想著自己娶妻生子後的未來。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富士康都如此,其他製造業工廠想來更難。數據來源:美團點評研究院所以,製造業招不到人,是因為工人都去送外賣了?不妨做個對比。 1. 這三省均為勞動力輸出大省,只是過去都往工廠裡扎堆,如今也持續為外賣行業輸送人員。3. 年輕人吸引力這一點,製造業異常羨慕外賣行業。外賣騎手的平均年齡在26-30歲左右,35歲以下佔比近70%。
  • 工廠月薪5000也招不到普工,難道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工廠了?
    年後是招聘旺季,大家都想趁著這個時候多招一些員工進去,現在都是搶人的階段,如果這個時候招不到人,下一次就只有6月份等畢業生招聘了。不過工廠都是高薪在招人,然而卻招不到人了,這是怎麼回事。年後工廠月薪5000也招不到普工,難道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工廠了嗎?
  • 近年來國內出現就業「怪象」,工廠招不到人,年輕人都幹這行了?
    近年來國內出現就業「怪象」,工廠招不到人,年輕人都幹這行了?推薦語:近年來,國內網際網路行業崛起,誕生了很多的超級富豪,比如馬玉、黃崢、劉強東等等,而「網紅時代」的到來,更是對年輕人的就業選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 模具老司機告訴你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願意再去做模具學徒!
    這種模式可以說是現在的一個主流了,因為沒有辦法在一畢業就直接進公司做設計學徒,並且也不了解我們到底是要先做什麼?   現在很少人畢業出來去做模具學徒了。   模具行業到底是有多難混?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做學徒,不願意學習模具技術呢?
  • 年輕人寧願工資低點上長白班,也不願去有夜班的工廠!很現實!
    現在很多工廠的老闆都很無奈,說工廠很難招到年輕人了,哪怕工資高點兒也很難招到,有的甚至就待了半個月就走人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對此有過親身經歷的網友回應稱:夜班傷身體,而且有的人也不能熬夜,誰都不想突然間猝死,錢多很重要,但也得有命花才行!
  • 模具哥張躍43P:現在的年輕人難伺候呀
    這幾天模具生意比較淡,畢竟接近年底了,就算接了也沒法做出來了今天老總的一個北京朋友過來,他年紀也是不小了,早已經不做了,就有空的時候到自己工廠裡坐著,指點下小輩。他兒子已經接手了他的事業,幹的風風火火的。很不錯的樣子。
  • 為何工廠工資不高,還有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想去?原因是這3點
    為何工廠工資不高,還有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想去?原因是這3點踏入社會的時候,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一直是一個非常困擾人的話題。有時候因為我們自己家庭和其他原因,導致我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不盡如意。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基本上在初入社會選擇工作的時候都會選擇那些自己感興趣或者是在薪資待遇等方面綜合當年不錯的工作。
  • 現如今模具學徒該何去何從?他們的出路在哪裡?
    在網上交到很多學徒朋友,聊起來發現學徒普遍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學習。各種各樣的說法,做法都有,但是那種最好,那種最合適就眾說紛紜,沒有個公認的模式。在此就這個問題簡單的分析下,希望能對廣大的學徒朋友能有所幫助。
  • 深圳工廠普遍工資6千以上?別做夢了,老員工告訴你最真實的情況
    別做夢了,老員工告訴你最真實的情況推薦語:最近經常在網上經常看到好多朋友說說在深圳的工廠上班,普工工資普遍有六千塊錢左右一個月,筆者為了弄清楚這個事情的真相,問了一位在工廠裡工作了七年的老油條朋友,跟大家說說在深圳工廠普工真實的收入情況。首先深圳的普工工資普遍六七千?對此我也是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技術了?
    很多人都發現不管是工地還是工廠車間,從事技術工的都有點年紀,很難看到年輕人的身影。很多家長也納悶,一直讓孩子學個技術,可就是聽不進去,說多了孩子又嫌煩。為什麼都不願意學技術呢?是嫌學技術太累了還是什麼原因呢?
  • 深圳工廠宿舍裡的臭蟲,堪稱一輩子的噩夢,半夜在身上爬來爬去
    想必很多在深圳外打工的年輕人都可以知道,在那裡工廠車間上班對打工者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選擇,再者就是加班多少他們也不是最在乎的,他們進廠最在意的是住宿的環境的好壞,但是沒有辦法,有些工廠距離城中村比較遠,而且好多房租更是遠遠的超出他們的預算,所以根本接受不了。
  • 發工資了,模具廠員工曬出真實收入,網友看完收入後不淡定了
    對於大多數從農村出來的年輕人來說,沒有受到過太多高等教育能夠賺高薪資就是能學到一門技術,所以不少人選擇進入工廠找一門技術工。最近一位模具廠的小夥就曬出了自己一個月的收入,小夥在模具廠工作了1年的時間,技術活的知識都學了一遍基本能夠獨立操作,但是看到工資條卻讓人大吃一驚,一年時間下來收入才3000多元,網友不淡定了,這模具不是技術工嗎?薪資不該很低才是啊,我有一個朋友月入都過萬了呢?不過仔細看怎麼還有扣款?小夥說因為模具沒有做好也會進行罰款,所以現在就是在磨練技術。
  • 從模具行業離職的人都去幹嘛了?
    很多行外人認為模具行業跳槽之後就只能去工地搬磚、去送外賣、去做一些沒有經驗就能勝任的工作,對此我只想說一句「你們太小看我們了!」模具人就算是辭職了,也是很多公司想要納入的人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模具人會電腦、會編程、會製圖、會設計、會工具機、會磨床、會數控、會拋光、會焊接,這樣的幾乎機械全能型人才會幹死工資的活兒嗎?不僅如此,會測繪測量、會看圖拆圖、會模具設計、熟悉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特性、會制訂模具的加工工藝過程、懂電的知識,知曉機械的理論。就問你,這樣的人除了模具廠,會沒有地方要嗎?
  • 工廠普遍現象:普通員工天天換,管理層卻一成不變
    現在大家應該都是能夠看到工廠裡面的普遍現象的,那就是普通崗位的員工基本上是天天換,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身處管理層的人基本上都是一成不變,很少會有人去離職的,這是為啥呢?其實原因說來也是非常簡單的,現在工廠裡面的工作者其實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工人,像是比較年輕一些的工人那是很少見的,但是對於工廠來說,想要招的人肯定是一些腿腳利索的年輕人。
  • 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模具設計具體要怎麼學?該文章分析所有觀點
    那麼模具設計具體要怎麼學呢?小編這邊先給各位看官說幾個小故事!就拿我以前在某泰上班的同事來說,主人公是一名模具專業應屆畢業生,我們叫他小濤,小濤剛畢業就是校招到了某泰工作!入職前六個月在現場打鐵,搖磨床,裝模等等基本幹了個遍!後公司內部培訓模具結構設計工程師!在同事的極力推薦下參加了培訓!後在設計部開始了自己的設計生涯!雖說剛開始做的時候問題挺多的!
  • 注塑模具加工廠為什麼那麼難招工?
    在深圳很多大中小的注塑模具加工廠的企業都面臨著招工難的現象。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呢?(有的注塑模具加工生產的產品單價比較薄利,承擔不起高工資的)只能招工一些對工資要求不高的人群。不管什麼工種,工資高與低,都會有人幹,所以有的工廠都在不慌不忙的招工等待(100個人中只要有招到4---5個人就算沒有白等待)有的注塑模具加工廠1年都等不到5個人來應聘,所以就屬於招工困難企業戶了。
  • 自由職業是不存在的,年輕人不要過早放棄工作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這句話被當代年輕人奉為神話,大多數人,追求一種高度自由的生活,也就是不用工作也有錢可掙,當然,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羨慕他們為自由職業者,真的存在嗎?在東莞,這樣的景象隨處可見,打工者每天辛苦工作,累的時候只能在外面躺下,也許大家都厭倦這樣的工作和生活,但是每天也有大量的年輕人,排隊進廠,害怕沒有工廠要他們,辛苦一點都沒什麼。最關鍵的是希望能夠儘快拿到工作,有一份收入。2、農村人湧入城市打工,農村的自由,他們也不願意。
  • 學模具設計是自學好些,還是去培訓班學習好
    學習主要還是靠自己,但是去培訓班至少起到方向指引的作用,學校裡學的,面對的方向是廣泛但不專業的,有方向之後,再針對練習進步會更快。UG模具設計技巧-智海01我一開始也是自學,一邊上班一邊學,但是計劃得好,執行起來就是打折扣,經常一加班或者去吃宵夜就沒學了,斷斷續續一年也沒學到什麼,後來存了點錢,專門去學了3個月,才真正學到設計的東西,才發現前面自學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