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12月2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巨型穿山甲藝術裝置亮相《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70周年「巔峰之路」特展。作為本次展覽的公益合作夥伴,WWF將通過此穿山甲藝術裝置,呼籲公眾關注這種雖身披鎧甲卻難逃瀕危命運的野生動物。
穿山甲,被稱為「森林衛士」,它們主要以白蟻和螞蟻為食,為維護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於過度獵捕、利用和棲息地破壞,近年來,穿山甲正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威脅。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9年公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已將中華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馬來穿山甲 (Manis javanica) 和菲律賓穿山甲(Manis culionensis)列為極度瀕危。2016年以來,全球已經有超過50萬隻穿山甲被非法販運,是被非法販賣規模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據IUCN物種存活委員會穿山甲專家組2014年評估,原產於我國的中華穿山甲種群數量較幾十年前已下降了90%。
2020年6月5日,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刑法》,非法捕獵、殺害、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最高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並且,食用穿山甲屬違法行為。
此次特展展出的這件以「我為穿山甲美甲」為主題的穿山甲藝術裝置,長約4米,高約2米,由1000多片鱗甲組成,承載著來自宋茜、馬伯騫、彭昱暢、吳尊等WWF志願者、行業意見領袖以及公眾繪製的守護穿山甲圖案。觀眾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守護信息,還可以互動後分享明星志願者及自己的保護理念給自己的家人朋友,體驗保護樂趣。
對穿山甲來說,鱗甲是它們唯一的「鎧甲」,是它們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WWF北京代表處打擊瀕危旗艦物種非法貿易項目總監金鐘浩說:「希望通過此藝術裝置,拉近每個人與穿山甲之間的距離。穿山甲在生態系統中的價值遠遠超過它們的肉和鱗片的價值。保護穿山甲和其棲息地,仍然任重而道遠。」主辦方呼籲觀眾在觀展後用行動去守護「森林衛士」穿山甲,拒絕消費穿山甲等瀕危物種製品,維護生物多樣性,愛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
「巔峰之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70周年特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拉開帷幕。展期自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10日,對公眾免費開放。展覽回顧了雜誌創刊70年來的「推開自然之美、昭示人文精華」的科學傳播歷程,展示了自然之美和對自然的敬重、展出了歷年來的精彩雜誌封面及中國極致風光圖片。
(編輯:嚴玉潔)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