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力|六年拍1.6萬餘張照片!他用手機記錄下濟南「第一高」建設歷程

2021-01-17 瀟湘晨報

播放暫停進入全屏退出全屏00:0000:00 重播 請刷新試試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日訊 位於濟南漢峪金谷A區的雲鼎大廈,地上69層,總高度339米,超越303米的綠地中心,成為當前濟南「第一高樓」。憑著一份對濟南城市建設的熱愛,歷時6年,拍攝16000多張照片,濟南60後「高樓迷」趙欽雙用照片記錄下了雲鼎大廈的「成長」。

從核心筒到鋼結構,再到玻璃幕牆,施工進展如何?建設到多少層?趙欽雙已經看了無數遍、數了無數次。6年前,從它還是一個難看的基坑,到它拔地而起扛鼎濟南天際線,他見證了整個過程,這個過程就好像見證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雲鼎大廈也已經不知不覺融入了趙老師的生活當中。

說到自己拍攝的濟南「第一高樓」雲鼎大廈,趙欽雙坦言,最早是想簡單拍攝下濟南未來「第一高樓」的初始樣貌。「當時最初沒想這麼多,也沒想會記錄多少年,只是覺得最好能堅持拍到落成那一年。」

據介紹,雲鼎大廈高達339米,施工工藝複雜、材料種類繁多、體量大、點位多。大廈採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加鋼管混凝土框架,是目前濟南唯一將高標號混凝土泵到300多米高度的項目。大廈的外幕牆使用9826塊玻璃,每塊重達800多公斤,若有一塊玻璃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後果都不堪設想。站在69層即可俯瞰城市美景,內部共安裝67部高速電梯,兩分鐘內即可從1樓到達69樓。

高層建築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的水平。近幾年來,濟南在各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城市的天際線也一天天不斷升高,陸續規劃和開工的新項目,讓這個濟南「高樓迷」有了新目標。「希望雲鼎大廈只是濟南高樓的一個開始,未來隨著濟南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希望有更多的高樓『奇蹟』等待我們去記錄與見證。」趙欽雙告訴記者。

下面,我們就一起隨趙欽雙的鏡頭,穿越時光,見證濟南第一高的「成長」。

2015年4月7日攝

2015年8月18日攝

2016年5月1日,開始安裝塔吊。

2016年5月21日,漢峪金谷主樓開始進行主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標誌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2016年8月28日,建設達到「正負零」。

2016年12月26日攝

2017年1月3日攝

2017年2月27日,核心筒達到10層。

2017年5月30日,核心筒達到30層。

2018年4月12日,核心筒達到65層。

2018年6月28日,核心筒封頂。

2019年4月9日,鋼結構封頂。

2019年9月10日,第一次燈光測試。

2020年10月23日,第二屆世界中醫藥網際網路產業大會在凱賓斯基酒店開幕,標誌著雲鼎大廈的建成和投入使用。

閃電新聞記者 白少光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手機,與你的下一張照片
    這一幕,頗似四十三年前柯達數位相機的發明之時人們剛剛進入數碼攝影時代的模樣,而這距離第一部出現在日本的可以拍照的手機,才過去了短短十七年。十七年前更難以預料的,是如今攝影似乎與流行文化有了越來越多的交集——每一秒鐘都有大量的照片被生產出來,並被快速分享到社交網絡之上。攝影的門檻似乎變得更低了——智慧型手機似乎可以從拍攝參數的調整到後期圖片的處理,全部一手包辦。
  • 這位攝影師拍下了毛澤東的罕見照片,還定格過很多大人物
    陳勃用照相機拍攝的第一張照片。1949年春天陳勃在雙清別墅給毛澤東拍的照片。作為中國攝影工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後於國際影賽中獲得的第一枚金牌。這張照片的底片一直保存在國家級的檔案館——新華社照片檔案館。在1947年至1949年間,陳勃輾轉於石家莊、哈爾濱等城市工作。1948年,赴哈爾濱參加全國第六次勞動大會期間,陳勃用借來的一錢黃金,買到了一部「瓦爾達」相機和一部蔡司相機。這是陳勃擁有專業專用相機的初始時刻。
  • 沒想到吧,這些照片都是手機拍出來的
    關於你的童年、你的學生時代,你又能找到多少張照片呢?在智慧型手機剛剛普及的年代,有多少人不停地走走拍拍,而在鏡頭越來越多像素越來越高的今天,人們對手機攝像頭的需要,反而回到了夠掃碼即可。你可以說是過了那個新鮮勁兒,但其實仍然有很多人開始像專業人士靠攏,用手機追求起攝影的美學了。
  • 20張史上第一的照片 見證人類與攝影發展奇蹟
    上圖是尼埃普斯在1826/1827年拍下的照片。為了拍下這張他稱為「日光圖」(Heliograph)的照片,他用了超過8小時的曝光時間。為了證實他的理論,在1895年12月22日一個傍晚,請他的妻子伸出手,讓他用「新型光線」拍出這幅照片。當時「曝光」時間是15分鐘,能清楚顯示出一隻手的骨骼形態。 【史上第一幅空難照片】
  • 怎麼簡單快速把手機拍的照片加上文字?
    手機拍的照片怎麼才能更簡單快速加上好看的文字,成為社交年代越來越多人的需求。很多圖片加上文字後,既可以更好記錄我們每一刻的美好時光,也可以讓圖片看起來更有逼格。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在他們的印象裡,總覺得給手機拍的照片加上文字太複雜太難,是專業人士才會做的事兒。其實沒那麼難,給手機拍的照片加上好看的文字也很簡單,大體來看,有2種不同的方法,而且都不難,也不麻煩,讓你1分鐘學會!
  • 攝影史上各種「第一」的20幅照片
    攝影由19世紀發明至今已經拍攝過無數經典、不可思議的照片,來自多個網站、過往不同記錄集合的這一系列歷史照片,見證著人類文明與攝影歷史的變化,你認識多少「史上第一」的照片?上圖是他在1826/1827年拍下,最為有名的鴿子屋。為了拍下這張他稱為「日光圖」(Heliograph)的照片,他用了超過8小時的曝光時間。雖然這技術還沒有成熟到被使用在任何實際用途上,但總算出現了第一張「照片」。
  • 手機怎麼拍星軌照片?
    確定北極星位置其實很簡單,我這裡推薦兩個方法:第一,手機下載一個軟體(star walk),可以通過這個APP來找到北極星的位置。第二,在天空中找到北鬥七星,北鬥七星的勺子附近找一顆比較亮的星星,那顆星星就是北極星(北極星本身也比較亮)。只要我們拍攝的時候只要將北極星放在畫面中,那拍出來的星軌就是個圓圈。
  • 手機如何拍出好照片?這些MPC作品背後的創作故事給你啟迪!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MPC作品創作揭秘大課堂,一起學習更多的手機拍攝技巧,用手機拍出更多的好照片!Q1: 《水田影子》如同一幅抽象畫,在柔光下,以倒影的創意拍法呈現耕作人的動作姿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拍攝靈感呢?陳俊明:我一直有個願望,想通過手機鏡頭記錄家鄉的美麗,記住內心的鄉愁。
  • 超市存包櫃的條形碼 用手機拍下照片也能打開櫃門?
    而就在前不久有人在網上發帖說,如果用手機的數位相機拍下這張小紙片,也能立即打開儲物櫃。是真是假?實驗揭分曉。  記者來到杭城一家家樂福超市。  當顧客把東西放進存包櫃之後,會有一張不到手掌大小的條形碼從機器裡面吐出來,憑藉這張唯一的條形碼,才能再次打開櫃門。而接下來的實驗,我們將嘗試不用這張唯一的條形碼,就可以把剛才存包的柜子打開。
  • 他用20萬張照片,記錄了中國的80年代!
    ▌1979年,孩子們在上海豫園練著名的「少林拳」1978至1985年,日本一位攝影師先後45次來中國拍攝旅途長達1050天,累積拍下超過20萬幅照片,記錄了中國的80年代。新華社攝影局局長問他想拍什麼照片時,他回答:「全部的省。」▌1979年,桂林,一艘渡船1979年,他首次航拍桂林。「當時我來中國是作為周總理的貴賓,所以獲得許可,我乘坐飛機拍攝」,他說後來他才知道那是軍用飛機。
  • 華為推出「年輕人的第一臺5G手機」!物美價廉顏值高
    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過了高考之後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購置新手機,那麼究竟給這些準大學生買什麼手機好呢?華為給出了一個優秀的答案——榮耀30青春版。在高考結束之後,高中同窗們即將遠奔各方,通過照片留下自己的青春回憶自然是最好的方式,榮耀30青春版,為您帶來輕奢級拍照體驗。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 | 愛攝影的「動妹兒」拍下3萬張照片 見證成渝...
    與其他家庭成員相同的是對鐵路的熱愛,不同的是,她酷愛攝影,從手機到相機,從隨手拍到精心記錄,近年來在車內車外拍攝了3萬多張照片,記錄了成渝動車組的溫暖故事,也勾勒出時代發展。  以前,鍾潔都是用手機隨手拍攝,前年她得到一臺微單相機,她拍得更多了,僅僅過去一年多,相機裡就拍下了三萬多張照片,有時都會把一張存儲卡拍滿才罷休。  鍾潔拍下的畫面,大都是一些平凡細節。她認為,堅持記錄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瞬間,才是最真實的記憶,疊加成了動車上的獨特風景。
  • 法國業餘攝影師拍下「亞特蘭蒂斯」太空梭「跨日」珍貴照片
    勒戈7月21日拍下的「亞特蘭蒂斯」號從太陽正面飛過的影像。勒戈7月15日拍下的「亞特蘭蒂斯」太空梭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畫面。蒂埃裡•勒戈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6日報導,法國一位名叫蒂埃裡•勒戈的49歲工程師為美國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的「絕唱之旅」留下了非常寶貴的記憶:他用相機記錄下了該太空梭
  • 他用照片記錄自己從男生變為女生的變性過程,變化很大...
    話說,今天一個國外網友在網上Po了自己的一系列照片,引起了網友強烈反響...這個網友叫Selgal,來自俄亥俄州,照片上看,他是一個普通的男孩。但在這個小哥的心底,從小就有一個讓他萬分痛苦的秘密...——生為男兒身,可是我真的想做一個女孩啊!
  • 並不比相機差 如何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
    手機攝影的畫面對於單反來說,有很多劣勢,比如寬容度低,比如除了特殊App或機身之外打開拍照應用拍下來的都是JPG,比如暗光下噪點高。   而使用手機的HDR模式,則是為了彌補手機寬容度的較差,並且沒有RAW格式文件的劣勢。說白了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動態範圍,更豐富的高光和暗部細節,而不是讓照片呈現出傳統攝影概念中的『HDR風格』,這一點希望大家要搞清楚。   因此手機拍攝時將HDR模式打開應成為一種習慣,就像相機用RAW格式拍攝一樣,就是為了獲得更豐富的畫面細節而做出的曝光選擇。
  • 追尋雪豹足跡 他用鏡頭記錄珍貴瞬間
    沈志君說,跟拍持續了10年,雪豹沒拍到,卻拍下了數萬張北山羊的照片。「雪豹行蹤詭秘,很難找,無奈之下我就打算跟拍北山羊,它是雪豹的食物,跟著它們一定能找到雪豹。」拍下第一張雪豹照片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2013年。2013年11月3日中午,正在別珍套山深處拍攝野生北山羊的沈志君被同行夥伴的喊聲驚呆了。
  • 男子被閃電擊中,被擊中前用手機拍下電流照
    馬蒂亞斯(Mathias Steinhuber)今年31歲,來自奧地利,近日,他在與朋友們一起去美國旅遊的時候不幸被閃電擊中,在被擊中之前他剛好用手機拍下了當時巨大的電流,令人驚嘆不已。(圖為閃電的電流照。)
  • 不止拍月亮,現在的手機還能拍星座
    當然了,他們在平時拍星空,也會用到手機。畢竟器材大大小小那麼重,就算練出麒麟臂都頂不住。最近,一組手機拍攝的星空照,引起機哥注意。這組星座照片,由榮耀30Pro+ 拍攝而成。再一查,原來這組圖,是手機廠商首次記錄到完整的 12 星座影像作品。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春拍攝影大賽開始了!5萬元大獎等你來
    招募萬名攝影愛好者為動物愛豆們拍美照,還有價值5萬元大獎等你來瓜分!4月1日-5月3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共同發起#春拍動物世界#活動,來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看世界珍稀動物,發現野生動物之美,開啟大片創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