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溫州平陽縣昆陽鎮第三中學門口,攤販黃某用氫氣瓶充氣球時,氫氣瓶突然發生爆炸,黃某不幸遇難。
昨天,記者來到事發現場看到,爆炸發生點位於一公交站頭附近,目測距離昆陽三中校門20多米遠。爆炸產生的碎片,將水泥地面砸出幾個明顯的坑,地上仍殘留著幾處血跡以及一些漏氣乾癟的氣球。
「當時聽到現場發出砰一聲巨響。」現場周圍的多名住戶說,爆炸發生在昨天清晨6時左右,當時學校師生沒有到校,路上行人也很少,所以事故未殃及其他人。
圖/浙江之聲
昆陽三中保安陳師傅聽到爆炸聲後,第一時間跑到現場。陳師傅說,那名攤販被炸出兩三米遠,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腳上等處血肉模糊。一個用來充裝氫氣的罐體被炸成碎片;另一個罐體在爆炸中飛出20多米遠,並將一輛汽車尾部砸出一個大窟窿。
經了解,這名攤販姓黃,今年50多歲,來自安徽。平陽縣人民醫院急診室醫護人員說,黃某胸部、腳部等處傷勢嚴重,送到醫院已經沒有生命體徵,最終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平陽縣公安局有關人士說,經過初步調查,認定這是一起意外事故。
「充裝氫氣球的罐體,是由家用液化石油氣罐改裝過來的。」平陽縣安監局有關人士稱,根據初步調查,黃某在用氫氣瓶充氣球時,由於操作不當致使氫氣瓶發生爆炸。
當天下午3時許,溫醫大附二院附近的一家商鋪門口,幾十隻氣球被放在醒目的位置,一名姓王的市民正帶著女兒在挑選氣球。王先生說,3歲大的女兒喜歡看動畫片,每每看到喜歡的動畫片人物出現在氣球上時,便叫他把氣球買下來。
王先生坦言沒有考慮過氣球的安全問題,也不清楚氣球裡到底充了什麼氣,「應該不會有問題吧?」王先生遲疑地說道。
一名售賣氣球的商家接受採訪時說,現在市面上的氣球價格基本在5元上下。
關於這些氣球的來源,多名商家稱,每天早上會有幾個固定的小販前來,把已經充好氣的氣球批發給他們,但不清楚這些小販的來歷和充氣地點。
溫州市一位化工領域專家分析認為,一些零售攤點出售的氫氣球,其氫氣因為缺乏正規的供氣源,極有可能是由地下氫氣作坊供應的。
其實隨便在網上一搜,氫氣球造成的事故數不勝數:
消防人員表示:「除了氣球發生爆炸火焰騰空非常危險外,氣球燃燒後的溶液如果濺在皮膚上,危害更大,瞬間就會將皮膚嚴重灼傷。所以,一般情況下,街頭賣的5元、10元價格的充氣氣球,為了節約成本,充的都是氫氣,而不會是昂貴的氦氣,幼童最好遠離這類玩具。一旦發生意外,對孩子傷害非常大。」
據了解,根據有關規定,儲運氣體及充灌、回收氣球必須嚴格遵守消防、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管理等有關規定。製作氣球應當灌充安全的惰性氣體,比如氦氣。
為何國家明文規定,而商販卻依然使用氫氣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氫氣比氦氣便宜。一位商販說,目前,市場上氦氣的價格是氫氣的10倍,所以他們基本用氫氣替代氦氣來降低成本。「街頭售賣的玩具氣球,如果填充氦氣,成本就得10元以上,所以還是會選擇使用氫氣作為填充氣體。」
《好奇實驗室》實測:
這些可愛的氣球隨時會變成「惡魔」!
在街頭,有許多賣氣球的小販。色彩絢麗的氣球,一脫手就會飛到天上去,最吸引孩子們的是光頭強、喜羊羊等卡通氣球,看到一定會纏著大人買一個。但是你知道嗎,這麼可愛的氣球可能隨時會變成「惡魔」!
如果你問小販,賣的氣球裡面充的是氫氣還是氦氣,他們基本都會說是氦氣,因為他們知道,氫氣十分危險,國家已明令禁止給卡通氣球充氫氣。氫氣易燃易爆,而氦氣是不可燃氣體,兩種氣體密度都小於空氣,所以能讓氣球升空。
去年9月,都市快報《好奇實驗室》曾做過一個實驗,在杭州西湖邊和一家兒童醫院門口,隨機購買了10種不同款色的氣球,賣氣球的小販們都信誓旦旦保證,用的是氦氣。
實驗非常危險,所以我們請了消防員幫忙。好奇君穿上一套防護服保護自己。怎麼樣,有點像太空人吧!
好奇君一手拽著氣球,一手把火棍慢慢靠近氣球;氣球離臉部只有50公分左右,「砰」一聲脆響,氣球瞬間爆炸。好奇君感到熱浪撲面而來,還燒到了手上,幸虧穿著防護服,但還是覺得非常燙。
通過慢鏡頭回放,看到了氣球爆炸的全過程:火苗先將氣球下部燒破一個小孔,氣體從小孔溢出,遇火後燃爆,火球迅速從下往上躥,包住了整個氣球,火球最大時有一個人寬,半個人高。
如果孩子拽著這種氣球,在人群擁擠處不慎碰到菸頭或其他火源,情況有多糟呢?用假人來做個模擬實驗。
好奇君把一隻「金魚」氣球放在假人附近,火源靠近後,「砰」一聲,巨大火球瞬間包住了假人。假人的一邊頭髮著火,臉也燒焦了。
隨機購買的10個氣球,全部燃爆,無一例外!目前市場上氫氣的價格是12元/立方米左右,而氦氣的市場價格是135元/立方米左右,價格而相差10倍以上。看來小販們為了節約成本,把氦氣換成了氫氣。氫氣球爆炸產生的威力很大,而且火焰高、不規則,對人體危害很大。
太可怕了!不幸中的萬幸是還好沒到學校開門的時候,不然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為了孩子的安全,請讓孩子遠離這些氫氣球!不要購買!
內容綜合自溫州都市報、都市快報、FM93交通之聲、好奇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