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11月我國發生了一件令整個醫學界都位置反對的事,這件事震驚了當時整個醫學界,「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的前一天,某報紙上刊登這樣一條新聞:南方科技大學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嬰兒目前生命體徵正常。對於這兩個嬰兒的誕生,很多人還不能理解,這兩個嬰兒所謂的基因編輯是什麼?這個基因編輯就是在嬰兒還是胚胎的時候對他們的基因進行DIY。而這兩個嬰兒就是通過這種基因編輯技術,使得哇哇啼哭的她們落地便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這件事情一經傳出,就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美聯社最先採訪到了賀建奎本人,他表示他這麼做是在為人類的未來謀福利,是在為社會做貢獻。但是一眾科學家紛紛下場譴責,甚至寫了聯名譴責書,科學家們表示這種設計到人體及人體胚胎的試驗技術從倫理上來說是不能審核通過的,不管最後成功與否,這其中帶來的風險及危害是持續性的,更多的是還是其中的未知性,是造福一方還是禍害千年誰都沒有辦法說清楚。
基因這個詞讓各國的科學家都無比的敏感,當基因編輯嬰兒的橫空出世,這意味著什麼?或許是人類的進一步發展,或許是未來許許多多編輯嬰兒的誕生,當這個社會都是編輯的完美的嬰兒,那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還有意義嗎?編輯嬰兒的一切都可以用文字清清楚楚地表達出來,這個人的喜好,性格習慣都一覽無餘,那這個世界就真的是個一點色彩都沒有的世界了。
其實在2015年就已經有人嘗試過類似的實驗,但是被緊急叫停,最後只有一篇文章被發表了出來,因為技術尚不成熟,所有參與實驗的胚胎都沒能存活下來,而且其中的未知太多。你修改了這個基因那個基因就有可能受到相關的影響,就先出生就能免疫愛滋病的一對嬰兒,他們對別的疾病毫無抵抗力,這就是貿然編輯基因的後果,沒有辦法兩全其美最後就只能是以失敗告終,在現在的社會中是沒有能使之完善的技術,這其中所涉及的知識實在是太廣,太複雜了。
在2019年的12月,這件事走入了司法程序,3名被告人構成非法行醫罪。被法院判處之後,兩名嬰兒被國家相關機構收養,因為不能抵抗別的病毒,所以要細心的呵護她們長大。這件事在這裡算是落下帷幕,同時也在告誡我們,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顧全大局才是一個有知識,有能力的人該為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