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機身和好散熱不可兼得?來看看暗影精靈6吧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過去,很少有廠商能夠將遊戲本做到兼顧輕薄與高效散熱,而惠普的OMEN暗影精靈6遊戲本憑藉全新的ID設計,在進一步縮減機身尺寸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散熱方面的表現,兼顧了機身的輕薄與高效的散熱,為玩家帶來強勁的性能體驗。近期,我們拿到了暗影精靈6這款產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款產品是如何兼顧二者的吧!

  兼顧機身輕薄與強勁散熱的暗影精靈6

  散熱方案設計是遊戲筆記本研發升級的一大難題,因為筆記本(尤其是遊戲筆記本)內部的發熱源很多,比如處理器、獨立顯卡、晶片組、內存、硬碟、無線網卡、電池等等。其中處理器和顯卡是兩個發熱大戶,影響著機器的整體散熱表現與性能釋放。比如我們拿到的這款暗影精靈6遊戲本,配置為:i7-10750H處理器+RTX2060顯卡,這均屬於目前市面的主流配置,發熱能力自然非同一般。(後文有具體的雙烤測試)

  以熱源為起點,在有限的空間去布局整體架構以解決散熱的問題,才能夠真正的讓筆記本「涼下來」。

  暗影精靈6的面積與上代產品相比,縮小了8%,而且機身厚度也有所縮減,GTX1650/GTX1650Ti機型機身厚度薄至22.5mm,RTX2060及以上機型厚度薄至22.9mm。如此輕薄的機身,除了限定了內部的散熱空間,更對整機的使用體驗提出了考驗。暗影精靈6究竟是如何在輕薄的同時,做到強勁散熱的呢?我們從實際的拆解可以看到,暗影精靈6的核心散熱系統的一體性很強,CPU和GPU之上還覆蓋有均熱板,共計有4根熱管、2個風扇和3個出風口,散熱鰭片總長度也比上代增加25%。一體化的設計使它們可以被看作是一整片「散熱板」,從而大幅增強了導熱性能。

  首先,我們來看暗影精靈6的熱管是如何設計的。其中的2根8mm的主熱管負責將CPU/GPU熱量導至機身背面的主散熱鰭片,分別對應左右兩隻風扇;1根輔熱管將GPU熱量引至機身側面的散熱鰭片,並由左側風扇向機外排出;另外1根輔熱管在均熱板上,負責將熱量均勻散布到均熱板之上,讓熱量更高效地傳導出去。

  其次,暗影精靈6大幅升級了散熱模塊,相較於上一代產品,散熱片面積增加了25%,風扇面積增加了15%,最大進風量提升了62%。而且這次暗影精靈6採用了雙三相馬達及液態軸承RTX2060及以上配置還搭載了12V風扇),在進一步增強了散熱效果的同時儘量避免了風扇高速旋時產生噪音。

  最後,暗影精靈6還使用了高端遊戲本中常見的均熱板,而均熱板可以看作是一個異形的大導熱管,但它比導熱管的熱量擴散速度更快,並且熱量還會更均勻地散布開,因此整體的熱交換效率會高很多,這也是保證筆記本長時間烤機不降頻的秘密所在。

  除了核心的散熱設計之外,機身的材質、風道、轉軸等設計也會影響機器的散熱表現。

  機身材質的使用,也是會影響到遊戲本的散熱效果。暗影精靈6的C面為金屬材質,表面陽極氧化處理工藝,在提高整機的強度與支撐性的同時,還大幅增強了散熱的效果。

  在風道設計方面,惠普暗影精靈6採用了上代在幻影精靈X雙屏遊戲本等高端產品線中使用的酷涼風暴散熱技術,兩進三出五風道設計。在機身D面和機身後側,暗影精靈6都放置了大面積的出風口,尤其是D面的大出風口+防塵網的設計,使散熱效果得到了更顯著的提升。

  在轉軸設計方面,不少中高端遊戲本會採用散熱孔後置於遊戲本轉軸處的設計,而這往往會導致屏幕下端的散熱孔被遮擋,影響散熱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暗影精靈6在採用全新的模具後,讓轉軸後方開孔率達到了75.6%,極大增強了整機的散熱性能。

  除了硬體部分,暗影精靈6遊戲本創新性地搭載了紅外溫度傳感器,可以更快獲取機身內部和C面溫度,以便在實際使用中更好更快地調節風扇轉速,在儘量保持靜音的同時,也保證機器性能的高效釋放。此外,配合惠普遊戲控制中心(OMEN Command Center)搭載的Dynamic Power Technology,能實現對風扇和性能的動態調校,從而進一步優化了使用體驗。

  實際體驗如何?暗影精靈6暢玩主流3A無壓力

  【測試環境】

  顯卡驅動版本:457.30

  Windows版本:1909

  BIOS版本:AMI F.05

  室溫:26℃左右

  備註:以下測試均在在顯卡直連的狂暴模式下進行

  先從實際體驗結果說起:這款暗影精靈6可以輕鬆應對市面上這些主流的3A遊戲,並且在溫度控制方面做到極好,基本在熱鍵區域無熱感。

  在3A遊戲《古墓麗影暗影》中,在開啟高畫質的情況下,暗影精靈6的平均遊戲幀數可以達到95幀。

   在《孤島驚魂》中,高畫質情況下遊戲幀數可以達到93幀。

  在《刺客信條奧德賽》中,在開啟高畫質的情況下,遊戲可以達到66幀+的水平。

  此外,我還體驗了光追遊戲《控制》,不得不說光線追蹤的確很考驗配置性能,不過這款暗影精靈6搭載的RTX2060顯卡擁有DLSS2.0技術的加持,能夠平穩地運行這款遊戲。

        在默認畫質(540P)下,我勾選「英偉達深度學習超級採樣」,發現遊戲幀數仍然能夠保持在80幀+的水平,有些場景甚至可以達到100幀+的水平,可以說整場體驗十分流暢毫無壓力。

  最後,我們對筆記本進行了雙烤的測試。在我們的標準中,對筆記本進行雙烤(讓CPU和GPU滿負荷工作)長達20分鐘以上,如果CPU和GPU都還能達到硬體標稱的功耗設計,那麼就說明這款筆記本的散熱設計是合格的。

  因為持續讓硬體滿負荷工作會大幅增加發熱量,如果筆記本散熱不佳,CPU/GPU硬體就會隨之降頻,功耗也就會下降,而最終性能也會明顯下降,導致遊戲掉幀、卡頓等現象的出現。

  在室溫26攝氏度下,使用AIDA64進行壓力測試,30分鐘之後,暗影精靈6的處理器功耗可穩定在67W左右(官方標稱雙烤時CPU的TDP為45W)、頻率穩定在3.81GHz左右,並沒有出現明顯降頻的現象,顯卡功耗保持在100W左右。

  而機身表面溫度的表現也十分出色。通過紅外溫度傳感器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機身C面溫度最高為46.4℃,尤其是鍵盤WASD區域的溫度不到30攝氏度,這對於遊戲本而言是非常難得的。如果說仍然有不足之處,那就是產品在高負載情況下發出的噪聲比較明顯,當然這也是為了性能釋放做出的一大妥協。

  總結

  這次,惠普暗影精靈6在散熱方面所做出的提升,確實非常到位。在實際的遊戲操作體驗中,我們也看到了它真正的實力——強悍的性能釋放,不錯的溫度把控。此外,它的機身線條設計更加簡約,主視覺相較於絕大部分遊戲本而言,更加低調、時尚、內斂,更加適用於多元的使用場景,算是一款「跨界遊戲本」。對於有遊戲、外出辦公、日常工作、設計使用等多重需求的用戶來說,購買暗影精靈6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主流遊戲本的代表作 暗影精靈6如何交出高分答卷?
    [PConlien 雜談]惠普暗影精靈6自發布以來就受到廣泛的關注,除了採用全新的模具和ID設計,非常亮眼以外,暗影精靈6在硬體優化和細節處理方面也做了十足的努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暗影精靈6究竟做了什麼,才讓惠普在2020年交出了一份高分的答卷。
  • 惠普暗影精靈家族再升級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京東購買連結:點擊這裡01 惠普暗影精靈5整體散熱性能提升30%,最高四熱管配合三項馬達和液態軸承的散熱布局,帶來更高的散熱穩定性和更低的風噪水平。適合掃雷黨、吃雞黨、學生黨、愛玩遊戲的職場新人、對性能有一定要求的玩家選購。
  • 用心,做產品 惠普暗影精靈5家族的差異化功守道
    其機身厚度只有20mm,實測最厚處約23mm(包括散熱突起處)。20mm什麼概念?一般15.6英寸遊戲本的前端厚度(一般是最薄處)在25mm左右,尾部厚度(一般是最厚處)在27mm左右,暗影精靈5 Air薄了20%,整體大概只有約一枚1元硬幣的厚度。  另外,其裸機重量為2.4kg,相當於幾年前的14英寸筆記本電腦的標準重量。
  • 「薄到飛起」的金屬遊戲本 惠普暗影精靈6 Air首測
    ,屏幕很給力  惠普暗影精靈6 Air的招牌之一就是出色的外觀設計,不僅機身薄,並且工藝出眾。  將機身做薄,對於遊戲本來說本身就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更別說像惠普暗影精靈6 Air這種擁有旗艦級硬體的產品。惠普暗影精靈6 Air的厚度只有20mm,卻搭載了i7-10750H+RTX 2070 Max-Q,甚至頂配版還有RTX 2080 Super Max-Q。這個厚度已經與很多大屏輕薄本相近了,厚度控制的相當出色。
  • 品牌6年深耕勢不可擋 惠普暗影精靈6遊戲本首發
    暗影精靈旗下的精靈聯盟社群也已經發展成為50餘萬中國玩家揮灑熱愛、 「玩出內力」的舞臺。「今年是暗影精靈品牌誕生的六周年,是惠普進軍遊戲領域的第六年,」惠普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莊正松表示,「六年來,惠普始終堅持圍繞玩家需求,打造覆蓋產品、品牌、社群等在內完整的遊戲生態。我們希望為玩家提供更優質的體驗,讓他們充分發掘遊戲的正面能量,激發人生的無限潛能。
  • 拯救者R9000X評測:高性能輕薄本的新一座裡程碑
    去年10月,用做遊戲本的豐富經驗打造了一款15.6英寸的輕薄本——,主打賣點有三:機身輕薄(14.9mm,1.7kg)、強散熱設計、持續60W高能釋放的標壓處理器(i7可越級打i9)。結合這些特點來看,聯想是想把9000X系列筆記本打造成突破體積限制的大屏高生產力工具。
  • 【惠普暗影精靈6銳龍版(R54600H/16GB/512GB/GTX1650Ti/144Hz)評測...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角逐性價比之王 惠普暗影精靈6銳龍版圖賞http://nb.zol.com.cn/748/7489712.html        以上是關於惠普暗影精靈6銳龍版(R54600H
  • 擁有幻影精靈 X 遊戲套裝是怎樣一種體驗?
    當然,為了保證筆記本電腦持續的高效能輸出,除了採用了全新的 OMEN Tempest Cooling 散熱系統之外,惠普與暴力熊合作,使用液金導熱層進一步加強散熱效果。 筆記本電腦的出風口位於機身的前側,機身底面採用大型鏤空+金屬支撐結構+防塵網的設計,可以在保證機身強度的同時確保進氣量充足。
  • 獨顯輕薄全金屬 宏碁4820TG詳細評測
    在配置方面,這款機器採用了目前中高端獨立顯卡,並且還擁有英特爾高性能處理器,輕薄和高性能真的可以兼得麼?請看下面的文章。眼看就到夏天了,那就再接一個USB小電扇吧! 整機配置和性能測試·整機配置和性能測試    通常輕薄筆記本都不會有太過強大的配置,這主要是因為高性能的晶片都需要一定的空間來進行散熱。
  • 更輕薄的機身更不俗的顏值,火影天馬座S5產品圖賞
    天馬座S5 是火影遊戲本在九月底上市的一款全新定義的15. 6 英寸輕薄全面屏遊戲本,整機搭配了第八代酷睿i7-8750H標壓處理器,GTX1050Ti 4G獨立顯卡,8G DDR4 運行內存,128G固態加1T機械的雙硬碟組合,性能出色。
  • 創物者M評測:液態金屬散熱,輕薄與性能的融合
    簡潔的輕薄機身: 和遊戲本厚重的機身特點不同,【創物者】Machcreator-M的外觀看上去十分輕薄。機身ACD三面都採用了比鋁合金更為高端、更為輕薄、品質更好的鎂合金材質。不僅減輕了機身重量,還使得機身擁有更好的耐刮能力。整機的厚度薄至18.3mm,而重量也僅為1.7kg左右,非常便於外出攜帶。
  • 暗影精靈ⅢPro的屏幕有多好?對比才知道
    而今天我們要對比測試一下惠普暗影精靈Ⅲ Pro的這塊屏幕表現究竟如何。  100%sRGB高色域帶來更還原於本色的觀感體驗  惠普暗影精靈Ⅲ Pro這塊15.6英寸的IPS電競屏達到了72% NTSC色域,通過紅蜘蛛對這塊屏幕的測試,我們可以發現該屏幕色域達到了98%的sRGB和70%的NTSC,是目前15.6英寸IPS屏幕中較好的批次。
  • 輕薄型筆記本:宏碁 非凡S3x:性能強性價比還高
    也許你腦海中會浮現出許多字眼,奈何千人千面,但從這些年筆記本的發展趨勢來,總逃不過一個詞:輕薄。 早在前幾年你可能會說這是個悖論,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追求極致輕薄必定會以犧牲掉性能為代價;但理想照進現實,在2020年末的今天,性能和輕薄在最新的筆記本上兼得了! 閒言少敘,本期要大家上手的是一款非常符合當代都市青年工作生活所需的輕薄型筆記本:宏碁 非凡S3x。
  • 性價比超高 評惠普光影精靈III代綠刃版
    惠普暗影精靈系列長期佔據各大電商銷量榜前幾位,深受遊戲玩家喜愛。而其兄弟產品光影精靈,同樣也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面向主流用戶群體推出的遊戲本產品。  此前,惠普光影精靈系列的外觀設計與暗影精靈系列相比,完全是兩種風格,前者採用銀色配色,而後者採用黑色配色,一光一暗體現的非常鮮明。
  • ...Super遊戲主機評測(全文)_惠普 暗影精靈5S 873-078RCN _筆記本...
    惠普暗影精靈5 Super遊戲主機最亮眼的地方就是採用了RTX 2070 Super顯卡,這也是整機Super命名的由來。顯存方面沒有變化,依然是256bit 8GB GDDR6,448GB/s帶寬。  再說說其他硬體。
  • Acer暗影騎士·擎上手評測
    Acer暗影騎士系列依靠差異化的輕薄機身相比上一代的暗影騎士4,暗影騎士·擎在外觀方面又有了不小的調整。去掉了A面原本的光雕碳纖維側邊條設計,回歸了整面黑色拉絲紋理和磨砂質感,在手感方面要舒適許多。而遊戲電競風格則轉由更犀利的邊緣稜角和掠奪者腰線點綴來體現。機身尾部轉軸部位,原本的大面積網格式噴氣式出風口,也做成了正紅色超跑尾翼外觀,而且酷似《EVA》中的朗基努斯之槍造型。
  • 暗影系登場《賽爾號星球大戰》四大新精靈解析
    而伴隨著拜倫號出現的,還有一系列暗影系新精靈,其中不僅有暗影之王尤納斯,還有扎夫特、吉古拉、海德拉三大暗影精靈。這些暗影系中首批出現在拜倫號上的精靈,它們都有著各自的特色。【暗影之王尤納斯】作為拜倫號上的大BOSS,暗影系精靈尤納斯有著「暗影之王」的稱號,它是一個如同黑洞般的精靈,爆發的暗黑力量具有很強的防禦性和攻擊性,能夠開啟黑暗之門,封住對手的行動。尤納斯的初始形態是精靈影球,黑暗中最為奇異的精靈,喜歡控制一切可以控制的東西,想要把宇宙總所有能量都吸引到自己身邊來。
  • 榮耀筆記本Pro 魅海星藍評測,輕薄本機身遊戲級性能堪稱西裝暴徒
    再看B面,一塊16:9比例的16.1英寸大屏幕極具視覺衝擊力,注意是16.1英寸,比我們常見的15.6英寸機型可視面積要大了6.6%左右。鑑於消費升級時代用戶對更小機身、更大屏幕的需求,榮耀這次巧藉手機精細理念於PC,運用全面屏及超窄邊框技術,把這塊16.1英寸大屏幕塞進了15.6英寸的機身裡。榮耀筆記本Pro 魅海星藍上左右三邊的邊框僅為4.9mm,屏佔比高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