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影響光伏發電系統效率PR值的7個因素

2020-12-08 索比光伏網

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形式非常廣泛,常見形式主要為以下三種: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家用光伏發電系統。

大型地面光伏電站主要技術特點是在發電側併網,沒有儲能系統,一般需要高壓接入,功率很大,兆瓦級以上。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一般在用電側併網,減少了電能傳輸成本和線纜損耗,且常與建築集成,有效利用建築物閒置屋頂,大大減少了光伏電站的佔地面積。但同時受建築制約,往往不能按最佳傾角和朝向安裝,光伏陣列容易受到遮擋。

家用光伏發電系統,功率等級較小,一般分為幾瓦到幾百瓦,往往集充放電控制、逆變、儲能於一體,安裝便捷、使用方便。

不論是哪種應用形式,衡量光伏發電系統性能優劣的最終指標就是發電量。而影響系統發電量的因素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是電站的裝機容量,第二個是當地光照資源,第三個是系統效率,即PR值。關於電站裝機容量的計算,與電站建設面積、組件安裝傾角、組件尺寸、組件前後排的不遮擋間距及排布方式等因素有很大關係,在此筆者不展開討論。本文主要研究影響系統效率PR值的幾個因素。

影響光伏發電系統效率PR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

1.光照資源和環境溫度

光照資源主要分為水平輻射度、散射、峰值日照小時數等因素,現行業內獲取這些光照資源數據主要來自於氣象資料庫,虛擬電站初探(一)——基於Meteonorm和NASA對比60個城市輻照數據差異(詳情見下文連結),已經對不同資料庫的數據做了簡單介紹,這裡不再重複討論。光伏組件的工作溫度一般比環境溫度高10~30℃,根據組件的工作特性,其輸出電壓和電流都會隨著太陽輻射強度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環境因素會影響組件的工作性能,從而影響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

2.光伏組件轉換效率

組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光伏系統發電效率。影響組件性能的參數有組件轉換效率、開路電壓、短路電流、最大工作點電流、最大工作點電壓、電流溫度變化係數、電壓溫度變化係數、電壓光照變化係數等。組件的轉換效率與材料及製作工藝密切相關,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電池技術,如PERC、HIT、IBC、LGBC等,這些技術的不斷更新,都是為了提高組件轉換效率。

3.安裝傾角、方位角

光伏陣列安裝傾角是光伏系統設計至關重要的因素。對於固定式光伏陣列,一般光伏組件朝向正南排布,安裝傾角採用最佳安裝傾角設計,而最佳安裝傾角跟地區經緯度、太陽高度角、赤緯角等息息相關。

4.組件灰塵、陰影遮擋、組串失配

光伏發電系統在實際運行中,組件都裸露在環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組件表面會積下很多灰塵,甚至有鳥的排洩物、樹葉、積雪等局部遮擋,而光伏陣列中每塊組件的參數不可能完全一致,這些因素往往都會導致光伏陣列處於失配運行狀態,陣列的輸出功率會比預期值低。

5.組件衰減

光伏組件功率的衰減是指組件輸出功率隨著光照時間的增長而逐漸下降的現象。光伏組件的功率衰減包括功率突然衰減、光致衰減和老化三種。第一種衰減一般是由組件焊接不良、安裝過程操作不當、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冰雹猛烈撞擊等破壞性因素導致;第二種衰減是指光伏組件在最初的幾天內功率發生較大幅度的衰減,之後趨於穩定;第三種衰減是指在組件的長期使用中出現的極緩慢的功率衰減現象。

6.逆變器損耗

逆變器損耗是指逆變器在把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過程中所造成的能力損失,該損耗包括待機損耗、半導體開關損耗、電感損耗等。其中半導體開關損耗主要來源於開關器件和二極體損耗,逆變器的能量損失可通過測量逆變器的直流輸入電壓、電流和交流輸出電壓、電流計算得到。

7.線路損耗

光伏發電系統各個環節都需要使用電纜來進行電能傳輸,因此傳輸過程中必然存在阻抗損耗。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影響光伏系統PR值收益的兩大因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引言:目前光伏系統發電效率(PR值)普遍在80%左右,而光伏系統發電效率可以直接體現出光伏系統的收益,要確保光伏系統效益最大化,便要針對光伏系統發電效率來進行研究分析。在影響光伏系統發電效率的因素中,囊括了太陽輻射、溫度、組件標稱與實際功率差異的損失,直流線纜、逆變器、交流線纜的損耗,組件失配以及其它系統故障停止併網。
  • 光伏發電廣告牌系統受哪幾個關鍵因素影響?
    高速公路廣告牌光伏發電系統,由於受施工條件制約以及用戶對成本的考慮,無法在廣告牌頂方安裝過多的太陽能電池板。為滿足投光燈在夜晚照明用電,在進行系統設計時,要儘量充分利用有限的組件,提升發電效果。1、影響光伏發電的因素包括系統配置是否合理、組件採光朝向是否正確、組件的傾斜角度是否合理、光伏系統陰影等。
  • 淺析併網光伏發電系統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
    因此,併網光伏發電系統也就成為全球綠色新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但在光伏發電併網過程中採用了大量的電力電子技術,在送上能源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影響電網電能質量的因素。本文就光伏發電併網的幾個主要技術環節可能帶來的電能質量問題進行分析。
  • 【乾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分類及組成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利用電池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系統,主要分為離網發電系統與併網發電系統:離網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能電池組件、控制器、蓄電池組成,若要為交流負載供電,還需要配置交流逆變器。併網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就是太陽能組件產生的直流電經過併網逆變器轉換成符合市電電網要求的交流電這後直接接入公共電網。
  • 影響光伏組件及系統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組件的衰減分為:1,由於破壞性因素導致的組件功率驟然衰減,破壞性因素主要指組件在焊接過程中焊接不良、封裝工藝存在缺膠現象,或者由於組件在搬運、安裝過程中操作不當,甚至組件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冰雹的猛烈撞擊而導致組件內部隱裂、電池片嚴重破碎等現象;2,組件初始的光致衰減,即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在剛開始使用的最初幾天內發生較大幅度的下降
  • 發電量猛增 這樣做讓光伏電站系統效率提升10%
    光伏電站的收益和系統的發電量密切相關,如何讓光伏電站能多發一些電,是光伏從業的技術專家所一直孜孜不倦攻克的堡壘。光伏電站的發電量主要由三個因素決定:裝機容量、峰值小時數、系統效率。前兩個因素對一個既定的光伏電站來說基本已經確定,那麼我們只有從提升系統效率的角度來進行發電量的提升。什麼是系統效率?
  • 科普| 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組成部分及影響因素
    一、發電系統組成部分 1、PV板(太陽能板、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光伏組件),吸收光能並把光能轉化為電能,PV板常用材料有單晶矽、多晶矽和非晶矽三種,其中單晶矽轉換效率為14~20%,多晶蛙轉換效率為13%左右,非晶蛙則為8~10%。
  • 如何提高光伏發電效率?
    通常情況下光伏系統對太陽輻射的利用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要考慮到太陽能輻射強度、光譜特性,以及氣候情況。02光伏電池組件的傾斜角度光伏組件的方位角一般選擇正南方向,以使光伏電站單位容量的發電量最大。只要在正南±20°之內,都不會對發電量有太大的影響,條件允許的話,應儘可能偏西南20°。
  • 影響光伏組件發電量的七大因素 你知道幾個?
    戶用光伏網訊:光伏電站現在幾乎是每個家庭的標配!但是,對於剛安裝光伏電站的家庭來說,他們能做到的就是仔細的聽聽安裝工的說法,對於電站的一些具體問題,他們往往是無從所知的!今天,小編就針對這些編輯了一篇最能影響光伏組件發電量的7個因素,希望能夠對各位出入光伏業的人士有所幫助!
  • 溫度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效率有何影響
    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現在很多家庭對光伏發電都非常感興趣,有一些家庭已經安裝了光伏電站,不僅自己用電不用交電費,用不了的多餘電量電業局會收購,把電費直接打入您的個人帳戶。那麼您了解溫度對您的光伏電站的發電有何影響嗎?發電的多少直接會影響您的收益情況,下面小編詳細為您解讀溫度與光伏發電效率的關係:太陽能適合在溫度高的地區使用嗎?太陽能電池板也是電子元件,隨著溫度升高,它們的效率下降。與許多電子設備一樣,太陽能電池板溫度越高,效率越低。畢竟,太陽能電池板是把光能轉化成電能,而不是把熱轉換電能。
  • 光伏電站的效率是誰在影響?
    那麼您了解溫度對您的光伏電站的發電有何影響嗎?發電的多少直接會影響您的收益情況,下面小編詳細為您解讀溫度與光伏發電效率的關係:太陽能... http://guangfu.bjx.com.cn/news/20180905/925971.shtml 2018-09-05 並不是所有的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都是一樣的,光伏電站如何提高發電效率
  • 光伏乾貨分享:雙面組件發電量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隨著光伏產業的不斷發展進步,光伏發電已成為我國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之一。作為光伏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組件本身材料老化、組件工作溫度、太陽輻射強度、組件表面反射率,以及項目所在地的氣候條件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光伏組件的實際發電性能往往和預期有所偏差,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影響雙面組件發電量的因素!!!
  • 離網光伏發電系統對逆變器的要求及基本設計
    太陽能電池陣列所發出的電能為直流電,但是大多數用電設備採用的是交流供電方式,所以系統中需要有逆變器將直流電變換為交流電以供負載使用。在離網光伏發電系統中,逆變器的效率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效率,因此,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逆變器的控制技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 如何衡量光伏電站的發電性能?滿發小時數的決定性因素有哪些?
    隨著平價時代的來臨,之前因行業補貼等原因進入光伏行業的中小型玩家在補貼拖欠嚴重的情況下,通過電站資產交易的方式退出成為其較為明確的選擇。光伏電站的資產交易過程涉及的風險主要可歸納為技術、財務以及商務三大類,在諸多考慮因素當中,光伏電站的發電量高低往往是資產交易及最終定價的重要一環,也是潛藏風險最多的一環。那麼,我們該如何衡量一座光伏電站的發電性能?其影響因素又有哪些?
  • 光伏發電組件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對措施
    光伏發電組件構成 光伏電站安裝單晶矽或多晶矽太陽能電池若干塊, 構成光伏陣列。光伏陣列分為若干個發電單元, 每個發電單元設置防雷直流匯流櫃、 逆變器、 升壓變壓器組成。 先通過光伏陣列匯流箱進行匯流,再經電纜接至直流匯流櫃, 然後再與逆變器相連。 再通過電力電纜並聯敷設接至升壓變壓器。接入升壓變電站或開閉站, 將電能送入電網。
  • 影響光伏發電量的七大重要因素
    隨著我國光伏市場的火爆發展,而伴隨的一系列問題也逐漸暴露出,對於安裝光伏的用戶因素來說能夠獲得良好的收益才是最重要的。眾所周知良好的收益餘光伏的發電量息息相關。那麼哪些會嚴重影響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呢?古瑞瓦特小編梳理總結了7大重要因素。
  • 太陽能逆變器MPPT如何影響光伏系統?
    斯奈特snadi.cn做過行業統計,在光伏系統中,太陽能逆變器的成本不到5%,但這是發電效率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當配件等附件完全一致時,如果選擇不同的逆變器,則系統的總發電量相差5%至10%。這種差異主要是由逆變器引起的。
  • 光伏發電系統的最大功率點跟蹤算法及仿真研究
    引言:在光伏發電系統中,為了在外部條件變化時光伏電池陣列也能輸出最多的能量,理論和實踐上對設計人員提出了光伏陣列輸出能量最大化控制的要求。目前,光伏發電系統的轉換效率偏低(10%-30%),因此在光伏發電系統中,要提高系統發電的整體效率,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實時調整光伏陣列的工作點,使之始終工作在最大功率點附近,這一過程就稱之為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
  • 光伏發電系統分解介紹——離網光伏系統(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可以分為併網型和離網型。併網型是將系統發出來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併入到電網上;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則是自發自用,就地消納,應用靈活。在實際使用中,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隨處可見,如太陽能路燈、交通信號燈、農用滅蟲燈等,特別是在一些電網覆蓋不到的偏遠山區,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的重要作用就凸顯出來了。這裡,主要介紹了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的組成。
  • 【光伏知識】解析太陽能光伏發電併網系統
    光伏發電是利用光生伏打效應,使太陽光輻射能轉變成電能的發電方式,是當今太陽光發電的主流。太陽光發電是無需通過熱過程直接將光能轉變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它包括光伏發電、光化學發電、光感應發電和光生物發電。太陽能發電系統可區分為兩大類別,一是獨立系統,二是系統聯繫系統(或稱為與交流電網聯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