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文西所創作的一幅名震世界的油畫,現收藏與法國羅浮宮中,是羅浮宮的鎮館之寶。該畫主要塑造的是當時女性典雅和恬靜的外表形象,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資本主義上升期婦女的真實面貌。
很多人認為蒙娜麗莎是達文西虛構出來的人物,是憑自己的想像畫的。不過知道達文西去世後,有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理論家瓦薩裡編寫的《藝園名人傳》指出,蒙娜麗莎這幅畫應該是以佛羅倫斯富商弗朗西斯科·戴爾·喬孔多的妻子麗莎·喬孔多為原型創作的。
麗莎在嫁給丈夫叫做麗莎·蓋拉爾迪尼,後來麗莎丈夫去世,她就做了修女,最終在63歲的時候去世。蒙娜麗莎的微笑其實就是麗莎夫人的微笑,當然這只是眾多說法中的一種。
還有人說《蒙娜麗莎》中的女士其實是當地一名政府要員的妻子,因為達文西晚年曾說這幅畫是「巨人朱利奧·美第奇委託繪製的一位佛羅倫斯貴婦」。這幅畫歷時四年才完成,完成後達文西似乎知道這幅畫是一幅稀世佳作,於是無論走到哪裡總是隨身攜帶。直到達文西去世後,才把這幅畫給了自己的得意弟子依爾·沙萊。
此時神秘的《蒙娜麗莎》已經遠近聞名了,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花了1.2萬裡弗(法國金幣)買下了這幅畫,後來這幅畫就一直被收藏在楓丹白露宮中,直到路易十四時期。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在畫中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將麗莎的各個器官都刻畫得十分柔軟,非常符合當時的社會貴婦的體態象徵。畫中的麗莎充滿自信,柔軟而謙和,而這幅畫之所以流傳千年是因為麗莎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掛在嘴邊的神秘微笑。
歷史上眾多畫家和觀賞家都無法解讀出為什麼這幅畫中的人為何看起來似笑非笑,又為何從各個角度看來都像是在笑。直到2003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撰文指出,蒙娜麗莎之所以看起來總是在微笑是利用了人眼產生的錯覺。
教授指出,人的雙眼中心位置對亮區很敏感而邊緣則對暗區敏感,達文西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蒙娜麗莎嘴唇形成了巧妙的陰影,所以看起來一直都在微笑。
但有專家發現將蒙娜麗莎這幅畫完全倒過來,蒙娜麗莎看起來卻並不是在微笑的,所以達文西當初畫的這名貴婦到底是不是在微笑。
專家們對於這幅畫的研究直到今天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