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的長眠」這是義大利著名畫家達文西的名言,旨在激勵我們要勤勞,才能獲得心理上的踏實。達文西就是這麼一個人,他認為睡覺是件奢侈的事,為了多畫些畫,發明了一種「達文西睡眠法」,沒4小時小憩20分鐘。
達文西1452年出生在一個富饒的家庭,父親是法律公證員,母親是農婦,5歲以前達文西缺少父愛經常跟著母親生活,20世紀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專門寫了一本書,分析出達文西有戀母情節。
達文西從小就展現出繪畫天賦,14歲那年,父親覺得你既然那麼喜歡畫畫,那就給我們家族畫一個標誌吧,達文西當時還很調皮,故意畫了一個嚇人的美杜莎,放在房間裡故意讓光線照著美杜莎來試探父親的反映,結果父親只看了一眼被嚇得說不出話,之後就把他送去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優秀的雕刻家委羅基奧家學習。
達文西跟著委羅基奧的主要工作就是給老師的畫做些上色的簡單工作,有一次他本來只要給《基督受洗》這副日後成為名畫的畫,畫兩個小天使就好了,但就憑這兩隻天使,委羅基奧覺得達文西的畫技超出了他所想,但又想到他被一個年輕人超越,從此之後都不提畫畫的事了。
說到達文西的名畫,除了與委羅基奧合作的《基督受洗》,小學生隨口都能說出幾個答案,但第一個想到的還是《蒙娜麗莎》。這幅畫是達文西1503-1507年創作的,現藏於羅浮宮。
《蒙娜麗莎》的原型是誰,這是大家很好奇的一個問題,普遍的說法是麗莎·格拉迪尼。當時達文西正缺錢,達文西父親就讓他幫富商朋友的老婆,也就是麗莎畫張畫來賺錢。麗莎此時痛失愛子不久,在聽了最喜歡的音樂時露出了神秘的微笑,這一刻正好被達文西捕捉到,就創作了出了《蒙娜麗莎》。
還有一種說法是,《蒙娜麗莎》其實是達文西的女版自畫像,證據是把蒙娜麗莎和達文西自畫像疊放在一起,他們的五官會重合,從他們的眼睛和眼神來看,還是有些相似的。據說達文西還很得意這幅畫,時不時要拿出來改良下。
《蒙娜麗莎》被創作以來最大的焦點,不是這個原型人物,而是她神秘的微笑。有人認為,人是真的在笑的時候,眼睛和嘴角會帶一點點弧度,看蒙娜麗莎的眼睛和嘴角就知道她笑沒笑,可達文西偏偏把這兩個地方畫得若隱若現,還是看不出;也有人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蒙娜麗莎》,她都在笑,真的是這樣嗎?
專家說你把《蒙娜麗莎》倒過來就不會這麼認為了,原來倒過來的《蒙娜麗莎》眼神空洞,斜眼看人,表情怪異,看的時間久讓人汗毛倒豎,她似乎並不在笑。而一位達文西的追隨者發現《蒙娜麗莎》倒過來,畫裡藏著一隻沒有鼻子的大猩猩,嘴巴就長在蒙娜麗莎髮際線的位置,在畫的不同地方還看到了獅子和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解讀《蒙娜麗莎》的版本層出不窮,都是觀眾站在不同角度得到的不同看法,專家所說的倒過來看,也只是他對《蒙娜麗莎》的一種解讀,《蒙娜麗莎》到底笑沒笑可能只要達文西自己知道,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