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這是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最大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震中距古冶區7公裡、距開平區19公裡、距灤州市23公裡、距豐潤區24公裡、距路北區27公裡,距唐山市28公裡,距天津市132公裡。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7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動植物地下水都是「地震監測員」據悉,全市共有132個宏觀地震監測點。在這些監測點中,動物、植物、地下水、地電等都作為地震宏觀前兆進行監測。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是島城骨幹地震宏觀前兆觀測點之一。生活在那裡的猴子、老虎等動物都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就是「地震監測員」。
藍舌石龍子等兩棲爬行動物對地震感知比較敏感。
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曹玉是該園區的地震宏觀前兆觀測員。2011年獸醫專業畢業的他在園區當動物飼養員,如今他已經與野生動物打了9年交道。「2015年,園區加入地震宏觀前兆觀測點,我們這裡的環尾狐猴、東北虎、蟒蛇、綠鬣蜥、藍舌石龍子等都是主要的地震監測對象。」曹玉告訴記者,根據相關資料地震前動物會表現出一些前兆,犬科、貓科動物會狂吠、躁動不安,不迴圈窩。靈長類動物會上竄下跳不願進食。蟒蛇、綠鬣蜥、藍舌石龍子這些兩棲爬行動物異常表現更加明顯。如在冬天,蛇會結束冬眠提前出洞,人工飼養的條件下,會到處亂竄,甚至會對飼養員進行攻擊。
東北虎如感知到地震會躁動不安。青報全媒體記者 於滈 攝
曹玉帶記者來到環尾狐猴展區。這是一處露天展區,在展區的東側立著一根燈柱。據曹玉介紹,上面的高清探頭是專門監測動物日常活動的,視頻影像直達地震監測部門。
環尾狐猴生性活潑。青報全媒體記者 於滈 攝
「環尾狐猴對人十分親近,飼養員進入該區域後,這些小傢伙就會爬到飼養員的肩膀或頭上要食物。如果小傢伙們不願進食或對飼養員疏遠,那反而就不正常了。」曹玉說,他們和動物朝夕相處,對動物的生活習性非常了解,一有不正常的反應就會馬上察覺。他們首先要排除動物們的生理問題以及氣候變化等原因,這些因素之外的異常行為都要立即上報。而平時,即便動物無異常行為,觀測員也要通過系統進行記錄。
記者了解到,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異常現象稱為地震宏觀異常。地震宏觀異常的表現形式多樣且複雜,生物異常比較常見。生物異常包括動物異常和植物異常。動物通常會出現驚恐不安、脾氣暴躁等現象。據歷史資料和現代實地調查,在大地震發生數日或幾小時,一些動物往往會出現驚恐不安、狂奔亂叫、萎靡不振、不進飲食等行為異常現象。但並不是說凡有動物異常就一定有地震發生。由於季節變化、氣候影響、環境的改變以及動物本身的生理活動及病理情況等,都有可能造成動物的行為異常。所以,動物行為異常反應並不都與地震有關。
地震預警系統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記者了解到,動物異常僅僅是地震預測的輔助手段。我市自2007年就開始建設地震前兆臺網,它是通過專用前兆儀器設備,捕捉地震發生前的電磁異常、地應力異常、地下水溫變化等,結合監測資料對未來將發生的地震進行預測。地下水能直接反映巖石圈中承壓含水層的動態變化和攜帶大量地殼深部元素變化信息,提供地殼應力變化情況。通過觀測地下水溫變化,是當前比較廣泛應用的重要預報方法。另外,利用埋設在地下一定深處的測試元件測定地下應力的異常變化來預報地震的方法,是一種較直接、可靠的監測預報手段,磁場異常也是地震的前兆。
記者了解到,我市已建成測震、前兆、強震觀測臺網,以及宏觀觀測網絡,目前正在進行地震烈度速報及預警網絡項目規劃的設計,該地震預警系統預計2022年可以竣工投入使用。地震預警系統在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方面有很大作用。如果在地震橫波到達前幾秒鐘發出預警信息,就理論而言,哪怕只有幾秒的時間,也可挽救很多生命;有關企業或機構也可以利用這短暫的時間採取一些緊急措施,如對天然氣、石油管道、核電站、高速列車等及時停止運行。國內學者給出了地震預警時間和人員傷亡關係的理論預測:如果提前3s預警,人員傷亡比可減少14%;提前5s,傷亡比可減少22%;提前15s,傷亡比將減少53%。而日本實時地震情報利用協議會(REIC)的測試結果表明:在日本,如果提前2s獲得警報,死亡人數可減少25%;提前5s,死亡人數能減少80%。
遇地震時這樣應對自救互救是有效應對破壞性地震的關鍵。事實表明,在地震應急中獲生的絕大多數人員靠的是自救互救。現在辦公樓和住宅樓多為高層建築,震時應保持冷靜,震後走到戶外。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築物抗震能力差,則儘可能從室內跑出去。凡是按照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建設、驗收的建築,均能有效抗禦相關地震。避震位置至關重要。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結實的家具下和承重牆根都可作為臨時避震場所,最好找屋內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地方(如廁所)或金屬管道密集的地方。不能滯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更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裡應儘快離開,若電梯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災。
目前,全市共建地震應急避難場所40處。包括市南區八大峽廣場、市北區海琴廣場、李滄區文化公園、滄口公園、青島西海岸新區市民文化廣場、城陽區世紀公園、即墨區墨河公園、嶗山區國信體育中心、萊西市體育中心等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家庭應備有應急包,有備無患。地震應急包是在地震災害發生時以及災害發生後,提供用於維持生命的食物、飲水、藥品及簡單的生活和求救必須品的應急包,外包具有防水、阻燃和防潮功能。
應急包內建議配置:
1)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超薄保溫雨衣等;
2)必要的常用藥品:內服藥(感冒、止瀉、消炎)、外用藥(如繃帶、膠布、創可貼、止血帶、碘酒、消炎粉)等;
3)照明用品:如應急燈、自動充電電筒、蠟燭、防風火柴等;4)逃生用品:如應急逃生繩、小型兵工鏟或多功能工具、簡易防煙面具、錘子、哨子、收音機等;5)重要的文件和現金:保證在自動取款機、銀行和信用卡體系癱瘓時,有現金可用;保存信譽證明、身份證和一些重要文件的複印件如存摺、保險單和財政記載等;6)防災應急手冊、應急卡片(受困人聯繫方式、工作單位、姓名、自己和家人的血型等)。
【來源:青島早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