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大洲廣場的涼亭新掛上了三幅對聯,「情深吟雅曲,詩美吐心聲」這是撫琴亭;「場廣宜旋舞,境幽好讀書」這是對弈亭;「花間醉酒皆因夢,月下吟詩只為情」這是聚雅亭。古色古香的木質牌匾上鐫刻著優美的詞句,原本無名涼亭有了應景的名字,引來過往市民紛紛點讚。
市民張平中跑步路過,見此景感到格外驚喜。他覺得以詩詞點綴休閒建築,增加了文化氣息。不僅體現大千故裡文化內江的魅力,也起到了為遊人充當臨時坐標的作用。
據了解,這些對聯以及橫批均由內江市詩詞文學愛好者創作,經市住建局安排打造掛牌,總共七副對聯,分別刻於古色古香的木板上,計劃懸掛於三個涼亭,東西長廊兩側。
內江文化名人甘光地就是其中一位創作者,他為西側長廊命名「起鳳鳴鸞」,選取《過聖水寺贈趙大洲》中首聯「起鳳才華錦水頭,鳴鸞飛步上瀛洲。」以此激勵內江人民增強文化自信,創造輝煌業績。
東側長廊則被命名「翔龍乘驥」,由內江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戴前倫題名,以此表現內江人民乘驥馭龍,馳騁千裡,永遠向前的精神。
甘光地告訴記者:「大洲廣場自建成後,一直是深受市民喜愛的文化休閒地。去年做了升級改造工程,增添植被、修整道路後,更加遠近聞名。但它需要詩詞賦文以增加文化氣息,體現更深厚內江底蘊。」
除了掛對聯,大洲廣場還新增了五塊詩碑,刻有明代楊升庵的《過聖水寺贈趙大洲》,趙貞吉《送陳王二生應貢入京》,內江詩人張克純《漫步大洲壩長堤》和彭清芬《一剪梅·遊春大洲廣場》等七首詩,歌頌廣場文化,緬懷趙貞吉等文人。加強外來人對內江的了解,也促進青少年的文化薰陶。
大洲廣場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有東西長廊兩側的對聯尚未打造完工,預計所有橫批及對聯裝工完畢將在12月前。(全媒體記者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