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最嚴重災害發生在東莞 最多發地區在佛山
在颱風「彩虹」以15級風力猛撲向湛江的同時,珠三角的廣州、佛山甚至粵東的汕尾都出現了龍捲風。其實,這種自然現象在廣東並不罕見。平均每年,這片土地至少要遭受5.2個龍捲風襲擊,給人們留下過深刻的記憶。
文/廣州日報記者葉卡斯
前天在廣州、順德出現的龍捲風讓不少市民驚嘆。但實際上,許多街坊對於龍捲風也不陌生。因為在這片土地上,平均每年會發生5.2個龍捲風。
廣東龍捲風集中在3~9月
在廣東,當強雷暴發生時,會產生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龍捲風和冰雹等強對流災害性天氣。隨著城市發展,排放增加導致空氣成分多樣,加上高樓密集、城市熱島效應顯著等,也容易引起雷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
據廣東省氣象臺專家介紹,廣東中南部及沿海地區地形相對不如美國西部平坦,一般來說,形成產生龍捲風的超級單體尺度相對較小,維持時間也更短,影響範圍也比美國小。
據廣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伍志方介紹,廣東全年都可能發生龍捲風,主要集中在3~9月。從地域上講,全省都曾出現過龍捲風,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南部沿海。除了陸龍捲外,在沿海還常出現水龍捲。
由於龍捲風尺度較小,範圍一般在幾十米到幾百米,而最精確的雷達解析度為1公裡,要監測到龍捲風十分困難。而且,龍捲風從形成到消失僅幾分鐘,時間短增加了預警的難度,目前我國技術仍未能實現對龍捲風的專門預警,因此業務上尚未開展對龍捲風的單獨預警發布。
1980年,龍捲風兩分鐘掀翻客船
龍捲風破壞力巨大,在有氣象記錄以來有據可查的龍捲風災中,不少都造成了巨大損失。
1980年2月27日凌晨2時15分,「曙光401號」客船在廣州開往三埠的途中,就曾遭遇強烈的龍捲風襲擊,60多噸的大客船被瞬間颳倒,河水湧入船艙內。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客船沉沒,301個生命隨船體瞬間沉沒。
根據事後披露的資料,當時「曙光401號」和雷雨大風相遇,駕駛臺上數百斤重的頂蓋被揭起舉到半空,又拋至水中。船上照明電燈頓時全部熄滅,船體急劇向左傾斜,江水兇猛地湧進艙內。據稱,被揭起來的駕駛室頂蓋看上去有數百斤重,最後被發現落在了沉船地點一百多米外的對岸。
東莞:河多地平易生風
在最近幾年,廣東遭遇過的最嚴重龍捲風災害發生在東莞。2013年3月20日,受雷雨大風及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影響,東莞市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強的超級龍捲風,最高風速達49.1米/秒,也就是14級的風力,廣東省氣象局專家表示,這在省內也是十分罕見的。當地部分鎮街出現雷雨大風、強降水和冰雹。據統計,這次龍捲風至少造成9人死亡,272人受傷。
據悉,此次龍捲風為直徑約10公裡的超級強對流單體,以60公裡的時速自西向東移動,在長約60公裡、寬約10公裡的狹長範圍內,從20日16時左右到16時48分之間,先後影響東莞多個鎮街。當時,海面上的氣流與南下的氣流匯聚在東莞上空,形成超級強對流單體,海面上的暖溼氣流就像是龍捲風的「炸藥庫」,南下的冷空氣則如同「點火器」,而厚街、沙田等鎮河網密集、地勢較為平坦,客觀上也有利於龍捲風發展。
廣佛:屬龍捲風多發地
廣州是龍捲風多發地區。2010年6月21日16時許,一場龍捲風突襲廣州市白雲區竹料一倉庫,約1分鐘內捲走千餘平方米倉庫的鐵皮屋頂,吹起近千斤的鋼架。
2011年5月8日,廣州西部地區和佛山一些地區出現強對流天氣,事後省氣象局專家確認發生過龍捲風。現場勘查的省氣象臺解釋說,這次龍捲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廣東上空出現強的西南低空急流,導致暖溼氣流控制廣東,形成不穩定的大氣條件,強雷暴雲發展到一定階段孕育了龍捲風。另外佛山南海一帶地形相對平緩,也有利於龍捲風的發生。
根據記者了解,在廣東龍捲風最為多發的佛山,當地氣象局已準備建設全國首個龍捲風研究中心。截至2014年,佛山有記錄的龍捲風天氣過程共18次,產生龍捲風24個。4~8月份龍捲風佔區域全年龍捲風總次數的91.7%,顯示佛山龍捲風集中出現在春夏之交和盛夏時節。
另外,根據對佛山有記錄的18次龍捲風天氣過程進行分析,颱風期間出現的龍捲風就有7次。
最快時速300公裡
在氣象上,龍捲風也稱龍捲,是從積雨雲中伸下的猛烈旋轉的漏鬥狀雲柱。因為與古代神話裡從波濤中竄出、騰雲駕霧的東海蛟龍很相像,所以龍捲風還有不少別名,如「龍吸水」、「龍擺尾」、「倒掛龍」等等。
龍捲漏鬥雲的軸垂直於地面,在發展的後期,當上下層風速相差較大時,可成傾斜狀或彎曲狀。其下部直徑最小的只有幾米,一般為數百米,最大可達千米以上。上部直徑一般為數千米,最大可達10公裡。
龍捲風中心氣壓很低,會造成很大的水平氣壓梯度,從而導致強烈的風速,一般估計為50~150米/秒,最大可達200米/秒;而在速度方面,最高時速可達300公裡,堪比高鐵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