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太陽,太陽已經照耀地球46億年了。今天我們提出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太陽變成一顆黑矮星,我們的世界會怎樣?
恆星都在不停地進行核聚變,當恆星內部沒有足夠的氫元素來維持這個過程的時候,恆星的壽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太陽因為質量不夠,沒法變成中子星。太陽末期會不斷地膨脹形成紅巨星,最終脫去外殼只留下一個核心,成為一顆白矮星,那麼變成黑矮星會怎樣?
黑矮星是一些中小質量恆星後期演化的產物,以碳為主,還有少量的氧以及低溫簡併電子,是星體的最低能態,本身無法產生能量輻射。黑矮星只是一種理論存在的天體,因為沒有輻射,因此人類很難觀測到它們。
太陽變成黑矮星以後,整個太陽系和地球會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大約一個星期以後,地球的表面溫度會降到零度,一年以後,溫度會降到零下100度。上面是我們假設太陽突然變成一顆黑矮星的情況,實際上恆星的形變過程是非常緩慢的。
作為一顆黃矮星,太陽首先會經歷主序星階段,然後就是紅巨星,冷卻下來變為白矮星,隨後才有可能變為黑矮星。太陽變成紅巨星的時候,它會烘烤幾顆類地行星,金星和水星都會被吞沒。
假如太陽有機會變為一顆黑矮星,由於質量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雖然體積變得和地球差不多了,但是萬有引力還是存在的,因此外側的氣態行星還是會按照原來的軌道運行。
在宇宙範圍內,太陽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最終演化成什麼星體沒有太大影響,宇宙不會因為太陽一顆恆星的生死而陷入黑暗或者影響其它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