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病毒的不同危害程度,生物安全等級被分為了一到四級。這種劃分對應著不同程度的生物危險,還對應著不同程度的研究措施和科研操作。
第一級,對於人和動物有著較輕的危害,一些常見病菌等都屬於第一級生物安全等級。比如大腸桿菌、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可以讓初次感染者患上水痘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等。應對此類危害的措施也比較簡單,接觸的時候帶上手套,接觸後及時洗手。研究此類病毒的過程中,需要及時清洗接觸過的容器,儀器,桌面等即可。
第三級安全等級,生物危害性還更強。這一等級下的病原體大部分都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並有著致命危險。但是人類依然有著抑制的方法。引發狂犬病的狂犬病毒,引發結核病的病原菌結核分枝桿菌喪屍病毒以及鼠疫桿菌就屬於第三級生物安全等級。面對此安全等級的病毒,就需要非常專業的醫療手段,而且最好不要暴露在此類病原體病原菌存在的環境下。當必須要接觸病毒的情況下,如接觸病人或科學研究室,就需要得到全面的保護,穿防護服,消毒,規範操作等。
第四生物安全等級是最高生物安全等級。其具有極高危險性、極高傳染性、極高致命性、甚至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的特性。歷史上曾奪走五億人生命的天花病毒,還有至今未絕盡的霍亂病毒,以及近些年駭人聽聞的伊波拉病毒都歸於最高生物安全等級裡。可想而知,這一等級的生物安全是多麼可怕。
但是病毒病菌就算再可怕,為了不讓更多的人類同胞被它們奪去健康的生命,在發現他們的時候,相應的研究就隨即展開。臨床診斷、科研、製藥、教學這些都需要接觸相應的病原體,所以這些生物安全等級的劃分,也讓科學研究可以按照研究對象的不同,採取對應等級程度的安全防護以此來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研究。
生物安全實驗室對應著生物安全等級,是按照等級水平進行與生物科相關的實驗場所。研究對象的生物安全等級不同,也對應著不同實驗室的研究條件。一級生物安全等級所需要的研究條件最少,因為研究的微生物都是危害較小,能有效治療的和基本無傳染性的,對於實驗室的要求也是最基礎的。
到了第二級生物安全水平,對於研究場所的要求也高了起來。因為此級的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研究過程中需要穿防護衣和防護手套,戴上面部防護裝備和防護鏡。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操作,並且實驗人員必須是經過特定培訓或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實驗過程中也會限制試驗場所的出入。在此等級上的研究場所,都需要展示生物危害標誌。
第三等級下,由於該生物安全等級下的病原體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所以對於實驗室的要求也變得更高了。除了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中的防護措施外,還要有更高要求的針對性的防護措施。比如實驗操作過程中通風櫃,試驗場所的通風平衡,實驗廢棄氣體的過濾處理等。相應的,對於實驗人員的要求也會變高。
包括中國在內,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具有第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設計、建造、維護和管理經驗。但是第三等級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卻不能滿足一些烈性傳染病,一些動物感染的實驗。所以最高級的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也就是p4實驗室,在這種大規模疫情爆發的情況下就顯得尤為重要。
p4實驗室代表著地球上病毒研究的最高水平,實驗室體系複雜,實驗標準要求高。p4實驗室也被稱為病毒研究領域的航空母艦。在p4實驗室內進行病毒研究時,研究人員必須穿戴獨立供氧的正壓防護衣。所有研究活動也需要受過深入培訓的人員進行以及實際處理過這些病原體的科學家監督,並配有一套完善的防汙染計劃。實驗室的氣密室出口處均配有淋浴設備,真空室和紫外線室用於滿足最高等級的消毒程序。實驗室還具備定向負壓系統,能保證實驗室內的空氣不向外流動。其他程度上杜絕了實驗室危險病毒洩露的可能。
p4實驗室研究的病毒的對應著第四生物安全等級。病毒具有強傳染性致病性,以及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p4實驗室對防護性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因為裡面研究的病毒一旦洩漏,後果將不堪設想。
而這次的新冠病毒你認為屬於哪一安全等級呢?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