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對舞者謝欣來說,太難了。1月下旬從武漢演出歸來,她和10個月大的女兒成為「疑似病例」,經歷了發燒、隔離、核酸檢測。雖然只是虛驚一場,但恐慌和無助都真實無疑。因為疫情,謝欣舞蹈劇場排得滿滿的2020海內外演出計劃,一個個相繼取消或延期。最早宣布延期的就是原計劃於3月6日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首演的《九重奏》。
6月5日晚,《九重奏》終於重新開票——7月10日、11日將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上演。在淘寶、抖音、貓眼、小紅書等平臺,謝欣自己上陣直播帶貨。她與兩位海外編導連線介紹作品,和20位學員一起帶來一場工作坊,還帶領觀眾在國舞劇場「雲選座」,分享觀眾席不同位置的視野。一場直播賣出了可售票的50%,全平臺觀看量逾萬。
謝欣帶觀眾「雲」選座
《九重奏》是國舞劇場聯合委約的作品,九位舞者在舞臺上用身體形成美妙的樂章。謝欣特別邀請了蓋伊·納德和瑪麗亞·坎波斯遠赴中國編創。他們是一對夫妻,一個來自黎巴嫩,一個來自西班牙,他們的作品在全世界正當紅。
談起這次合作的緣起,謝欣說,蓋伊和瑪麗亞曾在德國創排一部叫《摔倒七次》(Fall Seven times)的作品,她慕名而去,看完十分喜歡,便通過朋友聯繫到他們,表達合作的願望,他們非常爽快地答應了。蓋伊和瑪麗亞沒有讓謝欣失望,在《九重奏》中,他們結合雙人舞和群體舞交互變幻的形體關係,在舞臺上呈現出了一個千變萬化的世界。
與編導遠程連線
除了《九重奏》,謝欣今年還有許多工作計劃受影響。4月的5場《未·知》延期,5月的4場《一撇一捺》延期。在海外,瑞士steps舞蹈節的巡演被取消,英國芭蕾男孩委約她創作的《Ripple》在倫敦薩德勒之井劇院的首演停擺,到德國劇院為新作品選角、開技術會議的日程也取消了……
作為一個民營舞蹈團,5個月零演出收入,謝欣要面對籤約的九位全職舞者、一位舞團項目經理和行政助理,還有工作場地的各方面開銷……「有太多困難,太多遺憾了。」然而,經歷了成為「疑似病例」的生死考驗,謝欣學會了坦然面對,「我心裡迴響著一句話:一定要漂亮地撐過去,而且儲蓄飽滿的能量。」
直播工作坊
疫情發生前,無論是謝欣還是她的舞團都處於高度飽和的工作狀態。疫情給了他們一段安靜時光,去探索和創作。「舞團技術課的整理和更新,舞團訓練方式的進一步研究和深挖,2020新作品的素材尋找和探索,老作品演員的更替與磨合……這一切都太需要時間和耐性,才能深扎進去,長出新的、強壯的、無可取代的謝欣舞蹈劇場。」
《九重奏》劇照
《九重奏》此次開票,也是國舞劇場復工後首個開票直播、首個國外編導演出和首次工作坊活動。受國際疫情影響,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延期了以色列巴切瓦舞蹈團《委內瑞拉》,胡沈員與阿卡什·奧德瑞新作《無徑之徑》亞洲首演等熱門演出。
「國外舞團的演出取消了,但我們把目光投向了國內優質的舞蹈作品。」國舞劇場項目總監陳理說,「除了謝欣舞蹈劇場,金星舞蹈團也會在7月與大家見面,還有今年我們開啟的青年公益場系列演出,會讓大家看到一系列有趣、有創意、價格實惠的演出。此外,今年國舞劇場正式啟動的青年孵化平臺特別委約了若干青年實力編舞的作品,比如國內外當代舞圈關注的古佳妮的最新作品《遷徙》會在下半年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