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上存在著成千上萬的神秘事件,神秘的麥田怪圈、是否存在外星人、金字塔、瑪雅滅亡、消失的亞特蘭蒂斯等等。這些神秘事件讓人們心中對自然以外的未解之謎格外好奇,神秘的秘魯納斯卡線條之謎也是其中之一。
秘魯納斯卡(Nazca)沙漠上有數百個簡單線條構成的神秘圖形,被稱為「納斯卡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列為世界遺產之一。納斯卡線條猴子圖案(圖片:Dazhi Image/AP)近來考古學家又在納斯卡沙漠上發現一隻巨大的貓畫像,這隻刻畫的「貓咪」長約37米(約120英尺),長著圓形的眼睛,估算至少是公元前200年繪製,具體位置位於秘魯首都利馬東南方約250公裡處的山坡上。
納斯卡線條是在沙漠中通過去除巖石和土壤,挖「蝕刻」出一條一條「凹槽」,藉此形成色差從而組成圖案。目前已經發現的納斯卡線條中,包括虎鯨、猴子、蜂鳥、蜘蛛,以及其他如螺旋狀、三角狀等幾何形狀和人形生物。納斯卡巨畫有很多個圖案,單個線條巨畫的跨度在0.4公裡至1.1公裡之間,所有線條的總長度超過了1300公裡。在歷經兩千年的風吹日曬與氣候作用下,這些線條的深度仍然有10到15釐米,在這些巨畫剛剛建立時的深度可想而知。而新發現的這隻「貓咪」圖案,它的創造時間比其他的巨畫圖案還要早,因為它的線條深度比其他圖案的更淺。如果不是偶然的發現,那麼它可能將會被山坡上的植被永遠隱藏,即使清理出來,巨貓也比其他圖案的光澤要黯淡許多。
人類在地面上根本無法識別這些龐大的巨畫,最早發現納斯卡線條的還是在1939年一位飛行員在空中鳥瞰時才偶爾發現了它的原貌。而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700年之間,在秘魯南部蓬勃發展的納斯卡文明很顯然當時並不具備空中飛行的能力,因此這些巨畫由什麼人創造、為了什麼而創造,至今無人能解。
秘魯沙漠的乾旱氣候使納斯卡線保存了幾千年,但是侵蝕和人類活動對字形的生存構成了重大威脅,這些巨畫很難再保留這麼久了。與平坦荒漠上的巨畫相比,這隻山坡上的巨貓它受到的侵蝕更為嚴重,因為它更容易受到風力侵蝕和重力的作用。
隨著科技進步,地繪研究也大有進展。考古學家表示,以前必須搭直升機或飛機空拍,現在使用無人機就可以辦到,對考古工作幫助很大,未來有望發現更多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