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王國裡,生活著一位奇特的居民,為了迷惑敵人,保護自己,它時常改變體表的顏色,或綠或黃,或濃或淡,變幻莫測。
它就是「變色龍」。變色龍學名叫避役,「役」在我國文字中的意思是「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說,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所以命名為避役。
俗稱變色龍就是因為它善於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假如避役生活在枝葉繁茂的綠樹叢中,那麼避役的體表會變成綠色;假如避役棲息在枯黃的樹千中間,那麼它的體表就會變得暗黃,與粗糙的材皮顏色相差無幾。
避役為什麼能變色呢?這引起了人們的興趣。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妙。原來,在避役皮膚裡面有著各種色素細胞,它們決定著體表的顏色。這些色素細胞服從神經中樞的指揮,按照神經中樞的命令改變著皮膚的顏色。
每當避役改變生活環境,神經中樞會根據環境顏色向色素細胞發出命令,讓它改變體表的顏色,與環境顏色協調一致。避役的種類約有160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區,少數分布在亞洲和歐洲南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是它們的天堂。
美國動物學家拉克斯沃斯是位避役研究專家,他曾發現過幾個新種類的漸蜴,還積極呼籲國際組織保護馬達加斯加島避役棲息地。通過對避役生活習性的深入研究,拉克斯沃斯發現,除了用變色來保護自己之外,避役變換體色的另一個功能是進行通信傳達信息。它們經常在捍衛自己領地和拒絕求偶者時,表現出不同的體色。
為了顯示自己對領地的統治權,雄性避役向侵犯領地的同類示威,體色也相應地呈現出明亮色;當遇到自己不中意的求偶者時,雌性避役會表示拒絕,隨之體色會變得暗淡,且顯現出閃動的紅色斑點;此外,當避役意欲挑起爭端、發動攻擊時,體色會變得很暗。變色龍的這些變色本領,在工業生產上是很有啟示意義的。
現在,人們已經用某些特製的顏料做成變色漆,這種漆對溫度的高低變化十分敏感,一旦溫度變化,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就會改變顏色。將這類變色漆塗刷在容易發熱的機器設備上,就可以用顏色及時發出警報,提醒人們立即採取措施,以免因溫度過高而損壞機器設備。
近年來,在變色龍的啟示下,一種對光線很敏感的化學纖維已經研製成功。用這種纖維織成的布料在不同的環境下,能變換不同的顏色。部隊戰士穿了用這種衣料做的軍裝,隱蔽的時候就再也不需要偽裝了;演員們穿上這樣的服裝表演節目,在不同顏色的燈光照射下,衣服會自動變換色彩。
現在,科學家仍在研究變色龍表皮中的色素,以期發現更多能變色的有機色素。看來,這裡面還奧妙無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