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土面積不到7萬平方公裡,但斯裡蘭卡卻擁有近百種野生哺乳動物及400餘種鳥類,是個不折不扣的動物王國。在斯裡蘭卡旅行期間,有那麼幾天我不得不晝伏夜出,因為我要把我的作息時間調整為與動物們同步。伴著炎熱的印度洋季風氣候,我追隨著它們謎樣的身影,忽而赫然出現,忽而隱身消失。

夜尋海龜產蛋
紅色手電光忽明忽暗,我們在午夜時分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坦加勒雷卡瓦海灘上艱難前行。在這片斯裡蘭卡官方指定的海龜沙灘保護區,我加入來自世界各地數十人的參觀團,是為觀看海龜產蛋。
嚮導示意我們在沙灘上止步,等待前方海龜保護員的下一步指令。之前在觀察中心聽工作人員講解說,作為前方哨兵的海龜保護員們,竟是曾經的海龜蛋偷獵者,我不禁為這一舉兩得的作法暗暗點讚。海龜保護員一天24小時輪流在海灘上巡邏,除保護海龜巢免遭損壞外,還要保護海龜蛋不被踩踏偷獵。

斯裡蘭卡共有5種海龜。除常見的綠龜、橄欖龜、玳瑁外,還有稜皮龜和蠵龜。綠龜平均長度為1米,每隻重達230公斤。幼年綠龜為食肉動物,成年後改食海洋植物。綠龜的英文名字「green turtle」源於其龜殼下脂肪呈綠色。但正因這些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綠色脂肪,綠龜被人類捕獲殺戮,並烹製烏龜湯。橄欖龜體型嬌小,成年龜體重不到40公斤,長度只有65釐米。橄欖龜為雜食動物,主要吃甲殼類和一些海洋植物。如今,因符合橄欖龜產卵要求的海灘數量越來越少,使得橄欖龜處於瀕危狀態。海龜中最大的稜皮龜身長可達3米,重達600公斤。英文名稱「leatherback」取自它們獨特的甲殼。這個靈活的甲殼極具彈性,能適應深海巨大的水壓力而不致破裂。因此稜皮龜可以下潛海底1500米去尋找深海水母。如今,稜皮龜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再說說海龜產卵。雌海龜在15~35歲之間達到性成熟。在每個產卵季,它們在海灘上建5個巢,在每個巢中產下約100個蛋。兩個月後海龜蛋孵化成幼龜。最初的幼龜只能被動地過著隨波逐流的生活,幾年後它們遷移到沿海水域的珊瑚礁地帶,以便獲取食物。
為保護出生後的小海龜,難逃被鳥類、魚類、人類以及其他飢餓的動物捕食的厄運,曾有一些斯裡蘭卡地方當局以略高於市場價格收購海龜蛋,採取人工孵化。出生後的海龜寶寶們回歸大海前,會先在人工水池裡放養些日子。但後來發現此舉弊大於利。因為海龜孵化時會從蛋裡保留一部分蛋黃,該蛋黃提供了它們返回大海所需要的能量。但即便海龜寶寶出生後僅在人工池裡做了短暫停留,該能量也會消失。此外,人工池裡養殖的雌性小海龜還會失去獲得關於出生地沙灘的「磁性現象」。該現象是雌海龜特有的神奇本能——它們成年後會回到曾經出生的海灘上築巢下蛋。如今,斯裡蘭卡相關部門不再實施人工幹預,而讓海龜媽媽們自行在海灘上產蛋孵化,但配備海龜保護員時刻監護。

今天我們的運氣不錯,因為能來到沙灘指定地點,就說明海龜保護員已發現有待產的雌海龜上岸,而我們只需靜待其築巢產卵。白天熱辣的暑氣消退,海風伴著絲絲涼意拂面。頭頂上的蒼穹星光璀璨,清晰可見的銀河令我大為吃驚。就在我迷糊要打瞌睡之際,嚮導走過來,遺憾地悄聲對大家說「False crawl」,我知道那是海龜產蛋過程中常見的「錯誤爬行」。由於沙子太溼或太幹,海龜預感到無法築好一個完美的龜巢,便會在工程進展中的某一刻停下來,並返回大海。我們跟隨嚮導前去緬懷瞻仰夭折的工程,只見直徑約40釐米的沙坑頂部確有塌方跡象,為了給寶寶營造安全的巢穴,母龜的本能著實令人稱奇。
此刻,母龜正緩緩地向大海方向挪動,我們悄無聲息地跟隨在它身後,小心翼翼地跟隨。我們就這樣戀戀不捨地目送海龜返回印度洋的波濤中,這畫風的確傷感惋惜。預祝為哺育後代竭盡全盡,追求完美的海龜媽媽,明晚築巢成功誕下寶寶,將生命延續。